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盈兒」王憲軍:想給總書記捎個信兒,盼著他再回梁家河
↑王憲軍在停車場執勤。2015年5月1日起,64歲的王憲軍成為公司停車場的管理員,過上了和城里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的生活。 新華社記者 梁愛平 攝
64歲的王憲軍可沒想到,年過花甲,在黃土地上當了大半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現在也過上了和城里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的日子,還有了薪水卡,按月領薪,旱澇保收。
2015年12月8日清晨,在已經海內外聞名的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記者掀開布簾走進他家窯洞。王憲軍保持著務農時的習慣,早早就起床了。他還是捨不得丟下那頂戴了十年的布帽,可一穿上鄉村文化旅遊公司統一配發的制服,看上去立刻精神了不少。土炕一頭的灶台邊,老伴和小兒子正抓緊吃早飯。幾口人現在既是家人,還是同事——過一會兒,他們都要去村里的旅遊公司上班。
2015年2月13日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回到曾下鄉7年的梁家河,看望父老鄉親。他一眼就認出了王憲軍,還叫出了他的小名「盈兒」。說起當天情景,老王說,「他一點沒變,還是那麼親切!」
可不到一年光景,梁家河卻變了,變得讓老王有些應接不暇。
100多盞太陽能路燈立起來了,村里有了超市和公廁,攔河壩讓小山村多了一汪碧綠。垃圾有人回收了,不再是「清潔靠風刮」。只要天氣晴朗,每天都有人在村頭跳起陜北秧歌……
更大的變化,投射到每一個梁家河人身上。黃土高原蒼茫的自然風貌、知青舊居形成文化景觀,當然,還有越來越大的「名氣」,讓一百多位地道的梁家河村民「華麗轉身」。
2015年五一節,梁家河成立了鄉村文化旅遊公司。公司集中培訓,統一著裝,規範上崗。村民也自然就成了公司員工,揣上了薪水本,拿起了固定薪水。鄉村旅遊火了,光農家樂就辦了十多家,溝溝峁峁里迎來了一批批南來北往的遊客。才半年多,村里接待遊客30多萬人次,高峰時每天有6千多人,「梁家河什麼時候這麼熱鬧過!」老王感慨地說。
老王一家也「熱鬧」起來:他自己當上了停車場管理員,老伴加入了秧歌隊,在外務工多年的兩個兒子也回來了,小兒子開起了電瓶車,有著企業管理經驗的大兒子還當上了旅遊公司的經理。
這突然變身「上班族」,老王還真有些不習慣。起初,自己和老伴還因為遲到被罰過款。趕上旅遊旺季,一家人只有在食堂用餐時能拉上幾句閒話。忙歸忙,但老王覺得,這比在地里刨食可強多了。
「過去種玉米,一年到頭掙個4、5千元,現在我和老伴各自每月掙1千多元,小兒子有3千多元。一家人團團圓圓,這最好!」不善言辭的王憲軍,憨厚的笑容背後難掩生活改變的喜悅,「跟過去比起來,現在的營生可好咧!」
冬天是淡季,遊客不多,可忙慣了的老王閒不住。從停車場出來,他又來到村廣場,加入秧歌隊的行列。撐起花傘,老王跳得起勁,還即興唱起了自創的陜北民歌——
「荒山披綠果飄香,平地起樓樹成行。高速公路村前過,加快步伐奔小康……」
老王有了個心願:「梁家河的日子好了,鄉 大家也想給總書記捎個信,讓他放心,盼著他再回梁家河,看看這變化。」(記者:陳晨、梁愛平)
「殘疾兒童「媽媽」景鳳英:習主席那麼關心福利院里的殘疾兒童,我就要當個稱職的「媽媽」
↑2015年12月9日,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模擬「媽媽」景鳳英的「女兒」萌萌在親吻景鳳英。新華社記者 王靖 攝
「太陽太陽給我們帶來七色光彩,照得我們心靈的花朵,美麗可愛……」清晨,一首歡快悅耳的《七色光》,在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里響起,叫醒了孩子,也讓「媽媽」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又給媽媽尿床了啊!」嬰兒啼哭聲中,53歲的「媽媽」景鳳英俯身為「兒子」曉曉換尿不濕,一手在曉曉的小屁屁上輕拍兩下。曉曉只有10個月大,患有先天愚型病。景鳳英身旁,準備上學去的「女兒」萌萌一邊逗弄著其他兩個弟弟,一邊咯咯地笑不停。
在呼和浩特兒童福利院里,有一片區域是屬於特需兒童們的家。在一樓的右手走廊上寫著「模擬家庭」4個字,這里住著8戶「模擬家庭」。這家福利院的「模擬家庭」成立於2009年12月,每一戶模擬家庭都有自己三室一廳的獨立生活空間,每個家庭都由一對真正的夫妻和4名特需兒童組成。
溫馨的家都是相同的。景鳳英「家」不同的是牆壁上掛著一幅習近平笑容滿面來她「家」的相片。
