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懂美學的人,連顏值都會變高
五月,是各大美院的畢業展季。而讓自己的作品登上伸展台,是所有設計師的夢想。有的風格經典雋永,有的造型創新前衛。但有一類作品,看完之後真的會震撼到滿臉問號:
這種奇葩衣服真的能穿出門嗎?
為什麼這麼說呢?往下看就知道了。
背個窗簾上T台?
喜歡倩女幽魂的大家,對男主寧采臣的造型應該都不陌生。
寧采臣的背包加遮陽棚造型
其實最早應是取材自"玄奘負笈圖"
不過采臣也好,玄奘也罷,看看Viktor&Rolf在2007年的秋冬時裝秀,你就能明白,什麼叫想像力不分國界。
自帶舞台燈的采臣
叫我窗簾君
魷魚型采臣
采臣也可以很女神
紅到連當年的辛普森一家也出了漫畫
其實這種在背後加結構的造型,最早開始的還不是Viktor&Rolf,而是維密的內衣秀。
看看這突破天際的巨大翅膀
還有這種宮廷風造型
總之雖然維密常被時尚界鄙視,但雙方其實還是會私下交流學習。而繼荷蘭的Viktor&Rolf後,來自日本的Alice Auaa也不甘示弱,終於在2015年的春夏時裝秀上放飛自我。
江湖中的采臣
采臣的歌劇魅影
接著還有Moncler x Craig Green在2019年的春夏秀,也推出了"我要上天"的采臣造型:
無獨有偶,中國設計師自然也不落人後,推出了"環保型采臣"。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NABA米蘭新美術學院在2018年共同推出的造型
但真正把采臣造型玩到極致的,還是Rick Owens在2016年的春夏秀。
警告!前方高能!
上面的人體采臣造型在當年引起軒然大波,時尚評論家紛紛批評這種"人背人"的走秀方式名曰前衛時尚,實則是虐待模特。但人們罵歸罵,Rick Owens還是因此火到不行。
「不要臉」?嗯,「不要臉」!
蒙面也是伸展台上一大奇葩造型。而讓模特蒙面走秀的理由很多,有時可能是為了整體造型需要,例如Undercover在2006年的秋冬秀:
或是Comme Des Garçons在2012年的春夏秀:
以及Alice Auaa在2013年的春夏秀:
去掉蒙面的部分,這些衣服看上去還算實穿。而有時讓模特蒙面,則是為了遮掩模特的臉,好讓觀眾的目光能聚焦在衣服上,例如A.F.Vandevorst的2012年秋冬秀:
但讓我們來看Comme Des Garçons 在2016的春夏秀,以下這些蒙面造型絕對會讓你懷疑自己的審美:
這種風格實在難以描述,若當成藝術品來看,可說是大膽的雜亂無章中又帶點兇猛的野性力道。但無論如何,這些作品一看就知道不可能穿出門。
而蒙面造型也不只存在於西方的伸展台,中國近年也漸漸用上了,例如2014年湖北美院在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的作品:
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NABA米蘭新美術學院在2018年共同推出的作品:
以及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今年的畢業大秀:
其實蒙面的作品本身就自帶一股神秘魅力,不論整體造型是否實穿,總能成為秀場的焦點。
好閨蜜,要穿連體衣
接下來要介紹的另一種奇葩造型,則是好姐妹必備款:連體裝,也就是有兩位以上的模特身著布料相連的衣服。這種風格最早可以追溯到Issey Miyake 在1999年的春夏秀:
經過這次石破天驚的多人連體,往後不少設計師都出過雙人的版本:
Prashant Chauhan設計的針織連體裝
Emporio Armani在2012年秋冬秀的連體作品
以及Luís Miguel Sandão的秀:
前面出過野性蒙面裝的Comme Des Garçons自然不會缺席,也在2011年的春夏秀推出了連體衣:
而中國時裝界自然也不落人後,例如今年的北服時裝周上,第一屆的纖維實驗班畢業秀就大玩連體元素:
連體裝的特色在於,透過雙人或多人的共同展示,能體現出服裝或衣料的鏡像美感,兼具流動性與和諧性。
設計師腦洞為何如此清奇?
總結上面這些奇葩造型,不論是采臣裝、蒙面裝或連體裝,既然不實穿,為何總有設計師投身於此呢?
原因有二,一是傳達藝術理念,二是塑造品牌形象。
例如下面這件川久保玲的作品:
設計師之所以展示這件作品,為的不是販賣,而是要透過衣料來模仿女體,進而闡釋社會上諸多荒謬的期望,如何塑造女性的自我觀感。
還有下面這件鳥籠裝:
設計師想藉由這件作品,表達現代人受流行服飾宰制囚禁、難求自由的意象。
而某些穿著不實用的衣服,也是該品牌展示本季重點面料與主打風格的媒介,例如Viktor&Rolf在2010年春夏秀的作品:
這些禮服凸顯了本季的兩大重點:紗式長裙與立體設計,好讓觀眾能依此印象來選購其他作品。對設計師來說,他要賣的其實不是伸展台上的衣服,而是自己的品牌形象,因此衣服越誇張,造型越奇葩,便越能讓觀眾留下印象,越能增加購買率。
時尚本身就是商業與藝術的結合。所以當大家看到這些不實穿的奇葩造型時,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也就是把時裝秀想成動態藝術展的現場,而展品就是模特身上的衣料、做工或風格,這些元素既傳遞設計師的理念與故事,也揭示未來風潮,更帶領我們漫遊在藝術的氛圍中。
因此,每件奇葩作品,都值得我們認真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