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為中國古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治世時期,明初「仁宣之治」在影視作品中並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最近來,《大明風華》通過展現「朱家搞笑一家人」的日常頻上熱搜,算是彌補了這個空白。本劇標榜「歷史正劇」,更兼有一批知名演員,看來真是雄心壯志,要讓觀眾好好看一看「大明風華」了。然而遺憾的是,劇中頻頻出現各種穿越細節,諸如明中後期才出現的長臉朱元璋像、說著英語的荷蘭人、清朝中期才出現的「安徽」「江蘇」等,不禁讓細心的觀眾要問:《大明風華》,當真是明代風華嗎?
截止本文寫完,筆者看了前二十四集,問題實在不少,現就一些比較嚴重的歷史穿越細節介紹一二。
一、提前幾百年出現的 「奏折」「奏事處」和「尚書房」
本劇一開始第一集就出現了「工部的折子」的說法,隨後基本上每一集在提到政務處理時,都有「奏折」「折子」的說法,第十七集乾脆出現了「奏事處送來的折子」,第二十集里朱棣則怒斥漢王「我把尚書房都讓給你」。
然而,不管是「奏折」「奏事處」還是「尚書房」,都不應該出現在明朝,它們統統是清朝才出現的。
明代政務流程,應當是掌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的通政使接收全國官員的奏本或是題本再予以匯總。而劇中提到的奏事處其實是清代產生、專為皇帝接遞文書和宣諭的機構,分為內奏事處和外奏事處。奏折則更是清代特有,是清代高級官員向皇帝直接陳奏重要公私事務而採用的重要文書,較題本和奏本更為私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看到雍正皇帝在奏折里寫下那麼多耿直的大白話比如「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尚書房跟政務處理更沒有關係,也是清代設立、讓皇子皇孫讀書的地方,道光以後改為「上書房」——編劇大概將尚書房理解為尚書們開會的房間了。
二、總也不對的衣冠
劇中的朱棣提前了幾代把重孫子輩的衣服穿上了
服裝一直是中國古裝劇的重災區。
其實上溯到昆曲、京劇等傳統曲藝時代,服裝就一直不符合史實,台上的古人穿著誇張的戲服、化著誇張的面妝——但這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古代觀眾距離舞台太遠,更沒有字幕,因而需要個性化、顯眼的服裝和妝容來分清角色。但不知為何這種毛病傳到當代的古裝劇,變成了設計師想像力「天馬行空」的借口,他們總要給古人設計「獨具特色」的服裝,完全忽視了中國古代社會中衣冠需要嚴格遵守的禮制。所幸的是,隨著觀眾歷史知識的增長,古裝劇在服裝方面越來越注意考據,這方面近年來有所好轉,至少設計師願意去看歷代的衣冠圖志之類的書籍了。
但設計師顯然並不願意簡單認輸,仍然要有所發揮,所以我們看到《大明風華》的角色海報里,王學圻扮演的明成祖朱棣頭戴雙龍戲珠翼善冠,身穿的大紅色皇帝常服上繡八團龍、十二章紋(似乎不全,至少沒有看到「肩挑日月」),好不華麗。
然而這又犯了一個錯誤——明初的皇帝常服其實非常簡約,據《明史》「輿服志」載,永樂三年定制,「冠以烏紗冒之,折角向上,今名翼善冠;袍:黃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也就是說,帽子上壓根沒有雙龍戲珠,就是簡簡單單一個烏紗帽;袍子也不是大紅色,更沒有五顏六色的龍和十二章紋。這種繁復的龍袍其實要到英宗以後才出現,因而朱棣其實提前了幾代把他重孫子輩的衣服穿上了。