2014年1月28日,習近平來到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看望殘疾兒童。看到「媽媽」景鳳英,他伸出手說:「‘媽媽’好,和你握握手。」「帶了幾個孩子?」「4個。」「不好帶吧?」……他關切詢問有關情況後說:「這樣的方式很好,有家庭的溫暖感覺。」
「想起2014年習主席來我們家的情景,我現在還特別激動。」景鳳英回憶說,「他的手很大,很溫暖,我倆握手時,感覺熱乎乎的。」說起見到習近平的情景,她的話匣子瞬間被打開,臉上的表情也豐富起來。「過去只在電視里看過習主席。沒想到真見到他是那麼和藹可親,笑容滿面。」
習近平走後,景鳳英把那幅珍貴的合影洗成照片,掛在客廳牆壁上。她每天掃地、擦桌子、忙各種家務時都能看到。那句「這樣的方式很好,有家庭的溫暖感覺。」成為對她工作的最大肯定。她說:「我時刻提醒自己,習主席那麼關心福利院里的殘疾兒童,我就要當個稱職的‘媽媽’,不讓孩子們吃苦受罪,這樣才能讓習主席放心。」
習近平考察這里後,時間過去已經快兩年了,福利院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今,福利院對模擬「媽媽」「爸爸」提出了更細致的要求,孩子們每頓飯要一葷一素,營養搭配,食譜要一周一換;冬天里,孩子一周至少洗兩次澡,夏天要一天洗一次澡……此外,「模擬家庭」這種撫育方式如今發展到山東、貴州、廣東等地,甚至進入到養老院,越來越多殘疾兒童和孤寡老人從中受益。
習近平看望過景鳳英的「家庭」後,她的「兒子」湯湯已被社會愛心人士領養。離開那天,景鳳英哽咽地對湯湯說:「親媽一口再走。」年幼無知的湯湯親了一口景鳳英,去了新「家」。回想起那一幕,景鳳英又起了思念之情,眼淚忍不住撲簌簌流下來。「原本是扮演‘媽媽’,現在我覺得真成了他們的媽媽。」
如今,來福利院的愛心人士越來越多,景鳳英的4個孩子收到的玩具、食物也越來越多。她滿懷感激地說:「感謝習主席,感謝社會,感謝每一個關心我孩子的人,我相信有了大家的關懷,我的孩子會像正常孩子一樣健康、幸福地成長。」
聊著聊著,孩子們的午餐時間到了。「今天我們成長在陽光下,明天我們去創造七彩世界。」歌聲又從廣播中傳出。福利院里,一個一個「家」,像千萬普通家庭一樣又開始了忙碌。福利院牆壁上,掛上了一條標語,是習近平考察時說的話:有一顆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記者:王靖、鄧華)
↑2015年12月14日,新疆庫車縣烏尊鎮玉奇喀拉二村村民在進行刺繡培訓。新華社發(索善武 攝)
冬日,新疆農村進入農閒時節。庫車縣烏尊鎮玉奇喀拉二村刺繡姐妹哈那依先·艾尼瓦爾和米熱古麗·艾尼瓦爾卻感到每天時間都不夠用:學漢語、練刺繡、建合作社、學習管理……天天忙忙碌碌。
一天下午,冬日暖陽從葡萄架中穿過,飽食的鴿子發出咕咕的叫聲。哈那依先和米熱古麗盤腿坐在院子里的炕上,和姐妹們一起飛針走線,五彩絲線在素淨的白布上來回穿梭,一幅近2米長的「八駿奔騰」圖已近尾聲。
2015年9月20日在京開幕的《在祖國的懷抱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一幅十字繡作品格外引人註目。大幅繡品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肖像惟妙惟肖,金色的黨徽、鮮艷的五星紅旗、雄偉的天安門、莊嚴的華表、聖潔的和平鴿共同簇擁著7個金色的大字——「同心共築中國夢」。這幅作品就出自這對「80後」維吾爾族姐妹之手。展覽一個月前,她們從地處天山南麓的家鄉出發,輾轉來到烏魯木齊,將精心繡制的作品送到自治區黨委,希望通過自治區轉獻給習近平總書記。
2015年國慶節前,習近平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來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並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了他們。兩姊妹也榮幸地受邀到了北京。
返回家鄉後,這對年輕姐妹心中便燃起一股激情,決心發展刺繡產業,帶動更多鄉親從事這一「美麗事業」。
在米熱古麗·艾尼瓦爾家客廳的正中央,擺放著習總書記接見姐妹倆的照片,每次家里來人,她都要給大家講述當時的場景。
「這是我一生都無法忘記的美好回憶,我感到非常驕傲。」米熱古麗·艾尼瓦爾說。
在當地政府關心支持下,2015年10月22日,「庫車姐妹刺繡專業合作社」成立,目前已有15名會員入社,預計將帶動150名婦女就業。
合作社就在米熱古麗家以北500米處。目前,合作社各項手續已經辦結,場地平整完成,由寧波援疆指揮部援助的20台刺繡機也已訂購完畢,只等天氣合適,就能開工建設。每次路過這里,姐妹倆都會忍不住對未來憧憬一番。
