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淅爸,一枚二胎寶爸,大寶淅淅6歲半,二寶湯丸5歲。在這裡分享我的育兒經,歡迎關註
在新生兒時期有一種孩子,他的作息毫無規律可言,而淅淅就是這樣的一枚孩子。曾經在她4個月大的時候,因為玩到三四點鐘還不睡覺把我給整崩潰了,大半夜的,我儼然一個瘋子一般,對著她大吼大叫。
我實在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幾個小時的哄睡,我已經精疲力盡,而她卻絲毫沒有睡意。而且不是一天兩天如此,在我崩潰之前的那些晚上,她的睡眠時間節點同樣毫無規律可言–幸運的時候(於我而言),她可以9點就睡著;但更多的是不幸的時候。
為此我們試過很多方法,但都是徒勞無功:
- 是不是哄睡的人不對?所以換了媽媽哄、奶奶哄、爺爺哄…
- 是不是哄睡的方式不對?抱著哄、唱歌哄、講故事哄(現在我敢保證此時的她完全聽不懂什麼故事)…
- 是不是缺鈣鐵鋅硒..
.直到一個物品的出現:安撫奶嘴。這簡直就是「神器」一般的存在,只要到點了給她的小嘴堵上這個安撫奶嘴,她就會很快睡著。
那麼,為什麼一個小小的安撫奶嘴就能讓鬧騰到三四點的孩子依時睡覺?這個方式適合哪些孩子?以及,使用安撫奶嘴的「坑」是什麼?今天我會結合心理學的知識來解釋這個現象。
PS:切勿看了開頭這一段就直接給孩子上安撫奶嘴,任何育兒方式都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而進行,四個大字:切勿盲從。
…
安撫奶嘴–從心理到生理的安撫口欲缺失
我們可以發現,有些孩子他壓根就不需要安撫奶嘴就能安然入睡,另一些孩子則會在掌握了手臂運動能力時採用吸吮手指的方式來幫助自己入睡,還有一些孩子則是非安撫奶嘴不可。這到底是為什麼?
答案是:口欲是否被滿足。這分為兩個層面:生理層面和心理層面。
- 新生兒的必經心理髮展階段:口欲期(心理層面)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稱0~1歲這個年齡階段為「口欲期」,這個階段主要通過口唇活動滿足孩子的心理欲望。滿足了孩子的口唇欲望,孩子就能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成長。
這非常容易理解:嬰兒(0~6個月)的孩子幾乎沒有任何活動能力,擺動手腳是用於緩解身體發育不適的潛意識的行為,他們唯一能自主並有意識掌控的身體機能就是口部。
「口是他生活的中心和興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饑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用口咬母親的乳頭,抓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這是他唯一的認識事物的手段」。
簡而言之,口部是他建立與這個世界、與母親聯繫的唯一主動門路(被動門路是被擁抱、被撫摸)。
滿足了他口部的吸吮需要,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被重視的、被喜愛的,就會感到快樂。滿足的快樂是寶寶生存下去的動力,也是發展這個階段寶寶的信任感的重要因素。
新生兒是極其需要安全感的,而安撫奶嘴,則是彌補了孩子的安全感缺失(關於為何會有安全感缺失請看下文)。
(對於「孩子需要安全感」的內容存在疑惑,可以點擊為何你家的新生兒難帶?懂點嬰兒心理,助你培養「報恩」的孩子觀看我的上一篇文章,此處不再湊字數累述)
…
- 新生兒的必經生理髮展階段:口欲消耗(生理層面)
只要仔細比對,我們就可以發現:孩子一旦通過奶瓶喝奶之後,往往會拒絕直接吸吮母乳。這是為什麼呢?答案是:使用奶瓶餵養,增加了孩子的惰性。
俗話說「用盡吃奶的力氣」,這句話通常用於形容用力之大,但實際上也真實的描繪出了孩子吸吮母乳的時候是用盡了全身力氣的,即體力消耗。
而奶瓶則給孩子提供了方便–即便不吸吮,奶瓶內的液體依然會主動流動到孩子的嘴裡,孩子所需要做的只是吞咽的動作,而不是吸吮。
再仔細一點的父母會發現,孩子吸母乳的時候,往往會滿頭大汗,而通過奶瓶喝奶則鮮少有這樣的情況。有位媽媽為了驗證孩子吸吮母乳的力氣有多大,讓孩子吸吮自己的手臂,結果手臂紅了一塊。
對於新生兒而言,他們除了嘴巴之外,就沒有其他的體力消耗方式,而吸吮安撫奶嘴,則是消耗他們體力的唯一方式。
…
- 為何淅淅會迷戀安撫奶嘴?
