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今年最具爆款相的《有翡》空降年末,被業內給予厚望重現去年同期《慶餘年》的輝煌。結果一開播,口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全面崩盤了,豆瓣開分6.3,現已降到5.8。
一部劇有沒有達到預期,從戲外有沒有「甩鍋」風波便可看出端倪。《有翡》自開機以來麻煩不斷,主演趙麗穎在拍攝期間發「漢堡圖」,疑似內涵劇本改編與原著差別太大。隨後趙麗穎工作室與後援會發聲拒絕「魔改」,大家難免對劇集質量多了一絲擔憂。
如今開播口碑崩盤後,又有一位昵稱「龍大井」、自稱副導演的人士爆料《有翡》從演員、編劇到制片方的種種問題。雖然官博立即澄清為群演冒充副導演造謠,但仍然引發業內外的一片嘩然。
緊接著又是王一博、趙麗穎粉絲「起義」,在官博下留言抵制超前付費點播,稱「吃相難看」。誰能想到這樣一部投資超3億、豪華班底制作的大IP劇《有翡》,竟然落得個連粉絲都不買單的地步。
魔改角色、節奏混亂、摳圖五毛特效、配音不貼臉、女主少女感違和、毫無CP感……觀眾吐槽涵蓋了編劇、演員到後期制作的方方面面,到底誰該為《有翡》背鍋?
盛名難副的「夢之隊」班底
《有翡》原著改編自晉江文學大神Priest小說《有匪》,Priest以《鎮魂》《殺破狼》《默讀》等耽美文聞名,《有匪》是她作品中罕見的大女主武俠小說,影響力不次於她的耽美文。而且作為作者第二部面世的影視化作品,業內普遍認為它的影視化改編難度低於《鎮魂》。
主控《有翡》的是華策克頓子公司好故事影業,前身是華策克頓的「劇本中心」。好故事影業的副總桑桂為總制片人,操盤過唐嫣、竇驍主演的《時間都知道》,看得出來擅長言情劇。她給《有翡》搭了一個「夢之隊」班底,找來了「雙流量」趙麗穎和王一博主演,導演請來了和趙麗穎合作過《楚喬傳》吳錦源,代表作有《仙劍奇俠傳》《尋秦記》等經典作品。
在前期的宣傳中,主演、導演很早便被曝光作為宣傳點,但編劇團隊資訊卻一直較少向外發布,一度傳聞原著作者參與其中。如今一看,編劇署名多達12人的團隊,最靠前的兩位編劇張吉、徐翔雲都為《法醫秦明》編劇,而剩下的10人編劇中,有8位為此前查無作品的新人編劇。
一部電視劇需要如此多的編劇嗎?按照國產劇的慣例,是不需要的。通常是一位主編劇領著幾位編劇做,按照人頭分配集數,2-5人團隊是正常情況,不含劇本統籌超10位是非常罕見。雖然在美劇領域,類似《犯罪現場調查》23集劇的編劇超20人都算正常,《24小時》24集劇的編劇也有16位,但他們編劇團隊分工非常明確,情節、對白、場景等均有專職編劇撰寫。
詭異的是,在趙麗穎發出「漢堡圖」後,趙麗穎後援會發聲明除了拒絕「魔改」,還強調要保證趙麗穎女主角周翡的地位,疑似暗指女二吳楚楚(張慧雯飾演)與女三李妍(周潔瓊飾演)分別有一定程度的加戲,依據的是粉絲拿到的劇本飛頁和7張告示單。
有劇本飛頁,就意味著在開拍前劇本還未完成,12位編劇中有很大部分可能是後續才加入。所謂劇本飛頁,不是正常劇本,充其量算個簡單的分集梗概,具體的故事情節是在拍攝過程中,靠編劇和導演邊拍邊完成的。拿劇本飛頁開拍的也不一定都是爛片,著名導演王家衛就是個例子,經典作品《春光乍泄》《阿飛正傳》等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的。
吳錦源在拍《楚喬傳》的時候,也被傳聞拿劇本飛頁操作過。如此看來,《有翡》拿劇本飛頁開拍也不意外。只不過,「福爾摩斯」粉絲借此發現了告示單上女二、女三戲份明顯多於飛頁上寫的戲份,甚至還有人做了原著主要角色的戲份表,更加「錘了」女二、女三加戲。女三還被吐槽增加了與男主的狗血感情線,搶了女主周翡的高光戲。
拋開粉絲護主不論,沒有定稿的劇本,可操作性太大,相當於為演員加戲敞開了一條口子,劇本質量確實存在很大隱患。
如今來看,《有翡》上星湖南衛視、北京衛視失敗,傳聞遭遇「退貨」,也印證了質量問題。至於是不是演員加戲造成的,我們不知道。但《有翡》的特效制作水平也是糙到沒有下限,一夜倒退回三年前,給了鼓吹劇集行業告別五毛特效的人一記響亮耳光。
根據華策今年8月關於定增的回復函顯示,《有翡》是華策今年投資最高的一部劇,在後期制作前的投資就高達2.8億,總投資應該至少超3億。真的讓人忍不住想問,3億制作費去哪了?
