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引言:
國內影視界金字招牌「正午陽光」推出的鴻篇巨制《清平樂》已經臨近收官,從開播至今,引來話題爭議無數。導演張開宙曾成功執導宋代背景的宅鬥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對此類氤氳濃厚文化感和書卷氣的獨特美學,造詣頗深。導演攝影出身的過硬功底,呈現在《清平樂》中,就是每一幀截圖都可以做壁紙的手筆。
《清平樂》劇作改編自米蘭lady的高分小說《孤城閉》,故事的視角也從宦官梁懷吉改成宋仁宗,以河清海晏、名臣才子輩出的北宋為背景,以仁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北宋皇帝趙禎從少年登基、隨母臨朝,到權力交接、逐漸把控朝政,最終殫思極慮、愛民治國的動人故事。
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龐雜而真實的帝王形象。他少年登基,掌控天下生殺大權,卻因心中懷有對百姓的慈悲仁愛,這至高的地位和權利帶給他的反而是壓力。他仰懼天變,俯畏人言,治國如執秤,如履薄冰地保持著朝堂與天下的種種平衡。
仁宗在位期間,一直遵循「寬柔以教,不報無道」,並且廣開言路,最終迎來了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經濟文化盛世。然而同時,他卻也犧牲了幾乎所有「任性」的可能,收起愛恨嗔癡,囿於四方孤城,最終得償所願換得盛世清平。
也讓自己在天下蒼生與天子之愛,治國理念與骨肉親情中百般掙紮,在理智與情感間難以取舍。《清平樂》劇作所呈現濃厚書卷氣的宋代美學視覺盛宴背後,是「一代仁君」的孤獨宿命。
一、宋代美學:形態豐富、內涵深遠,與宋代社會、文化特征密切相幹,具有鮮明的流變性和色彩感並氤氳著濃鬱的文化書卷氣,堪稱中國美學的標準范式,呈現出「學問型美學」的特征,符合生活化和情調型的審美需求。
1、服飾風格:不同於唐朝的濃鬱絢麗,理性美造就宋代服飾配色質樸恬淡,一派「宋儒氣象」。
《清平樂》這部古裝大劇,從原著的情愛糾葛轉向仁宗視角的家國天下。朝堂之上,「背誦默寫天團」引經據典、暢所欲言的戲份極為精彩。
而整部劇的看點,除了名臣賢士的Battle之外,還有正午出品,極為專業且貼合歷史的「服化道」。當那些歷史典故級別的場景出現在螢幕中,作為觀眾必然能感受到制作方的誠意。
那麼宋代的服飾在劇中呈現如何呢?不同於唐朝的濃鬱絢麗,理性美當道,造就了宋代服飾配色質樸恬淡,一派「宋儒氣象」。
中國有禮儀之大, 故稱夏;有服章之美, 謂之華。——《左傳註疏》
服飾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重要地位。中國的傳統服飾, 作為不同歷史時期華夏人民自我認同的一種文化象徵, 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特色以及文化內涵。
宋代在中國歷史上, 被譽為「東方的文藝復興」時期,而這樣的藝術文化和審美趣味確實對後期的封建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清平樂》劇中所反映的歷史時期,整個社會「重文抑武」,藝術和文化發展達到空前的高度。而宋朝也成為封建社會繼往開來的歷史轉折階段。當時的政治和經濟背景所形成的哲學理論和文學思想都趨於理性化, 這種理性化思潮左右了當時社會的審美標準。
不同於唐朝盛世的濃鬱絢麗,宋代的文化在理性的統領下,逐漸趨向質樸恬淡、清新內斂, 更加平民化的同時,也在服飾風格上有著鮮明的三種美學特點:
① 服裝配色暗喻社會等級和行業,摒棄華麗濃艷,回歸質樸天然,且完美還原歷史畫像
北宋初年,統治階級曾頒布嚴格律令大抵沿襲漢唐用色之制,對各級官員的服色做出嚴格的規定,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綠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於普通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二色。
而《清平樂》中的「帝後CP」服飾,據說都是參照宋朝帝後的歷史畫像來設計的。紅色是宋代獨有的帝王袍色,朝服是宋仁宗上朝的袍服。看王凱這個身著紅色袍服,頭戴梁冠的劇照,是不是和歷史畫像如出一轍?
