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遊戲、人工聰慧…技能真的會「綁架」孩子的童年嗎?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技術改變童年】

  幾年前,美國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紐約客》上寫過一篇文章《螢幕對孩子危險嗎?》,她回憶了自己在花園與孫子安吉共度的一個下午,她像世上所有的好祖母一樣試圖向小朋友傳遞智慧,「蜜蜂會釀蜂蜜。」

  小朋友立刻問,蜜蜂是怎麼釀造蜂蜜的呢?

  於是他們一起搜尋了網路,了解到原來工蜂會分泌一種轉化酶,將花蜜轉化為葡萄糖和果糖, 然後不斷拍打翅膀, 把水分扇幹,萃取成更濃更純的蜂蜜。

  之後,嫌手機螢幕太小,他們又轉戰電腦螢幕,在youtube上看了半天視頻,誰能想得到世界上有那麼多養蜂人拍攝了那麼多奇怪的視頻呢?小朋友最喜歡的是BBC的一段關於蜜蜂跳舞的紀錄片。

  她寫道,「我們的童年,也是被一種強大的技術所統治。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閱讀中度過的,對於身邊的真實世界無知無覺。隨著時間流逝,閱讀綁架了我的大腦,曾經用來處理‘真實’世界的大腦區域,逐漸適應了處理文字構築的虛擬世界。據我所知,這種早期的沉浸並沒有阻礙我的發育,但它確實留給留下了一些幻覺——我關於浪漫愛情的大部分想法,都來自小說。」

  所以,她說,這一代的孩子們也會沒事,不必太過擔心。

iPad、遊戲、人工聰慧…技能真的會「綁架」孩子的童年嗎? 遊戲 第1張

  1月24日,呼和浩特玉泉區觀音廟社區的孩子們在體驗VR虛擬現實設備。圖 | 視覺中國

  事實上,從一開始,人類就是靠技術起家的,使用工具曾經是人類區別於其他任何物種的根本特徵之一。我們利用工具改變環境,創造各種新的可能性,我們自己,包括我們的下一代也一直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人類的童年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學習。學習應付變化,應付未知,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與上一代不一樣。進化就是這麼設計的,這也是為什麼成年人與孩子之間有這樣特殊的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

  其實,幾乎所有的新技術,引發的都是成年人的恐慌。蘇格拉底認為閱讀和書寫會對記憶造成災難性的破壞。小說、電報、電話、電視都曾被宣布是「文明的終結」,尤其是當它們落到年輕人手中的時候。如今,我們擔心螢幕會傷害孩子的眼睛,擔心信息的洪流會破壞他們的注意力,擔心社交網路會腐蝕他們的自我,擔心遊戲會讓他們成癮墮落,擔心人工智能會搶走他們未來的工作……

  這些技術之所以對成年人的困擾遠遠高於對年輕人的困擾,一個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的大腦比成年人更靈活,更擅長掌握這些新技術,而且,他們從本能里知道,這些是他們必須學習的。

iPad、遊戲、人工聰慧…技能真的會「綁架」孩子的童年嗎? 遊戲 第2張

  生活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兩名小女孩在電腦上玩Minecraft(《我的世界》)遊戲。圖 | 視覺中國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天生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們的好奇心、社交性,以及強烈的玩的意願,都是經自然選擇塑造,以服務於自我教育的功能,以幫助他們理解這個世界並且獲得一定程度的掌控感。

  當好奇心驅動孩子尋找新的知識或理解時,玩的天性驅動他們實踐新的技能,並創造性的使用這些技能。全世界的孩子,當他們有足夠的自由和玩伴時,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玩耍。他們的玩,除了好玩,毫無目的,但教育是這種玩耍的副產品。

  正是在玩耍中,他們學會一系列與長期生存的關鍵技巧。 此發展出強健的體魄和優雅的動作。他們玩各種危險的東西,由此學會如何控制恐懼,發展勇氣。他們與其他孩子玩過家家的遊戲,由此學會協商、妥協、與人和諧相處。他們在遊戲里設置明里暗里的規則,由此學會如何自我控制和遵守規則。他們玩想像性的遊戲,這是他們學習假設性思考與創造性思考的方式。他們玩邏輯,由此學會邏輯思考。他們玩搭建,由此學會搭建。最重要的是,他們玩他們文化里的工具,由此熟練掌握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格雷所說,「計算機、智慧型手機、app、電子遊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3d列印機,這些都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工具,不讓孩子玩這些東西,就像不允許狩獵時代的孩子玩石器和飛鏢一樣荒謬。」