除了過度設計,古裝劇另一個常見錯誤是忽視古代衣冠嚴格的場合限制,使一個場合出現的衣冠「穿越」到另一個場合,甚至出現《大明風華》里一個場合出現多種衣冠的畫面,如下圖:
第九集里,鄭和下西洋回京,朱棣在奉天殿舉行了歡迎儀式,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及朱瞻基均出現了。我們來看他們的服飾:
朱高煦、朱高燧的衣服就已經不統一了。二人分別穿蟒袍,但兄長朱高煦的龍紋是側龍(龍的臉部為側面),弟弟朱高燧的龍紋則是正龍(龍的臉部為正面),明顯有誤。且兩人翼善冠形制也都不對,而且不統一。
太子朱高熾則穿了出席最高級別典禮時穿的冕服,這也配得上奉天殿的級別,可不知為何,他沒有戴冕旒。截止我看到的第二十四集,太子每次穿這身衣服都沒有配冕旒。皇帝朱棣更加出格,在奉天殿舉行的盛大典禮,他穿的竟然是非禮儀日常生活中穿著的便服。
另外,明代的君臣服飾中的「玉帶」都是虛紮,原因是古人認為虛紮顯得身材龐大、威武雄壯,較有威儀,但本劇出現的所有玉帶全都成了實紮。
三、依葫蘆畫瓢的「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
這個官職是留給朱瞻基情敵徐濱的。顯然,朱瞻基是當時的皇太孫、後來的明宣宗,要做他的情敵,地位不能太低,能力不能太差,想來想去,只能讓這個人文武全才,而且官職也不能太低。另外,要安排他有機會與住在宮里的女主互動,必須有個皇家的差遣——於是編劇便創造了這麼一個中國職官制度史罕見的官名。
為什麼說這一點是穿越呢?顯然,編劇這個官職參考的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職官——領侍衛內大臣,有時這個職官被叫做什麼「禦前一品帶刀侍衛」,擔任過這一職務的著名人物比如《還珠格格》里的福爾康(據說原型是福康安)。但這個官職是清代才出現的,明代並不存在。在明代,極少出現文武互用的情況,明初李文忠以左都督兼掌國子監祭酒,英宗、代宗時王驥、王越以進士累官尚書、左都禦史,一掛平蠻將軍印,一掛平胡及靖虜副將軍印,楊善兼掌禮部及左軍都督府,武宗時王陽明則以戰功封爵、從祀孔廟……這幾個已經被王世貞以「文武互用之極」寫進了《弇山堂別集》的「皇明奇事述」,足見有多反常。而這個官職一下就把屬於文官的禮部尚書和屬於武官的錦衣衛指揮使「領」到了一起,恐怕也夠「奇」了。另外,禮部尚書屬於國家官員序列,錦衣衛指揮使則屬於皇帝用以監視國家官員的序列,類似於漢武帝內外朝的關係——皇帝不可能讓一個人自己監視自己,那樣的話這個人的權力也太大了!
四、特意穿越到一起發生的大小事件
其實我一直不太清楚《大明風華》劇情的主要年份,因為里面出現的歷史事件實在太錯亂了,仿佛特意為了本劇穿越到一起發生一樣。
先姑且放棄精確年份,本劇第一集有「(靖難)十年以後」的提示,則本劇時間就不應晚於永樂十年。那麼問題來了:據《明太宗實錄》,永樂十一年二月十五日,朱棣決定巡狩北京,命太子監國,次日車駕從南京出發,從此就一直在北京,直到永樂十四年九月二十日從北京出發回南京,期間朱棣在永樂十二年三月到八月還親征瓦剌,皇太孫隨同。那麼這段故事其實徹底就沒有發生在南京。
除了這個大背景徹底穿越,各種細節也穿越在了一起。比如劇中第三集,朱棣對解縉說他打算編纂一部匯集古今圖書的巨作,在纂修過程中朱棣便將它叫做《永樂大典》,但實際上永樂五年十一月十五日《永樂大典》就已經完成,凡二萬二千二百一十一卷,一萬一千九百五本。而且最初這部書並未確定叫什麼,只是叫「重修文獻大成書」這種泛指的名稱,直到進獻給朱棣的時候,朱棣才賜名為「永樂大典」。
