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百花齊放的九月刊一直都是時尚圈每年最濃妝艷抹的一筆。
吳亦凡登上的《Dazed China》九月刊,以攜手藝術家張洹打造的一組面部顏繪大片,在今年的群芳爭艷中仍然展露出了別具一格的獨特風貌。
這種區別於常規的面部化妝手法如今在時尚圈也不算稀奇,之前磅礴也為大家介紹過很多腦洞新奇的幻妝藝術家。
比如讓鵝仔 Ezra Miller 在 2019 年的 Met Gala 上大放異彩的加拿大幻妝師 Mimi Choi 徐婕,就是不容忽視的個中翹楚。
就像吳亦凡的這封金九封面中,還有兩個分別用黃金甲和玉珠簾制成的口罩,共同展現出了東方美學 DNA 中的俠骨柔情——
永遠都在前進的時尚圈,幻妝如今都成為了「過去式」。
各種 3D 化妝手法和立體面部裝飾層出不窮,甚至成為了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並有著全新的視覺語言與社會意義。
Sheridan Tjhung 設計的水鑽口罩
尤其是各種面部裝飾,在不可抗因素帶來的口罩熱潮後,也成了一股愈演愈烈的潮流趨勢。
Tilda Swinton在 9 月 2 日亮相第 77 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紅毯時,就身著 Chanel 2020 春夏高定系列,手持刺繡藝術家 James Merry 制作的靈感來源於刺魟的面具。
Lady Gaga在2020 VMA 頒獎典禮上展示的8套服裝造型,也分別配以了Cecilio Castrillo、Conrad Muscarella和 Lance Victor Moore 等諸多面部裝飾。
早前回歸的 Blackpink 的《How you like that》中,Jennie 也有眼下紅寶石的面部裝飾造型。
不同於 1989 年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第一場秀上,希望以面罩的遮蓋聚焦人們對服飾本身的關註——
如今的面部裝飾早已成為秀場舉足輕重的點綴之一,也是設計師風格的強化。
癡迷於水晶的 Area 秀場上,就總能看到各種水晶制成的面部飾品。
Area 2020 SS
Giambattista Valli 2020秋冬系列中,也有澳洲飾品設計師 Sheridan Tjhung 設計的珍珠水晶頭紗。
2020春夏系列還把品牌血液中的繽紛花朵、夢幻羽毛「鑲嵌」在了模特的臉上。
更不用提曾掀起了一陣潮流的 Gucci 2019 年秋冬系列中的「眼淚妝」。
PS:Jean Paul Gaultier 2007 春夏高定秀中,也有眼淚妝的存在。
今天磅礴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用自己獨特的審美打造著各種風格迥異的面部裝飾的藝術家與設計師。
「手工」的治愈
James Merry
先介紹前文提到的英國刺繡藝術家James Merry。
他最近在時尚圈的曝光量十分高,今年八月時 Gentle Monster 全新推出的「Redefinition Of Eyewear」藝術家合作項目中,就與其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Sacrum」的實驗性藝術品。
James Merry的作品以仿生自然為主要特征,他本人也表示他是從自然中汲取靈感,通過刺繡等手法和珍珠、植物等原材料將自然搬運到他的作品中,突出人的面部。
James Merry說:「我想清除那種人類傲慢的自我中心意識,創建這種人類與動物、植物之間的流動。」
2017年 Gucci 和《GQ》合作的「The Perfomers」項目曾採訪過他,講述他制作手工面具的過程。
James Merry的設計從來沒有制作圖紙或原型的過程,全部都是手工制作,且不借助任何多餘機器,都是他自己對正在使用的材料所進行的自發反應。
「我喜歡縫制的節奏,你必須減慢速度,認真集中的聚焦在正確的點之上。在繁忙的生活中,它能有效治愈混亂的心靈。」
Polina Osipova
同樣沉迷於刺繡的還有莫斯科藝術家 Polina Osipova。
從 2015 年在逛跳蚤市場時遇見一件絲綢傳統服飾後,Osipova內心的創作欲望就被徹底激發了。
她通過結合繁雜的珠寶設計與刺繡手法,創作出了一個個面部裝飾作品。每一個都像是俄羅斯神秘主義和18世紀洛可可的結合,華麗且怪誕。
Osipova是科班出身,大學念的是珠寶設計專業。