iPad、遊戲、人工聰慧…技能真的會「綁架」孩子的童年嗎? 遊戲 第3張

  美國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驅西摩爾·帕普特一生致力於理解孩子是怎麼學習的,孩子的學習到底是什麼,以及怎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學習。他曾經將人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始於一個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從出生開始,這個嬰兒就開始了學習,他通過探索、觸摸、玩來學習,什麼東西都塞到嘴巴里嘗一嘗。他們不僅學習與物的關係,還有與人的關係。這是一個由個人驅動的學習。父母也許覺得是他們在決定孩子學些什麼,但他們實際上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時候,孩子都是在自己學習。等學會了語言之後,他們開始提問,而且只問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第二階段,是當孩子看到一個感官經驗之外更廣闊的世界。比如孩子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到底吃什麼,但他無法直接探索這個問題,而只能從經驗性的學習轉向符號的學習,從自主的學習轉向依賴他人的學習。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就完全依賴於學校的系統,由別人來決定自己應該學什麼。

  按照西摩爾·帕普特的說法,對孩子來說,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是一種創傷性的變化。因為上學之後,你必須停止學習,轉而接受「被教授」。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被扼殺,被毀滅,而少數人之所以幸存下來,是因為他們學會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學會了閱讀,學會了使用圖書館,學會了如何探索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所謂第三階段,就是從第二階段幸存下來的孩子,重新回到第一階段。無論是藝術家也好,科學家也好,他們在重重的限制中找到一種有創造性的活著的方法。他們重新像個孩子一樣活著,他們探索、實驗,聽從內心的驅動而不是別人的教誨,更多的依賴直覺與經驗,而不是符號。」

  西摩爾·帕普特認為技術的職責就是消滅第二階段,如果這件事情太難,至少讓孩子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變不那麼突兀和粗暴,盡量保留孩子作為學習者的好奇心和內在本能。比如,技術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直接經驗的限制,讓孩子們可以以直接探索的方式探索更多的知識,他自己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發的兒童編程語言LOGO,就是為了讓孩子以直接經驗理解一些抽象概念,比如微積分、加速度等。

iPad、遊戲、人工聰慧…技能真的會「綁架」孩子的童年嗎? 遊戲 第4張

  實踐證明,新技術的正確使用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圖為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的一場開學典禮。

  毫無疑問,我們今天的技術為孩子敞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更自由的世界的大門。隨著觸摸屏、簡單編程語言、以及門檻不斷下降的人機交互,他們的技術素養會越來越高。當你將這種素養與他們所擁有的資源相結合——無盡的時間,高度彈性的大腦,試驗各種新行為、興趣和存在方式的自由,不難想像這些孩子將是未來智識上非常強大的一代。

  但是,當全世界的知識都在他們的指尖,觸手可及,到底什麼樣的知識值得吸收?他們的好奇心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像增強現實/虛擬現實這種技術,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難以分辨,會對孩子的心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孩子的同情心、想像力、自制力、社交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上是在自然真實的環境里中「玩」出來的,轉移到數字平台之後,這些能力的養成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普及,孩子與機器之間的關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對他們的能力又提出什麼新的要求?社交網路既有建造一個全球性的學習共同體的潛力,但也有可能把孩子們帶向一些奇怪甚至危險的境地,作為成年人,我們又要如何應對這一場「有史以來最不受監管的社會實驗」?

  本期封面的操作基於這樣一種基本判斷:我們無法將技術與孩子隔離開來,也不可能把他們隔離開來,因為這意味著將孩子們與他們的時代隔離,與他們最重要的生存環境隔離。他們需要學會掌控這些技術,而不是被這些技術所掌控。

  所以,我們試圖避開對技術一邊倒的恐懼和警惕,而試著探討技術到底為孩子的成長打開了什麼樣新的可能性?又對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提出了什麼樣的挑戰和機會?當然,我們仍然活在真實世界里,我們的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擁抱、親吻和溫柔的眼神交流,需要與他們的同齡人牽手,需要在森林里在陽光下奔跑、玩鬧,他們的想像力仍然需要時間,需要空間,需要靜默,需要新鮮經驗的不斷餵養才能綻放,問題是,我們如何平衡二者的關係?如何重新調整我們作為父母、作為師長的角色和價值?

iPad、遊戲、人工聰慧…技能真的會「綁架」孩子的童年嗎? 遊戲 第5張

  北京探月學院的線下同伴學習。當遇到問題時,先找找自己的同伴。| 於楚眾 攝

  按照印度教育家蘇伽特·米特拉的說法,作為一種工業時代的發明,「學校」並沒有壞了,事實上它的建構非常完美,只是它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今天不再需要它了而已。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我的同事徐菁菁實地探訪了北京的幾所學校,觀察這些學校是怎樣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技術大變革的,他們如何運用技術改造自己,又如何幫助它的孩子們應對未來技術世界的挑戰?

