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 | 北方有佳 · 主播 | 應猶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現下最熱的劇集恐怕就是《清平樂》。
這可是雲集了晏殊、范仲淹、歐陽修等「全文背誦並默寫男子天團」的古裝大劇。
牢牢占據男團中心的就是與宋仁宗亦師亦友的晏殊。
歷史上的晏殊,生涯官拜宰相,被歐陽修評價:「富貴悠遊五十載,始終明哲保身全。」
課本中的晏殊,一生寫詞過萬,上承南唐「花間派」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宋詞婉約派,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少年景名,振興家道,仕途風光,才華光耀,感覺他的人生已經走向了巔峰。
有財且有才的晏殊用一生給後人上了生動的一課,什麼是人生最高級的「炫富」。
品格之富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家道中落的江西晏家迎來一子,取名晏殊。
這孩子聰明好學,繼承了晏家書香門第的良好基因,五歲熟讀百家之詩,七歲就能獨立作詩賦文。
當時趕上宋真宗大肆選拔和培養人才的好時期。江南按撫張知白聽說此事,便把這位神童的天才事跡上報了朝廷。
宋真宗聽聞後,特許晏殊同其他來自各地的數千名考生一起參加殿試。
殿試,是科舉考試中的最高環節,由皇帝親自監考選拔。大殿之下上有耄耋老人,下有少年書生,而14歲的晏殊卻是年齡最小的一個。
許是對自己的才華特別自信,晏殊顯示出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沉著老成的一面。
他奮筆疾書,一蹴而就,淡定得讓皇帝吃驚,閱卷後發現文采卓越,立馬賜他同進士出身。
宋朝文風鼎盛,才子太多,但為什麼晏殊是皇帝眼裡不一樣的煙火,還是因為接下來發生的事。
在成為同進士後,按規矩還要進行詩詞歌賦的考試。試捲髮下來,晏殊卻主動上奏:「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題。」
話中之意是:「這道題我做過,您來點別的考我。」
少年目光灼灼,一點都不懼換題落榜的危險。
真宗立刻對他另眼相待,大嘆比才華更可貴的是誠實,授予其秘書省正事,留秘閣讀書深造。
相比42歲才供奉翰林的李白,44歲當上河西縣尉的杜甫,晏殊的前程簡直是逆天,不知讓李杜哭暈多少回。
真正有才華的人,從不虛浮世故,心靈精神深處自有一輪皎潔明月照徹心性。
在大家都以為晏殊從此飛黃騰達的時候,晏殊再次展現了不同於年齡的老成穩重:他每天閉門不出,一邊給弟弟講解經書,一邊自己看書學習。
當時的宋朝天下安定,百姓富足,朝野上下彌漫著享樂之風。每逢節假日,從皇宮到民間,處處歌舞升平。
人不風流枉少年,晏殊作為當紅炸子雞,難道不應該在全民娛樂中走走流量,享受人生嗎?
真宗知道後非常感動,公開在群臣面前表揚他:「你看看你們,隻知道吃喝玩樂!人家晏殊卻在閉門苦讀!」
晏殊卻誠懇無比地告訴皇上:「不是不愛玩,是玩不起,沒錢。」
越是誠實以對,光亮正大的人,越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這句貧窮限制了他的自由,坐實了他「誠實純臣」的人設。真宗放心的升他為翰林學士,陪太子(宋仁宗)讀書。
在《解厄學》中,晏殊闡述了他的價值觀:「大智無詐,順乎天也。」所謂順乎天命,不外乎「真誠無欺」。
看來皇帝對他的喜愛,始於才華,忠於人品。
晏殊也沒讓皇帝失望,上能穩定政局,下能禮賢下士。
閒時做詩益勤,到晚年時,見諸詩集的竟逾萬首之多。
宋祁在《筆記》一書中說:
晏丞相末年詩,見編集者乃過萬篇,唐人以來未有。
縱觀唐宋所有大家,也只有號稱「六十年間萬首詩」的陸遊能相提並論。
世間哪有什麼捷徑,筆耕不輟的勤奮,內外兼修的品質,讓晏殊恩寵久盛不衰,才華歷久彌新。
精神之富
宋仁宗時期,晏殊再不是那個沒錢的窮小子,他位極人臣,官拜宰輔。
從「寒士」成為「官人」,晏殊也有了「未嘗一日不宴飲,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樂相佐」的資本。
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晏殊的閒暇之餘吃起酒來唱著歌,煮茶撫琴樂趣多,「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亦或「畫鼓聲中昏又曉。時光隻解催人老。」
但是對「富貴」二字,晏殊是有自己的見解和品味的。
宋真宗時期,宰相寇準曾兩度入相,於是有點小得意,顯擺道:「老覺腰金重,慵便枕涼玉。」
只有晏殊沒有點讚,實名點評:「未是富貴語。」
宋人曾做《富貴曲》,裡面飆了兩句:「軸裝曲譜金字書,樹記花名玉篆牌。」
晏殊卻評價:「一看就是個乞丐相!有什麼可拽的?」
披金掛玉,在晏殊眼中豈是一個「俗」字了得。那麼,晏殊心中的富貴是什麼呢?
答:「餘沒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唯說氣象。」
什麼是氣象?