「我一直夢想著成立自己的刺繡合作社,自己當‘廠長’,帶領姐妹們致富!」姐姐哈那依先爽朗地笑著說。
開辦合作社,培訓要先行。庫車縣安排專人與姐妹倆結對子,有的負責漢語教學,有的負責產業發展幫扶,有的負責幫助提高市場開拓能力。
利用農閒時間,村里正在組織50餘名婦女進行刺繡技能培訓。2015年11月17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曾獲「首屆中國刺繡藝術大師」稱號的姚惠芬與姐妹倆喜結對子。
如今姐妹倆正在練習姚老師教授的新針法,只等把針法練熟,漢語學好,就到蘇州進一步深造。
殷殷期望,深深囑托,讓姐妹倆充滿了力量。「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一天的時間一下就過去了!」哈那依先說。(記者:宿傳義、索善武)
↑12月7日,在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放學後米增昊在打掃教室衛生。新華社記者 高健鈞 攝
在北方交通大學附中,記者見到了初一年級學生米增昊。13歲的他身著藍白色校服,中等個頭,紅撲撲的臉上有著憨憨的笑容。
2014年5月,還在海淀區民族小學讀書的他,曾作為少先隊員代表向總書記匯報,介紹學校開展課外活動的情況。如今已經升入初一年級的他,依舊佩戴著紅領巾。
「當時習爺爺問我喜歡哪項體育運動,我說喜歡網球、足球和籃球。習爺爺說他也喜歡足球,還喜歡武術。」米增昊說,如今從小學升入中學,他依舊十分喜歡運動。
面對鏡頭的小米略顯緊張,他一反活潑好動的常態,很有禮貌地交談,大滴的汗珠從額頭上滲出來。「我從小學就喜歡運動,升入中學後,功課比以前忙了,還是堅持打籃球、踢足球。」他說,「我們中學的體育設施比小學好,有更大的操場,籃球筐也更多。我最喜歡在課間的時候,狂奔到操場上去打幾下籃球。」
2015年中國網球公開賽期間,米增昊成為一名「球童」。在賽場上,他近距離地觀看了選手比賽。「網球明星里我最喜歡小德、納達爾,因為他們技術全面,動作靈活。」他說,自己正在學習網球,喜歡從技術的角度看比賽。在女球員里,最喜歡李娜,因為她是中國最棒的網球明星。
在班主任張平眼中,米增昊是一個穩重、樂觀的孩子。在新班級,他參加了班幹部的競選。「現在他在班里擔任生活委員,負責建設班級圖書館等事務,喜歡幫助同學做動畫,人緣很不錯。」
米增昊對自己的評價是:一個開朗大方的男孩。他在一篇自述里寫道:胖胖的身子、短短的頭髮、小小的眼睛——有我的地方就有歡樂。我興趣廣泛,不管是體育還是樂器,我都有涉及,我喜歡為同學們服務。
每次遇到有趣的事情,他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觀看「九·三」閱兵的感受是:「熱血沸騰,支持祖國!我要把頭像換成國旗!」參觀茅盾故居後感慨道:「一位讓我敬佩和尊重的文學家。」不久前的北京霧霾期間,他還發布自己的呼籲:「為了健康要好好珍惜身體!」
對於未來,米增昊還沒有具體的目標。「我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爸爸媽媽沒有給我報課外班,也沒提很高要求。」他說,「我聽說,有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跟地球挺相似的行星,特別感興趣。所以目前的心願是能當一名太空人,探索新世界。」(記者:趙琬微)
↑2015年12月8日,白族企業家馬偉亮(左一)在車間里向兩名工人了解生產情況。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初見馬偉亮,是在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的廠區,身著一身淺藍色工作服,突然從生產車間「冒」出來,皮膚黝黑、一臉憨笑。眼前這個白族漢子,怎麼看也不像「董事長」。
「首批為東南亞市場‘量身定制’的500多輛小卡車很快就要發往緬甸、老撾啦!」53歲出頭的馬偉亮說話聲音十分洪亮。
熟悉馬偉亮的人習慣叫他「老馬」。從2004年公司「策馬揚鞭」以來,老馬就沒怎麼給自己放過假,愣是把一家拖拉機組裝企業「拉」進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展成為取得輕、中、重型載貨汽車、農用運輸車、拖拉機、低速汽車全系列汽車生產資質為一體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企業。
穿著工作服,老馬迫不及待地拉著我們去看將要出口的新車和車間內新引進的設備,一臉興奮。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南考察期間,來到力帆駿馬,看到企業短短10多年里就能生產多種載貨汽車,還正在研發電動汽車,產品暢銷東南亞,欣慰地說,「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希望下一步不斷創新,通過創新贏得市場、贏得
