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電子產品普及的今天,沒玩過遊戲的人,恐怕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現代人。所謂遊戲沉溺,也困擾著大家。熊孩子們,管不住,個別母上大人咬著牙,將娃送到禁閉場所接受電擊教育;不僅孩子玩,有些不靠譜的成年人,也因遊戲而荒了正業,毀了家庭。但是,事情起了變化。就在這周,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在瑞士召開,期間傳來消息,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被正式列入疾病分類標準。慌恐彌漫,爭議又起,咱們現在就來看看這事兒的來龍去脈。
咱們先來梳理一下,沉溺遊戲成為精神障礙的基本過程。這事兒,發展到今天,主要經歷了3步。首先是在2017年12月,世界衛生組織提議,將遊戲障礙列入成癮行為;隨後,2018年6月,納入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也就是ICD—11的草案,並給出了定義;請大家記住此處的關鍵詞,定義,咱們下邊來解釋。第3步,2019年5月,ICD–11草案在世界衛生大會上獲得通過。雖然ICD—11修訂版要到2022年1月才正式生效,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也需要在此之前,對遊戲障礙提出治療及預防措施。但是,從大趨勢而言,遊戲障礙成為1種疾病,已屬板上釘釘,這是個實錘級別的決定。
咱們再來看看,遊戲障礙,是個什麼東東,被定義成了什麼樣?按照有些學者的意見,電子遊戲,等同於或類似於不沾錢的賭博,區別是,賭徒認錢,遊戲玩家看分。正是從這種理解出發,遊戲障礙,在ICD—11K中的位置是放在賭博障礙之後的,其表述,像是抄寫,只是進行了關鍵詞替換,將賭博換成了遊戲。
具體而言,遊戲障礙被定義成,以超過一般限度的持續、反復地玩遊戲為特徵,在遊戲開始、頻率、強度、時長、終止、發生環境等行為中的自控力受損;將遊戲行為的優先級置於其他興趣及日常活動之上;即便已經出現不良後果,仍繼續玩遊戲,甚至沉溺行為加重。定義中明確指出,所謂超過一般限度,有個必備的表現,遊戲行為已經嚴重到對個人、家庭、社交、學業、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造成顯著的損害。定義中還指出,這些表現原則上持續至少12個月,才能明確診斷為遊戲障礙,但是,如果個體表現狀況嚴重,則可將12個月的診斷所需時間縮短。具體多長?沒講。這意思是說,沉溺遊戲半年或3個月,也是有可能被障礙的。
觀察遊戲障礙的定義過程,可以說,世界衛生組織是在頂著壓力硬上。自從遊戲障礙這個詞被提出來,多個國家的遊戲行業機構就不斷發布聲明,認為沒有充足的證據支持,呼籲重新審視。娛樂軟件協會甚至說,過早將遊戲成癮列為疾病,可能掩蓋抑鬱症或社交焦慮障礙等診斷,會造成誤診。當然,這種跨界式並冒充專業式的反對是無效的。另一方面,有人認為,亞洲,特別是咱們和韓國,與遊戲成癮現象展開了多種形式的鬥爭,其氣勢影響了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世界衛生組織予以了堅決否認。同時,精神心理學界,也有不同意見,批評者在發言時使用了過於草率以及垃圾診斷這類字眼,悲觀的人甚至認為,僅是遊戲障礙這個詞,就會帶來家長們的不必要恐慌及擔心。
您可能生疑,衛生這事兒,是促進健康的,這精神疾病標準是誰說了算,憑什麼?好吧,咱們簡單回顧下歷史。其實,很久以前,公元前2600年那會兒,古埃及人就已知道抑鬱症和癔症;公元前1400年,古印度人就弄了1套精神病理學分類法;到19世紀晚期,美國有個叫克雷塔林的人提出了現代精神疾病的分類體系;1952年美國心理學協會頒布了《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也即DSM,不斷修訂,到2000年有了第4版修訂版;相應的,世界衛生組織制訂了ICD系統,修訂了10版,現在準備弄到第11版。訂標準,依據心理評估,就是靠收集和解釋信息,來鑒別行為。這樣呢,就不斷招至各種批評,有人認為所謂標準歪曲事實,暗示了變態與正常行為有本質區別,減少了正常與異常間的變化過渡階段。因此,反對者們認為,診斷標籤會傷害個人,把個人感受的痛苦或其社會功能退化,作為重要指標,難以區分面對壓力時的正常與異常反應。有這個大背景的存在,將精神醫學逐出現代醫學體系的聲音就一直沒有斷過。相信,這次遊戲障礙事件又會掀起論戰波瀾。
熊孩子們的母上大人及其親友,可能最擔心的是,家里愛打遊戲的,算不算精神病,是不是送去電擊,要不要吃藥治療?可以明確地告訴您,確實有個別研究結果顯示,沉迷遊戲者,會導致多巴胺淤積於突觸間隙,產生欣快效應,甚至出現大腦犒賞環路的特徵性改變,但是,腦結構和功能異常與沉迷遊戲之間的因果關係,尚待確認,沒有定論。目前,也沒有被證實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國外主要是參考酒癮等成癮行為,開展行為治療,比如酒癮者討論組等形式,進行心理輔導。從國內情況看,咱們也有自己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是否跟進修訂,還有待觀察。不過,在家長們對遊戲倍感焦慮的氣氛下,跟著ICD–11的步伐,將遊戲障礙納入疾病診斷,應該只是時間問題。聊到這兒,不禁想起,年輕時看過的報告文學,說有個數學家沉浸在難題中,蹲在公廁時也拿著小竹棍在地上算題,這算科學障礙嗎?俺有幾個朋友酷愛畫畫,每天畫10幾小時,腰間盤都累突出了,算藝術障礙嗎?俺追求真理,左口袋揣著《論語》,右口袋裝著《資本論》,在飯桌邊和馬桶上都拿出書學習,以後會不會給弄個真理障礙?咱們的傳統,頭懸梁錐刺骨和鑿壁偷光,算什麼?用功障礙?或者,這世間原本就沒那麼多精神障礙,是專家們太想體現權威,就定義出了成堆的障礙?咱們共同期待學者們,用科學精神,拿出實證,來回答大家的疑問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清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