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戲劇 第1張

  跳崖式下降,用來形容《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上映第二天的票房表現,再合適不過了。

  首日票房為3201.8萬,第二天就跌到了1627.8萬,下降了接近50%。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戲劇 第2張

  這種頹勢是突如其來的。

  上映首日,《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的上座率,是同日上映電影中最高的,達到15%,貓眼專業版也將其最終票房預測到1.28億。

  論粉絲基礎,《全職高手》比《沉默的證人》與《憤怒的小鳥2》有優勢,但後兩者都已經在票房上超過了前者。

  暑期+周末,對偏低齡的粉絲群體來說也是一個合理的檔期,但觀影黃金期的周末票房大幅跳水,讓票房的預測數據一度下降到8千多萬。

  號稱「電競題材第一大IP」的《全職高手》,你的粉絲都去哪了?

  粉絲向,向到哪去了?

  目前《巔峰榮耀》在豆瓣的評分為5.7,遠遠落後於番劇的8.2分,也不如楊洋劇版的7分。

  其中很多評論提到了3個字:粉絲向: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戲劇 第3張

  那就很令人納悶了。既然是粉絲向,粉絲不應該買帳嗎?

  在路人看來,所有的不合理都可以用「粉絲向」來總結,「我不是你這個IP的粉絲,不是很懂你們圈子的梗。」

  粉絲卻表示不背這個鍋,這就有點尷尬了。

  「我還是不喜歡看這些,感覺保留看書時候的幻想還挺好的。」

  在書粉小胡看來,全職好看主要是題材和人物群像的深入刻畫,而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動漫,都「沒有那個人物刻畫的味道。」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戲劇 第4張

  首映當天,競核在影院跟幾位觀眾聊了聊,TA們都表示自己是書粉。

  但從票房表現來看,書粉也許是觀影的主力,但並非所有書粉都願意買這張電影票。

  那接受了改編作品的受眾呢?《全職高手》作為IP的影響力,在動漫問世後有了大幅提升。

  動漫粉是不是會願意走進影院?

  《巔峰榮耀》講述的故事類似「前傳」,是葉修組建嘉世戰隊征戰職業賽場的細節,而原著和動漫,葉修跟嘉世戰隊都處於相互對立的位置。

  電影中對老嘉世隊員進行了詳細刻畫,包括女隊員蒼天,甚至還有隊內求婚的戲碼。但書里甚至沒有蒼天這個角色。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戲劇 第5張

  這就說明電影和其他改編作品,在劇情上是割裂的。原作者蝴蝶藍也參與了電影製作,「作者說什麼就是什麼唄。」小胡說。

  也許從閱文的角度來看。是想豐富劇情,增加新意,但很遺憾,粉絲們似乎並不買帳。

  又或許,動漫粉只是嫌進電影院太費錢費時間。畢竟番劇在家躺著就能看。大熱天的,何必再出趟門。

  現在說到粉絲,不得不提CP粉,TA們是推動IP傳播、創作同人增加作品活力的巨大生產力。全職高手中CP眾多,無論BL還是BG都有成噸愛好者。

  葉修一直占據著LOFTER二次衍生創作歷史殿堂榜的第一名,all葉、葉黃、葉喻等CP的熱度也長期居高不下。

  但正因如此,熱門CP都沒有登場的《巔峰榮耀》,沒戳中CP粉的痛點。

  當然,戲份不少的蘇沐橙和葉修也有不少CP粉,但電影里將前者塑造成了一個哥哥剛去世的蘿莉。

  葉橙CP?兄妹情還差不多,磕不起來啊!(當然,磕骨科是個人自由)

  剩下的只有葉修和蘇沐秋的粉絲了。但誰能保證這些粉絲里,沒混雜著上面所說的三種屬性?

  看了電影的路人覺得是「粉絲向」,還真是「冤枉」了它。但TA們至少貢獻了票房。

  更多路人的聲音是這樣的:「像我這種,以前不怎麼關注這個IP的人就不太想去看。」「我一個真路人,就沒有想去看的欲望。」

  粉絲乏力,路人無感,沒有對受眾形成核心吸引力,是全職高手大電影的問題所在。

  畢竟,總不能指望競核這樣,為了寫稿來看熱鬧的觀眾拉動票房吧。

  誰還記得全職高手是電競題材?

  也許有人會反駁,《全職高手》不是電競題材是什麼?

  在《全職高手》的貼裡,很多人表示在DOTA2的Ti系列賽和《英雄聯盟》的S賽中找到了全職的影子。

  那份因電競而生的感動是同步的,有共鳴的,是真的。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戲劇 第6張

  後來,電競成了男頻小說中的重要分類,《全職高手》依舊被奉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我一直覺得全職是借了電競的力。」小胡說。

  我們想討論的是,當電競進入以女性受眾為主的泛娛樂圈子,還是作品中最引人熱血沸騰的精神內核嗎?

