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電視劇《清平樂》,改編自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孤城閉》,原著主要內容是講述宋仁宗的女兒徽柔公主和內侍梁懷吉的愛情故事,是一部主打愛情的小說。但改編之後變成了講述宋仁宗的一生,成了古裝歷史大戲,愛情只是其中的點綴而已。本劇於去年4月上旬,在湖南衛視臺開播,播出僅僅一天,豆瓣就給出了8.2的高分。從「csm59城」收視率排行榜數據來看,當時熱播的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Top3如下:在上海東方衛視熱播的《如果歲月可回頭》以收視率高達2.446%領跑榜單;在江蘇衛視熱播的《冰糖燉雪梨》以收視率2.426%緊隨其後排第二;在湖南衛視熱播的《清平樂》,以收視率2.365%排在第三。
但隨著播出時間的延長,《清平樂》的成就達不到預期,讓不少人大跌眼鏡。豆瓣評分也隨著劇情的展開陡降,評分人數近5萬人,從最開始的8.2分降到了7.9分。5月17日,該劇評分竟然下跌至6.9分。此後的豆瓣評分為6.5,146699人評價,其中:5星16.9%,4星24.7%,3星32.9%,2星15.1%,1星10.4%。
口碑更是一落千丈,有的網友評價,說「《清平樂》長達70集,劇情拖拉,無聊至極,節奏慢,入戲鋪墊較多,又臭又長像裹腳布。」有的網友吐槽,「原著本來是愛情故事,這部電視劇也應該以愛情為主線;現在演的是‘宋仁宗無聊的一生’,電視劇還不如按原著拍更好!」同時,還有許多網友痛斥《清平樂》,「傳達了一種‘封建大家長至上’的價值觀,令人生厭。」
對該劇的正面評價,當然也不少。有的網友認為,「該劇從服飾道化到劇情主線,以及主角演技,堪稱絕佳。」也有人讚譽,「70集的劇情,沒有一絲一毫的贅訴,每一個鏡頭都帶有歷史的色彩,盡可能尊重歷史,使人們在看到賞心悅目的圖景時,也能學到歷史知識。我們不該辜負,劇組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努力。特別是王凱、江疏影等人的實力演繹,真的是為劇集增色不少,很是值得大家一睹為快!」——這的確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歷史研究院光啟劇場舉行了一場隆重的頒獎典禮,電視劇《清平樂》獲得了「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卓越傳播力獎」,頒獎詞如下:「2020年春,一部以宋仁宗為主角的電視劇登場,激起很多年輕人對北宋人文風雅的親近。流俗之習氣,劇情求跌蕩放誕起伏,場面求刺激宏闊,人設求驚悚龐雜,而此劇不以機巧而媚俗,不因浮華而害義。朝堂風雲,儒生氣象,兒女深情,藏之於從容的敘事、典雅的臺詞、源自史實的人物故事、精致逼真的道具服飾之中,讓人在觸摸歷史溫度的同時,感受人文的熏陶。文以載道,匠心可嘉。」
《清平樂》的主演王凱通過視訊,發表了獲獎感言:「大家好,我是演員王凱。我主演的《清平樂》獲得了國學大典國學傳播獎,很遺憾不能親臨現場與大家分享喜悅,謝謝國學大典和網友對《清平樂》的喜愛和肯定。《清平樂》給大家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宋朝,文人薈萃、君子滿堂的宋仁宗時代,很開心《清平樂》能夠讓觀眾們感受到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致敬國學,繼承創新!」
由此可見,《清平樂》的改編,還是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筆者無意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評頭論足,但覺得該劇所提出的「孝」之話題,的確是獨具慧眼,值得好好欣賞與品味一番。
電視劇《清平樂》,從「宋朝天聖末期」發端,該劇的第一集,便提出了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孝」。夜深人靜,乳母許氏奉詔進宮。主要人物趙禎(王凱飾)——這位尚未接掌「皇權」的年輕皇上,還在禦書房中提筆書寫《孝經》。劇中出現了「事親」「蓋天子之孝也」等幾個鏡頭。劇本圍繞什麼是「孝」、「真孝與假孝」、「大孝與小孝」,來展開情節,並帶給人們有關「新式之孝和舊式之孝」的聯想與思考。
劇中的趙禎,將那幅剛剛完成的書法作品,拿給乳母過目,詢問寫得怎樣?許氏不敢直接回答,「字如文章,有情有魂,幼時筆力雖遠不如今日,但當時情真意切,篤信必能盡孝於雙親」;如今父皇去世多年,突然聽說,將趙禎養大的當朝太后劉娥,並非他的的親生母親,趙禎內心受到震撼,再三盤問乳母許氏,「請乳母如實告訴朕,朕對母親盡孝了嗎?」
