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這是頭條號「懶龍說」的第39篇文章

  「之前有一周的時間,我主要對《長安十二時辰》劇中人物的原型進行了一些探究。從上周開始,我希望從劇中的一些細節入手,來談談一些我感興趣的唐代歷史。今天的故事,要從劇中的一位重要角色——右相林九郎說起。」

  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自上線以來,好評如潮,豆瓣評分至筆者發稿時還是8.6分的高分。在第22集的劇情中,右相林九郎(也就是李林甫,關於此人請出門左轉,閱讀頭條號「懶龍說」中的《長安十二時辰:李林甫:不學無術卻做宰相十九年?人稱口蜜腹劍》一文)因為得知突厥狼衛要刺殺他所以不敢離開府中,聖人在興慶宮等的不耐煩了,於是派郭利仕(原型就是高力士)到他府中傳旨,催他盡快動身。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張

  今夜,是上元佳節,聖人要在興慶宮的花萼相輝樓大宴群臣,共同觀賞由毛順大師所製造的太上玄元巨燈。這看似應該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時刻,但是由於闕勒霍多還未最終揭開,太子和右相又明爭暗鬥不停,所以此時,本來應該出席宴會的四位大佬都因為種種原因沒在宴會現場。人稱「缺席四大佬」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2張

  他們分別是右相李林甫、左相李適之、驃騎大將軍高力士、秘書監賀知章。這右相左相加上自己身邊的總管太監高力士都不在,也不知道聖人在花萼相輝樓還吃個什麼勁。當然了,有嚴太真(也就是歷史上的楊貴妃)就夠了嘛,這麼多人捆一塊也沒有楊太真重要。

  按照本來原定的計劃,聖人會先從大明宮啟程,最終到興慶宮花萼相輝樓宴會現場,很多觀眾朋友就有點犯嘀咕,又是大明宮,又是興慶宮,這唐朝皇帝哪來那麼多宮殿,他們平時又都住在哪個宮殿?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3張

  唐朝皇帝的宮殿還是不少的,拋開其他的比如洛陽這樣的陪都而言,單單在長安附近就有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華清宮、九成宮等等一堆宮殿。但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也是都在長安城範圍內的,就只有三座宮殿。他們分別是:太極宮,也被稱作「西內」;大明宮,也被稱作「東內」;興慶宮,也被稱作「南內」,這三座宮殿合稱「三大內」。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4張

  今日話題,我們來聊聊唐長安城範圍內的「三大內」

  太極宮:大唐初興,萬物熾盛

  首先要說的就是「三大內」中建造最早的一座宮殿,那就是「西內」太極宮。要說起太極宮,那可就說來話長了,要從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說起。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5張

  話說隋文帝楊堅建立了隋朝,希望定都長安,可是當時的漢長安城已經歷經多次洗劫、焚毀,滿城盡是斷壁殘垣,更重要的是「水皆鹹鹵」,也就是水質已經不行了,這樣的城市環境,顯然不適合做一個都城。於是在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六月,經過群臣商議和皇帝批准,決定在漢長安城東南二十里的龍首原之南興建新都城,而這座新都城的城市規劃設計師,選定了當時的太子左庶子,宇文愷。

  在宇文愷的精心設計和策劃下,新都的建設按照「先築宮城,次築皇城,次築外郭城」的順序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居然只用時九個月就建成了。這個速度在古代可以稱得上是「大隋速度」了。看來中國作為「基建狂魔」早就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了。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的三月,隋文帝正式遷入了新都。因為隋文帝在前朝曾經受封過大興郡公,所以這座新都城被命名為——大興城,而位於大興城北段的宮城也就自然被命名為大興宮。對這座嶄新的宏偉都城,隋文帝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正如《隋書·楊堅紀》中所說:「定鼎之基永固,無窮之業在斯」。從這兩句話就能看到隋文帝的宏圖大志。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隋文帝的苦心經營遇到了一個巨能禍禍的兒子,隋煬帝即位後,屢興戰端,民力用盡,導致天下大亂。僅僅在隋文帝遷居新都的三十多年以後,這座宏偉的大興城就迎來了一個新的主人。

