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今天我們聊聊買衣服的那些困惑:
冬天商場最便宜的一件羽絨服打過折都要上千,現在百元山寨網紅店大行其道也不是沒有道理。
百貨商場的現狀
1、大眾審美偏low?
商場里的衣服再醜卻依然有人買單,其實也就間接證明了大眾審美的水平。這也難怪,畢竟我們從小穿的衣服長這樣:
從小吃到大的食堂長這樣:
爸媽最愛的「簡歐」裝潢風格是這樣的:
打開拼多多,銷量最好的爆款長這樣:
大陸數量龐大的年輕男士認為這才是他們需要的女孩:
與之對應,就不難理解商城里這些衣服有人買了:
但也不能單純的批判網紅太low,因為有大批的網友愛看啊;不能嫌棄商場里的衣服醜,因為有人願意買啊!
我們正處在一個審美水平跌入深谷的時代。數千年積淀、傳承的中華文明,太多太多都在這幾十年被拋棄、被消耗殆盡,而審美就是其中的犧牲品之一。
百貨商場里賣最貴的,往往也是最醜的亮片串珠羊絨衫和五顏六色的貂皮…
真正有購買力的那些70前的人,形成他們審美觀的時代,並不是我們現在這種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
他們評價一件東西的好壞,往往是通過價格、看上去是不是上檔次、質量等方面評價。畢竟,中年人會更注意自己是否暖和,在醜和冷之間也更容易選擇「醜」。
2、國產大牌=抄襲?
沒有很多錢的普通年輕人們,他們更盲目追求潮流,導致現在的衣服趨同化非常明顯。
充滿標語的T恤…
各種所謂oversized的不合身剪裁…
還有撿大師們玩剩的解構主義…
不要以為只有網紅設計師偷懶,在國內抄襲的普遍性超出了我們對品牌價值的肯定。國內一線的抄國際一線的,國內二線的又抄國內一線的,三線的又抄二線的,等等如是。
▲哥弟:¥450
Gucci原版:¥4,900
幾乎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國產品牌都或多或少的借鑒or抄襲國際大牌,就不能自己創作麼?
淺析原因:
我們在百貨商場里看到的衣服都不便宜,並且基本上完全自主設計的東西少得可憐。究其原因不過有以下幾點:
1、潮流趨勢這件事,我們沒有發言權
雖然歐洲和亞洲都有服裝史,而形成品牌這個東西確確實實是在歐洲。
在法國貴婦挑選面料的時候,中國人在抵禦外辱;在英國紳士savile row調整禮服松緊的時候,中國人在8年抗戰。
直到今天,每年兩場的巴黎、米蘭、倫敦、紐約四大時裝周,來自中國的設計師不到十分之一…
而那些引領潮流的大秀:Gucci、Prada等等,往往也跟中國品牌沒有關係。對於大部分國產品牌,為了迎合市場,就出現了以上所說的各類不倫不類的中二設計。
2、沒有尊重原創的環境
為什麼有奢侈品明明很貴,但很多人都為之瘋狂。它靠的不僅僅是品牌,還有的是產品本身。畢竟,產品被認可才會有品牌。
歐洲對於文化的保護非常重視,尤其是本土文化。奢侈品,不單單是一個賣衣服的品牌了,已經是歐洲文化發展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
而在中國,抄襲設計易如反掌,造成真正原創的中國設計越來越難。
試想,山寨一下大牌多麼容易,接受度多麼高,哪個公司還會冒險接受新晉的設計師的設計?山寨越來越繁榮的同時,原創的設計和品牌會越來越落寞。
3、價格居高不下
再說說定價,服裝的商場價基本上是成本價乘以八倍到十倍來算,也就是說一件1000塊的衣服成本也就百來塊。
把零散的布料配件組合,做成一件產品不是那麼簡單的,面料、設計、製作、庫存、運輸、宣傳、銷售,這些過程都需要分成。
就拿中國的銷售來說,從工廠商—批發商—經銷商—代理商—零售商—消費者,慢慢轉嫁,一層一層的都得賺點兒。
這麼一想,商場動輒百元上千的衣服真是不算貴了。
另外,貴不貴這個問題跟我們的收入息息相關。比如,美國人均收入3000,一件衣服十幾美金到三四百美金;中國人均收入3000,一件衣服幾十塊到幾千塊。
由此可見,人民幣購買力太弱了!那我們周圍就沒有買得起的好設計麼?有的。
源自:ELLEMEN
編輯:森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