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該怎麼看待宋仁宗趙禎?
在電視劇《清平樂》裡,他是「溫潤仁德又不失帝王威嚴」的君主,是「廣納諫言,不奢侈,不放縱自己的欲望」的明君。在民間故事裡,他是「貍貓換太子」的不幸太子……在史料裡,宋仁宗則是一個多面「妙人」。
一、 傳聞中的赤腳大仙「轉世」
說到宋仁宗的出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貍貓換太子」。但在兩宋時期的文人群體中,對於宋仁宗的身世,傳得最神乎其神的還是仁宗是赤腳大仙的轉世之說。
如今已知最早記錄這個故事的,是宋神宗時期的太常博士張師正。他在《括異志》卷一的《樂學士》記載:「樂學士史,景德末為西都留臺禦史。嘗夢一人,具冠服,稱帝命來召……(使者)雲‘此帝所也。’……‘而主求嗣,吾為擇之,汝姑伺此。’少選,導一人至,氣色和粹,似醺酣狀。帝謂曰:‘華夏求嗣……惟汝宜。’遂唯而去。旁拱立者謂史曰:‘此南嶽赤腳李神仙也,嘗酣於酒。’帝急呼史至前曰:‘適見者,主之嗣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學士樂史在夢中得知赤腳大仙在醉呼呼的情況下被天帝指派前去投胎做皇子。雖然張師正並未直言赤腳大仙轉世的就是宋仁宗,但若仁宗不是「天選之子」那他恐怕也不會成為天子。
而如此轉世之說的產生,與宋仁宗時期的宗教和政治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繫。在澶淵之盟後,為粉飾太平,宋仁宗之父真宗帶著大臣們大力弘揚道教。真宗死後,操縱大權的劉太后又弘揚佛法。因而至仁宗掌權,北宋社會是佛教和道教並駕齊驅。只是仁宗本人對道教並無太多興趣。天聖七年(1029)玉清昭應宮焚毀,仁宗都當無事發生,不撥款重修。
因而感受到生存危機的北宋道士們,絞盡腦汁地想要仁宗重新對道教重視起來。仁宗是道教神祗赤腳大仙轉世一說便應運而生。而記錄下轉世說的張師正雖不是道士,但夢到轉世的樂史卻和道教關係密切。據說樂史本人就是「母夢許真人令吞五色珠而生」。
赤腳大仙轉世還契合了當時朝廷加強皇權的需要。長相酷似彌勒佛的赤腳大仙是在佛道共同的聖地南岳飛升的。南方屬「火」,正契合北宋的「火德」。大仙又姓「李」,其下凡之舉與老子化身李弘下凡有諸多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繫。而自兩晉以來打著李弘轉世的燈號叛亂的人不可勝數。於是仁宗是赤腳大仙轉世,就有了仁宗能控制叛亂者的意味。這剛好又契合了仁宗朝的王則兵變一事……
可見,仁宗是赤腳大仙轉世一說,本質上雖是道家杜撰的一則故事,但卻暗含著北宋的宗教鬥爭,反映了當時的一些政治實況。
二、士大夫眼裡的賢明之帝
雖然仁宗不可能真的是赤腳大仙轉世,但後世士大夫對他的評價卻不低。要知道,仁宗廟號裡的「仁,是第一次作為廟號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廟號獨稱仁」,亦是北宋名臣王珪在為仁宗撰寫挽辭時特地指出的。
仁宗作為一位君主,能得到「仁」的稱號,背後的重要原因就是他能克制自己的情感和偏好而做一個「工具人」。對於士大夫們而言,君主能克制自己的私欲而尊重他們的看法,給他們足夠的施展拳腳的空間,那麼這位君主就已經做好了「君主」的職責。
漢武帝、唐太宗這樣自有雄才大略的帝王縱然是好帝王,但朝堂的「蛋糕」只有那麼大。帝王分得多了,朝臣們自然心有不甘。而仁宗能更多地「讓利」給臣子,讓自己是帝王卻又淡化自己的存在,甚至讓局面到了帝王與朝臣「共治」的時代,後世被帝王當奴才計程車大夫又怎能不懷念?
三、「庸常」的北宋帝王
只是說到底,如果仁宗真的有漢武帝或唐太宗一般的個人才華和雄心壯志,也不會克制自己的欲念,而任臣子們大顯身手。在仁宗「仁」的背面,立著的正是他的「庸常」。
在仁宗把權力大量讓渡到臣子們手中之後,他就成了深居宮苑的一個國家象徵。至少從他參與的政治活動來看,他在其中展現的能力都是平平無奇的。甚至他本人的性格,都適合「庸常」這一評價。
而要說仁宗是個好帝王嗎?當然。不然他不會有「仁宗」這個廟號。但要說他是個個人成績斐然的帝王嗎?他在位四十二年卻並沒有漢武帝或唐太宗一般的成就。只是若沒有他,仁宗朝人才輩出,國家繁盛的局面也不會出現。所以他雖難擔北宋「男一號」的大量,但無疑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趙禎怎樣?他真配得上「仁宗」這個廟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