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兔恰恰
《大宋少年志》由於開播倉促,首播又是接檔劇情成迷但收視很不錯的《封神演義》,這使得期待《封神》大結局的觀眾未免難以接受;加上劇情慢熱,《大宋少年志》在初期的口碑是比較崩壞的。這一點著實令人可惜。
客觀上來說,這部劇大致可以說是黃金的劇本,青銅的製作。開篇第一集的打戲與服化道就被網友吐槽辣眼睛;然而撐過了大半集,後續故事竟然越看越有趣,多少有些符合「真香」定律。若是換至暑期檔播出,以及全網官宣配合在前,後續劇情又無註水的話,《大宋少年志》本有望成為今夏的大爆之作。
粗看《大宋少年志》,滿滿的三流網劇既視感。不入流的劇名令人想到前幾個月播出的《大宋北斗司》;緊張的懸疑氣氛,多元化的人設,中二少年漫、輕喜劇風格的表演又令人想起《熱血長安》。同類型的古裝青春劇里,好在它還是多了一些出奇制勝之處。
一則,劇情雖然慢熱,但世界觀的搭建與展開方式都很注重節奏,不會出現突兀的信息搪塞,導致觀眾消化不良。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北宋「慶歷議和」之後的汴梁城中,此時正值北宋與西夏短暫和談,共同抗遼的非常時期。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劇中便自然而然地虛構出培養少年特工的秘密情報處。有趣的是,故事效仿早期的古裝推理劇《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等,做成了章回體,被細分成銜接緊湊的單元劇。
之所以說劇情慢熱,多少跟第一回合僅僅只是在鋪墊人物設定和出場有關,直到第二章節,諜戰的內情才逐漸展開。但循序漸進的好處在於,它並非一上來就給觀眾強灌人設和世界觀,而是宛如觀賞一幅畫卷一般,從冰山一角逐漸揭曉。例如,劇中密閣的存在,便是隨著主角們的陸續登場,慢慢揭曉它的作用。
二則,雖然組團成長的熱血少年劇,在網劇中早有先例,然而類型細化下來,本劇至少在「人設」與「成長」這兩點上真正下了功夫。類似《大宋北斗司》,就存在主配角之間人物戲份分配不當,成長經歷與感情培植速度過快的毛病。而《大宋少年志》緊扣著「熱血」、「中二」的少年漫特質,結合家國情懷的時代主題,逐漸在主人翁一行人當中,演繹出了「亂世英雄出少年」的成長勵志感。
主人公共分為六人,儼然一副七齋小分隊的樣子。七齋,讓人想到《火影忍者》的第七班,內部成員同樣也是修行,出任務,打打鬧鬧的日常。課堂片段總有種在看古裝校園偶像劇的感覺。六個人個性迥異,少年意氣,難免遇上些磕磕碰碰,拌嘴鬥毆的事情。通過長期的相處、摩擦、磨合,逐漸產生了默契,成為了彼此的好夥伴。
當初來自五湖四海,最後只為一個夢想:為國效力。
開篇尚且只是交代了四個少年加入密閣的過程,到了第二章節《珠聯璧合》中,六個小夥伴迎來了第一次任務。面前的考驗便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但在為國效力的路上,六個人並非一步登天。劇中,家國大義被渲染成是每一個北宋人民心中的責任,而密閣的特工工作,則直接在暗中開始了另一場保衛祖國的責任。正是這份比普通人更沉重的責任,磨煉著一行人,迅速地成長起來。
起初,除了老幹部風的美少年王寬,七齋成員加入密閣,都選擇了一條不同於自身階層、背景的道路。比如七齋C位出道的元仲辛,原本他只在乎哥哥的生死,家人是他的軟肋。初入七齋時,他對每個人的嬉皮笑臉、捉弄與玩笑,都是他無法打開心扉的偽飾,說明他不想把真正的自我暴露人前。當王寬說他重情重義時,他甚至露出了「這話我沒法接」的表情。
他的人生原本會過得充滿市井江湖氣,但當他加入密閣,逐漸融入夥伴,他恢復了重情重義的本來面目。為了夥伴,為了北宋,他越來越能意識到這些都是他們肩上的責任。
美少年王寬覺悟很高,又紅又專。當初加入密閣,一點掙扎都未曾有。只說了句「有幸報國,不負少年」,眼睛里仿佛閃著星星,溫暖而堅定。
王寬的溫暖體現在他「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風度,以及他強大的共情能力上。他的人設只能用「君子」二字來形容,心里存著無限大愛,總是先人後己。
每一次小夥伴中發生了矛盾與誤會,他都會通過他的高情商,修復同伴關係中的裂痕。雖然隱藏在黑暗中,做著見光死的工作,他卻能說出「就算黑暗里行事,心里也該有光才對」的話來。
至於趙簡,她實在是有著過於超前,但非常符合現代獨立女性的性別意識。
她聰明精幹,不想後半生嫁人生子,草草了之,滿腦子都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與王寬的可以犧牲自己救贖他人的大愛相比,趙簡加入密閣的理由更偏自我需要。
剩下的三位,簡直是來賣萌的。高冷、自小習武的薛映和不會武功的小景都有些呆萌,而土豪衙內,他全身上下除了萌點就只剩下笑點。
中二病擰巴起來,人人自危。因為他們是遵循熱血少年漫風格的古裝諜戰劇,內容輸出上總是向緊張的懸疑氣氛靠攏,夾雜著不按套路出牌的反轉再反轉。每當觀眾被吊足了胃口,就會出現十分沙雕的反轉,一下子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甚至有網友直接把劇集當喜劇看。
人物的演繹與行為動機的合理性,都誕生於表演與劇情鋪墊的細致與考究。讓《大宋少年志》優於同類型古裝輕喜劇的地方在於,比起絕大多數古偶劇嚴重註水、空洞無物的現狀,至少本劇的bug都在尚可忍受的範圍內。
本劇的編劇總策劃是著名編劇王倦。單說名字可能並不耳熟,但他編劇的《木府風雲》、《舞樂傳奇》,都是豆瓣上的高分國產劇。在如今良莠不齊的劇圈市場里,王倦這個名字,多少代表著對劇情底線的保障。
他能把史書上沉悶的文字,變成華麗的史詩傳奇。《大宋少年志》雖不是他親筆操刀,但多少繼承了他的慣性。以前網友戲言,他的劇很好認,台詞滿滿的古龍風,本劇倒是還未打上這一烙印,部分台詞也從武俠小說,變成了更有質感的明清話本風。
比如第一個故事里,元仲辛帶著大遼密探韓斷章逛汴梁時,《東京夢華錄》也曾曇花一現。勾欄瓦肆,市肆酒家,雖然布景撐不起當年八荒爭湊,如同南柯一夢的華夏汴梁,元仲辛的這一番現代文解說卻也增添了些觀賞力。
本期編輯 周玉華
推薦閱讀
>《大宋少年志》:黃金的劇本,青銅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