乳母不敢直言:「官家是孝子,對太后娘娘極盡孝道。」「乳母是朕極親近的人,卻也要瞞朕?」趙禎發火,拿起桌上的硯臺,摔到地上。乳母最後被迫說出實情,太后當年的婢女李蘭惠,生下「六哥」,但「官家(太宗)口諭:修儀劉娥產下皇子,連綿皇嗣」;先帝去世,李氏奉旨守陵,深居簡出,不見外客。
八大王佯狂,質問當朝宰相呂夷簡:「何為太后?天子之母為太后——」但他們卻將趙禎母子分離,生死永不相見,等於是在斥責他們,如此做法,實在有違天道人倫。趙禎知曉此事,深感愧疚,心中憤激難平,天還未明,就騎馬出宮,前往永定陵,探望生母。呂夷簡無法攔駕,立即去找晏殊,讓他速速出城,趕去勸諫。
趙禎探母,被守陵的侍衛跪阻,正要仗劍闖入,晏殊趕到,再三勸諫。並且告知先帝臨終遺言,「官家繼位,太后輔政,李順容守皇陵。」趙禎:「我要是非得帶她回去呢?」其含義是,大不了我不當這個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回去自己養活生母,以盡真正的「孝道」。
晏殊機敏地回答:「那太后和群臣,只不過會認為,官家聽信了奸人的謠言,耍孩子氣、胡鬧……更加認定官家尚小,心智尚未成熟,難擔當君王之責,那便由臣繼續陪著讀書,政事暫時全由太后全權處置,待官家成熟些,再將國事一點點還給官家。」——其意思是說,雖然不會動搖你的皇位,但篤定會推遲您接掌皇權處置國事的時間。
趙禎在他們的勸諫之下,離開守陵的別院,回宮之後,將夜將所書的那一幅《孝經》,蒙在自己的臉上,鬱悶不已……
後來他在朝堂上,假借范仲淹「辭官丁母憂」的事,向太后「公然發難」;大臣當廷說出「無法對生母盡孝,還教化什麼百姓,做什麼仁愛之君?」這樣的話語,使得矛盾沖突更加激烈。太后貪戀皇權,雖然不敢明目張膽地學做「武則天」,但至死都不願放棄手中操縱的朝政。趙禎雖然已經成年,對朝政的處置,也有了一定的經驗,急於接班,卻又一再受到打壓,只好忍氣吞聲,拖延到太后撒手歸天,才終於真正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
劇中,趙禎所題寫的內容,是《孝經》的第三章:「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也就是說,天子之孝,與平民之孝,有著極大的區別。為了維護「在所有臣民心中,太后與官家母慈子孝,為社稷盡心盡力」的虛假形象,避免出現「朝廷亂、天下亂」的大局,趙禎只能在個人情感上,做出一定的犧牲,「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孝」——是中國古代極其重要的道德倫理思想之一,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中國古代的24孝圖,第一個「孝感天下」就是講虞舜行孝的故事。舜的「仁孝」行為,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不失子道、不失兄道,以「孝」齊家,家和而萬事興。舜的父親眼睛瞎了,有些愚昧;後母性情乖張,弟弟象心胸狹隘,他們讓舜去修谷倉、淘水井,幾次差點害了舜。但他對父母仍然恭敬孝順,力所能及地盡贍養與照顧的職責,讓他們安享晚年,不為生活而發愁、擔憂。父母去世,葬之以禮;父母死後的漫長歲月,子子孫孫祭之以禮。作為兄長,他對弟妹們「友愛孝悌」,不僅在生活上要盡力照顧與關愛,噓寒問暖,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同時,還要在做人與為人處世方面,加以正確地引導,並通過自己的言傳與身教,為他們起到示范和榜樣作用。
二是不貪財、不爭利,以「仁孝和禮讓」待人,化民成風。舜出門在外,無論耕田種地、打魚制陶、經商販賣,都能講究仁孝和禮讓,他那高尚的人格力量不僅感天動地,更感化了普通的百姓,禮讓成為一時的風氣。三是不奢靡、不懈怠,以「仁孝和公平」治國,政績突出。他用人唯賢,依法理政,愛民惜民,盡心治理水患,身為表率,鑿山通澤,疏導河流,終於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通過長期的整頓和治理,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的面貌,四海清平,人人感戴舜帝的功德。四是不謀私、不戀棧,以「仁孝正義」禪讓天下,離職南巡,為民排憂解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古人的「舊式之孝」,有其合理、可資借鏡的一面,但也有不符合常理與人性,必須剔除的蕪雜成分。如:埋兒奉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之類。