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一直很喜歡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詞在宋詞中別具一格,描寫的是文人士大夫極少涉及的農村生活題材。

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戲劇 第1張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開篇就告訴我們,這不是城市裡的高樓大廈,而是蓋著茅草的村舍,但是這個茅屋雖然不甚高大,卻坐落在綠草如茵的小溪邊,整個畫面生機勃勃。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描繪了一對老年農鄉人婦喝了點小酒秀恩愛的的場景。他們一邊喝酒,一邊拉家常,怡然自得。吳儂軟語本來就聽起來很溫柔,加上是一對夫妻說著親熱的體己話,聽起來更加親昵。

  下片詞人又視角拉近,用白描手法描繪出這對老年夫婦的三個兒子的活動。「大兒鋤豆溪東」父母年老,做為家裡的主要勞力,大兒子正在小溪對面的大豆地裡辛勤鋤草。

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戲劇 第2張

  「中兒正織雞籠」二兒子估計是給十五六歲的半大小子,也沒成年,使不得大力氣,所以只能在家做些編織雞籠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小兒子大概七八歲,還不能幫忙幹農活,不知道從哪裡摘了給蓮蓬在溪邊剝著吃呢。

  俞平伯在《唐宋詞選譯》中說:「大兒、中兒、小兒雲雲,蓋從漢樂府《相逢行》‘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螢,小婦無所為,挾瑟上高堂’化出,」整個畫面就好像是老夫婦自豪地介紹,你看,溪對面那個鋤豆的是我的老大,織雞籠的是二小子,趴著剝蓮蓬的是老幺,真拿他沒辦法。

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戲劇 第3張

  從這連用的三個「溪」字,可見詞人匠心。整個畫面人以小溪為中心,茅屋坐落在小溪邊上,大兒子在小溪東面的鋤草,二兒子在溪這邊織雞籠,老幺在溪頭草叢忙著吃從蓮蓬裡剝出來的蓮子,多麼溫馨和諧的鄉村生活啊!

  如果我們聯想下去,「茅簷低小」,鄧《箋》引杜甫《絕句漫興》:「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寫當時這個五口之家生活條件並不很好。

  二兒子織雞籠,證明有一群咯咯叫的雞,小兒子吃蓮蓬,說明不遠處有一個藕塘,草色尚綠,但蓮子可食,說明時至夏秋之交,豐收有望,所以這對老年夫婦一高興就喝了點小酒,秀起了恩愛。

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戲劇 第4張

  750年以後的1935年,還有一人寫了一首《清平樂》: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1935年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軍,當天下午,紅軍一鼓作氣攀越了六盤山,這首《清平樂·六盤山》就是毛主席在翻越六盤山時作的。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秋高氣爽,萬裡晴空幾乎看不到烏雲,跨越無數障礙的毛主席鵠立山頂,凝望著南飛越冬的大雁消失在視線盡頭。魚雁不絕,出自《漢書·蘇武傳》,蘇武被困匈奴多年,單於詭稱蘇武已死,後來漢使探知實情,說漢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蘇武所寫帛書,雲在某澤中,單於不得已,交還蘇武等九人。

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戲劇 第5張

  主席的思念追隨大雁,飛往革命搖籃——井岡山,那裡有留在那裡繼續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的何叔衡、瞿秋白、陳毅等,也有主席的親弟弟毛澤覃,心愛的幼子也寄養在農民家裡,多麼希望南飛的大雁能捎去問候,把長征即將勝利的喜訊帶回南方。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一年前紅軍從瑞金出發,一路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戰勝艱難險阻,向陜北進軍,算來行程竟有二萬多裡。回顧過去的一年裡,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路上還要圍追堵截的敵人戰鬥,平均一天要徒步行軍近六十裡,對於無數的艱難險阻,主席僅用了「屈指」二字來描寫,表達了主席具有將一切阻礙革命勝利的阻礙踏在腳下的信心。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六盤山作為紅軍通往陜北革命根據地的最後一道險阻,已經被主席帶領紅軍踏在腳下,如火的紅旗揚在高高的六盤山頂迎風獵獵飛舞,反映了主席內心的喜悅之情。

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戲劇 第6張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長纓」指捆縛敵人的長繩。《漢書·終軍傳》:

  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 南越王 而致之闕下。」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之十一:

  臣靖執長纓,智勇伏囚拘。"陸遊《夜讀兵書》詩:"長纓果可請,上馬不躊躇。

  「蒼龍」指一切反動派。

  這兩句是全詞的詩眼:有了經過無數磨難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經過千錘百煉的紅軍在不久的將來肯定能將日本趕出國門,推翻蔣介石的反動政權。

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戲劇 第7張

  辛詞寫於辛棄疾閒居上饒帶湖之初,作者大概45歲左右,由於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

  理想的破滅,使他不得不「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把注意力放在農村生活上,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等到被重新啟用,這時候辛棄疾已經63歲了,廉頗老矣,四年之後,辛棄疾就去世了,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

  主席寫《清平樂·六盤山》的時候42歲,在跨越了無數的障礙之後,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主席此時信心百倍,手持「長纓」做好了隨時戰鬥的準備,就等著把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這頭「蒼龍」縛住。

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戲劇 第8張

  同樣的詞牌,不一樣的感受,辛詞表面上看是表達了對農村生活了喜愛,實際上在這種喜愛的背後隱藏著深深的悲哀,辛棄疾這個曾經「壯歲旌旗擁萬夫,錦突騎渡江初」,帶領50人勇闖敵營擒獲叛徒的大將,在四十多歲的大好年華,被迫在信州帶湖(今江西上饒)閒居二十年,可以說這是辛棄疾的悲劇,更是南宋的悲劇。

  而我國在毛主席的帶領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之後,終於將「蒼龍」縛住,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這是國家的幸運,也是人民的幸運。

  本文由希希陌上行原創,歡迎關註,帶你一起長知識!

>毛主席和辛棄疾都寫過《清平樂》,帶給我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