出生於楚瓦什的她從小就深深地為俄羅斯的民族文化著迷,其中的寓言故事、傳統文化和過往歷史都是她的靈感來源。
楚瓦什人有一種結婚習俗,是新娘會哭著唱一首當地傳統的悲傷歌曲,類似於中國的「哭嫁」。
Osipova就以此為靈感,創作了「Crystal Tears」系列。
她還在採訪中說,自己本身就是個情緒化的人,眼淚能讓自己緩解。
Osipova兒時格外迷戀各種插畫繪本,尤其是 Ivan Bilibin 的。
在 Ivan Bilibin 的插畫中,女主人公總是穿著傳統服裝,這也讓 Osipova 忍不住想像自己穿戴「Kokoshnik」(俄羅斯民族頭冠)的樣子,並成為了她的另一靈感來源。
Osipova的 Kokoshnik 仍然運用著她一貫的珍珠和刺繡手法。
她說:「我的珍珠皇冠盡管因為材料看起來夢幻又優雅,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是試圖讓人們思考自己的個人空間和逐漸放棄的隱私。」
她還為 Gucci 制作了一款特效濾鏡,也被 Gucci 官方收入囊中。
這款濾鏡的原身其實是 Osipova 最火的作品「I See You」,以現代監控照相頭為主元素。
Osipova說:「如果傳統故事或者動畫片裡的女主活到現在,那她戴著的Kokoshnik 一定是連著監控照相頭的吧。」
在她看來,如今的資訊化社會就像是無時無刻對準我們的照相頭,監控著我們的生活與一切。
看似華麗的世界,背後其實也是一種對隱私的放棄。
和 James Merry 相同的是,Osipova也說:「刺繡讓我度過了很多苦難的時期。因為刺繡是個高度專註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會幫你清空,讓你有時間和精力反思自己的感受和周圍的世界。」
在面部裝飾藝術家的身上能看到的第一點,是「手工」的治愈。
「垃圾」的重生
Lyle Reimer
曾在 M.A.C 工作,如今已徹底「放飛自我」的藝術家Lyle Reimer,他創作面部裝飾的手法也很特別——
他花費數年時間去搜集各種在他人眼中毫無價值的「垃圾」,嘗試著展現廢棄物的美感,讓其重生。
他從雕塑、抽象拼貼和人體藝術中汲取靈感,以臉為想像空間來構建其華麗的拼貼作品,來源於生活,卻打造出了一種能窺見超現實主義的前衛實驗特質。
而這樣的一個作品往往需要耗費 4 個多小時之久。
功夫不負有心人。
Gucci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和 Moschino 的創意總監 Jeremy Scott 都對 Reimer 頗為賞識。
Lyle Reimer曾說,他就像《欲望都市》裡的Carrie Bradshaw,寧願餓著肚子,也要省錢買上一本《VOGUE》。
他的才華也讓他一圓「追星夢」,受到了《VOGUE》的賞識和盛讚。
《Dazed》與 FKA Twigs 創辦的電子刊物《AVANTgarden》,也邀請了 Lyle Reimer 共同打造了「Beauty of the Discarded」拍攝項目。
這系列延續了 Lyle Reimer 一直堅持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用各種廢棄內衣、購物袋等材料制作,很多材料還來自於知名人士的捐贈,比如設計師Christopher Kane。
這也是 Reimer 第一次在自己之外的人身上做面部雕塑作品。
Reimer 說他的靈感來自於他藝術家媽媽始終秉承的觀念和哲學:觀看世界上沒有任何感知價值的食物,然後重新塑造它們,使其變得有價值。
「我們如何決定什麼是垃圾,以及為什麼這些詞經常具有負面含義。當你在從垃圾桶中拿出的物品旁邊加上‘美麗’一詞時,就為它們帶來了新的生命。」
Shalva Nikvashvili
出生於喬治亞的藝術家Shalva Nikvashvili,也非常善於利用麵包、煙頭、施工廢料等「垃圾」,以面部裝飾來表達對身份的探索。
他從2歲起就從未停止畫畫,對他來說畫畫更像是一種自我治愈與宣泄的表達方式,也是一種可以逃避現實沉溺於理想世界的一種方法。
創尷尬刁難他來說更像是在記日記。
成年後他更是把生活中的記憶、情感和對世界的觀察表現在面部裝飾作品上,通過它們言說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每件作品都是對他的思想、觀念和記憶的探索與體現,是一種情感宣泄的過程。
他喜歡用各種東西來創作,因為他始終認為一個好的藝術家不該被材料所局限,應該超越「垃圾」的標簽。
