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城》:改革開放40年,從郵輪業改變中國到中國改變世界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 | 曾念群

  由北京博集天卷影業出品,陳昆暉執導,張翰、王麗坤等領銜主演的海上職場生活劇《海洋之城》正揚帆出海,完成各國取景拍攝。

《海洋之城》:改革開放40年,從郵輪業改變中國到中國改變世界 戲劇 第1張

  這部劇是聚焦郵輪上發生的故事。講訴當過貨輪大副的丁凱過關斬將成為了郵輪「海洋號」大副。在這個西方人壟斷的領域裡,他披荊斬棘,歷經波折,一步步向郵輪史上首任華人船長靠近,並收獲愛情。

  和張翰、王麗坤以往的言情故事不同,《海洋之城》並非閉門造車的風花雪月,而是以世界郵輪業現狀為背景,創作團隊三年環球采風的結晶,號脈世界郵輪業的同時號脈當下中國。

《海洋之城》:改革開放40年,從郵輪業改變中國到中國改變世界 戲劇 第2張

  乍一聽,「郵輪」二字似乎與豪華拆解不開。實際上,郵輪業多年發展,全球開花,開拓市場多取親民戰略。而中國歷經改革開放40年,民眾消費幾度升級,郵輪已成大眾度假的眾多選項之一。

  一船一世界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消費升級的見證者

  據了解,《海洋之城》初始創意源自導演陳昆暉,但他的想法一開始沒有得到朋友和合作夥伴的支持,並非創意不好,而是執行起來難度太大。因為時至今日,世界郵輪業的國界上依舊沒有中國郵輪的作為,環球拍攝的難度已在突破國產劇的制作極限,更何況要得到境外郵輪業巨擘的鼎力支持與協作。

《海洋之城》:改革開放40年,從郵輪業改變中國到中國改變世界 戲劇 第3張

  導演陳昆暉

  但導演陳昆暉並沒有放棄,因為他在歐美壟斷的郵輪業的身上,嗅到了與我們時代息息相幹的氣息:「這個故事汲取了眾多來源於生活的創作養分,用創新的郵輪行業作為故事舞臺,以旅行中形形色色的人和景為關註的焦點,將奇遇奇聞、各色人生百態盡收眼底,把時代精神生動、活潑地融入到故事之中,用真情實感創作出打動人心的故事,從內容到形式,從人物到故事都更具時代氣息,我們打造首部講述中國人如安在被歐美人壟斷的航海業,開天辟地、揚帆世界的故事,展現全球化的生活方式和新時代下中國青年的奮鬥與愛情、夢想與擔當。」

  這個一開始四處碰壁的故事創意,得到了博集天卷影業的積極響應。總制片人陳勵透露:「這個故事讓我們眼前一亮,這不就是我們改革開放40年中國消費的見證嗎。改革初年國人對郵輪可望而不可及,如今已是飛入尋常百姓家,常見的消費。改革開放初期是郵輪業改變中國,讓中國人走了出去,現在反過來是中國改變郵輪業,成為世界郵輪業的主流市場。原來中國人在郵輪業沒有任何地位,隻在洗衣房有,現在大副有了,副船長等高級崗位都有了。中國人在國際職場的滲透和成長,正是我們這麼多年國力增強,以及良好教育的結果。」

《海洋之城》:改革開放40年,從郵輪業改變中國到中國改變世界 戲劇 第4張

  然而伯牙遇知音是一碼事,要把故事創意變成實實在在的劇本和可執行方案又是另一碼事。

  因為是越洋項目,《海洋之城》策劃、編劇、導演等主創團隊不得不奔走四方開始環球采風,進行素材收集和生活體驗,深入了解郵輪文化和生活,感受郵輪一線工作的節奏與氛圍,采集遊客們的感人事跡,挖掘人們背後的生動故事。這一耗,又是三年過去。

  「最後我們決定把各種年齡,各種文化層次的人的故事帶上船,然後掛到人物主線故事上。每次事件的發生,都成為主人公事業成長或愛情發酵的拐點,每個拐點都是客人帶來的,結構上有一定的類單元性,但整個故事是男女主的成長和愛情縱貫。」陳勵介紹說,《海洋之城》縱向是男女主人公的事業以及個人命運,橫向則是眾生百態。

  郵輪業對廣大中國民眾來說相對陌生,我們日常接收到的郵輪業資訊,往往是「中國大媽攻陷世界遊輪」「中國遊客哄搶自助餐」等花邊新聞,且多以負面為主。

《海洋之城》:改革開放40年,從郵輪業改變中國到中國改變世界 戲劇 第5張

  陳勵透露,《海洋之城》對此類現象並不回避,但也不拘泥於表面:「比如我們探討五六十歲的人為什麼摳門,是因為家裡還有啃老的孩子,是因為他們上山下鄉沒受到好的教育,孩子們跟著顛沛流離也耽誤了,覺得虧欠,他們自己舍不得吃穿,但對孩子很大方。我們發生在船上的每一個事件背後都有新聞,都有社會話題。」