說到《永樂大典》,解縉在這部劇里就是一個打亂時間線的存在,同時也被演成了一個恃才傲物的詞臣而非國之大臣。比如第十七集里,朱棣下詔,太子重新監國,並「恩加九錫」(「加九錫」其實是權臣篡位前的常見做法,這里不展開了),太子的親信楊士奇授「文華閣大學士」,楊榮、楊溥授「懷仁閣大學士」。解縉則因為沒有得官而悶悶不樂。
我們且不展開說並不存在「文華閣大學士」和「懷仁閣大學士」的問題——永樂朝內閣制度初創,其特色是以翰林官入直文淵閣輔政,而非如中後期以後徑稱某殿某閣大學士。這里要說的是,解縉入閣比「三楊」早得多,政治資格也老得多。早在靖難之役剛剛結束不久的建文四年八月,翰林院侍讀學士解縉、黃淮就入直文淵閣,之後翰林院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才入閣。所以其實解縉算得上明朝第一批內閣大臣,完全不可能因為這次沒有入閣就跑到太子東宮哭鬧、一副不成熟的模樣。
更穿越的是,解縉在明朝政治中一件重要的功勞,就是和前面提到的黃淮一起以「好聖孫」回答朱棣,堅定了朱棣立朱高熾的決心,而這件事在本劇中也交給了楊士奇。
第十八集的穿越更有趣,甚至讓人懷疑是否編劇有意為之。這一集里,得知朱棣要寬恕靖難之役中的建文舊臣,燕王舊部非常抵制,便公推了兩名將軍前來詢問朱棣。這兩名將軍,一名叫盛庸,一名叫平安——考諸史實,盛庸和平安都是當時建文帝一方的大將,多次擊敗朱棣,後來盛庸投降、平安被俘,都在永樂朝一度出仕,但先後被逼自殺,盛庸死於永樂元年、平安死於永樂七年。這兩人在《明史》中合傳,被史臣嘲諷「東昌、小河之戰,盛庸、平安屢挫燕師,斬其驍將,厥功甚壯。及至兵敗被執,不克引義自裁,隱忍偷生,視鐵鉉、暴昭輩,能無愧乎?」因此不管是從時間上,還是兩人的背景來看,這兩人都不可能過來興師問罪,真的讓他們來選擇,恐怕舉雙手讚同都來不及。
五、有意回避的周邊國家
由於古代東亞的「天下體系」或曰「朝貢體系」與現代國際關係並不一致,因而在歷史劇中出現中國古代周邊國家的時候就比較麻煩。《大明風華》中出現了幾次周邊國家的形象,但都有意識回避了現代國名。
正確稱呼應該是「朝鮮王朝」,「李朝」是近代日本吞並朝鮮後對這段時期的貶稱
第三集里,「李朝」把公主送給朱棣作妃子,第四集中便有胡善祥舉杯向樸妃「祝李朝太宗安康」的話。顯然這個「李朝」就是朝鮮,但這幾個字犯了許多錯。
首先,對朝鮮半島這段歷史時期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朝鮮王朝」,對當時的政權稱呼則應該是「朝鮮國」。1392年,原高麗王朝大將李成桂流放高麗君主,建立自己的王朝,並請明太祖朱元璋圈定國號為「朝鮮」,故稱「朝鮮王朝」。「李朝」這個詞是近代日本吞並朝鮮後對這段時期的貶稱。編劇有意回避現代的國名,但其實是不小心跳到了另一個坑了。
其次,「太宗」這個詞不可能出現。「太宗」作為廟號,是君主駕崩、奉入太廟後祭祀所用,故稱廟號,因此跟謚號一樣,是死了以後才有的稱呼——除去三國曹魏時的曹睿,他活著的時候就定了自己的廟號為烈祖。而且,廟號是中原王朝皇帝所獨享,作為藩屬國的朝鮮王朝君主並不能使用,朝鮮王朝的歷代廟號如太祖李成桂、太宗李芳遠都是在朝鮮國內瞞著明朝私上的。這里胡善祥直接喊出「李朝太宗」,樸妃怕是要嚇得跪在地上了。
用「阿丹」欠考慮
第九集鄭和下西洋,東南亞及西洋沿途各國紛紛遣使入貢,這時出現了一個「阿丹國」。如果據《明史》「外國傳」載,阿丹「在古里之西,順風二十二晝夜可至。永樂十四年遣使奉表貢方物」,在今天的亞丁灣西北岸一帶。可從朱棣的話和阿丹使臣、公主的服裝來看,這個阿丹應當指的就是當時的安南國、今天的越南。