  公元617年,後來的唐高祖李淵攻占了隋大興城,將大興宮改為太極宮,大興城改為長安城。次年,李淵在太極宮登基稱帝,國號大唐,年號武德。從此,太極宮開始成為了大唐帝國的權利中心。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6張

  圖為太極宮基本布局圖

  太極宮位於整個長安城中央最北部,它的北牆就是外郭城。北抵西內苑,南接皇城,宮殿區域面積遠遠大於北京故宮。布局上採取了典型的「前店後廠」——不是,是「前朝後寢」的建築格局。宮殿區域北部為皇家居住區域,南部為國家辦公區域。

  太極宮里的建築有很多,但是最為大家所了解的就是三個著名建築,它們就是——玄武門、太極殿以及凌煙閣。

  玄武門是太極宮的正北門,在後來為了避諱也曾改稱叫元武門或者神武門,總之都是一個地。玄武門地處整個太極宮的制高點,所以這個門可以說是唐朝歷代禁軍的駐防要地。當然,這座門可不是因為地勢高位置重要而名垂青史的,但是它的重要性也與它彪炳史冊有一定關係。正是因為這座門位置重要,所以它就成為了唐代政變的首要攻破的位置。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7張

  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知道這座門肯定都是通過一個歷史名詞——「玄武門之變」。通常對於這個名詞的解釋是指在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政變誅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整個唐代歷史上,玄武門之變一共有四次。最為人所知的李世民那次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在武周神龍元年(705年),由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剪除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兄弟,這次歷史上也被稱作「神龍政變」,不過這次政變不是在長安的玄武門發生的,而是在洛陽的玄武門發生的。第三次,是景龍元年(707年),中宗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除掉了武三思和上官婉兒等黨羽,歷史上也稱景龍政變。第四次,是唐隆元年(710年),臨淄王李隆基率兵入宮誅殺毒死中宗的韋後,扶自己的父親睿宗李旦復位,歷史上稱唐隆政變。一座玄武門,不知見證了幾多刀光劍影,血雨腥風。

  太極殿是太極宮中的第一大殿,一般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根據統計,唐代二十帝中,有十二個皇帝的喪禮和即位禮是在太極殿舉行,此外像什麼太子元服禮、祭祀先農禮之類的典禮也經常在太極殿舉行。

  太極宮內另一個著名的建築那就是凌煙閣了。它的位置大概在太極宮東北角,是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年)為表彰功臣而建的,由褚遂良題詞,閻立本繪像,畫了開國功臣長孫無忌、魏征、尉遲敬德等24位功臣掛於閣中。我們很多耳熟能詳的唐代名臣名將,比如程知節(程咬金)、秦叔寶、李勣(徐茂功)等等都得以繪圖閣中。其中李勣由於在太宗朝和高宗朝兩朝的卓越表現而獲得了兩次繪圖凌煙閣的殊榮,這可以說是王朝褒獎功臣的一個佳話了。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8張

  後來隨著大明宮和興慶宮的修建,唐朝的政治中心不斷在三大內中來回轉移,但是唐朝在長安的第一個皇帝和最後一個皇帝都把太極宮作為了自己居住的宮殿。唐朝在長安的最後一位皇帝是唐昭宗,他一直以太極宮作為主要居住地,直到天佑元年(904年)軍閥朱溫挾持昭宗遷都洛陽,盡毀長安。秀麗宏偉的唐長安城,連同這些氣勢恢宏的宮殿,自此成為了廢墟。據《舊唐書·昭宗本紀》所載:「全忠劫帝遷都,車駕發長安,全忠以張廷范為禦營使,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長安自是遂丘墟矣。

  大明宮: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說完了「西內」太極宮,我們接下來聊聊「東內」大明宮。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9張

