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5月25日於日內瓦舉行的年度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成員同意並通過了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草案(以下簡稱ICD-11),將「遊戲成癮」認定為疾病,該決議將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遊戲成癮」究竟是什麼?愛玩遊戲就是遊戲成癮嗎?遊戲「妖魔化」會卷土重來嗎?
遊戲成癮是什麼?
ICD-11對「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也稱遊戲障礙,遊戲失調)作出了明確定義——一種持續或復發性的遊戲行為(數字遊戲或視頻遊戲),可能是在線或離線。體現在:
遊戲控制受損(對遊戲失去控制力),比如對玩遊戲的頻率、強度、持續時間、終止時間、情境等缺乏自控力;
對遊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以至於遊戲優先於其他生活興趣和日常活動;
盡管有負面效果出現,但依舊持續遊戲甚至加大遊戲力度;
這種行為模式的嚴重程度足以導致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受到嚴重損害,並通常明顯持續了至少12個月。
「遊戲成癮」在 2018 年被 WHO 首次列入ICD-11草案,它是「國際疾病分類」的最新版本,通常被醫學從業者作為診斷各種疾病和病症的參考。
愛玩遊戲就是遊戲成癮嗎?
「遊戲成癮」被定為疾病一事引發熱議。PlayStation遊戲機的生產商——SONY公司CEO吉田憲一郎表示,要嚴肅對待並採取相應措施。吉田說,SONY已經建立了分級系統,用年齡來限制玩家。
不過也有以美國娛樂軟件協會(ESA)為代表的全球多個國家的遊戲產業組織與協會發布了聯合聲明,呼籲WHO盡快重新審視這一決定。他們認為,互動娛樂產業在新興技術的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其在心理健康、癡呆症、癌症等許多領域的科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並在可及性方面取得了開拓性的進展。
在微博上也有網友質疑:如果對工作、健身唱歌等失去控制能力,重視程度高於其他活動,優先於其他興趣活動,算不算疾病?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愛玩遊戲並不代表著成癮,二者不是一回事。「對於普通遊戲愛好者來說,是他們控制著遊戲,而對於遊戲成癮者來說,他們是被遊戲控制了。」
為什麼只有「遊戲成癮」是病,而「看書成癮」「跑步成癮」則不被納入精神疾病?專家解釋說,判斷一個人是否行為成癮有一個根本標準:除了是否具備戒斷、耐受和沉迷等相關成癮症狀外,還要看這類行為是否對自己、家人和社會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即其自身社會功能(如學習、工作、社會交往等)是否喪失或部分喪失。「如果不能同時滿足這兩類標準,特別是並沒有給他人、社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那只能算一種癖好。」
因此,普通遊戲愛好者不必恐慌,只要能夠有效控制自身的遊戲行為,想要滿足「遊戲成癮」的條件並不容易。
遊戲妖魔化會卷土重來嗎?
WHO將「遊戲成癮」定為疾病,引發了業界對遊戲產業再次被妖魔化的擔憂。
有聲音認為,一旦將「遊癮入醫」後,以電擊、體罰為手段的「網癮電擊療法」會卷土重來,事實證明,「電擊療法」治療網癮,其安全性、有效性都存在問題。
數據顯示,2017年,大陸網路遊戲用戶超過5億人。2018年,中國遊戲整體市場收入2144.4億元,占全球遊戲市場比例約為23.6%。電子競技也將入選2022年杭州亞運會比賽項目。「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面對,新一輪的媒介迭代周期已經向我們走來。」專家表示。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認為,網路遊戲已經逐漸成為孩子娛樂的主要方式,是一種不能阻擋的趨勢。「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遊戲。網路遊戲成為這一代‘網路原住民’主流的娛樂方式,家長、社會對此應該正視,而不是簡單地將網路遊戲當作洪水猛獸。」
有些「癮」是家長逼出來的?
「他們不是因為玩遊戲而厭學,而是因為厭學才迷上遊戲。」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是精神、心理專科的三甲醫院,其專家發現,有些「癮」其實是被逼出來的。「很多迷戀網遊的學生,他們的家長原本是希望孩子能考上清華北大的,所以不斷加壓,直到孩子徹底厭學後,家長們才後悔不已,跑到我這兒痛哭流涕,說孩子再玩遊戲身體就垮了,現在只要孩子能活著就好。」
專家指出,「遊戲成癮」的「病根」往往出在家庭內部。這些家庭成員間關係普遍比較淡漠,家長的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因此孩子才會傾向於在與其他玩家的互動中「自我治愈」。
專家表示,青少年正處於叛逆期,與家人關係較為緊張,而且判斷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不足,如果孩子對學習興趣不大,又找不到其他樂趣,加上家長缺乏正向引導,就很容易沉迷遊戲。
遊戲並非一無是處,合理使用可以緩解精神,消除勞累,關鍵是不要讓打遊戲者產生依賴和成癮行為。專家認為,讓孩子遠離遊戲成癮,家長不能一味「堵」。一些父母沒空管孩子、陪孩子,這會導致孩子在遊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家長應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讓他們走進大自然,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從而脫離對遊戲的依賴。(作者趙濼鳴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