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算是好劇,這6大史實錯誤,卻是大敗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長安十二時辰》主要講了:

  天寶年間的上元節前夕,當時的長安城混入了可疑人員,身陷囹圄的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天才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破除了安全隱患的故事。

  豆瓣評價《長安十二時辰》:整個電視劇運用了創新的探案劇集結構與人物關係的設定,把故事嵌套在當時的世界文化中心城市長安這樣一個完美的切入點。在展現跌宕緊湊的故事架構、反臉譜化的英雄人物、腦洞大開的細節設計的同時,也帶給觀眾豐富的文化價值。

  總的來說,《長安十二時辰》可以算是19年的難得的一部古裝好劇。

  不過,凡事並不可能盡善盡美,《長安十二時辰》這6大史實錯誤,可以算作是本劇的大敗筆,作為吃瓜群眾的我,也不得不吐槽一下。

  1.《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蘭台的歷史含義有誤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算是好劇,這6大史實錯誤,卻是大敗筆 戲劇 第1張

  《長安十二時辰》的電視劇里多次提到了蘭台一詞,按編劇的意思,劇中的蘭台應該是想指當時的禦史台。

  不過,歷史的事實是:唐代中期,蘭台和禦史台並不是一回事。蘭台指的不是禦史台,而是秘書省。

  我記得當年白居易寫過一首詩《秘書省中憶舊山》,講他在「蘭台」任職的事,里面有兩句是:

  猶喜蘭台非傲吏,歸時應免動移文。

  意思就是說,我司的人還是比較重視業務工作的,不擺譜,沒有官架子。

  可見,白居易的詩里直接把秘書省叫做蘭台。

  那麼唐代的這個「蘭台」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大其實當時的蘭台就是國家級別的圖書館和檔案館而已。

  因此蘭台的人肯定管不了靖安司的事。還得讓禦史台去出馬的。

  其實話說回來,搞錯也不能太怪罪編劇了,因為禦史台改名十分頻繁。

  查閱史料可以發現,禦史台在秦、西漢的時候叫禦史府,東漢叫憲台,曹魏、晉、南朝宋改為蘭台,南朝梁、陳、北朝習慣上還叫禦史台,隋唐其實承襲的是這個系統。

  不過,雖然蘭台在歷史上曾經指代過禦史台,但是至少在劇中這個唐朝的天寶年間,當時的蘭台就只是指代的是秘書省,禦史台就只是禦史台。

  2.讀刊印的書籍能證明程參學富五車?

  截圖為程參跟張小敬在獄里吹牛: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算是好劇,這6大史實錯誤,卻是大敗筆 戲劇 第2張

  程參:凡是大唐刊印過的書籍,我全念過的。這句話真不知道是不是自相矛盾,

  古代的刊印,對應的技術是雕版印刷術。

  這個時代有沒有雕版印刷的技術?

  從歷史上的文獻上判斷,是有的。不過唐代的雕版印刷技術剛剛起步,印量十分稀少少,那這個程參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自相矛盾了,本想顯示自己學富五車,可是細節卻讓他穿了幫。

  那麼,唐代刊印的都是什麼類型的書籍呢?

  從歷史記載看,唐朝的刊印,主要是日曆、占卜、佛經佛像以及字典等文字工具書。

  文學書是極其稀少的,這也再次證明讀刊印書籍並不能使人學富五車。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刊印的文學書籍中,白居易得了第一。

  元稹是白居易難得的好朋友,後來白居易出詩集,曾經請元稹作序,當時的元稹就順便追憶了一下兩人的文學作品當初的火爆程度:

  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堠、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衒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其甚者,有至於盜竊名姓,茍求自售。雜亂閒廁,無可奈何。揚、越間多作書模勒樂天及予雜詩,賣於市肆之中也。

  唐代大部分正經書,用什麼方式來製作傳播呢?

  其實是傳統的抄書!我們在敦煌文獻中見到的種種佛經和唐朝大都數書籍一樣,都是手工抄寫的。抄寫耗時長,人工成本高,所以唐代的書價相對後代的刊印紙張的價格來說,是非常高的。程參讀過這麼多書,又懂闕勒霍多,家里一定是開礦的吧!

  由此可見,唐代印本書能帶給程參的,除了一些生活技能,就是宗教的慰藉,在他學富五車的道路上並沒有什麼能幫上他。

  3.算籌擺錯了!

  在李必參觀過造紙廠之後,徐賓引李必到自己的辦公桌前坐下。這個鏡頭雖然很短,但是我們還是可看出,桌子上擺的正是算籌。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算是好劇,這6大史實錯誤,卻是大敗筆 戲劇 第3張

  不得不說,這個擺算籌的鏡頭真的很走心,可惜卻擺錯了位置。

  那麼。歷史上的算籌的正確的擺法是什麼呢?