今人的「新式之孝」——新版的24孝行動標準,如:1、經常帶著愛人、子女回家;2、節假日盡量與父母共度;3、為父母舉辦生日宴會;4、親自給父母做飯;5、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6、父母的零花錢不能少;7、為父母建立"關愛卡";8、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學會上網;10、經常為父母拍照;11、對父母的愛要說出口;12、打開父母的心結;13、支持父母的業餘愛好;14、支持單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帶父母做體檢;16、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溝通;18、帶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動;19、帶父母參觀你工作的地方;20、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遊;21、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22、適當參與父母的活動;23、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比較簡便可行。
古話說,「百善孝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人活在世上,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長輩都不「孝」,對自己的兄弟姐妹、親朋好友,都不能寬宏禮讓,力所能及地關愛與呵護,又何談立志報效家國和民眾,回報社會呢?
當然,「孝」也不是無原則的,不能為了個人或小家庭的私利與情感,去「徇情枉法」,也不能「裝假作秀」。乃至於像社會上經常可見的那樣:父母在生之時,不盡贍養之責,待到父母去世之後,反而大操大辦,不惜耗費錢財,停喪數日,辦流水席,披麻戴孝,痛哭流涕,裝模作樣地去「秀孝形」。「非誠無孝,大孝必誠」,「孝之心」與「孝之行」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可見和可感的,並且是非常及時的,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悔也晚矣!
《清平樂》劇中的趙禎,由於自己未能對生母「盡孝」,為了彌補往日的愧疚,「愛屋及烏」,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徽柔,嫁給了李家的子孫李瑋。趙禎治國如執秤,權衡各方勢力,為國事殫思極慮。朝堂之上,慶歷新政大臣和老派權臣之間針鋒相對,鬥爭風起雲湧,的確令人可觀可感,浮想聯翩!
徽柔與陪伴自己長大的內侍懷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對志趣不和又木訥平庸的駙馬郎君李瑋,萬般排斥,終於與婆家起了沖突,不顧一切地夜扣宮門,打破大宋帝國最嚴苛的規矩,引發滔天非議,老臣司馬光甚至要在大殿之上「碎首進諫」。
趙禎的一生,善於納諫,悉心呵護「言路通暢」、「監督國君」的風氣。他在位幾十年,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休養生息,使宋朝達到一個發展的頂峰。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時期名臣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趙禎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形於外。但趙禎青少年時期的人生經歷,卻留下了難以彌補的心理創傷,使得他在愛女之情和維護治國理念之間,徘徊掙紮,內心情感撕裂,遍體鱗傷。他原本是想真正「盡孝」,也希望女兒能夠服從大局「盡孝」,「己所不欲之事——卻施之於人」。該劇最終,公主以半瘋狂的抗爭,始終未能屈服於「成為李瑋真正妻子」的命運,卻落得個與懷吉永生不得相見的結局。劇情一波三折,既出人預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將「真孝與假孝」、「大孝與小孝」,演繹得極盡描摹。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對照當今的中國,盡管時代不同了,社會制度也不一樣了,但許多國人仍然會遇上「真孝與假孝」、「大孝與小孝」的兩難選擇。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為了那個「站起來」的夢想,曾經有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富起來和強起來的夢想,同樣有許多人需要「個體服從群體」、「局部服從整體」,而有所抉擇,甚至默默地付出與全部捨棄(奉獻與犧牲)。