為何淅淅會迷戀安撫奶嘴呢?沒有進行母乳餵養是主要因素。因為沒有母乳餵養,所以她的口欲從身體到心理都沒辦法得到滿足。
而同時,由於彼時的媽媽並不接受孩子,鮮少給孩子撫摸、擁抱、逗弄,這更讓孩子的安全感從心理底層的缺乏。
對於彼時的淅淅而言,睡覺就意味著黑暗,意味著不安全感,意味著恐懼,她又怎麼會願意睡覺呢?往往只有她真正地精疲力盡的時候,她才會不自覺地睡著。(哄睡需要經歷一段可長可短的閉眼時間)
PS:當然,如果你的孩子由於種種原因而不能進行母乳餵養,在日常生活中增加給孩子的撫摸、擁抱、逗弄以及及時響應其身心需求,則可以彌補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問題。
…
安撫奶嘴,並非安撫,實則是安全感轉移
對於安全感充足的孩子而言,安撫奶嘴的作用是安撫,但對於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來說(即口欲沒有被滿足的嬰兒),安撫奶嘴的作用是安全感轉移–把孩子本應從母乳、從母親乳房獲得的安全感和體力消耗,轉移到安撫奶嘴中。
這樣做的惡性後果,就是孩子在口欲期被過度滿足,進而形成口欲期固結。這一點在淅淅身上被完美詮釋。安撫奶嘴的使用,是有「坑」的,同樣分為心理和生理兩個層面。
淅淅現在6歲半,在2歲的時候戒掉了安撫奶嘴,但直到5歲她仍然有一個壞習慣–咬指甲,我嘗試過問她為什麼這樣做,她給我的答案是不知道,她甚至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咬指甲,只是覺得想這樣做就這樣做了–這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
…
- 安撫奶嘴的心理「坑」:口欲期固結(心理層面)
什麼是「口欲期固結」?弗洛伊德認為,如果某一時期的心理髮育需求被過度滿足或者缺失時,心理髮育就會停滯在那個時期,這種停滯就叫固結。當後來遇到挫折時,這個固結點可能被激活。
舉例說明一下,在1歲多,兒童就逐步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個時期是兒童行動能力出現、也是兒童學習自我控制的時期,兒童自我意志和個性第一次張揚。在這個過程中兒童常會反抗父母,教育心理學上稱之為「第一反抗期」。
如果這時父母對兒童的自主行為壓抑過多,則兒童會退回到「口欲期」,精神分析學稱此現象為「口欲期固結」。有的孩子七八歲甚至十幾歲,還會咬手指,把手指啃得禿禿的,這也是「口欲期固結」的表現。
這些孩子童年沒有得到父母充分的愛撫、關心,和父母關係不好,內心充滿了孤獨和不安全感,當學習緊張、遇到難題、和同學發生矛盾的時候,就會通過咬手指等不良習慣來緩解壓力、自我撫慰。
同樣的我也是一個口欲固結的人,童年同樣缺乏母乳餵養,迷戀安撫奶嘴,現在只要我遇到壓力或者是需要進行長時間思考的時候,我就會不斷地吃東西或者是吸煙來緩解,事實上我的煙癮並不大,當我感到輕松的時候甚至可以一天都不抽煙。
淅淅和我,都是因為缺少母乳餵養所帶來的安全感,和被安撫奶嘴過度滿足的口欲,所形成的口欲固結。
一個事實是,一旦使用安撫奶嘴,很少有父母會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的吸吮時間,這就導致了口欲被過度滿足。
…
- 安撫奶嘴的生理「坑」:牙齒、噘嘴、吐奶
寶寶長時間使用安撫奶嘴是有弊端:
1、長期使用造成頜骨發育異常,嘴型、牙齒變形,影響美觀(所以現在淅淅的牙齒,尤其是門牙歪歪扭扭,嘴型有點「尖嘴猴腮」,她最喜歡的動作就是撅起嘴巴);
2、安撫奶嘴放入口中,寶寶不停的吸允,大量的空氣進入胃中,容易脹氣導致溢奶,影響寶寶身體健康(這也就是為什麼淅淅很容易吐奶的原因);
如何讓孩子「好好睡覺,善待父母」?
通過上文的「長篇大論」,我們得知孩子不睡覺的兩個原因:
- 其一、體力消耗不足;
- 其二、口欲不滿足而導致的安全感缺失;
那麼,我們怎麼讓孩子好好睡覺,善待父母呢?而不得不使用安撫奶嘴的孩子,又應該怎麼樣預防孩子進入口欲期固結的坑?
結合我們家兩個孩子的「差別對待」,以下建議歡迎參考:
…
第一、盡可能地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是最好的嬰兒養育方式,不單單是母乳可以提供更充足的營養,以及增加親子互動提供孩子所需的安全感,母乳餵養的另一個優勢是具有可控性。
當孩子吸吮母乳入睡之後,往往會鬆開嘴巴,此時母親抽離乳頭孩子仍能平穩睡著,但若是安撫奶嘴,一旦父母準備抽離,孩子就會條件反射般的繼續吸吮,強行抽離孩子可能會醒來進而哭鬧不止。
當你確實遇到母乳不足的情況時,可以考慮通過催乳師的幫助疏通乳腺,總而言之,請把安撫奶嘴放置到最後一條選擇。
一個事實是,同樣使用了安撫奶嘴,但是母乳餵養的湯丸並不會出現淅淅的情況。
第二、做嬰兒操、嬰兒遊泳
現在的育兒方式越來越科學,其中嬰兒操、嬰兒遊泳館等可以很好地幫助嬰兒消耗體力,更有助於孩子的體格發展。
尤其是那些不懂得如何與孩子進行親子互動的家長,與其不斷和孩子講故事(再次強調,孩子聽不懂),不如帶著孩子多做運動。
第三、增加其他親人的陪伴
母親確實是孩子的第一安全感來源,但並不代表著母親是孩子的安全感的唯一來源,否則我等奶爸何以存活?(手動皮)增加陪伴的人或物,同樣可以起到安全感轉移的作用。
第四、合理使用安撫奶嘴
安撫奶嘴只能是一個替代物,需要合理使用。在淅淅的養育過程中,安撫奶嘴喧賓奪主,到了湯丸的時候我們有意識地控制他的使用時間。
我們只會選擇在特殊情況給湯丸使用安撫奶嘴,例如當媽媽的乳頭破損難受的時候,又或者媽媽沒在身邊而孩子到了睡覺時間時。總而言之,不到不得已的情況,盡量少用。
淅爸寄語:父母的每一份精心照料,對孩子來說就是一份既得的幸福。為人父母可以粗心一次,但若果一而再地粗心,那就形成了真正的過失。
>嬰兒心理:能玩到半夜3點還不睡的新生兒,安撫奶嘴應是最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