發展。」
習近平來考察時,老馬也是這一身行頭。總書記的話,一字一句,老馬記憶猶新,「總書記的期許對我們是激勵,更為企業發展打開了思路。」
這一年來,老馬忙里忙外的無外乎兩件事,一是花19億元對工廠里的沖壓、焊接、塗裝、總裝、檢測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更新技術和設備;二是下決心在東南亞南亞國家籌建了110個銷售和服務網點,拓展國外市場。
「雖然是邊疆地區,但總書記的關心,讓我們更堅定只要紮根西南和放眼東南亞,我們就能成為開放前沿。」老馬說完,掰著手指頭數起了2015年他去做過市場調研的東南亞南亞國家。「緬甸、老撾、柬埔寨、斯里蘭卡……這批‘專供’東南亞南亞市場的卡車就是根據當地實際需求調整了外觀和實用性設計的,在部分性能上已經超過了當地使用較普遍的日本、韓國的同類產品,接到的訂單也越來越多。」
老馬眼里,他的企業在汽車製造行業里頭還只是「小麻雀」,但這只「小麻雀」正在迅速成長。
「大浪淘沙,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公司2015年光花在技術創新上的經費超過了1億元,已獲得7項發明專利和100多項外觀設計專利,還有10項發明專利正在申請中。」
當下,國產裝備「走出去」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從賣拖拉機到造卡車,從燃油汽車到電動車,力帆駿馬公司的創新之路正是大陸製造業轉型升級、「走出去」的縮影。
老馬說,他要跟著這批卡車一同去緬甸。「要‘走出去’,就得了解外面的市場,就得有創新和接地氣的產品,我們不會閉門造車。」他說。(記者:侯文坤)
↑2015年12月8日,姚智慧在向同事詢問車輛裝配情況。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姚智慧,中等身材,有雙大大的眼睛,正聚精會神地做接線作業的巡檢工作。作業時,她的眼神像捕食的獵豹一樣凌厲,記者打了好幾次招呼,才讓她回過神兒來。
27歲的姚智慧是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客)的一線員工。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客,她在總書記面前流利地說出一大串工藝流程。習近平稱讚說:「這個‘工序一口清’很厲害。」姚智慧回憶說,「我向總書記匯報說,倒背如流才能保證高質量完成每道工序。
」
進廠五年多,姚智慧是長客萬名員工中的普通一員。同時容納77台動車的組裝車間,是這個來自河北唐山女孩的另一個家。想起和總書記見面的場景,姚智慧仍難掩興奮,「開始還有點緊張,後來看到總書記讚許的眼神就放鬆下來,工藝文件比平時背得還流利。」
姚智慧從事的工作,和動車組不可缺少的「智慧」系統有著千絲萬縷聯繫。她和同事們要保證每列動車的近兩萬根線束、約十萬個接線點絕對可靠,那可是列車神經系統的「守護神」。
對姚智慧、她的夥伴們和未來要乘坐動車的萬千乘客來說,做好這項工作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必須完美。一根線出問題,輕則意味著零件故障,重則導致車輛停駛。責任重,工作自然「壓力山大」。作業不僅勞神,更要勞身。在車頭司機室作業時,五六平方米的狹小空間內需要六七個人共同協作,跪著、趴著工作幾個小時是常有的事。夏天,密不透風的空間里,溫度能達到四十多攝氏度。
對這個小姑娘,這樣的工作強度也難免會有煩躁的時候。每每這時候,姚智慧便會回憶起總書記的讚許,也會想著大陸高鐵事業飛速發展帶給他們這些一線員工特有的「意氣風發」。
在姚智慧工作的車間里,有適用於蘭新高鐵的抗風沙動車組,有適用於哈大高鐵的高寒動車組,還有舒適的臥鋪動車組。「高技術車型越來越多,心里特別自豪。」姚智慧這樣告訴記者。
如今,姚智慧開始承擔巡檢工作。比起以往在一個車廂、對一個作業點負責,巡檢需要對七八台車、十幾個作業點負責。「強迫症更嚴重了」,她笑著說,「誰讓咱責任大呢?」
「我們是新時代的工人,有著新想法和新作風。」這是姚智慧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在長客,和姚智慧一同工作的大多是80後、90後的「新生代」工人群體。他們在繼承「螺絲釘精神」的基礎上,會通過工作,厘清思路,成長為既懂原理,又能操作,更能創新的多面手。
「公司鼓勵創新,每個車間都會評比小發明、小創新獎項,不少同事都獲過獎。未來?我想成為一名全面的技術能手。」姚智慧說,「中國標準動車組已經下線,中國標準將會走向世界。我的信心,滿滿的!」(記者:姚湜、段續)