  《海洋之城》若干個跨洋航程裡,既有中國人在郵輪業職場的困境與詬病,也有他們的勵志與突圍;既有中小企業發展困境的聚焦和研磨,也有MBA團的挖掘與揶揄,有高考解壓團的意外和反思,也有關於生命的思考與探討。有人只是船上的匆匆過客,也有人和郵輪保持千絲萬縷的關聯,但只要是出場亮相的人物和事件,九成以上都來自劇組的采風,他們的原型故事來自五湖四海,最終歸攏到主人公所在郵輪,說到底這些人和事都是有根的,且帶出泥翻出背後的東西,帶出現狀,並最終帶出正能量。

  這樣一來,人物有了厚度,故事也有了深度。

《海洋之城》:改革開放40年,從郵輪業改變中國到中國改變世界 戲劇 第6張

  一人一乾坤

  改寫世界郵輪業,崛起中國正破浪蓄勢

  《海洋之城》不僅眾生相都有出處,丁凱等主要人物同樣也有原型。創作者在三年的走訪中有幸接觸船上各色崗位的中國職業,不僅有底層員工,還有大副、娛樂總監等高級職員,尤其在這次合作的美國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還湧現了亞太區總裁這樣的世界級郵輪業界精英,這些無疑都是《海洋之城》人物的強心劑。

  世界郵輪業起於1823年,它的百年興盛史一直與中國人無關,郵輪業職業舞臺上,頂多有些個洗衣工的身影。然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中國人消費能力升級,國際郵輪職場開始有了中國人的勵志與奮鬥。以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亞太及中國區總裁劉淄楠博士為例,從小職員做到高管,從中國區做到亞太區,把越來越多中國人送到五湖四海的同時,也把中國市場做大做強。現如今,中國人在郵輪業的消費力和話語權與日俱增,已然不是郵輪業改變中國,而是中國改變郵輪業的格局。

《海洋之城》:改革開放40年,從郵輪業改變中國到中國改變世界 戲劇 第7張

  有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出入境郵輪達960艘次,2018年將有28艘國際郵輪在華運營。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需要郵輪約100艘,中國郵輪旅客有望達到1000萬人次,將成為全球第一大郵輪旅遊市場。

  劉淄楠博士曾指出,過去十年,中國郵輪產業體量以平均每年超過45%的速度增長,未來十年,市場機制將更多地介入,中國市場給世界郵輪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近年旅遊業的發展以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郵輪這個伴隨旅遊業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既充滿時尚靚麗的元素又帶著強烈的新鮮神秘之感,受到觀眾的普遍關註。

  然而隨著市場蛋糕的做大,中國郵輪業蠢蠢欲動,但瓶頸也十分突出:一來郵輪建造和購買難以突破,二來郵輪業人才儲備不足。這就好比劇中丁凱面對眾親密戰友或競爭對手,人家動不動就是祖業,根基深厚,家大業大,而我們一無所有,有的只是個人的機敏好學與敬業精神。

  時值中國資本活躍全球之際,聯想並購IBM,萬達指染好萊塢六大,按照當下中國郵輪業市場的擴張勢態,中國資本滲透世界郵輪業並非天方夜譚。

  相比錢能解決的硬件問題,郵輪業人才儲備等軟體問題似乎更大。所幸一大批中國精英正在世界遊輪業職場上快速崛起,成為我們國民自信和綜合國力的一部分。

  《海洋之城》講的就是這樣一群奮鬥青年,他們各執夢想登上世界上最先進的郵輪,他們中有丁凱這樣披荊斬棘的年輕新銳,也有王子洋這樣圓滑世故的競爭對手,既有天悅這樣單純的菜鳥導遊,也有陳安妮這樣幹練的知性香蕉人,此外還有高層人士唐先生等等。

  別小看這些奮鬥者,正所謂發展才是硬道理,人才是生產力,《海洋之城》既是戲劇的博弈,也是現實的映照。

  《海洋之城》主創團隊敏銳的捕捉到郵輪這一涉外職場劇的契機,跟隨全球國際郵輪,歷時三年往返世界各條主要航線,深入了解歐美人壟斷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工作節奏、先進技術以及高端嚴謹的管理系統和理念,探討這個濃縮著世界各國文化和歷史背景的舞臺所能帶來的國際視野,以及散發的社會話題和故事魅力。

  劇中既有溫暖的現實感,又通過郵輪這個涉外職場視⻆解讀著社會人生、人間百味,既有中國式奮鬥與擔當,也有國際舞臺的格局與野心。

  根據劇本和人物設定的需要,《海洋之城》與全球行業巨擘——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公司合作,這是其首次對中國影視制作公司提供支持與合作

  換句話說,《海洋之城》將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高科技硬件措施、國際郵輪高端嚴謹的管理系統,以及航海業酷炫的職場演繹,通過時尚高超的特效手段展現在觀眾面前。各種繽紛多彩的海上活動、精致的美食、碧海藍天的城市面貌、異域風情的歐洲美景,也將一一出鏡。

  導演陳昆暉強調,除此之外,歷史與文化的差異、夢想與現實的碰撞,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沖突,道德與情感面前的抉擇,如何學會用溫暖的情感、正能量的狀態去面對人生等,是本劇要追求和傳達的,《海洋之城》將思想、觀念、文化、傳承、國家、夢想、人性、愛情、生命、信仰等交織成樂章,構成一幅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下,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洶湧澎湃的優美畫卷。

>《海洋之城》:改革開放40年,從郵輪業改變中國到中國改變世界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