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也是對宋代皇后畫像的一比一還原。圖中所穿的褘衣用深青色衣料織成,織以翟鳥花紋,衣領和衣袖還使用龍紋鑲邊,體現皇后尊貴地位,是皇后參加朝會、受冊、祭奠等大型事務時的禮服。面部貼的是珠翠面花飾物,頭上戴的是九龍四鳳冠,細節精致,無可挑剔。
就連劇中百官的朝服,群像戲也都是根據歷史畫像來進行設計,力求給觀眾準確展現當時的獨特社會風貌。
其士、農、工、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謂如香鋪裹香人,即頂帽披背;質庫(當鋪)掌事,即著皂(黑)衫角帶不頂帽之類。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民俗》
從以上史料得知,在宋代,服飾配色除了摒棄華麗濃艷,回歸質樸天然之外,還暗喻了社會等級和行業。
除了平民,那些「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文人士大夫階層中, 追求服裝平淡簡樸的審美情趣更是蔚然成風。
比如那些名臣不上朝的時候,身著服飾多是「青白」二色, 以此來體現文人賢士的儒雅氣質。以觀眾喜聞樂見的韓琦和趙禎這對君臣CP來舉例。
少年時期的「神仙公子」在滿載母愛味道的梁家鋪子遇見了一身正氣、胸懷抱負的「未來名臣」。當時的少年韓琦身著白色服飾,眉目清俊,氣質疏朗。
後來金榜題名,成為天子近臣,依然不改質樸。下朝之後,和友人一起走遍酒肆茶鋪,關註大宋民生。
歷史上真實的韓琦不僅長得帥,人聰明,(琦風骨秀異,弱冠舉進士,名在第二。《宋史》)而且還是一位三朝宰相、名列孔廟的大賢臣。
② 服飾風格傾向於拘謹內斂,一派「宋儒氣象」
宋代尚文抑武,文官作為科舉出身的官僚群體,同時也身兼著名詩人、詞人,甚至大學者的身份。這些讀書人在詩書雅樂的熏陶下成長起來,接受過頗為良好的教育,自然具備儒雅的氣度,進而成為整個社會尊崇欽羨的對象。
而這樣獨特的文人審美,表現到服飾服裝上,就演變為清新天然、質樸恬淡的服飾風格。當時的文人喜好穿著寬博的衣衫, 佩戴頭巾, 以示高雅,引起廣泛效仿。
宋代士人中流行巾類且式樣繁多,有仙桃巾、華陽巾、綸巾、高士巾、雲巾、道巾等。頭巾 堪稱宋代文人的最愛,而且時常自己設計頭巾,以此體現獨特審美。
比如宋代文豪蘇東坡設計的頭巾樣式,就被稱作「東坡巾」;黃庭堅,字山谷,他曾佩戴的頭巾則被稱作「山谷巾」。
宋代上至統治階層、文武百官,下至市井小民,服飾風格都傾向於儒雅,一派「宋儒氣象」。
與男裝相同,宋朝的女裝也顛覆了唐代熱情奔放、灑脫明麗的風格特征,更加強調婉約含蓄、清新典雅的東方傳統女性氣質。對於身體的暴露程度有所減少,成為拘謹內斂的代表。對比一下《清平樂》和著名的「武大頭」,大家就能瞬間Get,唐宋兩代女裝的最大差異。
③ 造型上兼顧審美和實用,趨於輕便
宋代服飾的一個重要的進步就是造型上兼顧審美和實用,保持儒雅風格的同時,不失禮儀又逐漸趨於輕便。
褙子作為宋朝最具特色的服飾,在男女裝中都普遍流行,也是人們在居室中的常服,我們在以宋代為背景的電視劇《知否知否》和《清平樂》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服飾。
曹皇后穿得就是長褙子
褙子的款式特點是衣長至膝蓋之下或者直接到腳面,腋下開衩, 前後襟不縫合,靈活不加束縛,便於活動和勞作。在腋下和背後還要綴上帶子,不系結,只是垂掛起到裝飾作用,隨著行走擺動,加上褙子的左右對襟線條流暢,頗有行雲流水之感。
這類服飾在宋朝一度風靡,因為褙子不單單適合女性穿著,在不斷演變和發展中,成為不管男女、不分貴賤、不論文武、朝野上下都可穿的一種服飾。
2、生活情趣: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
《清平樂》的主體視角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宋仁宗,主線敘事定位於宮廷背景。而在詩書雅樂中沁潤出來的「瓊樓玉宇神仙角色」,自然對於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了如指掌。
