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民族融合帶來了大唐繁華燦爛的文明,它在吸收,消化與改造傳統之中不斷的豐富自身,最終鑄成了我們所見到的燦爛文化。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張

近期,一直安利《長安十二時辰》。所設定的時間並不長,卻道盡了大唐的繁盛,將人物命運與國運之間交錯複雜關係展現在觀眾眼前。

除了緊湊的情節,很多粉絲驚呼燒腦。其實,劇的背後有一些關於唐朝的知識點。哪些是你必須了解的?

今天,就跟我一起來拆解。

古代第一CBD怎麼維護治安?

首先要和大家科普的是唐朝的坊市制度——

人流量大,又是京師重地。「守護長安」是《長安十二時辰》整部劇的核心所在,也是居住在皇城中的人們所需要首先考慮的。那麼真實的歷史中,長安是如何維護治安的?

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長安城的布局。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2張

《長安十二時辰》展示了大唐這座最繁華城市的風物人情。

車水馬龍的街道,結構對稱,排列整齊,整個長安城都充盈著中式美學的獨特氣息。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3張

這幅圖也的確還原了唐朝時期的長安城。

唐代的長安城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所組成。內城包括北部的宮城和南部的皇城。外郭城則是主要以「坊」為區劃的居民居住區與商業區。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4張

坊即居民區,市即交易區。東西兩市也有些微區別:東市的商品多屬於為國內貿易。而西市由於距離唐長安絲綢之路起點開遠門較近,周圍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從而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貿易市場

作為京師重地,維護這座古代第一CBD(中央商務區)的治安工作實在不容易。

為保證一個良好的環境,唐朝首先實行了嚴格的坊市制度。將住宅區和交易區嚴格分開,並用法律和制度對交易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嚴加控制。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5張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開頭所說的,開「西市」,就展現了唐律對於「市」的管控條律之一:定時開閉

坊市制使得坊、市其內部都有了相對獨立的管理系統,有專職的機構進行管理——

長安坊市制度的管理,主要是由一個叫做京兆府的專門組織來進行。京兆府的最高長官京兆尹,就是長安城治安管理的最高長官。京兆尹之下又設置了幾個職位來管理市場秩序。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6張

△棺材店老板提醒張小敬去京兆府報官

除此之外,市中心還專門設置了還設立了市署,以方便對於市場中的物價、市場交易、度量衡器等進行管理。

而對於居民區,即各坊的管理,坊內設置了里正、坊正、保長。按照規定,居民區的居民們必須要進行編組,互相保衛。

《通典》之中有記載:「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四家為鄰,三家為保。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戶口,課植農桑,檢察非違,催驅賦役……

除此之外,還由於長安地位特殊,中央機構派出的相關人員來保衛長安城的治安。

天子禁軍中的金吾衛就既負責長安外部環衛,有負責坊市中的治安管理。他們在城中不斷進行巡查,以保護長安城的安全。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7張

里長、坊長的責任明確,配合京兆府的治安管理工作.

在白天,有京兆府、里坊系統進行治安維護和管理,夜晚坊市關閉後,也有金吾衛進行巡邏、執行禁夜。

這些治安管理人員以坊市制為基礎,在內部形成配合,可以說,長安當時治安管理是非常嚴密而又合理的。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8張

△劇中的「望樓」,用於傳遞消息,維護治安

但是想想看,如果你急需買一個商品,但是非得走得特別遠,這就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所以在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坊市分開已經不太適應當時人生活的需要了。

長安城內出現了房屋,店鋪「占街」的現象,並且屢禁不止。居民們的生活也不再受到時間的限制,坊市制度在後期逐漸崩潰。

唐朝也有黑人?

劇中還甚至出現了黑人!

這位黑人朋友叫做葛老。他是地下城的城主,與長安有著很深的仇恨,也被稱為昆侖奴。事實上,「昆侖奴」這個詞並非是作者和編劇胡編亂造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之中。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9張

唐朝通過絲綢之路、對外戰爭和朝貢關係實際上也獲得了不少的外國奴隸,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即昆侖奴(黑奴)、胡姬(白奴)和高麗婢(也稱為「新羅婢」,為朝鮮女奴)。

最受到史學家關注的當屬「昆侖奴」了。但黑黑的「昆侖奴」是非洲人嗎?或許並非如此。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昆侖」,主要是指哪里。據《舊唐書·南蠻傳》記載:「在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昆侖’。」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0張

林邑,其實是越南占城的另一個稱呼,所以唐朝最初的昆侖奴,應該是從越南一帶過來的。他們雖然也長得黑,但卻屬於黃種人。

非洲人也並非沒有,只是因為距離的緣故,他們的數量極少。所以也就使得他們的價格在昆侖奴中更加昂貴。所以說,大多數的昆侖奴其實並不來自非洲。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1張

但養「昆侖奴」也並非一件完全安全的事——廣州都督陸元睿就曾經被昆侖奴所殺,《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都對此有所記載。