↑2015年12月10日,在施工工地的辦公室,范勇正在摘下安全帽。
位於北京中軸線的8號線地鐵,貫穿南北京城,從故宮、天安門一側通過。作為一名鋼筋工,河南信陽人范勇曾參與修建其中的南鑼鼓巷站,在這里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2013年春節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到施工工地看望正在忙碌的農民工。當時,他來到農民工范勇的宿舍,叮囑來京探望他的妻子和女兒「來一趟不容易,看看北京的景點,好好團聚一下。」
52歲的范勇個頭不高、身板結實,說話有濃重的鄉音。與許多農民工不同,他相貌斯文、說話不緊不慢,沉穩的性格讓他深受工友信賴。他用手指了指車水馬龍的路口,告訴記者,當初的工地已經變成了地鐵站,每天熙熙攘攘,面貌煥然一新。
在北京,地鐵日均客運量突破1000萬人次,成千上萬名像范勇一樣的「鋼筋師傅」們,為這座特大城市交通的日新月異付出辛勞。他們吃、住都在工地,在一個施工段一乾就是幾年,能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十分寶貴。
中午,范勇回到宿舍區休息。這是一棟塑鋼搭建的白色小樓,二十多平方米的宿舍內住四個人。每個屋內都裝有空調、一張寫字台,還有一個能打開的窗戶,顯得寬敞明亮。「這就是我的宿舍,平時食堂也在這里,一天管三頓飯。」他說。
與兩年前不同,范勇已經不再是一個「鋼筋師傅」了,他成為一名小隊長,帶領50多名工人幹活。成為管理人員後,他的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20%。目前他們正忙著修建景山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工作強度比修建地鐵時候減輕了不少。
一位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農民工收入不同以往,一名成熟的鋼筋工月收入可到六七千元。「‘高薪’聘用技術工人已經成為大趨勢。隨著收入提高,進城務工人員越來越能挺起腰板了。」這位負責人說。
「我離開家鄉十多年了,一直在中鐵十四局幹活,來北京之前曾經在廣州、天津修過地鐵。」范勇說,這份工作穩定、待遇也不錯。常年來,雖然經常加班加點工作,有時候趕工期甚至要忙碌到夜間,但是一想到家人孩子就覺得辛苦都是值得的。所以他的心願就是——幹到退休。
「現在每次回老家,我都要乘坐8號線到西站。可以體會一下走在我們自己修的車站那種感受——特別榮幸,特別自豪。」他說。這兩年,最令他高興的事情是兒子的工作步入正軌。「兒子學的是汽車配件設計,也是一個手藝活兒,我希望他將來能是個成功的師傅。」
2014年,范勇在河南信陽的家里新添了一輛電動車,老人也從村里搬到鎮上居住了。說到生活的前景,范勇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說,家鄉在河南、湖北交界處,盛產茶葉、板栗、水稻,等過幾年退休了想回去種種地,開發綠色食品。(記者:趙琬微)
↑2015年12月10日,張尚年在指導新飛行員熟悉飛行地圖。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戴好防噪耳機和墨鏡,仔細觀察飛機上的儀表盤,身著一身筆挺瀟灑的飛行員制服,張尚年和往常一樣,認真地做好飛行前的準備工作。
「飛行中要應對不同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和突發狀況,準備工作一點也馬虎不得,必須做到厘秒不差。」全神貫註地調試著機艙里的裝置設備,直到一切正常,張尚年露出一絲笑容。
發動機轟鳴聲中,張尚年駕駛的直升機緩緩升起。一個平穩的盤旋後,像雄鷹一樣翱翔天空。
張尚年是成都軍區第13集團軍某陸航旅飛行員。:2013年4月20日,蘆山地震發生時,他中斷當天正在舉行的婚禮,趕赴災區抗震救災。5月22日,習近平主席赴蘆山地震災區視察該旅,得知張尚年婚禮還沒辦完,特意叮囑他抓緊把婚禮辦了。
2013年6月1日上午,伴著一曲深情的《嫂子頌》,一場簡樸而隆重的婚禮在張尚年部隊所在的機場舉行。此前,張尚年和女友李娟已推遲過婚期。蘆山地震後,李娟第二次錯過盼了幾年的婚禮。
在蘆山地震中受重傷的貨車司機鄭峰輝,坐著輪椅從成都軍區總醫院來到婚禮現場。「我要代表蘆山地震災區百姓感謝你們,請接受我們的祝福!」在妻子的協助下,鄭峰輝坐著輪椅來到新郎新娘前,獻上了一束鮮花。
鄭峰輝的車子在地震時被滾石砸壞了,自己受了重傷當場昏迷過去。鄭峰輝說,不記得是誰救了他,只知道張尚年和戰友們駕直升機將其轉運到成都軍區總醫院,為搶救他贏得了寶貴時間。