朱棣在劇中提到他護送「陳天平」回阿丹結果被害,歷史上對應的是安南國陳朝與胡朝的改朝換代。陳天平是安南國陳朝君主後裔,陳朝被胡朝滅亡後逃到中國,請求朱棣幫助復國。朱棣懷著興滅繼絕的心態派兵將其送回安南,結果反而被胡朝君主所殺。接下來的歷史並不是如劇中所說是朱棣派陳朝公主回去即位,而是朱棣派大軍南征,將胡朝滅亡後在安南國設交趾布政使司,納入明朝的直接統治。——而這個交趾布政使司正是在本劇男主朱瞻基登基三年後廢除。
當然,選擇「阿丹」這個在當時存在的國名,劇組還只是欠考慮而已。真正大的錯誤,是朱棣在永樂五年就已經平定安南、設交趾布政使司,這里不可能又出現讓公主回去繼位的國家了。
六、道具上的穿越
其實本劇有很多道具都是後世才有的,一不小心就被劇組安排進了劇中的永樂朝,這里只舉一些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
第三集里,朱棣晚上召見太子,手里拿著一卷書翻看。放大後可以看見上面的文字,查閱史料可見,朱棣看的正是《大明會典》,也就是記載明代典章制度的政書。然而,這里的《大明會典》,底本是朱棣五世孫——明孝宗作序的版本,朱棣讀的第一張圖就是明孝宗寫的序。
另一個有趣的細節是,道具組所用的文字版明會典,里面「稡」字打不出來,不得不用「(禾卒)」代替,於是道具組列印時也老老實實把這個括號給印了上去。
第十五集里,太子朱高熾聽說朱棣要以朱瞻基為質,連忙跑到雞鳴寺,鏡頭一轉,身後的碑銘赫然出現了「乾隆丁醜春二月」的落款。——其實是因為劇中的雞鳴寺是在無錫惠山寺取景,故此處碑文是乾隆二十二年(丁醜年)乾隆帝所作的《惠山寺》,全文如下:
九隴重尋惠山寺,梁溪遐憶大同年。可知色相非常住,惟有林泉鎮自然。
所喜青春方入畫,底勞白足試參禪。聽松庵靜竹壚潔,便與烹雲池汲圓。
第十七集,朱棣令太子重新監國,太子、漢王、趙王三兄弟出了大殿後一起在乾清門前廣場走,期間有個轉身看向大殿的鏡頭,三人背後是乾清門西的內右門。如果仔細看就能發現,內右門的牌匾仍是滿漢合璧字樣,這自然是道具組忘了更換所致。另外有個問題是畫面左下角、紅牆下沿的建築在明代亦不應存在,這個建築明顯是清代雍正設軍機處以後、在養心殿外加蓋的軍機處值廬。
《大明風華》中有一幅地圖多次出現,如鄭和回來時的大殿旁、楊士奇給朱棣講進軍路線時展開的畫軸以及朱棣與朱瞻基討論解縉時。但其實這幅地圖並不是明朝人畫的,而是乾隆五十年的《大清廣輿圖》,其藍本是康熙二十五年蔡方炳的《增訂廣輿記》,而《增訂廣輿記》的藍本則是明萬歷年間陸應陽的《廣輿記》,總之都不可能在永樂朝出現。
附加一句,楊士奇所說的「多倫」也是清代才有的名稱,當時應該是明朝的開平衛地區。
元代、清代均盛行以陀羅尼經被覆蓋遺體隨葬,但唯獨明代沒有
第二十集,漢王被朱棣怒斥後生氣在家「活出殯」,朱棣反而派太監前來賜了他全套葬儀,其中有「陀羅尼經被」一床。這里其實又穿越了。陀羅尼經被又叫「往生被」,是一種織金梵字經文的被子。元代、清代均盛行以陀羅尼經被覆蓋遺體隨葬,但唯獨明代沒有。
劇中有幾次都出現了「東珠」的說法,到第二十三集中,朱瞻基向朱棣表示,自己為了安慰孫若微,將「爺爺賞給我的大東珠」給了孫若微,可見「東珠」在這里代表非常珍貴的珠寶。但如果以東珠為貴的習俗,應當還是盛行於清代。清代的東珠產自清朝的龍興之地——東北地區的松花江、黑龍江等河流。為標榜其不忘初心,清朝統治者非常尊崇東珠,規定東珠只供禦用,鑲嵌於冠服上。而清代的東珠在明代其實叫「北珠」,東珠另有所指,據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識》:「西珠出西洋,北珠出肅慎,東珠豆青白者出東海,南珠則今洛浦潿川蚌珠也。」且清代以前,皇室冠服也很少使用珍珠,因此明朝皇室是不可能將「東珠」視為多麼珍貴的寶物的。