  要說起大明宮,還跟太極宮有著不小的淵源。

  上面提到,太極宮原來是隋朝宇文愷規劃的大興宮,宇文愷當時規劃的時候是按照《易經》里的六爻的乾卦卦象來規劃的宮城,可是宇文愷光顧著跟卦象對應了,忽略了實際的居住感受。這大興宮里的北半部分後宮園林生活居住區域正好是個低窪地,為了增加皇家宮苑的美觀,還特意引水入城,形成了水體景觀。好看是好看了,可是這也導致了大興宮後宮區域非常潮濕,如果再遇上夏天,更是潮濕暑熱讓人沒法待著。唐太宗即位以後,每年夏天都得跑到九成宮去避暑,等熱天過去再回到太極宮。

  可是,太宗跑到九成宮避暑了,太上皇作為一個七十多的老人,還得待在偏僻的大安宮內,當時很多人就有點看不下去了。於是在貞觀八年(634年),監察禦史馬周上書奏請為太上皇新建一座「清暑」的新宮,太宗拍板同意。於是在長安城北郊的城外,開始選址修建新宮,最初叫做永安宮,後來據說是因為三國劉備去世的宮殿叫永安宮,名字不吉利,所以改名為大明宮。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大明宮剛開始修建沒多久,貞觀九年(635年)五月,唐高祖李淵駕崩於大安宮寢殿。這會大明宮的工程就有點尷尬了,本來是修給太上皇的,可是太上皇駕崩了,這宮殿只好修了一半停了下來。

  後來到了太宗駕崩,高宗即位以後,這太極宮的濕潮的弊病就開始顯現出來了。高宗李治本來身體就一直不太好,天天住太極宮住了13年以後,高宗終於成功得了「風痹」(用現在話說大概就屬於風濕病之類的)。高宗實在受不了了,於是下旨開始繼續修建大明宮,不過他給大明宮改名為蓬萊宮。

  主管急著要,工程自然乾的快,龍朔二年(662年)下的旨,龍朔三年(663年)四月二十五日就完成了高宗搬家正式上朝的工作,修建新宮僅僅用了十個半月的時間。大明宮宮此次建設奠定了大明宮的基本建築格局。新宮位於郭城的東北部,南接都城之北,西接宮城的東北隅,據龍首原高地。據考古實測,大明宮周長7628米,面積3.5平方公里,平面為南寬北窄的楔形。西牆長2256米,北牆長1135米,南牆為郭城北牆東部的一段,長1674米,東牆的北部偏西12°多,由東牆東北角起向南偏東1260米,轉向正東,再304米,又折向正南長1050米,與宮城南牆相接。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0張

  跟太極宮一樣,大明宮也採用了前朝後寢的格局,其中在前朝部分,含元殿是當之無愧的核心建築。含元殿為大明宮正殿,是舉行重大朝會的場所。位於丹鳳門以北約600米處。實測殿基高於平地 15.6 米,視野開闊,據史書記載,當時登上正殿可俯瞰整個唐長安城。含元殿左右分別有兩座高出地面十五米的翔鸞和棲鳳兩閣,宮殿主殿與兩闕成「凹」字形結構,正殿兩側延伸出飛廊,連接了翔鸞和棲鳳兩閣。整體建築莊嚴肅穆,氣勢磅礴。唐代詩人李華在《含元殿賦· 序》中說:「(含元殿)左翔鸞而右棲鳳,翹兩闕而為翼;環阿閣以周墀,象龍行之曲直,夾雙壺之鴻洞。」就充分描繪了含元殿的宏偉氣魄。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1張

  含元殿3D建模復原圖

  後寢部分,以太液池作為中心,太液池又名蓬萊池,分東西兩池,東池較小,面積約3.3萬平方米,西池較大,面積約14萬平方米。水池的形狀接近橢圓形。白居易《長恨歌》中「太液芙蓉未央柳」說明太液池中荷花非常茂盛。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2張

  太液池周邊園林區域圖

  這次在修建大明宮的時候,工匠吸取了太極宮光顧貼合卦象了,忽略了實際居住體驗的教訓,將後宮居寢區域安排在了太液池岸邊的高處,這樣既讓皇帝不再飽受宮殿潮濕之苦,又不耽誤皇帝欣賞後宮園林美景。據文獻記載,太液池中曾經有「一池三山」,即在池中曾經堆出三座島嶼,分別是傳說中的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這也體現了唐朝的道教思想。因為唐朝皇帝姓李嘛,所以為了拉大旗作虎皮,非說自己是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的後代,還追封人家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在大明宮中還曾經有過祭祀老子的「太上玄元廟」。這都是唐朝追奉道家的體現。