「帝後CP」的生活場景和休閒日常,都是道具組引經據典、參考古籍古畫後才搬上螢幕。完美再現了宋代有錢有閒計程車大夫階層的生活美學追求。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夢粱錄》吳自牧
以上諸般被稱作宋代的「文人四藝」(亦稱「四事」),即透過嗅覺、味覺、觸覺和視覺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
① 焚香
《清平樂》劇中宋仁宗的書房就把香爐擺放在了顯眼位置,青煙裊裊頗具詩意。恰逢大旱,宋仁宗得知大娘娘劉娥身體不適之際,提前回宮探望。而這位垂簾已久的霸道太后,在聽聞消息之後,竟然會有一絲緊張和慌亂,甚至說了句:「這殿內是不是有些氣味?快,焚香!」
可見,焚香一事,在宋朝的宮廷和文人雅士之中頗為日常。
我國焚香習俗起源很早,古人為了驅逐蚊蟲,去除生活環境中的濁氣,便將一些帶有特殊氣味和芳香氣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煙熏火燎,這就是最初的焚香。(也是以上場景中,劉太后焚香的目的)
古人在焚香中不僅減少蚊蟲叮咬,給自己的生活環境帶來舒適怡人的芳香,還去除了疾病的傳播和困擾。在古代有原始崇拜與巫術,認為一切都是神的恩賜。久而久之焚香就被神化了,變得既莊嚴又神聖。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淨筵。"宋代詩人蘇軾的這句詩形象地描繪出了當時的文人雅士們把盞聞香的生活意趣。
中國焚香的歷史悠久,歷代流傳下來的《香譜》不可勝數,但古人《香譜》記載的焚香用的香為經過「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餅或香的散末,而非今日普遍流行的線香。
古人焚香往往是借助炭火,使用香爐焚燒,而且要盡量減少煙氣,讓香味低回悠長,久久不散。要達到這種效果需要極其繁瑣小心的方式,燃燒過程中還需要隨時觀火勢大小,否則「香煙若烈,則香味漫然,頃刻而滅」,也算不得成功。
因此「紅袖添香」也算是一門高深學問和手藝,需要對各種香料的性狀、燃燒狀況、溫度變化都了如指掌才能夠勝任,不然就是對寶貴香料的暴殄天物了。
② 點茶
清華才子高曉松曾說:「如果選擇一個朝代穿越,想回到宋朝。」
《清平樂》中也能讓觀眾感知到宋朝濃厚的生活氣息。宋仁宗在位期間,文化和經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汴京商業興盛,吃喝玩樂應有盡有,可謂是同時代令人向往的「現代化都市」。
因為王公貴族、文人雅士都愛喝茶,集體效仿的作用下,宋朝的茶文化風靡一時。
宋代作為中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侶,下至商賈紳士、百姓百姓,無不以飲茶為時尚,而當時的飲茶之法以「點茶」為主。
點茶法是宋代鬥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飲用亦用此法。具體操作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裡,註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註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註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徽宗還專門作了《大觀茶論》,講述宋代點茶。點茶也算是當時文人雅士的一種交際方式和身心享受,回味無窮亦能修身養性。
③ 掛畫
《清平樂》前幾集少年宋仁宗因為得知「貍貓換太子」真相,躲在書房獨自神傷,乳母的女兒苗心禾來到殿門外對這個「最好的六哥哥」訴苦,自己畫得雀兒總被母親姐姐笑話像雞。
後來苗娘子所生的徽柔公主在名家崔白的教導下依然進展緩慢,倒是讓梁懷吉的畫技頗為精進了。
而這個花鳥畫大家崔白和曹皇后身邊的宮女秋和兩情相悅,通過畫作傳情,令旁人得知,差點引來大禍。
既然宮廷內外如此崇尚畫藝,而這被稱作「文人四藝」的「掛畫」有什麼講究呢?