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下,新郎新娘交換了特別的信物。李娟送給張尚年的是一枚平安符。張尚年送給李娟的,是他在這次蘆山抗震救災中榮獲的二等功獎章。
「主席的關懷慰問給了我很大的激勵。」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這個樸實的西北漢子有些激動,「作為一名軍人,我們一定要幹出點成績來回報祖國!」
兩年多來,憑借紮實的飛行技術和從容淡定的心理素質,在多次高原駐訓、演習中,張尚年表現出色,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被表彰為「精武標兵」、「優秀共產黨員」。他所在的飛行大隊,也被集團軍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
「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踏踏實實地盡自己的本分。」提起獲得的榮譽,直爽的張尚年有些羞澀,「榮譽是一種肯定,更是一份責任。」
責任在肩,不敢懈怠。飛行任務繁重,婚後張尚年和妻子也很少見面。讓張尚年欣慰的是,妻子李娟很理解他,「她的支持,讓我更加放心地展翅高飛。」
「飛行是一項終身為之奮鬥的事業。」飛行間隙,張尚年還在忙著學習新的飛行理論和操作技術……(記者:董小紅、王德思)
↑2015年12月7日 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施成富老人在整理自己經營的農家樂。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 攝
在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78歲的苗家老漢施成富現在可是個「名人」。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個大山里的苗族村寨考察。這天,總書記來到施成富家,拉著他和他73歲的老伴龍德成拉家常,還和村幹部、村民代表坐在他家門口座談。就在座談時,習近平對扶貧攻堅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重要指示。一夜間,十八洞這個偏僻苗寨聞名天下。
「這不是我們家嗎!」遠在浙江打工的施成富三兒子施全友看了電視新聞後,異常激動,跟老板辭了工,登上了回家的列車。
十八洞村坐落在偏僻幽靜的山谷中,是一個苗族聚居的貧困村,因有18個天然溶洞而得名。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225戶939人,人均耕地0.83畝,2013年,人均純收入僅1668元。湘西所在的武陵山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如今,這個湘西小村里成了「景點」。來十八洞村觀光的遊客常常在他家合影留念。隨著遊客越來越多,在外打工長了見識的施全友有了在家里辦農家樂的想法。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下,施成富家里100多年的木頭老房子邊,新修了廚房和廁所。鍋台變高、變乾淨了,地面變成水泥的了,還增添了淋浴設備,村里第一家「農家樂」就這樣開張了。
2014年5月,鞭炮聲中,「成富家廚房」開門營業,招牌菜是苗家臘肉、豆腐、酸湯。施成富特意將總書記與村民們座談的照片放大,掛在牆上,並寫了一首苗歌:「圍坐一圈心歡暢,總書記來話家常;訪貧問暖深關懷,宏偉藍圖精細繪。」
所謂好事成雙,現在,「成富家廚房」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收入五六千。出外打工時,已經是大齡青年的施全友通過網路和32歲的重慶姑娘孔銘英相識相戀。2015年元旦,姑娘嫁到了山村,施全友成功「脫光」,施成富和老伴笑得合不攏嘴。
幾年前,孔銘英第一次來十八洞村時,透風的竹篾牆,黃泥巴地的堂屋,家里只有一盞電燈,一個小電視。「當時感覺這個村很窮,各方面都不如我們秀山。」孔銘英說。
看到施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孔銘英離開重慶,嫁到湖南。施全友在十八洞村舉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苗寨婚禮,把孔銘英娶進了門。有了勤儉持家的重慶姑娘當賢內助,施全友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家里不僅新添了消毒櫃、冰箱、滾筒洗衣機,還新買了一輛二手麵包車.
