《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根據安妮寶貝的小說改編後的電影《七月與安生》,講述了兩個女孩之間的友誼、愛、恨、逃離與和解。

  安生和七月相遇在十三歲,從此形影不離,互相成為了對方的影子。安生來自在一個缺愛的家庭,性格精靈叛逆,年輕時熱衷流浪和冒險,內心其實非常渴望一個溫馨的家;七月來自一個有愛的溫馨之家,外表是個典型的乖乖女,內心卻渴望遠方和改變。兩個女孩被對方身上擁有的正好是自己向往的特質吸引,從此形影不離,一起洗澡,一起吃飯,一起踩著對方的影子長大,形同一人。

  直到他們喜歡上同一個男生。愛里夾雜著猶豫、自私、糾葛甚至恨意,恨過卻依然愛著對方。安生選擇流浪去成全七月,七月沒有挽留。因為愛,所以留有餘地,因為更愛自己,所以不能輕易接納。

  後來他們都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七月內心向往的遠方,安生追求的安定,以及他們彼此之間深深的割捨不掉的愛,最終把他們牽連在了一起,再也不分彼此。七月放棄了安穩的生活,離開家,找到了安生;安生停止了流浪,學習和上進,開始創造安定的生活,直到七月意外離開,從此安生帶著七月的骨肉一起生活,真正活成了一家人。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1張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七月和安生

  其實,七月與安生也是每個人內心的兩個自己。一個喜歡折騰,一個喜歡安穩,一個向往遠方,一個懷念家鄉,一個常常向左,一個個往往朝右,一個奮發上進,一個安於現狀……她們很愛彼此,離不開任何一方,卻也會在「更愛自己」的利益面前,不能完全接納和包容對方,互生恨意,互相對抗,互相逃避,有時候安生看起來略占上風,有時候七月又主導了一切,但他們內心又愛又恨不曾甘心,更不曾平靜。

  這就是每個人年輕時候的樣子。我們都很愛自己,但做出的選擇、付出的行動不一定完全滿足內心的渴望。

  我們徘徊,搖擺,後悔,遺憾,不滿足,有怨懟,所有這些情緒都是因為我們自己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2張

  跟自己較勁,始終不得安寧

  1、 對自己的外形不滿意

  很多人都對自己的外形不滿意,臉型不是自己喜歡的鵝蛋,下巴太尖,或者太厚,牙齒不白、隊形也不整齊,鼻子不夠挺,身高不夠高,大腿不夠細,皮膚不夠白,眼皮雙的不明顯,甚至左右臉蛋不對稱……

  幾乎沒有人敢說自己就是一個「毫無瑕疵的完美的藝術品」,每個人多多少少,輕微或嚴重都會有讓自己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區別在於,有的人特別在意,始終把這事放在心上;也有的人大大咧咧並不那麼在乎這個細節。

  前者心里會時刻掛著一個心理負擔:如果我這里再完美一點就好了。照鏡子時總看自己不順眼,生活中,處處都想掩飾這個「缺點」,別人無意的一句話就可能覺得在針對自己。

  太在意缺陷,就等著拿著放大鏡看自己的不足,很容易忽略掉自己更多優點,自卑,敏感,就這樣滋生了。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3張

  2、對失誤的選擇充滿自責

  沒有人始終都在做「最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犯錯、失敗,然後成長。

  如果意識到自己的曾經的某個決定導致了現在某種不樂觀的局面,悔恨難免。

  但若始終對此耿耿於懷,對於當下的局面似乎沒有任何幫助,只會讓自己陷入對自我的負面評價中,對當下和未來失去判斷力。

  不原諒曾經的自己,現在的自己也不能被救贖。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4張

  3、抱怨命運不公

  前兩年流行的「原生家庭」這個說法,讓很多自卑又自責的內心找到一個發泄的出口:我現在的不完美和痛苦都是原生家庭帶給我的,是環境塑造了我,都怪自己運氣不好。

  一個人對自己不能改變的東西耿耿於懷,其實就是在逃避自我。當自己找到一個可以替自己開脫的理由,就等於把另一個可以做的更好的自己丟在了半路。

  一旦心生怨念,就會失去對自我價值的判斷,迷失自我。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5張

  4、對傷害過自己的人懷恨在心

  誰不曾被傷害過?小時候開始,受傷這件事就根本無法避免。大部分的傷害並不都是惡意為之,你恨一個人,很可能別人根本沒在意,所以你的恨傷不了他分毫;就算他良心不安,你的內心也不會因此就更加開心;如果報復得逞,快感最多持續片刻,接下來的心情其實是更大的失落感。

  生氣和仇恨都是拿別人的錯誤跟自己較勁,這股負能量在傷害別人的時候,往往先傷了自己。只有專注經營自己內心需求的人,才能獲得長久的幸福感。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6張

  5、 在意別人的眼光超過自己的想法

  生活有很多種活法,沒有標準答案。最好的,就是適合自己的。除了自己沒有人比你更清楚你想要什麼。

  別人說的,大都符合他們自己的情況,自己聽聽就好。

  我們根本不可能滿足所有人,所有人的審美,所有人的期望,別人的方法未必對我們奏效……

  當一個你被十個意見左右的時候,內心的兩個自己不撕才怪。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都會活的很累。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7張