他說:「最美的東西來自被丟棄或遺忘的物品。」
其中他非常喜歡用各種食材,同時他也說他用食物創作作品時總會把食譜放在旁邊,最後再把它們變成晚餐。
有人喜歡他的作品——
比如 Izzue 2019 秋冬系列與 Marni 2020 春夏系列就都邀請他展開了合作。
當然也有人不喜歡——
而 Shalva Nikvashvili 說:「我不創造時尚。我不是時裝設計師。我也不是配飾設計師。我更希望在藝術與時尚之間架起橋梁,保持平衡。」
「每個人對美的看法都不一樣。對我而言,美是一種有影響力的情感或能量。」
Cyrus Kabiru
自學成才的肯亞藝術家Cyrus Kabiru,也從流浪者、觀察者和探險家的視角出發,大膽利用廢棄物和再循環材料創作,用作品敘述著自我經歷。
他的作品都是肯亞當代生活的寫照,或是對未來世界的一種展望。
「C-Stunners」是他的代表系列,採用他在家鄉內羅畢漫遊時回收的垃圾和廢棄電子產品制成。
這個系列是他創作時間最長的系列。
創作起源是因為當 Kabiru 還是個孩子時,他的父親拒絕給他買一幅眼鏡,讓他自己制作,於是他就真的自己用各種廢料來制作。
他的作品中既有傳統部落風格又帶有科幻色彩,還體現了內羅畢青年一代的感性和態度,也讓他得到了業內的諸多關註。
Cyrus Kabiru 說:「我感覺就像是大自然計程車兵之一。」
Adriano Renna
別名 Proxima2000Taur 的Adriano Renna,通過對各種「垃圾」的運用,構造了他眼中的「有機未來主義」的面部藝術。
他用喝光的依雲水瓶、塑膠包裝、藤蔓、花瓣到數據線等,手邊任何一切可以搜刮出來的「垃圾」材料來變成他的面部裝飾藝術作品。
Renna說他認為未來世界人類一定與面罩離不開,尤其是各種植物元素也是他將現代和自然的融合,是他通往幻想中的烏托邦。
雖然他目前的作品還不多,不過這種對「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既體現著時尚圈近些時愈演愈烈的可持續時尚,也賦予了「垃圾」第二生命。
「整型」的思考
Akiko Shinzato
畢業於聖馬丁珠寶設計專業的日本珠寶設計師Akiko Shinzato,她的面部裝飾作品一直以怪奇聞名。
比如仿照人類流汗的汗珠系列和仿佛戴上了假髮的接髮系列,都腦洞新奇。
她最出名的,是體現著當代社會關於整型的諸多現象與思考的「Another Skin」系列。
該系列分為用施華洛世奇水晶做的「Wearing Makeup」,和皮質的「Putting Someone’s Identity」,利用皮革、水晶兩種與金屬相結合,探索如何利用裝飾品來改變人的外貌。
其中「Wearing Makeup」將化妝的形式誇張化,以突出想要美化的部位的形式提供了一種截然不同的「上妝方式」。
「Putting Someone’s Identity」則「收錄」了各種完美五官,讓你哪裡不滿意替換哪裡。
後來她又推出了「Self-confidence Boosters」系列,利用金屬絲讓你的面貌更符合大眾化審美,並美其名曰「自信助推器」。
什麼八顆牙式微笑、直角肩、天鵝頸等,都不禁讓人反思「美的標準」。
Shinzato 說:「我發現大多數人都對外貌不自信,不敢展現真實的樣子。也許通過遮住臉上的部分特征,能讓他們有一種扮演別人的感覺,從而有力量去揭示真實的感受。」
Joanne Tan
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馬來西亞珠寶設計師Joanne Tan,她也用珠寶提供了一種看待「整型」的新視角。
她的「Not your average Beauty」系列,以美化面部而完全不改變它為核心思想,再用精致18K 金金屬、鑽石和珍珠,來對抗媒體對美的固定化審美和現代人對整形手術的癡迷。
從山根夾到假鼻環,多樣化的面飾沿著五官起伏攀爬,用線條勾勒出人們在意或不甚完美的部位,讓穿戴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改變臉部符號,也借此挑戰著現代人追求理想化五官的思維。
整型和化妝,體現的都是人們對於美的追求。這種追求沒有高低貴賤,或是非對錯之分,全都是個人主觀的喜好和選擇。
「另類」的包容
Cupidsvault
目前居住在紐約的Cupidsvault,今年不僅才 20 歲,還是一位僅用一年時間就迅速走紅的面飾藝術家。
他的作品,在眾多藝術家中都有著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和記憶點。
