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距離《長安十二時辰》已經上線有一段時間了,有好評也有差評,好評大都是服化道和劇情小細節方面,差評大多是關於劇情發展拖沓,節奏不夠明快,缺少懸疑色彩等。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戲劇 第1張

  今天盒子第跟大家聊聊本劇一些小細節:

  1. 李必頭飾豎簪:唐朝時只有道士的簪子是豎著插。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戲劇 第2張

  2. 稱謂阿爺: 這幾年隨著科普的深入,大家已經知道唐朝時「大人」一詞是對父母的稱呼,不宜稱呼官員,對官員的準確稱呼應該是「姓+官職」,比如「李司丞」,對於皇上的稱謂為聖人。

  3. 叉手禮:叉手禮始於西晉,初為佛教禮儀,東漢時期以「叉手」表示尊敬,西晉時期逐步發展出世俗的「叉手」禮,僧俗共用,隋唐時期成為世俗專用名稱,五代、遼、宋、金、元時期廣泛流行。唐代叉手禮的行法是兩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翹。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戲劇 第3張

  4. 昆侖奴:昆侖奴大多數是東南亞的土著人,雖然皮膚較中國人黑,但仍然是黃種人。另有少部分是非洲黑人,可能是隨阿拉伯人來華的。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戲劇 第4張

  5. 在應答的時候採用的是「喏」,喏分為長喏、短喏、肥喏,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樣,有應答、感謝、祝願等意思。

  6. 街道布景,建築風格與色彩完全體現出了大唐喜濃彩大氣的風格。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戲劇 第5張

  7. 第一集抓捕狼衛中,士兵用刀身上的反光來探測敵人的動向。

  而抗日神劇中:

  1.日軍竟然拿著美式M16掃射;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戲劇 第6張

  2.還有提前預知了抗戰勝利時間;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戲劇 第7張

  3.八百里開外一槍幹掉鬼子(大哥您這是雷射制導嘛)。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戲劇 第8張

  《長安十二時辰》在細節各方面將真實的唐代風貌還原出來,又兼顧了螢幕鏡頭呈現效果與現代審美度,設計上尊古又不泥古,富有創新,這才是我們觀眾想要看到的影視劇。也請抗日神劇的創作者們不要再秀下限了。

>《長安十二時辰》細節大盤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