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一部高分的台劇《俗女養成記》,似乎告訴了我們答案。
一轉眼就要40歲了,卻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我的人生好像一事無成,動彈不得。」
一句揪心的話,讓這部聚焦於中年女性的紮心劇集,引起了很多人尤其是媽媽們的共識。
劇中為七零後的「北漂」女陳嘉玲設計了事業和感情雙線生存困局,也撕開了當下中國社會,中年女性所面對的艱難。
01 職場上的中年危機,說遠不遠,說近在即
不久前「國民好媳婦」海清在某電影節發表感言,認為中年女演員不容易,陷入了拍戲困境等等,簡言之,就是事業遇到了瓶頸。
成功的她們尚且如此,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會是怎樣一番狼狽?
在臺北多年,39歲的陳嘉玲,過得貌似還不錯?
每天的她,穿著職業裝,出入在寫字樓,塗上口紅,踩著高跟鞋,看上去光鮮亮麗。
董事長特助,工作似乎也不錯,名片拿出去看起來很風光。
但在我眼中看到的卻是一個精致的偽裝:她笑著,心裡卻在哭。
讓我們來看一看在上帝打開的這扇門中,嘉玲到底過得是什麼樣的日子。
這份工作坦白的說,就是老板的「丫鬟兼奴才」,她把自己活成了老板的稱讚,一個隨叫隨到的「24小時便利店」:
公事上事無巨細,去接待客戶,去考察下屬,去安排好老板的日程……
私事上躲無可躲,伺候了老板,伺候老板娘,還要伺候老板的情人……
在瑣碎支離中,她漸漸地麻木,辛苦了這些年追求的事業,就是這個樣子的嗎?
即使是這樣的支離瑣碎,邁過了四十歲,一個女人又能再幹上幾年?
中年危機啊,說遠不遠,說近在即!
普通的生活中,我們女性的機會也是一樣地岌岌可危。
30 結婚生子,有的人工作家庭兩頭顧,有的人乾脆辭職在家做了全職媽媽。
到了40 的時候,企業大多開始裁退高齡員工,雖然中年危機男女都有,但是如果兩性競爭,女性被辭退的幾率只能更高。
這時候的我們,該怎樣面對?
02 感情上的中年危機,進入庵堂,你可願意
再來看看感情上。
嘉玲有一個同居的男友準備結婚,兩個人老夫老妻一般也過了快四年。
說是穩定,卻早已過了熱戀期;沒了激情,與其說是男女朋友,不如說是睡在一起的室友。
偶爾來一場浪漫嗎?其實兩個人的心底,都在為它「突然地被打斷」,而「松了一口氣」,似乎這件事已經成了兩人之間的一個累贅。
三年多的感情啊,還沒走進婚姻的殿堂,似乎已經聞到了墳墓的氣息。
忽然想起《少年派》裡,學霸錢三一的母親裴音清貴高雅,無血無肉般遊離在無愛的婚姻裡,像進入了庵堂,剛剛中年風華正好的她,卻已絕經提前進入了老年。
而林妙妙的母親王勝男卻和丈夫活的更像一對歡喜冤家,打打鬧鬧中互相幫襯著邁過了生活設下的一道道門檻,雖然俗了點,卻充滿了生動的煙火氣息。
沒有了愛的感覺,一段感情還是否值得讓婚姻跟進或者持續?
這個命題讓人思索。
可是,婚姻的門檻是好邁的麼?
一個控制欲強到爆表的未來婆婆,和一個「和稀泥」和上癮的未來老公,你,真的敢嫁麼?
中意的婚紗,沒有了,以前的衣服,穿不著了,一下子被改造得老了二十歲,還被要求回歸家庭……
工作與生活,感情和婚姻,一切都讓嘉玲看不到希望,以致夜夜失眠。
想到未來的生活,她說:「我仿佛看見了我恐怖的下半生」。
活著,就是為了從一場麻木,邁進另一場麻木嗎?
03 破除中年危機,你有沒有出坑的勇氣?
當然不。
在一團亂麻的生活中,嘉玲參加了大學前男友的婚禮。曾經的白月光啊,如今有顏也有了錢,卻照在了別人家的庭院上。
備受打擊的她,在婚禮上酩酊大醉,卻受到同學背後的嘲諷:「二十歲喝醉酒是可愛,四十歲啊,可憐。」
話雖然刺耳,卻拍醒了嘉玲渾噩中的沉默。
她爆發了。
讓老板「滾蛋」:
「我要服務你,服務你老婆,還要服務你的小三萬小姐,」一通臭罵後,她昂首挺胸,霸氣宣言:「老娘,不幹了!」
和老公「分手」:
在男友準備的浪漫求婚儀式上,嘉玲的心中卻一片平靜,沒有了愛情,也不想再勉強什麼,她對著單膝下跪的男友說:「我想分手。」
就像張懸在《關於我愛你》這首歌中的訴說:「得到的都是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
離開了臺北,面對斷崖式 「崩塌」的生活,回到家鄉臺南的嘉玲,此時此刻,真真正正的「一無所有」。
這麼多年,一個人在臺北拼盡了全力,還是把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失敗的「俗女」。
面對前路的迷茫,在弟弟的車上,她大哭到崩潰:
工作麼?
