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每周兩次,同濟大學的古琴老師倪羽朦都在她專屬的古琴教室裡迎接各個專業匯聚而來的學生。
倪羽朦給學生上課 受訪人供圖 ▲
他們中有的身著漢服,是經學校漢服社的朋友推薦而來;有的則是看了古裝劇裡文人雅士撫琴的英姿,心向往之才報了名。
來到倪羽朦的課上,他們更切身感受到傳統古琴的魅力。
「琴癡」父親成啟蒙
作為楊浦區級非遺項目古琴的傳承人,倪羽朦最初學彈古琴,是跟著父親耳濡目染。
倪羽朦的父親是中國當代著名斫琴家、梅庵琴派第四代傳人倪詩韻,是個實打實的「琴癡」。
倪羽朦的父親倪詩韻▲
「小時候在家,除了吃飯和睡覺,父親都在彈琴。家裡永遠飄蕩著裊裊琴音。有時候好奇,我就過去看一會兒,更多的時候是邊聽著父親的琴音,邊做自己的事。」
可能是遺傳的音樂天賦使然,當時還在讀小學的倪羽朦聽幾遍曲子,便能學個大概。
直到一次為了學校的文藝表演,她才跟著父親學了一首《秋風詞》,真正與古琴結下不解之緣。
倪羽朦表演《歸去來辭》▲
如今,倪羽朦的屋子裡擺著滿滿兩書櫃的琴譜、琴書,這還只是冰山一角,「我正準備要搬家,大部分都收了起來。如果全部擺出來,至少要放滿一整個客廳。」
這些全是父親傳給她的「寶貝」。「不管是古琴譜,還是涉及古琴的詩書畫、小讀本,只要與琴有關,父親就視若珍寶,收藏起來。」
倪羽朦在演奏 受訪人供圖▲
得益於這些資料,倪羽朦和父親整理出了一本古琴教材,將於明年出版。
這將是中國綜合性大學的第一本古琴通識課教材,對古琴的傳承普及有著莫大的意義。
傳統文化新潮流
同濟大學的古琴選修課,每個班30個名額,報名的學生卻總有好幾百。
倪羽朦在演奏 受訪人供圖▲
面對鋼琴、吉他等更加「大眾」的樂器,為何這麼多學生會對「小眾」的古琴情有獨鐘?
古琴班班長向政龍表示,他是因為綜藝節目《國家寶藏》愛上古琴的。節目中有一集介紹到唐代的「彩鳳鳴岐」琴,古琴大師李祥霆還彈奏了《水龍吟》。
「隔著螢幕,我都感覺到琴聲的寧靜高遠,它掃淨了心中不悅,讓我平靜下來。」
《國家寶藏》關於「彩鳳鳴岐」琴的片段▲
進入同濟大學後,他二話不說便報名了古琴課,還自告奮勇當了班長,負責保管琴房鑰匙,每周二、周末下午給同學們開門練琴。
「我有一點點小私心,因為班長可以提早一兩個小時先去琴房開門,多練一會。」
像向政龍這樣熱愛古琴的學生不在少數。
倪羽朦透露,常常有人向她提議多開一些課時,甚至願意犧牲吃晚飯的時間。
於是倪羽朦在兩小時的晚飯時間裡又分出一個多小時給同學們加課。
倪羽朦表演《袍修羅蘭·水》▲
「現在通過網路、影視作品,古琴的‘知音’越來越多,這是古琴文化發展、傳統文化復興最好的時代。」倪羽朦說。
除了同濟大學的課程,她每年還會在楊浦區文化館開設古琴普及課程和講座,也受到居民們的熱情歡迎。
倪羽朦 受訪人供圖▲
今年線下活動無法舉行,倪羽朦便每個月在B站和抖音開一次直播,偶爾還會邀請父親和其他古琴家、學者參與,滿足更大範圍古琴愛好者的需求。
「等疫情過去,我也會繼續直播。跟上時代的腳步,古琴會綻放出新的魅力,讓更多的人看見。」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吳旭穎
編輯:小開
圖片:受訪人供圖,部分源自網路
©新民晚報文化部
>忘掉古裝劇里的那些「亂彈琴」,她才是現實版的「閃光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