  不過可惜的是,高宗在這座按照他意思修好的新宮殿也就帶了十一年就帶著武則天奔洛陽了。後來武則天登基基本上常駐洛陽壓根不回長安,後來的繼任者中宗和睿宗都住太極宮,再後來的玄宗則主要住在後面將要提到的興慶宮,在大明宮斷斷續續也就住了八年左右。所以,後來高宗辭世以後70多年這座大明宮格局也沒什麼大變化。後來到了唐憲宗即位以後,重新對大明宮進行了大規模裝修,新建了很多建築,改善了前朝辦公條件和後宮居住環境,也讓大明宮重新煥發了一次青春。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3張

  今大明宮遺址公園丹鳳門遺址

  關於大明宮的恢弘氣象,有很多詩句,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毫無疑問是王維的一首詩——《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王維詩中的大唐氣象,是高聳入雲的宮殿,是萬國來朝的盛世,可是要知道,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唐朝已經經歷了安史之亂,早已不復開元盛世的輝煌了。可是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這首詩中,感受到當時大明宮的巍峨宏偉,和當年大唐的豪邁氣象。

  到了晚唐,唐朝陷入了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惡性循環怪圈中去,此時的唐朝皇帝們可能也並沒有什麼心思來整修這座兩百多年的宮殿了。隨著唐朝晚期的黃巢起義加上後來的軍閥混戰,唐朝的皇室在風雨飄搖中岌岌可危,大明宮也歷經多次焚毀。最終在天佑元年(904年)大明宮也和太極宮一道,成為了軍閥朱溫權勢下的犧牲品,最終被徹底毀滅。昔日夢幻繁華的大明宮,自此在歷史的長河中,煙消雲散。我們從王維的這首著名的詩中,依稀還能夠回味大唐當年「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宏圖盛景,夢回大唐的昌盛的歲月。

  興慶宮: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說完了「西內」太極宮和「東內」大明宮,我們下面來聊聊「南內」興慶宮。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4張

  跟前面說的太極宮和大明宮不一樣的是,太極宮和大明宮曾經居住過很多位唐代皇帝,而興慶宮卻從頭到尾只有一位皇帝居住。這位特立獨行的皇帝,就是一手創建了開元盛世,又一手間接製造了安史之亂毀掉大唐氣象的唐玄宗李隆基。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5張

  那唐玄宗是怎麼和興慶宮扯上關係的呢?這得從李隆基的奶奶——武則天說起。

  武則天稱帝前後,在垂拱到載初年間(大概公元685-689年),興慶宮原來的位置屬於隆慶坊。話說這隆慶坊有一口水井,井水突然湧出,很快就淹了附近很多人家,並且逐漸形成了一個池子,俗稱隆慶池。這種情況可能用咱們現在話說就是地下水壓強可能增大了之類的,但是在古代這可是祥瑞之兆。後來武則天稱帝後,到了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武則天將她的五個孫子賜宅隆慶坊,時稱「五王宅」,這五王分別是睿宗李旦的五個兒子:長子寧王李憲(李成器) 、次子申王李㧑(李成義)、三子臨淄王李隆基、四子歧王李范、五子薛王李業。

  後來由於李隆基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韋後,扶持自己父親睿宗李旦即位,功高過於當時的太子寧王李成器。李成器還是很能夠認清形勢的,於是在睿宗景雲元年(710年),寧王將太子位置讓給了李隆基。三年以後,李隆基即位,改元開元,也就是唐玄宗。

