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為新中國自豪的一份子,我們從小成長在國旗下,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個魂牽夢繞的城市—北京。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今天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北京的美食一樣是令人回味無窮,其中就有驢打滾這一北京傳統風味小吃。
驢打滾這道美味小吃其實在東北地區、老北京、天津衛等地是由來已久的。經過一系列的發展,我們現在吃到的驢打滾一般情況下都會是紅、黃、白三色組成,且色澤鮮艷分明。讓人一眼望去就很有食欲。更讓這道美食加分的是,在進行製作完成前的收尾工序時,會撒上一層金黃的黃豆面。也是因為這一層黃豆面的緣故,使得這道小吃在外觀上看起來使人想到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也因此得以命名為「驢打滾」。
對於「驢打滾」的名字來由,清人雪印軒主在《燕都小食品雜詠》中也曾表達過這樣的疑問:「紅糖水餡巧安排,黃米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這也體現出當時對於驢打滾不熟悉的人的困惑。的確如此,在驢打滾的製作原料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中,沒有一樣和驢肉有關的,是一道徹頭徹尾的素菜小吃。
正宗的驢打滾,它的外皮上會沾滿一層誘人食欲的金黃色豆面,里面的豆餡也是香甜可口,入口即化。就算是將一整塊驢打滾吞入口中,也會明顯的嘗到豆面、豆餡層次分明的美味口感。不得不說,驢打滾以其別具風味的特點,征服了老少食客。
對於驢打滾的做法,我們一樣可以從《燕都小食品雜詠》一書中得知,「黃豆黏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面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起源,驢打滾也不例外。從已有的資料來看,驢打滾最早出現在東北地區,一開始被人們叫做豆面卷子。在北京被稱為驢打滾的食物,在早期是東北、鐵嶺等地的滿洲人為了解決饑餓而製作的一種古老面食。早年的驢打滾製作粗糙,人們只是將黃米面蒸熟,製作過程中為了使口感更軟和,會多加些水。
在清軍入關後,由於清八旗子弟對於驢打滾這一類黏食情有獨鐘,驢打滾也隨之傳入北京,並很快在接受黏食的京城盛行。而黏食的起源則與地域因素有著密切聯繫。自古以來承德地區就盛產一種黍米,而驢打滾的主要材料—黃米面中的黃米就是這種米。根據《熱河志·物產》的記載:「黍,土人稱為黃米」。
因為清朝的統治者實際上就是滿族人,在他們取得政權前,過著早出晚歸的遊獵生活。黏食耐餓的特性使得滿族人有著吃黏食的習性。到了現在,驢打滾已經是一種特別的大眾化小吃了,人們在製作的程序中也大多選擇用江米面來替代黃米面,但其外層滾上的黃豆粉面使其色澤依舊呈金黃色。許多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著驢打滾供應。
其實驢打滾的製作起來並不是十分困難,相反還特別簡單。對於製作驢打滾,最重要的是掌握好面團的柔和度。當然,在和面的時候,水要一點點的倒入,倒的水太多的話會使面團太軟,影響口感。
北京人從什麼時候與滿族人一般喜愛吃驢打滾這一點,在今天我們已經無法具體考證,只能得知他們對於豆面糕的喜愛由來已久了。在張江載先生寫的《燕京民間食貨史料桿》中有過這樣的一段記載,「驢打滾,乃用黃米黏面蒸熟,裹以紅糖水為餡,滾於炒豆面中,使成球形。燕市各大廟會集市時,多有售此者。兼亦有沿街叫賣,近年則少見矣。」由此可見,在老北京的市集、廟會等活動中,驢打滾已經非常普遍了。
關於豆面卷子到驢打滾這一名稱的由來,相傳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傳說清朝的乾隆皇帝非常疼愛一個維吾爾族的妃子,她就是香妃。香妃在到北京後,出於對心上人和家鄉的思念,從而茶飯不思。有一天,香妃曾經的愛人偷偷潛入皇宮的禦膳房,這時的乾隆皇帝正讓禦膳房的眾人想讓香妃吃飯的方法。香妃的愛人就乘機做了一道祖傳的江米團子希望與香妃取得聯繫。後來,太監在報菜名的時候,觀其像野外的驢子打滾而揚起灰塵似的,就念到了驢打滾這一菜名。香妃在得知愛人的消息後,就吃下了飯菜,驢打滾也因此出名,並很快傳到來皇宮外的北京民間。
驢打滾的名字和來源確實十分有趣,驢打滾更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中最出名之一。
參考文獻:
《燕京民間食貨史料桿》張江載
《燕都小食品雜詠》 雪印軒主
《熱河志·物產》 庫提要
驢打滾(豆面糕) 中國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