  6、以為愛是占有,對失去耿耿於懷

  小時候都覺得愛一個玩具就一定要擁有它。不成熟的時候,以為愛一個人就一定要得到他。

  當人執著於「擁有」這個目標的時候,往往就忘記了愛的本質其實首先是自己愉悅,然後把愉悅帶給愛的人。

  倘若一心要「得到」,沒得到或失去時,自然會痛苦和難過!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8張

  當一個人不能正視自己的不完美、犯過的錯、自己的生長環境和自己遭遇的一切,內心就會被自卑、敏感、怨恨、迷茫、憤恨、懷疑這些負面情緒控制。而成熟,就是學會接納完整的自己。

  與自己和解,感知真正的幸福

  人眼中的世界,往往就是自我投射到世界的樣子。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個體,都不可能完美地擁有一切。只有完全地接納自己,才會擁有自信及平和的心境,當一個人用愛的眼光看自己看這個世界,就會被世界溫柔以待。

  這是一個成熟的人該有的樣子。

  1、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一個皮囊好不好看,其實是由觀賞者的審美來決定的。審美這個東西吧,完全沒有標準,隨時都在變,而且非常主觀和抽象。我們改變不了別人的看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審美呀!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優點。

  至於你自以為的缺點,可能別人根本沒注意到。你越刻意掩飾,越不自信,不自信的人,再多的美也出不來。

  不要因為自己牙齒不整齊就放棄了自信而迷人的笑容。當你自信起來,別人會誇你的小兔牙很可愛呢!

  接納不能改變的缺點,用心欣賞自己的優點。自信,是與自己和解的基礎。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9張

  2、 做一個有擔當的成年人,接納自己犯過的錯

  歷史永遠不能改寫。後悔、自責,不如勇敢為地承擔相應的責任,既然是自己犯的錯,那就該自己現在去買單,這才是一個成年人的擔當。

  但接納,不代表不作為。過去的遺憾,能為我們提供的最大價值應該是現在的經驗、教訓和成長。接納過去,是告訴自己現在該怎麼去活。至少同樣的錯誤不能犯兩次。

  尼采說過:「任何不能殺死你的,都會把你變得更加強大。」

  你經歷的一切也是你的全部,愛自己,就得接納這一切,放下過去,才能專注於當下和未來,才不至於錯過接下來的美麗風景。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10張

  3、接納自己成長的環境

  對自己的成長環境不滿也是對自己的不完美耿耿於懷的表現。

  有人說:20歲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給的,20歲之後的容貌是自己塑造的。這話也適用於個性、習慣、品格、能力、成就。

  人的一生,都在不斷成長,繪制和修正一張屬於自己的地圖。環境當然會對個人產生影響,但最終真正影響自己的只有自己,如果自己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現在開始去修正就是最早的開始。

  每個人都有別人無法復制的成長經歷,羨慕別人擁有的,遺憾自己沒有的,只能困住自己前進的步伐。我們能做的是把自己的經歷都踩在腳下作為自己成長的基石與其糾結於自己根本無力改變的客觀環境,不如用心繪制自己未來的地圖。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11張

  4、心懷感恩

  面對別人的傷害,我們當然要奮起反抗,不妥協不屈就,這是自我保護。

  但不要記恨、討厭甚至報復,因為當你記住別人對自己的不好的時候,首先會讓自己感到難過。何必拿別人的一次錯誤或者一個跟你八字不合的人來影響自己的心情呢?

  想想看,是不是有人對我們好、愛我們、誇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很開心?所以我們應該經常記住和回憶別人對我們的好呀,這樣,就能讓自己的心情一直被陽光照著。

  感念別人的恩德,看起來是對別人付出和給予,但這種給予不會讓自己少了什麼,反正首先溫暖了自己的心。

  尤其是對待傷害過自己的人,不但不要恨他,反而要為他禱和祝福,這是修煉自己內心的重要方法。很簡單:冥想的時候,心中想著你平時討厭的那個人,默念:某某,祝你身體康健,幸福平安。沒試過不要說無效。

  感恩,是對自我心靈的淨化。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12張

  5、專注自己內心的需求

  人之所以後悔,是因為沒有一開始就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人總是在成長,並不斷修正和改變自己的想法,這很正常。

  當一個人足夠了解自己,始終如一保持自我,並堅持忠於自己的內心需求,自然不會輕易被別人影響,被環境影響,甚至被少部分惡意影響,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心無雜念,是一個人成長路上必備的修行。愛自己,是從了解自己的內心開始,尊重它,重視它,不懷疑,不糾結,不悔恨,自信如一,如此便達到與自己和解的境界。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13張

  6、真正的愛是付出,是內心的愉悅,是讓自己和他人都有成長

  愛一個人,是因為他讓你心生歡喜,所以愛他這件事本身是讓自己開心的,並希望對方也開心。但首先開心的是施愛方,如此對方才會接收到愉悅的愛。

  愛的目標,應該是帶給雙方快樂和成長,不論結局如何,都是一場有價值的付出,留給彼此的都是美好的經歷。

  如果愛的結果是痛苦,那就失去了愛的意義了。

  所以,愛是正向的付出,它比索取和占有更讓人開心和滿足。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14張

  當一個人能完整地接納自己,包括自己的外形、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成長環境、自己的得失、以及別人曾帶給自己的傷害,就是接納了自己不能改變的部分,然後才能集中心力專注於當下,努力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未來。

  當你心懷感恩充滿善意地對待自己,世界也會對你溫柔以待。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戲劇 第15張

>《七月與安生》: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與自己和解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