  在玄宗即位以後,原來的隆慶坊的五王宅里五個王搬走一個當皇帝去了,剩下四個王也不好意思再住下去了,畢竟這里是玄宗的龍興之地,他們住這里也不太合適了。於是在開元四年(714年),寧王李憲(李成器) 、申王李㧑(李成義)、歧王李范、薛王李業共同上書,請求獻出他們共同的王府為玄宗修建宮殿。唐玄宗非常感動,看在四王「誠心誠意」的提出了請求,於是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四王的要求,而且玄宗下旨為四王修建新的王府,而且這些新王府都環繞在新宮周圍。又因為隆慶坊的名字要避諱李隆基的名字,所以隆慶坊改名為興慶坊,這座位於興慶坊的宮殿於是就取名為興慶宮了。《資治通鑒》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宋王成器等請獻興慶坊宅······始作興慶宮,仍各賜成器等宅,環於宮側。」後來到了開元十四年(726年),把鄰近的永嘉、勝業兩坊的一半也擴入宮內,增建興慶宮朝堂。後來又經過不斷的修繕和擴建,最終形成了比較大的規模。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6張

  宋作興慶宮圖

  由圖可以看出,興慶宮跟太極宮與大明宮從布局上也有明顯區別,太極宮和大明宮都採用了南宮北苑的布局,而興慶宮卻是以北宮南苑作為布局方式,園林宮苑布局在南半部分,而政事宮殿位於北半部分。這可能與玄宗最初並沒有把興慶宮當做處理政事的地方,而是當做了「離宮」的定位有一定關係。這也是興慶宮的一大特點。

  興慶宮的面積雖然沒有太極宮和大明宮大,但是由於玄宗長期在此居住生活,所以興慶宮的建築都以富麗堂皇著稱。其中最為著名的,毫無疑問就是兩樓一亭了,兩樓指的是位於興慶宮西南角的「花萼相輝樓」和「勤政務本樓」,一亭則指興慶宮龍池邊的沉香亭。

  先說兩樓。

  花萼相輝樓,位於興慶宮西南隅,始建於開元八年 (公元720年 ) 。 這個看起來有點香艷感覺的樓名,是取自《詩經·棠棣篇》, 意即花復萼,萼承花,相互輝映之意,其實是歌頌兄弟深情的意思。前面說了,興慶宮其實是由玄宗的兄弟們捐出來的地方修建的,玄宗對此也是感慨頗多,要知道對於唐朝王室而言,這樣珍貴的兄弟情義真是非常難得的。對於李唐王朝而言,自從玄武門事變起,手足相殘就幾乎成了唐朝的皇室宿命,後世代代效仿,宮廷政變幾乎沒有斷過,玄宗自己的皇位也是幾經政治鬥爭、在血雨腥風中而得,他最希望的當然就是這種手足相殘、父子相爭的局面能在自己手里終結。當然,最後歷史證明,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吧。

  花萼相輝樓在歷史上主要是作為玄宗生日快樂的場所的。唐玄宗於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接納了宰相的建議,將自己的生日(八月五日)定為了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國放假三天,取名「千秋節」。每逢千秋節,都是舉國同慶的日子,唐玄宗在這一天要在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前大宴群臣和番邦使臣。在宴會上,有各種雜耍戲法等等民間節目,但是整個宴會的最高潮,就是舞馬祝壽了。

  關於舞馬祝壽的這一段內容,敬請出門左轉移步頭條號「懶龍說」的《長安十二時辰:葛老口中寶藏,竟然1200年後才重見天日?》一文中閱覽相關內容。

  而另一座勤政務本樓勤政務本樓位於宮之西南隅南牆處 。《唐會要》中有記載:「······ 後於西南置樓,南題曰勤政務本之樓 , 西題曰花萼相輝之樓。 」 始建於開元八年 ( 公元720年 ) , 其名稱取「勵精圖治 」之 意 。 開元十四年 ( 公元726年 ) , 取永嘉坊與勝業坊兩坊之半以廣 其地 , 開元二十四年 ( 公元736年 ) 十二月 , 毀東市東北角及道政坊西北角 , 以廣勤政樓前之地 樓二層 , 南向 。玄宗以勤於政事取名為勤政務本樓 。此樓相當於興慶宮的正殿,凡頒發詔令 、舉行宴會 、會見外國使節 、歡送將帥出征及改元、大赦、收俘等大典等重大活動都在此樓進行。此外,每逢上元之夜 , 玄宗在此樓設樂觀燈 , 貴臣戚里 , 皆借看樓觀望 。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7張