告別不了的五毛特效
想不到3年過去了,《孤芳不自賞》的劣質「摳圖」特效,我們居然還能舊夢重溫。前兩年,《幻城》《武動乾坤》《香蜜沉沉燼如霜》啟用國外團隊參與特效,儼然一副要革新國產五毛特效的架勢。然而從去年末的《錦衣之下》(積壓劇)到現在的《有翡》,都體現了特效水平的全面退步。
如果投資超3億,看到片方砸錢的豪氣,那麼時間不夠可能是特效差的唯一解釋。制作一部奇幻武俠劇特效,後期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據《幻城》的視效總監管明傑透露,55集的《幻城》特效總時長占了全片的90%,大約有2200分鐘。假設一部電影特效按130分鐘算,相當於近17部電影的量。
10集要60-80天比較正常,20集要120天以上。《有翡》備案有58集,後來少了7集。即使是51集需要10個月到一年的時間,然而《有翡》今年4月底才殺青,12月中旬開播,中間只有8個月不到的時間。
留給特效制作的時間顯然是不夠的。《孤芳不自賞》制片人趙建瓴就曾坦言,IP是趕在版權快到期前開發的,制作周期上非常緊張。後續又面臨提檔到開年,確實違背創作規律,即使實施人海戰術做後期,仍然應付不過來。
據特效公司反饋,大部分電視劇片方給到的時間是在三到六個月,通常動不動就要做50集的特效,那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某種程度上,特效是一門手工活,你有越多的時間,你雕琢得越細,你的品質就會越好。
Netflix的高口碑劇集《王國》第二季6集,每集55分鐘左右,總共約330分鐘。其中特效鏡頭占到全劇的40%,約132分鐘。韓國特效團隊MADMAN派出一支70餘人的團隊,耗時6個月,最終才制作完成。而且Netflix要求其高於電視臺的高清晰度的播放格式,給他們超乎往常的高制作要求。
電影的特效制作周期更長,像《捉妖記》這樣的電影,特效鏡頭達到了600個以上,特效師秦堯稱400多人團隊做了2年半才把片子完成。
當然,集數太多的電視劇特效想要趕上電影質量,顯然是不划算的。迫於資金回收壓力的電視劇領域,最大的敵人便是時間。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種IP、流量明星更迭快速,滯壓在手裡越久的劇越不值錢,賣不出去的風險越大,「早賣早播」成了電視劇行業心照不宣的黃金定律。
今年的情況更為極端。劇荒的情況下,整個劇集行業的節奏混亂,很多劇集幾乎無宣發期,過審即定檔,定檔即開播,特效制作周期比以往更緊張。通常來說,片方送審的版本是無特效版本,過完審查後再做特效更划算,不然根據審查意見調整、刪減特效鏡頭成本會更高。在韓國開播的積壓片《謀聖鬼谷子》很明顯因為一直沒過審,後期完全沒有做,就是一個原生態的初剪版本。
今年這種情況下,一邊過審,一邊留給劇集做特效的時間幾乎很少。試想,《有翡》要在8個月的時間完成過審加做特效的極端情況,已知國內另一部有特效劇拍攝完一年半,根據審查調整了大半年才開播。
沒有人能計算出特效對一部劇實際的增益。在劇集市場,對於制片方來說,特效始終只是個錦上添花的裝飾,趕工趕制的劇集行業,依然是盛產五毛特效的溫床。
「大IP+流量明星」的模式為什麼還在湊效?
其實作為觀眾來說,特效可能是看一部電影的理由,但確實不是看一部劇的理由。但《有翡》與《孤芳不自賞》這類劇集被詬病的地方在於,為什麼可以實拍的鏡頭非要弄巧成拙地用五毛特效來辣眼睛?
Angelababy在《孤芳不自賞》中被傳軋戲,留給劇組拍戲的時間不夠,以致於上演了男女主完全不在一個景對話的情況,女主摳圖的虛景與男主拍攝的實景形成鮮明對比。硬糖君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業內基本都知道,只要是有明星出演的劇,一定會遇到檔期的問題。
尤其在五年前興起的「大IP+流量明星」模式中,明星的話語權逐漸增大。某電視劇制片人透露,電視劇目前簽的合同都是很不合理的,明顯偏向於演員,特別是一些強勢的大咖,一旦劇組不滿足演員的要求,他們就立刻罷演。
劇組的一切都得順著明星來,導演、片方都無法控制的明星就暴露出很多問題。行業一直流傳著給某小鮮肉真人倒模的段子,因為某小鮮肉給到拍戲的時間非常少,劇組逼急了給訂做了兩張人皮面具,打算把除了近景的戲,全用人皮替身拍。
段子雖然有點誇張,但前幾年替身行業紅火,也從側面印證了明星話語權大,導致戲拍得不專業的問題。替身本來用於代替演員做一些危險性動作,在武打戲裡,演員多會使用替身,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文替,站著、坐著、走著……演員們都很頻繁使用上替身。
這還不光是演員是否敬業、觀眾能否看到好演技的問題。檔期跟著明星走很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壓縮創作時間,這會導致戲可能沒寫完,就得趕鴨子上架開機,就為了配合某明星的檔期;二是明星不滿劇本要求改劇本。這兩點目前在行業都很普遍。
前兩年隨著影視寒冬,行業呼籲重視質量,明星天價片酬得到遏制,但還是很少有片方有魄力換掉「不聽話」的大咖,直接啟用更聽話的新人或者十八線演員。畢竟2B的賣劇模式還沒徹底改變,金主爸爸們還是認咖位大的明星,更容易賣個好價錢。「大IP+流量明星」的模式或許會失靈,但一定不會消失。
>誰搞砸了《有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