「我已經40多歲了,沒有公司會栽培我,我也沒有辦法轉行了,我能做什麼?」
戀愛呢?
「我年紀大了,我沒有力氣談戀愛了,要花多長時間去遇到一個人然後建立一段關係?」
是啊!這場與昨天決裂的行為雖然痛快,但是明天的危機也轉眼到了跟前。
嘉玲,你有沒有準備好?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寫道:我們沒有改變不了的未來,只有不想改變的過去。
換做是我們,面對同樣的困局,又有沒有出坑的勇氣?
04 回想成長經歷,俗人,也有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這部劇的名字裡有一個「俗」字,我想可以把它理解為普通或者平凡 。
《俗女養成記》,其實重點在於「養成」,自然要講到陳嘉玲為什麼會變成一個俗女。
所以,講了現實的困境與掙紮,故事的另一條線,嘉玲的童年也一步步為我們呈現。
對此,我只想說:幸好,她還有一個溫暖的家。
這個家的家境雖然普通,但這裡的家人,每一個都愛著她。
在嘉玲為老無所依焦慮的時候,弟弟會來安慰她:「好啦,我以後給你靠啦!」
聽到這句話,我不禁感動:她哭著,心裡有了笑。
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嘉玲忽然發現,也許當一個失敗的「俗女」,其實也沒什麼。
小時候的她神經大條,咋咋呼呼,討厭做功課,愛耍小聰明……雖然只是個普通的孩子,卻是爸爸媽媽、阿公阿嬤的心頭寶。
在愛的包圍下長大,在家人的眼裡,她永遠是那個最好、最漂亮的孩子。
當嘉玲40歲孑然歸來,丟掉了工作也退掉了婚姻,家人們雖然傷心但仍然選擇了理解和包容,站在了她的這一邊。
爸爸永遠是她堅強的後盾,他擔心的是女兒被人欺負,而不是外面的人怎麼說。
老時代的阿嬤雖然著急,但也嘗試著去理解:時代不同了,沒嫁的也有很多。
而阿公則早已在她書寫下志願的作文紙背面,題上了自己的祝願:一日平安一日福,條條道路通羅馬。
他們都希望嘉玲能夠健康快樂、平安幸福,在他們的心中,工作、婚姻等等的一切,其實都比不上這件事重要。
而嘉玲的理想是什麼呢?很簡單:我的志願是當一個「家庭主婦」。
小時每一寸光陰裡蘊含著的,屬於這個俗眾人家的快樂和幸福,其實已掰開、揉碎了地滲入她的骨髓。
就像你我,有著普通的家境、長相,念著普通的學校,找份普通的工作,如果找個普通的對象,生個普通的孩子,就這樣普通地活著,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所以,我的嘉玲,失敗不是生活的結束,何必勉強自己偽裝起來被人羨慕,只因為不甘心麼?
其實能做回一個平凡,卻活在本心裡的自己,不也挺好麼?
05 心有一束光,做回自己可好?
這部劇的最後,嘉玲沒有再回臺北繼續奮鬥,而是留在了故鄉,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買了兒時害怕的那棟「鬼屋」,做了一個「一事無成」的俗女。
雖然她什麼都沒了,但是她找回了自己。就像她自己說的: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忘記了, 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 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 作夢又醒過來; 你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這輩子其實很短, 短得你沒有時間再去勉強自己, 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
是啊,站在自己親手整修的「家」面前,她再也不是原來那個披著精致偽裝,努力地活著,卻沒了自己的陳嘉玲了。
夢醒了,有了家人的鼓勵和支持,她接納了平庸的自我,甘心地去做一個「俗女」,向著心裡的那束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再一次站起來,去度過中年以後平靜而自在生活。
而這一切,不是因為她的際遇轉變,只是因為她的心態改變。
曾在《萬物生長》中見到這樣一句驚艷的話:心依舊年輕,隨時準備狂跳不已。
所以,四十歲的人生,旅途剛剛過半,還說不上成敗,尚有風景在前,又有什麼可沮喪的呢?
就像我的一位好友,繁忙的工作之餘,搞掂難纏的老板,搞定家庭的瑣碎,就去經營自己的文字,發出去,有人愛讀,有人喜歡,有人點讚,有人評說,對她便是高興的又一天。
她和我說,行走在文字間,讓她從已漸麻木的封閉空間裡,有了一個出現在人間的機會,每天有一件心中惦記的事去做,那這一切,就都是值得!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有嘉玲的遭遇,和嘉玲的勇氣。其實度過中年危機,對於我們來說,也許用不著耗費這麼大的力氣。
接受普通的自己,和生活和解,做好分內的事情,向不甘告別。明白後面的路該怎麼走,找一件喜歡的事去堅持。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寶貴,能做回真實的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