按照司馬光的記述,說昆侖奴一下殺掉都督和十幾個人,製造起血案之後,便「登舟入海,追之不及」。由此可見「昆侖奴」們的水性也是很不錯。

由於這個「水性不錯」的特點,古代的達官貴人還常常把自己的身上之物丟進水中,然後讓昆侖奴打撈,以此打賭取樂。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2張

△明清的小說《昆侖奴》中,還塑造過一名身懷絕技,能夠背負著主人翻閱跨院,私會佳人的昆侖奴。

當時的長安還流傳一句話,叫做「昆侖奴,新羅婢」。唐朝人認為新羅的婢女,勤勞能幹,溫順聰明,善理家政。而昆侖奴個個體壯如牛,性情溫良。貴族豪門們也以自己所擁有奴隸數量作為自己財富與身份的重要象徵。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3張

而比較特殊的一類人就是胡姬了。

她們中的部分人經商——選擇在胡人所開設的酒肆之中工作,除了充當服務人員,也常輕歌曼舞以娛賓客。也正是因為與唐朝本土的酒肆不同,喝酒的同時有歌舞助興,去胡人酒肆飲酒成為當時的時尚。

李白的詩作《少年行》中就曾寫道:「五陵少年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4張

而另一部分的胡姬則沒有那麼自由。

她們被獻入宮廷或達官貴人之家作為歌手、舞女。她們的主要工作是唱異國情調的歌,跳風格獨特的「胡舞」,來為達官貴人們助興享樂。

當然,除了胡姬,也有少數「胡女」能夠被中國精英接納,不但進入他們的家庭成為寵妾,甚至本人也可以成為宮廷和貴族精英。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5張

而發展到宋朝,政府則禁止了這種奴隸制度。宋代的奴婢,主要都是雇傭奴婢,法律上他們並不是賤民,而是自由民。

全世界都來中國了!

如上所述,這麼多的民族進入了中原,使得唐朝成為了一個民族融合的時代。《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駱駝,懷遠坊民眾,以及貫穿始終的「狼衛」,都體現出了不一樣的異域特色。

長安,是一個非常世界化的都市。這個城市歡迎「不同」,也鼓勵與「不同」相處。

唐朝對於異域來客非常寬容,所以許多來自中亞和西域地區的使者都選擇定居長安。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話被唐朝授予了官位,作為武將,一些人屢立戰功,作為文官,他們也能夠平步青雲。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6張

△有胡人特徵的文官

國外的「留學生」也很青睞唐朝,鼎盛時期長安的留學生達3萬多,其中日本留學生就先後來過1萬多。他們同樣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考上了就能夠做官。

外來人士們也來了自己鄉土的里一套獨特的文化,這深深的影響了唐朝,並且在刮起了一陣「胡風潮流」。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7張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胡餅

最潮的長安人,在當時吃的是「胡食」——白居易就曾經親手做過「胡麻餅」贈送給好友,並且賦詩一首:「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這打油詩不錯)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8張

△胡餅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19張

△胡麻餅

喝的是胡酒——隨著西域「酒具」的傳入,加之盛唐時期開放的風氣,國家不設酒禁,不僅男人愛喝酒,女人也普遍還喝酒。宮廷中也自己開始釀造酒,以供應皇室。

「葡萄酒」就是當時的「舶來品」。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大破高昌之後帶回了馬奶葡萄種子和釀酒方法,在宮廷中種植,並親自研究配方釀制了葡萄酒。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20張

劇中還所提到了「三勒漿」(不是高考前喝的那個),也是一種波斯的飲料。三勒漿即這三種果子釀成的飲料,也就是唐朝人的「雞尾酒」。因為它相傳具有保健功能,而特別為唐代宗所喜愛,還賞賜給太學生。

除此之外,時尚的長安人在當時選擇的娛樂方式是胡樂和胡舞——琵琶來自印度和波斯,箜篌來自印度,橫笛來自羌族;《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陣樂》兩支被大家所熟知的樂舞,都帶有很明顯的胡風色彩。

許多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都像胡人那樣也熱衷於打馬球。唐玄宗就是一位馬球愛好者,他也很擅長打馬球。在他登基為帝之前,曾經率領唐朝的貴族子弟在馬球比賽中擊敗了吐蕃使者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21張

內部搞好了,唐朝也在國際上施展拳腳,維護國際治安。大名鼎鼎的絲綢之路沿途上設置了上百個驛站,設置安西、安北、安南、北庭等都護府,以維持當地的國際秩序,保證沿途商人的安全。

除此之外,第一部中國的「國際法」就是在唐朝建立——《唐律疏議》專有「化外人」條款,用來處理不同族群、不同國家居民之間的糾紛。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22張

不同種族允許有「自治區」存在,比如中亞粟特人的社區。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拜火教法律生活,裁決自己的糾紛,唐朝政府不加干涉。

民族融合帶來了大唐繁華燦爛的文明,它在吸收,消化與改造傳統之中不斷的豐富自身,最終鑄成了我們所見到的燦爛文化。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23張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24張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25張

你,喜歡那個朝代嗎?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戲劇 第26張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請教了個歷史學者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