  電競在這個過程中做到了功能的轉變,從精神內核變成了題材標籤。

  全職小說借電競的力成為經典,全職動漫、劇集、電影對電競的依賴性卻沒那麼強了。

  「全職火起來是挺神奇的,之前是小眾,突然就很多人關注,大概是動漫發布前後吧。」小胡說。

  動漫精致美型的人物設計,讓全職的角色實體化,也讓以男性為主的團體競技及其精神有了載體。

  由此吸引了更廣泛的關注,包括數量眾多,產出活躍的腐女。

  對腐女來說,電競的團體性和精神內核可以為CP的「萌」錦上添花,讓CP的精神連接更加緊密,讓她們可以更大聲地喊出:「xxCP是真的!」但電競是必須的嗎?

  而手握超過20個品牌代言的葉修,也早已被歸類為「虛擬偶像」。

  在計算他的商業價值和品牌潛力的時候,有多少品牌方是看中了他的「電競職業選手」身份?

  比起現實中職業戰隊通常代言的遊戲硬件、運動品牌、汽車品牌,葉修的代言則更加豐富,麥當勞、旁氏洗面奶、舒耐止汗露、美年達果味碳酸飲料……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戲劇 第7張

  閱文集團負責IP經營開發的羅立曾表示:「我們在挑選葉修代言的產品時,會充分考慮這個代言是否符他本身的用戶群。年輕化和全性別形象是考量的重點。」

  電競是一個管道切口,人們想要的,是撕開這個口子,能扯出來一個「商業價值超十億規模」的葉修。

  話說回來,要是《巔峰榮耀》能趕上早幾年粉絲給偶像出演電影包場的那股熱潮,說不定還能擁有幾場「葉修後援團線下觀影會」,多賺些真金白銀的票房呢。不能讓咱葉神輸給小鮮肉啊!

  而觀察電影的宣發,在與職業戰隊聯動的同時,也將重點放在了青春熱血、團隊合作和正能量上。

  閱文集團明顯是想將《全職高手》的IP戰線拉得更長、更保險、更「正確」一些。

  電競是適合轉化的好題材嗎?

  今年,電競題材的泛娛樂內容儼然成為新的風向。

  無論是綜藝,還是影視,都願意用電競來鎮場子。這讓電競「揚眉吐氣」,也讓一些過去的失敗作被挖掘出來。

  《王者出擊》、《超越吧!英雄》、《榮耀美少女》,電競類綜藝似乎鮮有「出圈」的作品。

  而且很容易發現,與其說是「電競綜藝」,不如說是「王者榮耀綜藝」。

  《陪你到世界之巔》、《親愛的熱愛的》、《全職高手》,從熱度來看似乎大有可為,不過也承受著「披著電競皮的戀愛劇」的吐槽。

  《親愛的熱愛的》甚至將電競比賽改為網路安全大賽,來規避一些已知風險。

  而沒法修改電競元素的《全職高手》,則注定了以網劇形式與觀眾見面。

  當然,網劇沒有牌面已經成為歷史,在騰訊視頻刷屏式宣推的攻勢下,不少粉絲對楊洋飾演的葉修發出「真香」的聲音。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戲劇 第8張

  在三次元,比起電影,劇集是更適合電競的表現形式。

  首先,有真人演員自帶的粉絲基本盤在,其次,脫離了動漫已經形成的作品印象,劇集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二、三次元有著不同的接受維度和需求,比起同一次元的動畫電影和番劇,劇集更不容易受到來自動漫粉絲「毀作品」的吐槽。

  而且劇集的周期比電影長,更方便長期規劃。

  演員集體將微博名改為戰隊ID,近期又要舉辦的線下「運動會」,只要不斷刷存在感,總有觀眾會動心。

  劇集有更長的「加熱」時間,存在低開高走、漸入佳境的現象。而觀影需要時間和資金成本,若初期口碑崩盤,則很難逆襲。

  這些都是造成《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票房不佳的原因。如果「電競題材第一大IP」都是這個結果,其他電競題材的風險就更大了。

  也許人們並不確定,自己手上的這個項目,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失敗的案例。只知道電競泛娛樂的風口,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所以,只能不斷用已有的經驗去套,比如採用鮮肉小花,比如加入濃重的戀愛線。

  隨之而來的成本上漲,被嚴格控制的試錯率,又回到了老問題:電競題材作品,電競還能占第一位嗎?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戲劇 第9張

  有人說,《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作為閱文首部自制院線電影,目前預測9千多萬的票房,比很多國產動畫電影表現要好。

  票房優秀當然最好,但即便要承擔風險,對手握全職高手IP的閱文來說,大電影都是不得不做的項目。

  《全職高手》這種級別的電競IP,目前做電影的戰略意義大於戰術意義。

  不過對於其他想要做電競題材的影視製作方,也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了。

  隨著影視項目的不斷上馬,電競的泛娛樂化,依然處於不斷探索的過程之中。

>《全職高手》是粉絲向電影?那你還真冤枉了它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