七、大明究竟有多少錢
其實這一點嚴格意義上不算「穿越」,只是劇組對明代的財政不了解所致,因此這里就提一下。
兩百七十五萬七千兩是個過於誇張的數字
第十九集,太子妃計算太孫大婚需要多少錢,最後得出了兩百七十五萬七千兩的總額,這是什麼概念呢?萬歷三十五年的戶部尚書趙世卿提到,萬歷六年給萬歷皇帝的大婚一共用了七萬兩白銀。當然他是想勸萬歷皇帝盡量裁減開銷,可能故意往少了說。據謝肇淛在《五雜組》里統計,萬歷皇帝大婚「所費十萬有奇」,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明光宗)婚禮「遂至二十萬有奇」,後來的福王婚禮「遂至三十萬有奇」,由此他感嘆「公私安得不困」。而這里給太孫辦婚禮,耗資竟高達二百七十多萬?謝肇淛知道了,恐怕要當場暈厥了。
編劇這一下手,明初永樂朝的財政收入竟超過乾隆朝近一倍
第二十集里,漢王向朱棣抱怨沒錢,說國家一年「就七千五百萬收入」,其中《永樂大典》一項就「一千五百萬」。這里的數字一方面大得驚人,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編劇對明代財政制度的一無所知。這里以劇中故事發生前不久的永樂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對當年的統計數據為例:
是歲……賦稅糧三千二百三十五萬二千二百四十四石,布帛一百八十七萬八千八百二十八疋,絲綿二十二萬六千九百六十八斤,綿花絨三十八萬九千三百七十斤,課鈔一千八百二十三萬一千一百九十八錠,金五十兩,銀二十七萬一千二百二十六兩,銅二千八百四十八斤,鐵八萬八百五十九斤,鉛一十萬九千九百九斤,朱砂一千二百四十四兩,海蚆三十三萬八千六百八十九索,茶一百九十九萬七千八百八斤,鹽一百四十一萬三千一百二十二引,屯田籽粒九百一十萬九千一百一十石,馬二十三萬四千八百五十五匹,饋遺北京糧二百四十二萬一千九百七石。
從以上記錄可見,明朝中期以前(甚至更晚),國家的收入計算是多種方式並存,完全沒能做到以單一白銀貨幣來統計。即使是明中後期,白銀作為貨幣逐漸推廣,並成為賦稅征收單位,數額也遠遠沒有劇中提到的「七千五百萬兩」之多。清初順治朝廢除明末增收的苛捐雜稅,規定以「萬歷原額」為定賦原則,順治九年,戶部尚書奏稱「錢糧每歲入數一千四百八十五萬九千餘兩」,和「七千五百萬兩」仍相差天遠,甚至直到乾隆三十一年,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只有四千九百二十九萬兩千餘兩。編劇這一下手,明初永樂朝的財政收入竟超過乾隆朝近一倍,一部《永樂大典》就用掉了相當於萬歷朝全年財政收入的銀兩,實在太過令人震驚了。
結語
最後,本文的所謂問題,其實大多是無傷大雅的細節。許多細節顯然是受太多清宮劇、清史知識的影響,以至於將清朝的東西錯置到明朝的歷史背景中。另一些錯誤則是為了讓劇情緊湊、矛盾衝突激烈,而不得不將一些不會同時發生的事件濃縮在短短的一段時間里。但我想說的是,細節才是讓歷史劇真正有「歷史感」的地方。故事可以是虛構,人物可以是虛構,但既然是歷史劇,甚至標榜了「歷史正劇」,在處理這些歷史細節的時候,就不能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尊重歷史現實的情況下,為觀眾盡可能展現出「歷史感」,呈現出古人活動的歷史現場,而不至於削弱演員的表演、故事的情節。唯有如此,我想,才能算得上真正的「風華」吧。
>莫名「穿越」的歷史劇:《大明風華》當真是明代風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