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習慣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更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摸索,去調整。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
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了孩子一輩子。
所以,教育的關鍵,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過了這個時期,孩子的習慣基本已經形成,再想去糾正,家長難,孩子也難。
所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趁早,以下這6種習慣越早讓孩子養成越好!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家長做得太多,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理意識,讓孩子逐漸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從自己吃飯喝水上廁所,到學會收拾書包收拾房間。
孩子從小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讓孩子從小能夠遇到事情先自己想辦法解決,並且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未來,孩子才能過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一個處處依賴別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的人。
…
2\凡事宜早不宜遲
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都經歷過這樣的事:
鬧鐘響了一遍又一遍,最後還是被家長叫了起來,最後踩著上課的鈴聲跑進教室;
每次的作業都要拖到最後一刻來寫,結果晚上沒睡好,白天沒精神,作業質量還沒達標;
考試的時間就要到了,踩著點出發卻偏偏遇上了塞車,結果準備了好久的考試心態瞬間崩了。
《禮記·中庸》中有句古訓:「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這裡的「豫」,就是預備的意思。
凡事做好準備,哪怕是提前5分鐘,孩子的人生都會變得與眾不同。
…
3\每天大量閱讀
讓孩子愛上讀書,是父母最值得炫耀的功力!
古人雲:「腹有詩書氣自華。」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讀書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品格、健全人格,讀書可以給孩子提供拼搏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讀書可以讓孩子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
《人民日報》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勵孩子根據興趣進行大量閱讀。
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培養閱讀習慣的前提,是讓孩子自由選擇書籍,讓閱讀成為孩子的興趣,一種放松方式,而不是一種任務,一種負擔。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養成了每天閱讀的習慣。
…
4\參與家庭勞力
《少年說》,有對母子對話令非常有意思。
兒子付軒昂站在對話臺上,當著眾人面向臺下的母親訴苦,他說,不明白為什麼媽媽一定要讓自己學做家務,自己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孩。
這個媽媽卻是這樣說的:「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承擔。
生活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家務勞力的能力,它會鍛煉你的動手能力,它會讓你培養感恩之心,它會讓你有耐心有愛心,你必須學習。」
這段回答,贏得了眾多的掌聲。
家長必須明白,做家務不只是幹活,往往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懂得生活。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大多數孩子將來是離不開做家務的,現在不學,將來依舊要從頭學起,付出的代價只會更大。
…
5嚴格要求自己
孩子總是隨性的,總是對自己太寬容。
想睡懶覺就睡懶覺;
想看電視就一直看電視;
想不寫作業就一直拖拖拉拉。
說到底,就是不夠自律。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響是智力的2倍還多。
家長要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讓孩子能夠嚴格要求自己。
雖然說在教育路上,不能指望孩子自覺,但是家長要明白,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始終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不可能一輩子管著孩子。
總有一天,孩子要自己學習,自己生活,這個時候,孩子是否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就很重要了。
孩子本身的自制力是很差的,培養孩子懂得自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
6\學會自己做決定
很多時候,孩子的優柔寡斷,孩子的猶豫不決,孩子的不夠魄力,都是家長造成的。
很多家長總是在替孩子做決定,從今天吃什麼,明天穿什麼,後天去哪玩,到去哪所大學,選哪個專業,找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對象……
家長管的太多了,就把孩子的選擇權剝奪了,直到後來,孩子漸漸喪失了選擇的能力。
在電影《摔跤爸,爸爸!》中有一句話,讓我感觸最深:「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孩子才能真正成長。」
家長要學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去決定,相信孩子有能力進行選擇和決策。
你要相信,你今天給孩子多少自由,孩子就給你多少未來。
習慣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更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摸索,去調整。
從來沒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最適合孩子的愛的教育。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6種習慣越早讓孩子養成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