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源/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前同事小朝來找我訴苦。說自己工作6年,每天任勞任怨、早出晚歸,主管卻對他的努力視而不見。他羨慕又憤憤不平:「你看,你們升職的升職,創業的創業,都混得風生水起。我呢?現在還在公司最底層,薪水拿最少。
我們主管總盯著我慢,難道就沒看見我的努力?龜兔賽跑里的烏龜夠慢了吧,可最後還不是因為努力奪得了冠軍。」我想了想說,你有沒有想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其實不是說給烏龜聽的。它並不是表達:努力就能得冠軍。
小朝聽了,明顯愣了愣,說:「什麼意思?那是講給兔子聽的?」我點點頭。對,龜兔賽跑是告訴兔子:別睡覺,要汲取教訓。下回再跑,它只要不出夭蛾子,是肯定能贏烏龜的。畢竟,沒有天生比兔子跑得快的烏龜。
小朝困惑地問:「你的意思是,努力是沒有用的?」我說,努力當然有用,但一只正常的烏龜在一只正常的、不睡覺的兔子面前,沒用。
所以你的努力,不能用龜兔賽跑來形容。總有人會有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只要付出足夠長的時間,肯吃苦,就會有回報。可是,投入的時間並不能和成功直接劃等號。幹活時間長短不是衡量一個人努力與否的標準。
小朝委屈,覺得自己的努力主管總是看不到。其實,他的主管也委屈,這種「低耗努力」型的員工,往往是「有毒員工」。
不要做這3種「越努力越有毒」的員工
《別讓無效努力毀了你》這本書中曾提到,高效能的三要素是時間、能量和注意力。而在這三件事上犯跟頭的員工,往往就是「越努力越有毒」類型,也往往最讓主管們無奈。
那麼,這三種有毒員工怎麼分辨,他們有哪些表現?簡單概括來說,就是四個字:不會管理。
1、不會管理精力,只做線性努力
線性思維是一種直線的、單維的、缺乏變化的思維方式。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從自我認知而出發的思維模式。具備這種思維模式的人,在生活與工作中,如果想要做大10%,是完全可以通過努力換得。但如果想突破甚至超越10%,線性努力就不太能做得到。
舉個例子。紀錄片《人間世》里有個擔架員徐曉明,日常工作是把患者抬上救護車,送往醫院。由於每天工作強度大,徐曉明總是幹得筋疲力盡。
看到身邊不少同學賺了大錢,自己很辛苦,徐曉明感到不滿足,他想跳槽。但他媽媽對他說,別想那麼多花花腸子,踏實努力幹下去吧,你只要做好這一件事,以後什麼事都難不倒你。
在醫療系統里,擔架員不屬於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系列。與臨床醫生相比,擔架員業務單一,上升空間幾乎為零。也就是說,即使徐曉明再努力、再認真,他所拿到,只會是上文說的10%,這已是他的收入天花板。
如果想像同學那樣賺取更多財富,徐曉明僅僅依靠每天重復又重復地線性努力,是賺不來的。
2、不會管理注意力,就是在無效用功
松浦彌太郎在《思考的要訣》中說:其實,只要認真起來的話,你能在三個小時內持續專注於某一件事。管理注意力,就是提升專注力。這是一種專注投入做某件事,從而獲得愉悅感體驗的能力。它可以看做是一種「心流」的狀態。
什麼是「心流」?心流就是當你特別專注地、做一件目標明確而又有挑戰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這個挑戰,可能會進入的一種狀態。
小孩子專注力的缺失,最典型表現是寫作業時,玩手轉筆摳桌角,注意力不能聚焦在學習上。成人缺乏專注力,更多體現在每時每刻,忙於應付外界的各種干擾。
所以,注意力管理最能檢驗,一個看似一直忙忙碌碌的員工,是真努力、進入了心流狀態,還是無效用功,只在做做樣子。
3、不會管理時間,缺乏價值成本思維
一個人可以在10分鐘內看完一份報紙,也可以看半天;一個大忙人20分鐘可以寄出一大疊明信片,但一個無所事事的老太太太可以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個鐘頭,尋眼鏡一個鐘頭,查地址半個鐘頭,寫問候的話一個鐘頭零一刻鐘……
以上,是有名的帕金森定律。