  如下圖,古時候的算籌分縱橫兩種形式。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算是好劇,這6大史實錯誤,卻是大敗筆 戲劇 第4張

  在我們記數時,其中的個、百、萬,這些單數的數位用縱式擺法,而十、千、十萬這些雙數的數位用橫式擺法,如此而來,這樣的縱橫交錯地進行運算。如果這一位上數字為零,則會空出相應的位置。

  另外,由於算籌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實用工具,在古代一般都是隨身攜帶的。

  在唐代,由於小農經濟高度發達,因而很重視數目字管理。根據唐朝當時的規定,所有相關的官員必須備有算袋,以用來裝算籌。

  我們中國的古人用算籌算術的時間可以說是很悠久了,從頭到尾大概1000多年的時間吧。到元末明初,有了珠算的工具,算籌這一古老的計算工具才逐漸走進歷史,被人們少有使用。

  珠算還是算籌的時代,中國的古代數學都有一個千年以來的硬傷:沒有好好記錄運算的過程。因為中國古代的數學無法保存運算過程,也就很難總結經驗教訓,古代數學也就很難有大的突破。也許這也是中國古代後期逐漸落後西方的一點原因吧!

  4. 線裝書出現的年代有誤(18集約31分處)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算是好劇,這6大史實錯誤,卻是大敗筆 戲劇 第5張

  查閱史料可以知道,從整個中國古代的書籍制度變化上看,整個唐代是從卷軸制度過渡到冊頁制度的特殊時期,其實不得不說,《長安十二時辰》的前面這麼多集了,劇組對這一細節的把握還是比較到位的,沒想到這集疏忽了,不知道是故意留下吐槽點還是無心之失。

  這集的李必被困在何監樂遊原別業的庫房里,而庫房里出現了線裝書。如圖這樣的裝幀形式的書籍,也是我們常見的古籍裝幀形式,而這是明代中後期才出現的古籍裝幀形式。

  5.三百餘州的叫法有誤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算是好劇,這6大史實錯誤,卻是大敗筆 戲劇 第6張

  《長安十二時辰》的這段話里其實有一點小的史實錯誤的。唐代州(郡)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都是叫州,可唯獨從天寶元年開始,也就是《長安十二時辰》的時間線里,將改州為郡,這一叫法大概持續了十多年。

  6.林九郎錯誤的聖旨開頭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算是好劇,這6大史實錯誤,卻是大敗筆 戲劇 第7張

  在《長安十二時辰》的第22集中,郭將軍給林九郎傳旨的時候,念了一段林九郎的聖旨開頭:中書令兼尚書左仆射晉國公林九郎。

  查閱史料可知,當時的唐朝官員的聖旨開頭是由官、職、勛、爵四部分構成的。這里邊晉國公是爵,我們不評論。散官與勛官都沒提到,我們也不評論。當時的中書令兼尚書左仆射是職事官,我們重點看一下這部分。

  首先,在天寶三年的時候,實際上只有右相,沒有中書令,其實中書令就是右相。

  中書令:開元元年,改中書省曰紫微省,中書令曰紫微令。天寶元年曰右相。··· 至德二載十二月······於是侍中、中書令、兵吏部等並仍舊。罷郡為州,復以太守為刺史。(《舊唐書·百官志》)

  那麼林九郎是尚書左仆射,為什麼叫右相呢?這不是左右不分了嗎?

  其實在唐朝,這是兩個系統。當時的右相是中書省這個系統,而中書省這個系統是從中書令改來的。在天寶初年,當時門下省的長官侍中改名叫左相,而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改名叫右相。這個左右,是門下省和中書省相對而言的。另外,這時候右相應該是最尊貴的。

  那麼,尚書左仆射是怎麼回事呢?

  尚書左仆射:左右仆射各一人,從二品,掌統理六官,為令之貳,令闕則總省事,劾禦史糾不當者。龍朔二年,改左右仆射曰左右匡政,光宅元年曰文昌左右相;開元元年曰左、右丞相;天寶元年復。(《舊唐書·百官志》)

  當時唐朝的尚書左、右仆射,是尚書省這個系統的。在唐朝的開元時期曾經叫做左、右丞相,在天寶初年又改了回來。所以這個左、右丞相,也就是左、右仆射的左、右是指尚書省內部的分工而叫法不同。另外,從實際的分工上看,左仆射分管的部門比右仆射更重要一些。

  所以,右相和中書令不可能同時出現,這一聖旨開頭有誤。

  因此,在天寶三年,正確的叫法應該是右相。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算是好劇,這6大史實錯誤,卻是大敗筆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