「掛畫」,又稱掛軸,由天桿、地桿、軸頭、天頭、地頭、邊、驚燕帶、畫心及背面的背紙組成。形式有單條、中堂、屏條、對聯、橫披、扇面等。
最早是指掛於茶會座位旁的關於茶的相幹畫作,主要以茶事為表現內容,也可表達某種人生境界、處世態度和嫻雅情趣。起初以字為多,後來逐漸出現畫作,或字畫結合的作品,多為山水畫、水墨畫,以曠達悠遠的意境為妙。
演變至宋代,掛畫改以詩、詞、字、畫的卷軸為主,題材更加廣泛。鴻儒雅士聚集一堂,對這些創作或收藏的藝術作品進行品鑒交流,在當時是非常主流和風雅的生活方式。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不會像現在的土大款暴發戶一樣炫富,他們展示自己的清貴之氣和非凡財力,就是拼收藏,看誰擁有的各朝代的名家字畫多。形容蘇軾好基友米芾的一句話「遇古器物、書畫則極力求取,必得乃已」也算是當時文人心態的縮影。
掛畫也不只是文人雅士的閒情逸致,市井人家也流行掛畫。宋代國都比如汴京、開封等地,設有「四司六局」,這個機構專門代理宴席、接待的工作,即便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請他們服務。(感覺有點像現在的禮儀策劃,宴會設計。)
做酒席之外,他們有一個「帳設司」的部門,專門租賃屏風、繡額、書畫寶貴物品,「排辦局」則幫你掛畫、插花,把宴會布置成文人士大夫的雅集樣式,這樣就能讓一場宴席辦得特別有文藝格調。(這個就很像婚慶機構的二級供應商,道具租賃)
無論當年還是現在,普通人家想辦一場高逼格宴會,無需自己親自采買,只需要花點銀子把符合自己審美和宴會規格的道具租賃使用,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④ 插花
一直覺得江疏影的名字特別美,「疏影橫斜水清淺,幽香浮動月黃昏。」在《清平樂》當中和小姐妹插花的聚會,就極為符合她身上的「宋代名媛」氣質。
插花源於古代民間的愛花、種花、賞花、摘花、贈花、佩花、簪花。插花作品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下,被視為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作為主要素材,在瓶、盤、碗、缸、筒、籃、盆等七大花器內造化天地無窮奧妙的一種盆景類的花卉藝術,其表現方式頗為精致,很受當時宋代文人雅士的推崇。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造型,借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受程朱理學影響的宋代,其清雅、雋秀的時代氣質,投射到插花文化中,就變成了講究線條美,以梅花、臘梅等枝條來插制,突出「清」、「疏」,形成清麗疏朗的風格。對比唐朝講究富麗堂皇的形式與排場,更為注重花品、花德,突出「理性」。
3、宋詞之美:反映北宋社會文化、風俗世情和文人生活的獨特風景。
《清平樂》當中的「背誦默寫天團」,可謂是全劇的一大亮點。唐宋八大家,宋仁宗時期就占了六位: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而這些文人名士,不僅是朝堂上的賢臣,更是詩人、詞人、文學家。劇情當中也有晏殊雨中作詞、歐陽修作品被爭相傳抄,導致「洛陽紙貴」的橋段。
才華橫溢的歐陽修因為讀懂了考官在題目中設置的玄機,被晏殊賞識,狀元名號可謂十拿九穩。但卻因為曾有「見羞容斂翠,嫩臉勻紅,素腰裊娜。——《醉蓬萊》」這類直白的艷詞傳出,被劉太后得知,險些被黜落,畢竟狀元作為全天下讀書人的榜樣,私德和品行必須端方。
最終狀元易主王拱辰,歐陽修僅得第14名。後來大文豪官場幾經浮沉,在第43集的時候還是被政敵抓住同樣的把柄大做文章,「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為絲輕那忍折,鶯嫌枝嫩不勝吟。留著待春深。——《望江南》」被惡意解讀為和外甥女的緋聞,導致歐陽修貶官外放。
看來,在宋朝當官,這文章不能隨便寫,詞也真不能隨便作啊!