鏈條、釘珠、螺絲釘、曲別針……Cupidsvault的面飾通過採用黏膠和 PS 技術,使別針等裝飾物有一種嵌入皮膚的既視感,呈現著獨特的「暴力美學」。
起名為 Cupidsvault(丘比特的金庫)的原因也很有意思。
是因為他一開始只是把他的社交平臺當作自己的金庫,從 2016 年起就開始積累作品,直到他創作的「金子」越來越多後才正式公開。
此外,Cupidsvault的靈感還來源於自然和生活。
他說:「我總是看著各種有機形式和自然現象,比如明火的顏色。宇宙已經包含了可能存在的每一個想法,我們學習的越多,我們就越有機會獲得它。」
因此雖然有的作品看起來讓人有點毛骨悚然,但 Cupidsvault 突破傳統的創意妝容還是讓他被一家時尚工作室聘請,越來越多的時尚雜誌都會找他合作。
除了雜誌,他還會為美國歌手 Dove Cameron 的新音樂錄影帶定制造型;
會為 Will Smith 的女兒 Willow Smith 拍攝寫真;
甚至還是這季倫敦時裝周 Paolo Carzana 大秀的美妝總策劃。
他說:「痛苦是永遠存在和非常真實的東西,而美麗被視為純粹膚淺和客觀。」
Austin Smith
嘀——
密集恐懼症警告。
另一位同樣推崇著暴力美學的,是畢業於芝加哥藝術學院的紐約視覺藝術家和首飾設計師 Austin Smith。
Austin Smith 的作品像一幅幅超現實的畫作,描繪著飛濺的鮮血和藝術的融合。
他說:「我從來沒有把化妝看作是用來放大自己美麗的東西,我需要看起來可怕而更有趣。血液、瘀傷或是污垢是最好的化妝品。」
就像磅礴會在開始進行密集恐懼症提醒,大眾對於 Smith 的作品的態度也是褒貶不一的。
Smith本人對此是毫不介意。
他說:「我明白我的藝術表達可能讓人感到不舒服。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舒適區,但我們需要走出自己的區域去創造不同的事物……為迷失方向的人們創造一個全面的環境也更有趣。」
雖然 Austin Smith 創作此類作品的時間也不到三年,但他們兩如今在時尚圈不容小覷的影響力都說明了,多元化的審美和時尚的包容性。
上世紀 80 年代前,化妝一直被視為是僅僅用於修飾面容的一種手法,沒有什麼藝術性可言。
直到 Phyllis Cohen 橫空出世後,她激進而前衛的化妝手法徹底改變了這一觀念,也開啟了化妝作為現代藝術表現手法的全新時代。
化妝不再單純是一種對面部瑕疵的遮掩,而是將我們最真實的內在勇敢地展現出來,是作為輸出創意和展現自我的一種方式。
就像哲學怪咖齊澤克曾講過的一件趣事:
—「你會選擇什麼樣的化妝舞會服裝?」
—「畫著我自己的臉的一副面具,這樣人們就會以為我不是我自己,而是某個假冒我的人。」
當代藝術首飾也不同於傳統首飾,它的珍貴之處不取決於材料的價值,而是藝術家所傳達的思想與情感。
結合了化妝和當代藝術首飾的面飾藝術品,其實也是如今這個數字濾鏡風靡和全員 PS 的時代,順勢而生的藝術產物。
就像在這些面飾藝術家身上,我們能看到手工的治愈、垃圾的重生、整型的思考和另類的包容——
時尚的治愈、頑強的生命、對社會的思考與發聲以及多元化審美的包容,每一個都是時尚所帶給人的寶藏。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所有者,文字為博主原創。
本期文字助理:Zooey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微信公眾帳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幹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臺,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
如果這樣的帳號你感興趣,那麼請置頂或星標我們的帳號。⭐️
另外你也可以關註我們新開的公眾號「衣首包辦」,搜索「衣首包辦」、「Chic_Office」或者掃描下方QRCode就可以關註我們啦~
這裡有一群忙著寫寫寫、樂於買買買、善於挖掘生活中各種有趣而又美好之物的編輯們,來為你出謀劃策、與你種草拔草。💖
點擊下面的文章標題👇🏻,即可快速查看往期精選內容:
🛀精致女孩的幸福感,其實是洗出來的
💤拯救失眠黨?這些好物怎能錯過
🧢這個夏天,誰不以「帽」取人呢?
🕶一秒超模臉,竟全是靠它?
🏊🏻♀️你以為她們去海邊真是為了遊泳?
🧻一白遮百醜,我美我先用
🌬我有故事,你有香水麼?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