定律表明:只要還有時間,工作就會不斷擴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時間。換一種說法就是,工作總會拖到最後一刻才會被完成。
索爾斯泰曾說,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如果不精於管理時間,就會拖延、忙亂,時間成本耗費越高,質量產出越少,價值也就越低。一旦在錯誤方向上進行了無效努力,你所謂的苦,就是不值一提。
行之有效的努力策略
在工作中,如何不拖延、不怠慢,杜絕掉無效努力呢?有兩個行之有效的努力策略,供你思索。
1、從線性增長到復利增長
低效的線性努力帶來的是線性增長,而高效努力是復利增長思維模式。
線性收獲只能維持一段時間,不管你怎麼努力,你的收入都只能得到線性的增長:y=kx+b,x可以表示你的時間投入,y表示你的收獲,是簡單的正比例關係。這個時候,你要解決困境,需要復利增長。下圖中,在數學上可以表示為:y=a^x+b,x表示你時間的投入。
復利思維的本質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反過來加強A不斷的循環。正如一張紙的對折,每一次都把之前的結果翻倍!
馬東從央視辭職,進入愛奇藝,打造了一檔大火節目《奇葩說》。如果他一直是圍繞節目,繼續打磨、改進,爭取綜藝獎項;領著這節目一條道兒走到黑,那他收獲的成果就是線性增長。
但馬東沒有這樣做。他在這條線做到極致之後,迅速另起爐灶,建立了米未公司,並拓展了《好好說話》、《職場B計劃》等知識付費欄目。馬東具備的,就是復利增長思維模式。
再比如十點讀書,在吳曉波的指點下,主動降低廣告收入占比,在做好了公號矩陣這條線後,發力知識付費這條線。多線交匯,形成復利。所以,復利增長模式通常是一種螺旋向上的方式。只要你願意持續努力,最終努力的成果會非常顯著。
財富的積累也是如此,極少的資金經過不斷的重復利滾利,長時間下來也會是一筆很大的資金!
2、從對數成長到指數成長
在對數成長模型中,如下圖(橫坐標是時間)。一開始,技能的進步速度非常快,隨著時間的推移,斜率趨緩,進步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後到達平台期。
後面你花再大的時間,也幾乎沒有任何進步。 生活里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方我們學騎自行車。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學會了。但你要是想成為專業車手,那得花更多的時間,做更周密的計劃與執行。
還有體育運動、英語學習,都屬於對數成長。你開始鍛煉的前幾天,進步神速,但過段時間穩定下來,再想進步就沒那麼容易了,想成為職業的體育選手更是難上加難;
花了幾星期,英語很快就摸著門道,但要像本地人那樣地道順暢地表達,也很難。對數增長模式最困難的點是「突破不了」。所以,想杜絕無效努力,就要好好管理你的注意力,持續地專注在你認為困難的事情上,走出舒適區,刻意練習。
企業成長就屬於指數增長模式。前期長時間人少事多,各種困難,沒錢沒人沒戰略。熬過長時間,突破臨界後,飛揚起來,大眾才得以知道。一夜間,這家企業崛起了。華為是這樣,傳奇老人褚時健所投入的禇橙也是這樣。
技術進步、科研、個人財富增長,都屬於指數增長模式。指數增長模式最困難的點是「熬不過去」。長時間看不到希望,就退出了。所以,杜絕無效努力的方法,是你得分解任務。
在時間段里,有目標、有修正地去攻克,長期堅定執行才有收獲。對數成長的缺點是容易看到天花板,指數成長的缺點是容易放棄。前者回報快,後者的成功會有「破繭成蝶」的感覺。二者都需要用對方法、高效努力。
無論是運用哪一種成長模式,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誠如作家小巖井所說:真正的努力,應該是一種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又能時刻投入在當下和其中的自控力,並非內心煩燥和表面的廢寢忘食。
作者簡介: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寫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Yangongzi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