  吳麗瑋走訪了紐西蘭一家為中小學生提供科技課程的社會機構,探討他們是如何以玩耍的形式幫助孩子融入技術的環境,體會科技的魅力的。

  《minecraft:進入創造的無盡世界》,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少年如何在《我的世界》這款遊戲里找到他的智識和情感寄托之所。在這個奇妙的世界里,孩子們擁有無限的自由度,他們可以玩建築、造工程、創造藝術、拍攝視頻,討論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問題等等。他們可以不斷的嘗試、犯錯、再嘗試、不斷探索。

  諸葛越博士是現任Hulu中國區總經理,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為我們撰寫了《AI時代,我如何教會孩子「計算思維」》一文,探討了在我們今天的時代,計算思維能力為何如此重要,它和其他數理能力的不同,以及它是怎樣一步步培養的。

  北京探月學院的老師張陽為我們撰寫了《學生們都聽‘得到’了,老師還能幹嘛?》一文,探討在這個技術時代里老師最重要的價值。

  葉壯是專業的心理培訓師,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主張父母應該與孩子一起玩遊戲,從小培養孩子對遊戲的好品味,這件事情與培養孩子對閱讀的好品味至少一樣重要。他為我們推薦了一批符合不同年齡階段的適合親子共玩的遊戲。

iPad、遊戲、人工聰慧…技能真的會「綁架」孩子的童年嗎? 遊戲 第6張

  葉壯和他的兒子安安,他們每晚一起玩半個小時遊戲。 | 王旭華 攝

  除此之外,我們還推薦了一批我們認為比較優秀的app、英文播課等網路資源。

  也許,你會發現,這個新技術構建的童年並沒有那麼糟糕。作為父母,我們只是需要陪著孩子一起去了解,去探索,去實驗,既看到技術為孩子的成長開啟的新的可能性,也看到它潛在的各種危險。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自由與安全、控制與保護之間的邊界,以及人類童年存在的永恒價值。

  ●

  ●

  ●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本期新刊

  【技術改變童年

  點擊下圖,即可一鍵下單

  本期《三聯生活周刊》封面大使——「水哥」王昱珩的另一面,是一位有著自己獨特育兒經的父親。王昱珩的女兒今年11歲了,開學就跳級上初中。他認為女孩比男孩更需要見識和判斷力,所以他會帶著女兒去各個國家遊歷,去看博物館、美術館,去感受自然。但在技術時代,智能終端和應用是難以避免的存在。對於這些產品,王昱珩認為需要「疏」而不是「堵」。

iPad、遊戲、人工聰慧…技能真的會「綁架」孩子的童年嗎? 遊戲 第7張

  點擊上圖聽「水哥」王昱珩聊聊他與女兒的故事。

  關於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說的話,請積極留言。

  精選留言將有機會刊發在下期雜誌的讀者留言區↓↓↓

iPad、遊戲、人工聰慧…技能真的會「綁架」孩子的童年嗎? 遊戲 第8張

  就是這個位置!

  本期

  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技術改變童年:孩子們如何駕馭AI時代(陳賽)

  •   技術,如何開啟童年(陳賽)

  •   「我們已經到了大變化的前夜」(徐菁菁)

  •   一所活生生的未來學校(徐菁菁)

  •   推薦給兒童的遊戲(葉壯)

  •   紐西蘭科技課堂:孩子建構知識(吳麗瑋)

  •   「使用科技的教師,將取代不使用的教師」(徐菁菁)

  •   學生們都聽「得到」了,老師還能幹什麼?(張陽)

  •   AI時代,我如何教會孩子「計算思維」(諸葛越)

  •   財商,新時代的必修課(劉周巖)

  •   高科技教具(張佳婧)

  •   網路時代的博雅教育(苗千)

  •   Minecraft:進入創造的無盡世界(胡藝瑋 李秀莉)

  •   推薦給兒童的APP和播客(鄭院鴛)

  | 社會 |

  •   調查:工讀學校:沒有突然就變好的孩子(王海燕)

  •   調查:院士評選風波背後(劉周巖)

  •   消費:球鞋,年輕一代的通用貨幣(嚴妍)

  •   前沿:電腦不需要一味地模仿人類(苗千)

  | 文化 |

  •   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的風格化冒險(宋詩婷)

  •   電影:戛納的性別平等還遠嗎?(宋詩婷)

  •   電視:離職的最佳時機(悅涵)

  •   設計:多西:為印度而建造(鐘和晏)

  •   生活方式:劍道:被想像的東方(卡生)

  | 專欄 |

  •   邢海洋:學好數理化

  •   苗千:小行星上的撞擊坑

  •   卜鍵:凍在江上的普提雅廷

  •   張斌:死亡集中在最佳的天氣時間窗口

  •   宋曉軍:伊朗能幫中國贏得時間嗎?

  •   朱偉:王小波: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8)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技術改變童年】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周刊書店,購買更多好書。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