對比歐陽修的狂放,同屬北宋名臣的范仲淹就無愧於「聖賢」之名。第24集當中,范仲淹所作《漁家傲·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在韓琦和范仲淹因為商議戰事爭論不休之後,這闕詞被一個滄桑渾厚的男聲吟唱出來,如泣如訴,非常應景,也暗示了接下來發生的悲劇。任福因為誤信假消息,導致率領數萬士兵,落入元昊包圍圈,成為客死異鄉的累累白骨。
范仲淹作為北宋名臣,在官場兩袖清風,始終不棄文人的傲骨。能寫出這樣的邊塞詞,也是因為戍邊多年,有著邊境的真實生活體驗。再加上創作時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全詞沉鬱雄渾,慷慨激昂,將自己戍邊衛國的英雄氣概表現得極盡描摹,同時也反映了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環境的艱苦以及他們思念親人的心緒。
《漁家傲·秋思》,情景交融,悲涼、雄渾,在歷史上評價極高,甚至被稱為「唐宋以來邊塞詞中最突出的一首」。
而《清平樂》整部劇中出現的所有宋詞之美,都能用一句話概括「反映北宋社會文化、風俗世情和文人生活的獨特風景。」
二、主題立意:宋仁宗終其一生都在愛恨嗔癡和家國天下當中困守孤城,承擔起作為君王的仁、孝、愛與孤獨。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個人命運最大的底色就是「無奈」,即使生在尊貴的帝王之家,亦無法逃避出身和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1、 仁:從《清平樂》看「一代仁君」是如何養成的
宋仁宗趙禎的政治生涯可謂是做到了一個字——仁。而《清平樂》第一集當中就有關於少年趙禎「仁君」的品德褒獎,是通過一段對話的形式展現的:
「順容還說官家仁愛,日後必定是個好皇帝,百姓能有官家的庇護,乃是百姓莫大的福分。數月前,附近的寺廟住持曾說菩薩的金冠前幾日被盜了,奏報朝廷重塑之時,官家親自下令,那些看護不周的廟宇,今後不許再用真金塑像。」
「朕記得這事兒,朕是覺得,小民所受教化有限,難克制貪欲,若神像以金為冠,又守備欠缺,無法防人偷竊,倒是引誘小民犯法了,小民因此犯法受刑,豈不是反而違背了禮佛的初心?」
「住持還說,官家不但能體恤弱小,更能原諒那些愚民無奈之下所犯的錯,這便是佛心。官家能以佛心對待子民,那百姓們,可真是太有福氣了!順容也希望官家做個仁愛之君,造福天下,就是普天之下所有人民的期冀。」
① 對於古代君王來說,什麼是「仁」?
仁,從人從二:天地相愛有生即為「仁」字。因其有生故「仁」為種子內核中心,也是一切生命的中心。「仁」字蘊含著中國人之三觀。
《系辭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 陰陽有生即為「仁」。這是世界觀。
- 以「仁」為參照是好、壞最初的起源。這是價值觀。
- 仁以為己任。這是人生觀。
儒學大家孔子認為「仁」是人類的普世價值,所以完備了一個以「仁」為核心,孝悌為體用的思想體系。並將「仁」作為道德原則、道德標準、道德境界來大力推廣,對後世的帝王君主影響深遠。
宋朝也奉行儒學思想,以仁孝治天下,所以趙禎從登上東宮太子之位就被父母、先生、臣子以「仁君」的標準來培養,趙禎的「帝王養成之路」,就是以「仁」為根基。
② 君王為什麼要「仁」呢?
《清平樂》第三集開端,成年後的韓琦和官家在朝堂之上舊事重提,回憶起入仕初心的韓琦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青澀少年,不敢空言無補。在趙禎的步步緊逼之下,君臣二人朝堂直言:
「那一日,你一介書生尚敢挺身而出,與惡霸周旋,在坊間小院能對一富貴公子,豪言壯語地議論政治民生,如今金榜題名,以榜眼的身份在這大殿之上卻唯唯諾諾,才成綠衣郎,便失赤子心了嗎?」
