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萬眾期待的《清平樂》終於在昨晚放出兩集。
猶抱琵琶半遮面,雖然節奏不像懸疑劇那麼快,
但僅這兩集,《清平樂》就憑借其宏大的架構、精致的服化道及華美的臺詞,引得觀眾一片喝彩,豆瓣大批量五星預定。
《清平樂》改編自小說《孤城閉》,作者也參與了編劇,雖然主人公從宦官梁懷吉變成了宋仁宗趙禎,但從劇的格局和可看性,目前來看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早在去年年底,《清平樂》就承載了諸多期待。
不為別的,因為其出品公司是正午陽光,主演是王凱。
說起正午陽光影業,可能有些觀眾並不熟悉,但它出品的劇肯定有你看過的。
近兩年,正午陽光基本包攬了口碑好劇,從《父母愛情》到《瑯琊榜》,從《歡樂頌》到《都挺好》,再到《知否》,正午陽光幾乎是中國影視界「口碑」的代名詞。
甚至抗戰題材的《偽裝者》和《戰長沙》都是正午陽光的。
正午陽光有著出色的制作團隊,他們不靠藝人撈錢,也很少用噱頭和事件搞營銷,精力基本都投入到了劇作質量中。
不誇張地說,正午陽光引領著這些年國劇的風潮,是影視市場的風向標之一。
而正午陽光的很多劇,都有王凱的身影。
《北平無戰事》中的警察局副局長方孟韋,也是《瑯琊榜》中靖王蕭景琰,轉身又成了《歡樂頌》中的趙醫生……
王凱是個寶藏男演員,他挑劇本的眼光數一數二,塑造的人物也豐富細膩。
「好團隊+好劇本+好演員」,這是《清平樂》的標配,也是它能引起觀眾期待的重要原因。
再看劇的相幹資訊,其實很有意思。
首先,《清平樂》這個名字本身,就很有宋朝架式。
「清平樂(yuè)」本是個詞牌,是宋詞最為出名的詞牌之一,從小到大我們背過不少《清平樂》了。
晏殊、黃庭堅、辛棄疾等都有《清平樂》的名作。
聽到這個詞牌,大宋幾乎就映入眼簾了。
其次,看到人物海報背後的這張畫,你能想到什麼藝術作品?
沒錯,人物背後的畫風和宋代時期的作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細節摳得,讓人不得不服。
最後,《清平樂》的主人公是誰?宋仁宗趙禎。
選趙禎,是有原因的。
雖然他不像秦皇漢武那樣一生有諸多豐功偉績,但宋仁宗身上,卻有觀眾最喜歡的故事基因。
貍貓換太子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個古代民間最著名的皇家故事的主角,就是宋仁宗趙禎。
而且,在宋朝319年的歷史中,宋仁宗是在位最長的皇帝。
他在位41年,在位期間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歷史大事件發生,但卻是北宋士大夫最喜歡的皇帝。
因為他的「仁」,給仁宗期間的大臣們很大的發揮空間。
我們語文課本中常見的名字,有大部分出自宋仁宗的朝代:范仲淹、歐陽修、晏殊、包拯、司馬光、王安石、蘇軾、蘇轍、程顥等。
同時,仁宗在養母劉娥的陰影下生活了十年之久,外加「生死兩皇后」的感情糾葛,以他為電視劇主人公,可比大多數皇帝來得更有意思。
回到劇本身,《清平樂》放出的這兩集,足夠我們見微知著。
服化道異常精細,無論是臺詞、服飾、風格還是配色,都很「大宋」。
配色趨向於肅穆的電影質感,冷暖分明,大氣典雅,讓人極度舒適。
服化道即便放在宋朝的紀錄片中,也絲毫不會違和。
比如:宋朝官帽的兩根長翅是直腳幞(fu)頭。
宋代大臣上朝時所帶的笏板。
尤其《清平樂》中女性的髮飾,堪稱國劇表率。
太后上朝的鳳冠,幾乎完全還原了歷史。
皇后、娘娘和美人們平日裡的髮飾,也都十分精致貴氣,古風韻味十足。
即便放大了看,也很難挑出瑕疵。
人物臺詞方面,所用文白結合,又不會晦澀難懂,頗有幾分文藝氣息。
比如:宋人稱呼皇帝為「官家」,
宋朝稱呼折子為「劄(zhá)子」。
而在劇情上,《清平樂》沿襲了導演張開宙的慢節奏,69集的體量,開頭兩集幾乎沒有什麼資訊量,都在交待人物和事件的背景。
雖然如此,《清平樂》也並不乏味。
第一集,奠定了宋仁宗的故事基礎。
養母為後聽政,生母被迫守靈,年輕的宋仁宗想要憑借一己之力接回生母,卻無奈寸步難行。
作為一國之君,他無法為生母盡孝,最大的權利也就是拔劍對著侍衛喊喊。
可幽禁在陵墓內的李氏卻比誰都清楚,自己的兒子「六哥兒」已經不是六哥兒了,而是大宋的皇帝。
兩宮相爭,皇帝年少,朝內暗潮湧動,皇帝母子嫌隙,簡直是標準的皇家戲碼。
第二集,講清楚了前後宮的人物關係。
郭皇后失寵,到處與美人爭風吃醋。
朝堂之上,皇帝以「孝」揶揄太后,看似和平爭論,實則針鋒相對。
太后忍辱負重,卻不被皇帝趙禎理解,一番傾訴聲淚俱下,看得人動容。
而年少皇帝多年活在養母陰影之下,無法對生母盡孝,也有自己的苦衷。
最後,郭皇后去找太后告狀,太后這幾句話說得在理,與大家共勉:
這把觀眾逼到了沒法選邊站的地步:因為兩者都有難言之隱。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清平樂》剛開始就告訴我們,它不是一出正反派寫在臉上的宮鬥劇,而是一次歷史大戲。
這大戲,越看越像正劇,越品越像正史,
這慢節奏的兩集,實則是帶我們緩緩進入宋朝歷史的畫卷,品味真正的大宋風骨。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洋洋)
>五星預定!《清平樂》這兩集,令中國大部分的歷史劇都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