  這也就跟《長安十二時辰》小說情節對上了,在小說中聖人就是在上元夜於勤政務本樓舉行春宴的。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8張

  花萼相輝樓和勤政務本樓的3D復原圖像

  除了這兩座樓,興慶宮最為著名的地方就是龍池邊上的沉香亭了。沉香亭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置宴賞花娛樂之處,根據《開元天寶遺事》中所述,沉香亭前遍植名花異草,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一種四色牡丹,相傳其一枝花莖分開兩朵花,上午是深紅色,下午是深碧色,傍晚深黃色,夜里變粉白色,玄宗戲稱為"花木之妖"(初有木芍藥,植於沉香亭前。其花一日忽開,一枝兩頭,朝則深紅,午則深碧,暮則深黃,夜則粉白。晝夜之內,香艷各異。帝謂左右曰:「此花木之妖,不足訝也。」)李白也曾在此賦詩清平調三首,其中第三首詩曰: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有大唐第一大V加持,一首詩寫的沉香亭名垂千古。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裡 戲劇 第19張

  興慶宮公元內復建的沉香亭。

  在興慶宮居住了27年的時間以後,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玄宗逼走蜀中,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直到公元757年,,郭子儀、李光弼等將帥收復兩京(長安和洛陽),九月,迎太上皇李隆基自蜀回到長安。

  回到了長安的太上皇,眼中的興慶宮再也沒有了盛世的輝煌氣象,變成了一座陰冷破敗的宮殿。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曾這樣描述玄宗重返長安的生活:「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沒有了自己的愛人,也沒有了身邊曾經前呼後擁的臣子,有的只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和他身邊的太監高力士。玄宗雖然是太上皇,可是在興慶宮居住不得隨意出宮,不得會見賓客,簡直跟軟禁差不多。

  可是即便如此,僅僅過了三年,玄宗仍然被迫離開了興慶宮。至於原因,有人說是因為肅宗,有人說是因為李輔國,但是不論因為什麼,玄宗最終還是離開了自己曾經醉生夢死的安樂之地,走向了另一個囚禁之地——太極宮,他身邊的陳玄禮、高力士等等忠心耿耿的臣子和夥伴都被貶謫外地。唐肅宗上元二年(761 年)四月,李隆基這位前半世英明、後半生昏庸的大唐皇帝,到頭來淒淒慘慘、悲苦寡歡地死去了,終年七十八歲。而興慶宮輝煌華麗的盛世氣象,也隨著玄宗去世,終究化為過眼雲煙。

  ————————————————————————————————

  鼎盛一時的大唐盛世,終於隨著安史之亂爆發而走上了宦官專權與藩鎮割據的惡性循環的道路,而那些華美壯麗的宮殿,也在歷史的煙雲中早已煙消雲散,化為了斷壁殘垣。

  今夜,讓我們一起,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夢回唐朝。夢回大唐初興的太極宮歲月,夢回「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大明宮盛世歲月,夢回「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的興慶宮歲月,夢回那些巍峨聳立的宮殿、那些萬國來朝的全盛景象,這些讓我們知道,在一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曾經擁有過多麼輝煌燦爛的時代。

  參考文獻:

  1、《舊唐書》、《新唐書》、《唐會要》、《開元天寶遺事》、《含元殿賦》、《長恨歌》等

  2、《唐代長安政治權力中樞位置的變遷與 「三大內 」機能的嬗變》 陳揚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3、《唐詩中的大明宮》 王靜 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4、《唐太極宮與大明宮布局研究》 陳揚 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5、《唐興慶宮勤政務本樓花尊相輝樓復原初步研究》 竇培德 羅宏才 文博 2006年第5期

  ——————————————————————————

  感謝您關注頭條號懶龍說,如果您喜歡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評論下方與我留言 ,或者可以轉發朋友圈,甚至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讚賞」,為作者提供一點點支持,謝謝~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皇帝在長安哪來那麼多宮殿?到底他們都住哪里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