「臣從未忘記入仕初心,為百姓請命,為君王分憂,為國保太平。」
「那麼此時,朕讓你就民生之事發表議論,你為何不敢說?是怕影響了仕途功名嗎?」
「臣不是不敢,更不是怕影響什麼功名仕途,而是親眼目睹了梁家家破人亡的慘劇之後,深深覺得,出於善意的魯莽之言,任性之行,也許反而害人。尤其當這一言一行,出自身居高位者時。」
「害得他們家破人亡的,並非那朱姓無賴,而是蜜餞梅子,被貴人讚賞的家傳藥漬蜜餞梅子。臣本來百思不得其解,是什麼貴人的喜好,當年能讓整個京城的富貴人家爭相效仿,使得梁家維持生計的果子,貴如瑪瑙不算,就連梁生慣常使用的藥材,因與炮制梅子所用的藥有幾味重合,也成了天價。今日站在金殿之上,臣恍然大悟。」
皇帝趙禎沒有想到自己一片好心卻被京城的富人利用,害得梁家家破人亡,在聽到韓琦說明原由之後,他把自己一個人關起來自省自責,也為後來和王曾的一番辯論做了鋪墊。為什麼君王要」仁「?宰相為我們從《尚書》中找到了答案。
」皋陶與大禹論為君之道,他覺得君乃萬民之表率,但是把謹言慎行放到了諸多美德之前提及,之後,他們再論君有九德,又將寬仁恪慎居首。講《尚書》皋陶謨,所以王相是想告訴朕,君臨天下,原來不是開疆擴土,不是建功立業,是謹小慎微,如履薄冰,何不乾脆改成個忍?「
說到這裡,內心憤懣的趙禎大筆一揮寫下」忍「字,便順勢擲了出去。
王曾遂請官家賜筆一用,寫下了」仁「字。
他對趙禎說道:」聖君的謹慎源自於仁厚,聖君謹慎是怕犯錯,而聖君的怕,恰恰是因為知道,自己的強大。君主持最高權柄,一言可福萬民,一言可禍四海。若君王不仁,不以萬民之苦自苦,自可肆意獨斷,任性而為,自不必怕,更不必忍。「
前三集的這兩段君臣對話,便把宋仁宗為何會秉持」仁政「的理念,為觀眾解釋清楚,也為後續的情節發展做好鋪墊。
2、 孝:天子之孝和庶人之孝,不可同日而語
《清平樂》第一集就把這個關於孝順和親情的最大秘密和矛盾擺在了尚未成年的趙禎面前,得知「貍貓換太子"真相的沖動少年,深夜騎馬出宮直奔永定陵而去,鐵了心要見生母李順容,在某一刻他甚至想撇下這皇位不要,劈開那扇門,救出自己的母親。
此時飛馬趕到的晏殊苦勸趙禎為國家社稷以及大宋的祖制著想,即刻回宮,兩人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朕身為天子,卻無法對生母盡孝,還教化什麼百姓?做什麼仁愛之君?「
」在《孝經》之中,天子之孝並不完全等於庶人之孝,天子之孝重在將德性教化,施於百姓百姓,讓天下百姓遵從效法,大娘娘鞠躬盡瘁,官家遵先帝遺訓,隨母臨習朝政,這母慈子孝的畫面,就是天下百姓最好的榜樣。」
「那朕的母親呢?十月懷胎卻未能得朕一次跪拜的母親呢?」
「娘娘為天下百姓誕育天子,天下百姓也為官家奉養著娘娘。」
此時的趙禎還是少年心性,內心對生母的親情難以割捨,甚至試探性地問晏殊」生母和嫡母並立「,做好了放棄權位的準備。要不是李順容遣人送來經書,恐怕很難讓趙禎回心轉意。
這一段關於」孝道」的爭論也為後來的「借范仲淹丁憂朝堂論孝」和「皇后送蜜餞惹惱太后」的戲份做足了鋪墊。趙禎雖然年少,但卻顧及政權和國本,而無力對生母盡孝,開始對身為帝王的無奈有了切膚之痛。
3、 愛與孤獨:收起愛恨嗔癡,囿於四方孤城,換得盛世清平
作為整個大宋最尊貴的男人, 他的第一個皇后就是大娘娘為他選定的功勛之後郭氏,沒有愛情。而這個女人生性魯莽,毫無心機,就是一個徹底的「傻白甜」,拿著代表生母李氏的蜜餞梅子獻給養母劉太后,還在碟子上刻上「三春暉」,惹得老人家瞬間冷臉。正應了內侍的那句話「沒有邀功討寵的腦子,不想死,最好牢牢縫上你那張嘴。」
趙禎冷落這個大娘娘硬塞給自己的皇后,在青梅竹馬的苗心禾那兒尋找溫情。趙禎因為生母病逝跟苗娘子感情升溫,順理成章在一起,享受人生中甜美的愛情。
後來郭氏因為和其他美人沖突,誤傷皇帝,導致被廢,趙禎面臨新的選後難題。是選自己心愛之人,還是大臣心中完美符合皇后標準之人?表面上坐擁天下的君王,卻連自己的感情都無法左右,是不是很諷刺?