十幾年前就有駕照,施全友第一次開上了自己的汽車。車子不僅用來採購食材,也載著村民們去鄉里趕集。一位村民收3塊錢車費,還常常一座難求。
「賺了錢,我還想買個座位更多的小客車,一次可以拉二三十個人。」施全友說。媳婦「野心」更大,「賺了錢我也要考駕照,我的願望是能開上BMW、賓士。「
按照十八洞村的「九不評」原則,施成富家不僅辦起了農家樂,還買了小車,已經被列入2015年的預脫貧名單。這個十八洞村曾經的貧困戶即將在年底「脫貧摘帽」。
「要是我在外面打工,十多年都成不了這個樣子。」施全友說,「希望村里的旅遊搞得更快點,我們多賺些錢再生個孩子。」
天氣好的時候,施成富和老伴會坐在家門口,曬著太陽,笑瞇瞇地看著家里的變化。施成富特別鐘愛那身卡其色外套和藏藍色鴨舌帽。這身當年見總書記時的穿戴,他總捨不得脫。
「村里這兩年的變化,超過了過去70多年。」施成富說。(記者:李丹)
老人楊林太:明年和外孫出去旅旅遊,北京最好
↑2015年12月9日,74歲的楊林太老人在平日常去的一家虛擬養老餐廳里打好飯準備就餐。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74歲的楊林太生活很規律。每天:11點左右,他就走進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餐廳鴻瑞園店。
「來啦?」楊林太端著餐盤,坐到兩位老「飯友」身旁,隨口問候著。這頓飯「兩葷一素」,軟爛的蘿蔔燜肉、蒸蛋等很適合老年人的牙口。一餐飯15月,他自己花6元,另外9元是政府補貼。
鴻瑞園店裝修得樸素,最特別的是楊林太身後的柱子上,掛著一張習近平總書記為他端飯的照片。2013年2月4日,習近平到甘肅考察,曾經來這里了解社會化養老情況。他端起一個盛滿飯菜的餐盤,走到楊林太面前,輕輕送上,請他用餐。自此,楊林太成了「飯友」口中「習總接見過的人」。
「最近好著呢?」83歲的「飯友」安文遲邊吃邊問。
「挺好,心情好身體才好。這也計較那也計較哪成?」楊林太說。
「又添了兩歲,身體狀態反而好起來了。」楊林太說這是他近兩年來的最大變化。
楊林太患有高血壓,嚴重時高壓能到200毫米汞柱。2010年,他辦理了慢性病長期門診,每月去定點醫院檢查、開藥,「算下來,個人出的錢只有總費用的一半」。2013年,他的血壓下降到140至160毫米汞柱。
過去這兩年,他堅持治療,血壓已穩定在90至120毫米汞柱。「以前每年住一次院,這兩年都沒住了。」茶色石頭鏡也遮不住他眼中的笑意。
在中國,像楊林太這樣的老年人,總數已經超過2億,其中「空巢」老人又占到老年人總數的一半。如何老有所養,成了政府和千家萬戶都要面對的大問題。地處西北的蘭州市,通過利用市場資源,打造「虛擬養老院」,老人們以「居家養老」為主,同時通過政府補貼的社會化服務解決就餐、就醫等老年人最頭疼的問題,成為解決養老難題的新嘗試。
去虛擬養老院之前,因為記性不大好了,楊林太在家做飯時出過幾次意外,有回差點連鍋都燒穿了。如今,虛擬養老院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午間還成了老人們每天聚聚聊聊的歡樂時光。說說新聞上講的事,吹吹年輕時的牛……飯桌上笑聲不斷。
人老了,時間也好像有點「走不動」了。楊林太家門上的掛歷還「停」在9月、10月那頁,他都沒發現。他說,平時一個人看電視、遛彎有點寂寞,虛擬養老院讓他的生活多了些活力。
「以前只知道虛擬養老院能吃飯,現在發現打掃衛生、理髮也都能辦。」他說,這兩年服務電話也不怎麼占線了,一打就通。
楊林太感受到的便利背後,是社會化養老服務業的升級。城關區虛擬養老院院長秦甜甜介紹,現在養老服務已從「吃飽穿暖」向「安全健康」等方面拓展,具體服務項目達15餘項。「預計年內,我們會上線一款對老人實時定位的APP。如果發生意外,126家加盟企業就能就近提供援助。」
拿著能免費乘車的「敬老卡」,幾乎去遍公交終點站的楊林太聽說了這事,覺得特別好。「萬一突發情況,也能有人來應個急了。」
楊林太說,政府把能給老年人辦的事都「包圓」了。他就盼著明年外孫高考完,送他出去上學時順便旅旅遊,「北京最好」。(記者:張玉潔)