氣象是:「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
氣象也是「梨花院落溶溶月,楊柳池塘淡淡風。」
氣象更是:「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
還反問土豪之「土」:「窮兒家有這景致也無?」
我的炫富,不在於給你看錢,而是給你看我看到的風景,和風景背後這怡然自得的富餘之心。
作為開創宋詞新天地的晏殊,詞作很是清雅高潔,仿佛從未受到世俗瑣碎的污染與牽絆,流露出自然而然的低調豪華。
富有的人自有一番風花雪月,這是一種骨子裡的修養,一種文化品格,一種精神氣度的豐滿自得。
所以晏殊何止是富貴閒人,更是精神貴族!
現代社會也是如此,財富地位從來不是顯擺出來的,而是你日常的品質、品味、格調、選擇,處處流露出你是「暴發戶」還是「真貴族」。
換言之,查爾斯王子自願放棄王位,30年來日復一日在土地上勞作,默默打造自己的有機莊園;
比爾蓋茨夫婦從來不曬豪宅遊艇,卻捐出全部身家做公益;馬雲從來不大金鏈子小手錶,說不知薪水為何物,提前退休去當個「鄉村教師」。
真正富有的人,才有捨棄富有的決心,才有回歸自然的本心。
氣度之富
晏殊這番富貴見解之所以難得,並不是來源於從小耳濡目染,也不是因為仕途太過坦蕩。
相反,朝堂風雲變幻,一路平步青雲的晏殊,也曾在扶搖直上時幾經坎坷。
晏殊一生曾遭遇三次貶謫。
第一次,他反對太后提拔對自己有恩的張耆為樞密使。
第二次,他反對太后「下旨服兗冕」,也就是穿上君王的禮服,去太廟行祭祀之禮。
要知道宋真宗死後,仁宗主少國疑,請劉太后「垂簾親政」還是晏殊提出的。
但看著掌權日盛的太后有任人唯親、冒天下之大不韙之舉,這位純臣毫不猶豫地剛毅直諫。
被貶謫的晏殊,做了什麼呢?
他發揮了最閃光的學識和才華,大興教育。
外放河南時,晏殊邀請范仲淹,執教應天書院。後來倆人一拍即合,創立分科教學,改良科舉考試,促成了宋代學校教育的興起。
他又利用獨到的眼光,挖掘人才。這一挖,挖出了宋朝政壇文壇的半壁江山。
歐陽修寫他:
得一善,稱之如己出,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等,皆出其門,及為相,益務進賢材。而仲淹與韓琦、富弼皆進用,至於臺閣,多一時之賢。
此時的晏殊是快樂的,他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守住了初心,保住了氣節,為大宋推薦人才,自有「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的胸襟。
第三次貶謫,是在拜相三年之後的「慶歷新政」。
對方先是彈劾他中飽私囊,被證偽後,又附言其有意隱去仁宗生母宸妃的打算。
這段諱莫如深的宮闈舊事,也揭開了《清平樂》開頭幾集的序章。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大人其實很受傷。
但「人間萬事何時了」,他嘆人生,卻不悲命運,更不願辜負時光,追憶功過,便以「徜徉於大小之隱,放曠乎遭隨之命」的氣度揮袖而去。
這份氣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不以己度人。
後來,同樣經歷過罷相的王安石曾回憶,早年晏殊勸過自己這麼一句話:「能容於物,物亦容矣。」
晏殊看見這個年輕人如此出類拔萃,誠懇地建議他打開心胸和度量,不要自視太高、過於偏執。
但清高孤傲的王安石終究是錯付了這一番苦心。
十年後,宋仁宗感念晏殊年老體衰,召他回京留在身邊,以宰相之儀待之,每五日召見一次。
而晏殊低廉甜頭守禮,走過宦海沉浮的他,隻願做個小透明,從不給皇帝添麻煩。
六十五歲晏殊去世,皇帝悲痛不已,特意罷朝兩天,前往悼念,追贈司空兼侍中,謚號元獻。
試問身處波詭雲譎的官場,個人命運瞬息萬變,有幾個人被貶後能重返朝堂又全身而退?
晏殊做到了,靠著他知理守節,寵辱不驚,有容乃大的氣度做到了。
平心而論,宋朝經濟發達,臣民富足,真要在宋朝設個福布斯排行榜,晏殊壓上全部身家才華,也未必排得上名次。
但若論品質之富、精神之富、氣質之富,惟有晏殊,胸中有丘壑,看淡世間物,詩情畫意炫爛了一生,驚艷了時光。
拼也拼過,玩也玩過,也曾意氣風發,也曾內斂安詳,他終究活得個坦坦蕩蕩,清清爽爽。
恍然中,他最愛的還是安靜賞景,舉杯吟唱: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參考文章:
1.《宋史·晏殊傳》
2.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五
3.歐陽修《晏元獻公殊舊學之碑》
4.歐陽修《晏元獻公挽辭三首》之三
5.王銍《默記》卷中
6.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 卷第二十六.晏元獻
加入「十點讀書會員」
-圖片來源-
《清平樂》劇照
-作者-
北方有佳,十點讀書邀約作者,怡然自樂小女博,觀察社會愛生活。真知洞見非深刻,僅供尋歡與做樂。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們喲
你點的每個讚,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清平樂》爆火:一個人最高級的「炫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