張天愛飾演的陳氏商人之女熙春,明麗靈動,精通機械,從小和父親走南闖北,身上充滿和趙禎見慣的大家閨秀循規蹈矩不同的純真氣息。初見時的驚鴻一瞥就心動了,於是差人邀約設宴,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一見鐘情式戀愛」。
但這段感情卻是有緣無份,成熟後的趙禎,再也不會肆意妄為,他明白陳熙春商人家庭出身,一旦入宮,即將遭受的厄運。
「小娘娘精心選中她送到我面前,自是有私心。而商人之家,對宮廷全是絢麗想像,不知其中艱難。到時候難免會有逾矩的願望。這些貪念,最終害得是誰?大臣們定要選個名門出身的合適皇后,確有他們的道理,我小時不懂,現在還不懂嗎?」
家人借她攀附權貴的心思諸位大臣心如明鏡,一個個極力勸諫,而他亦心知肚明,無可辯駁,只得聽從臣子的建議。娶了名門出身,才德兼備卻又醜名在外的曹皇后,犧牲愛欲,完成自己作為一個帝王的本分。
趙禎一生都在壓抑自己的愛情,最喜歡的商人之女陳熙春,寧可為了江山社稷而放棄,甚至托韓琦為她選好夫家,完全不愛的郭氏和曹氏兩任皇后都能為了權力博弈而接受。
很多人無法接受《清平樂》中的「帝後CP」,很正常。這兩個角色本身就更像並肩作戰的「同事」而不是耳鬢廝磨的夫妻。
劇中其實還刻意渲染了帝後的感情,包括曹丹姝出嫁前對著宋仁宗塑像的花癡片段,宋仁宗新婚次日早晨和皇后初見,共用早膳的「眼前一亮」,最扯的是劇情是接近尾聲反而安排十五年後的「帝後圓房」……這樣的感情線真的很尷尬。歷史上的兩人關係恐怕更為涼薄,毫無浪漫色彩。
在原著中的故事主線,最浪漫悲戚的「懷柔CP」,也成為了《清平樂》當中宋仁宗趙禎內心最大的遺憾和苦痛。
因為對生母李順容未盡孝道,深感愧疚,所以趙禎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徽柔嫁給了李家的子孫李瑋。但徽柔喜歡宦官懷吉,對志趣不和又木訥平庸的李瑋萬般排斥,和婆家起了沖突,不顧一切夜叩宮門,打破帝國最嚴苛的規矩,引發滔天非議,司馬光甚至要在大殿之上「碎首進諫」。
趙禎一生悉心呵護的「言路通暢」、「監督國君」的風氣,使得他在愛女之情和維護治國理念之間掙紮得遍體鱗傷。最終,公主還是未能擺脫悲劇的宿命,哪怕她曾是一國之君趙禎最愛的長女。
結語:
「宋人從本來屬於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提煉出高雅的情趣,為後世奠定了風雅的基調。」
《清平樂》是很美的一部作品,導演用極致精美的視聽語言,讓我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文人雅士雲集,用自身的智慧和風骨,創造了領先世界一千年的宋代美學巔峰時期。
但《清平樂》也是註定的悲劇,在皇權的位置上,「愛恨嗔癡都有罪」,所以宋仁宗終其一生都活在情感壓抑的狀態下,最愛的女兒徽柔公主,同樣無法擺脫悲劇的宿命,只是被父親嬌寵慣了,無法接受殘酷的現實,最終走向瘋狂和毀滅。
而這樣的悲劇,就是時代的烙印,在錯誤的年代,錯誤的身份之間產生的愛情,最終未能動搖封建禮教的一絲一毫,徹底湮滅之後,換來的也不過是史書上的輕描淡寫。作為父親的宋仁宗,即使有著天下最高的權柄,卻依然無法與制度相抗衡。
趙禎自己的愛情因為政治被犧牲得太多,為了做一個「仁君」他可以把愛恨嗔癡都收起來,忍受「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所以這個皇室身份也可以讓他毫不猶豫地將最愛的女兒徽柔困囿於無法逾越的孤城,以換得盛世清平。他錯了嗎?很多人恐怕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隻餘一聲嘆息。
(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深度解析《清平樂》:收起愛恨嗔癡,囿於四方孤城,換得盛世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