↑2015年12月 劉軼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互動。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文化小學四年級(1)班的孩子們微晃著頭、大聲朗讀著《少年中國說》,瑯瑯讀書聲抑揚頓挫,孩子們情緒飽滿。
班主任兼語文教師劉軼站在講台上,用手勢調動著同學們的情緒。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劉軼穿著一件粉紅色外套,一頭黑發披在肩上,臉上掛著滿意的微笑。「現在全班同學都會用普通話朗讀了。」
劉軼曾經被中國網友稱為「中國最幸運教師」。2014年9月9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師范大學。當天,在他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劉軼作為貴州省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國培」計劃高級研修班的一員參加。
「受到總書記的接見是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劉軼說。這之後不到一年,同樣難忘的時刻再次來臨。
2015年8月,研修班全體參訓教師給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將大家這一年來對西部教育的所思所想向總書記匯報。9月9日教師節前夕,他們收到了回信,習總書記在信中勉勵老師們牢記使命、不忘初衷,紮根西部,努力做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指引者。
「讀到總書記的回信,我比所有人都激動。」作為這封信的主要執筆人之一,劉軼說,「現在自己更有使命感和責任感。」
2015年八月,劉軼放棄市區文化小學優越的工作環境,來到郊區剛剛建好的新蒲新區文化小學工作。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當地農民的孩子,「我剛來時發現許多孩子連拼音都不會讀,普通話也說不好,首都在哪、省會在哪都不知道。」
在教學上,劉軼花了許多心思,連下課都不離開班上,利用課間時間和孩子們交流,「培養他們說普通話的習慣,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心。」
她來時,孩子們衛生習慣都不太好,指甲過長,衣著不潔,頭髮凌亂。劉軼告訴他們「衣貴潔不貴華」。不過一兩周時間,孩子們的小手白淨了,頭髮乾淨了,衣服整潔了。
針對學生讀課外書較少的情況,劉軼將自己女兒看過的書帶到班上,又從網上購買了些送給學生們,保證每個同學都有一到兩本,鼓勵大家課餘時間讀書。
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新來的溫柔女老師。劉軼偶爾外出學習離開幾天,學生們就會拿著爸爸媽媽的手機給她發簡訊:「劉老師我好想你呀!」「劉老師什麼時候回來呀?」
2015年十一月的一天,劉軼推開教室門,就看見黑板上寫著「感恩劉老師!謝謝劉老師!」幾個大字,全班同學整整齊齊站在講台上大聲說:「劉老師,我們愛你!」
「那一刻,我掉淚了。學生喜歡你,在乎你,需要你,這就是做老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短短幾個月時間,看到孩子們的變化和進步,劉軼相當開心,「就像總書記說的,老師要做學生成長指引者,夢想喚醒者,讓孩子們知道,通過努力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和精彩的生活。我想我能行。」
來源:新華全媒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