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昨天兒童節,我有個姐妹在閨蜜群裡吐槽她男朋友:老娘趁著618大促,給家裡買了一堆生活必需品,他居然給自己買了雙限量版球鞋,說是過兒童節!氣得我當場就爆炸了:我負責家裡,他負責自己?但他表現出很無辜,還嘻RAP哈說,「女朋友太作是怎樣的體驗~」我!!!我要這種男朋友有何用!
姐妹暴躁地甩出一個表情包,正是昨天引發熱議的,虞書欣新換的社交平臺頭像
我們在感情中,有時會遇到這種狀況:搞不懂為什麼,另一半突然就生氣了。而這種令我們搞不懂的,往往被簡單地總結成:對方好「作」。
在知乎上,也有很多人提出類似的問題——
「有一個很作的男朋友是什麼感受?」
「女朋友總是很作,該怎麼辦?」
「談戀愛時總忍不住作,要怎麼辦才好?」
許多人的回答背後,看起來都是一部從甜蜜無比到心酸成狗的血淚史。
有人哭訴另一半不懂自己的心;
有人仍會因為已分手一年的ex太作而瑟瑟發抖;
有人期待著身邊的人學會表達情緒,不要動不動就「冷暴力」;
有人為另一半「忽近忽遠」、「作天作地」而困惑不已;
有人期待和另一半在親密關係中,既能各自更好地做自己,又能親密地相愛。
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渴望享有甜蜜的親密關係,為什麼在戀愛中,又常常會出現「玻璃渣」,時不時冒出來讓我們紮心呢?
在最初相愛時,我們和另一半彼此靠近,親密無間,渴望能夠融為一體。在一起之後,隨著關係逐漸深入,彼此的差異慢慢也展示出來,於是變成了:我們越來越希望有自己的獨處空間,不要總是時刻黏在一起。渴望在關係中,既能容許真實的「我」的存在,又不會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
可是,從當初彼此吸引、相互靠近時的「我」和「你」,到雙方磨合得更舒適的「我們」,卻是一段漫長的路途,也是我們許多人一生的課題。
而在親密關係中的相處模式,實際上起源於我們幼年時與父母的關係模式,以及在後來的成長中我們所經歷的各種事件。
那麼,我們該怎樣了解自己的親密關係模式?如何與另一半親密且獨立地相愛?要怎麼建立彼此之間良好的親密關係?
2020年6月11日(周四)20:00-21:00,「簡心芝士派」「親密關係系列|令人頭禿の關係」第一期開播啦! 這一期,我們特邀到從業超過8年的心理咨詢師吳靜、章婕,來和朋友們互動聊天。兩位心理咨詢師將在線視訊直播對談,和你一起聊聊這令人頭禿的關係。
約上你的另一半,一起來愉快地聊聊吧~6月11日晚上8點,不見不散呦!
>虞書欣:「別愛我,我作得很」|為什麼有些人,一談戀愛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