早在五十年前,因為「三線」建設的需要,一群年輕人跟隨夢想的指引,走向未知的人生。400萬「隱居」深山老林的「使命必達」之人,在那段熱火朝天的歷史中,將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了國家利益的大局之上。山中綿長而寂寞的歲月,如火的青春悄然流逝,換來的是,現在讓國人引以為傲、讓世界萬眾矚目的各種國之重器。
核潛艇研制的首席科學家——黃旭華,就是這一研制團隊中的一員。執行任務前,黃旭華曾於1957年元旦,回到闊別許久的老家,看望年過花甲的父母。63歲的母親再三叮囑:「工作穩定了,要常回家看看。」但是,此後30年的時間,他就再也沒回過家,由於核潛艇涉及到國家最高機密,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父親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見他一面。
1986年底,已經兩鬢斑白的黃旭華,再次回到廣東老家,見到93歲的老母。他眼含淚花說:「人們常說忠孝不能雙全,我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但此時的他,仍然不能告訴母親,自己這幾十年在做什麼。直到1987年,母親收到他寄來的一本《文匯月刊》,看到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裡有「他的愛人李世英」等字樣,黃旭華的9個兄弟姊妹,以及家人才了解他的工作性質。
默默無聞,甘於奉獻,黃旭華是三線建設者中的一個縮影;三線建設的幾十年裡,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他們的青春早已不在,但碩果永存;他們的「孝言與孝行」,換來的是家國的平和與安寧,是一種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
2020年的初春,當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襲來之時,同樣有不少「棄小家而顧大家」的逆行者。武漢封城,大年三十革命軍醫療隊緊急出動,大年初一召開中常會,研究部署防控疫情的工作,這麼多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疊加在一起,使人非常震撼。黨中央的集結令一發,成千上萬的醫務工作者,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全黨、全軍、全民,齊心協力,眾擎易舉,共克時艱,留傳下來的佳話,數不勝數。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帶隊親赴武漢抗疫第一線;出生於1966年的軍中女傑陳薇,曾經參與過抗擊「沙斯」病毒、汶川救災,遠赴非洲,領銜防治「伊波拉」等,次次都擔當重擔。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隊員、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趙春光,一封家書蕩氣回腸:「疫事一起,情形頗烈,武漢三鎮,盡為病土。兒自領命,無一日不著白衣,無一日不在前線,施針藥,救死傷,施我所學,冀有所得,不敢半點兒戲,不敢一絲懈怠,惟望不負二老所囑,醫院所托,國家所命。」
他們同樣「鐵骨柔腸」,個個有著「愛心和孝行」:「孩兒頑劣,未進行伍,唯報國之心,時時不敢渙散。今疫事一起,兒自請纓,蹈火而行,生死不念,唯憂我父,溽不知熱,唯慮我母,寒不知冷,星漢兩城,相隔甚遠,不能繞膝床前,兒頗念之,但喜吾妻甚賢,可解二老孤懷,所需所命,可盡驅使,兒雖遠離,亦如膝下。」
為了家國的平安,他們無怨無悔,「此役,萬餘白衣,共赴國難,成功之日,相去不遠,蒼蒼者天,必佑我等忠勇之士,茫茫者地,必承我等拳拳之心,待詔歸來之日,忠孝亦成兩全;然情勢莫測,若兒成仁,望父母珍重,兒領國命,赴國難,縱死國,亦無憾。趙家有死國之士,榮莫大焉。」
這一份家書,字字滾燙,句句暖心,真真切切,感人肺腑。信中所流露出來的那份「孝心」,是成千上萬醫務工作者和抗疫志士的共同心願,的的確確,實實在在,可與日月同輝,天地共存。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中可見,我們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多高,真正應了國歌中的那一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需要更多黃旭華、趙春光這樣的「今日之孝」、「真孝與大孝」!
>電視劇《清平樂》與「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