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十月懷胎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很多寶媽都盼著早日卸貨,早日解放。好不容易臨近預產期,熬進手術室,順利產下健康的寶寶,寶媽們以為可以松一口氣,可是新的挑戰又來了,如何照顧一個不會說話只會哭鬧的新生寶寶呢?
特別是新手媽媽,面對剛出生的幼小的脆弱的生命,肯定會驚惶失措,她們最疑惑的是寶寶的餵養問題,「什麼時候會餓」,「怎樣才算吃飽呢」?
…
新生兒寶寶如何餵養?一哭就喂真的對嗎?結果和想像中不同,請往下看
有些寶媽會進入一個錯誤:擔心寶寶吃不飽長得慢,拼命餵奶,哭鬧的時候餵奶,換完尿布餵奶,半夜起來叫醒寶寶繼續餵奶。她們覺得寶寶吃得越多越好,母乳不夠奶粉湊,一旦寶寶不想吃了,她們就如臨大敵,非常擔憂。
實際上,寶寶的胃比我們想像中小多了,消化功能也沒有發育完善。
- 剛出生1—2天的寶寶胃只有豌豆般大小。
- 3—6天後會長到葡萄那麼大,容量約為30到60毫升,也就是半瓶養樂多的量。
- 半歲以前,寶寶的胃只有草莓般大小,最多能裝一瓶娃哈哈的量。
…
可見,新生兒的胃每天都在生長,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餵奶量,過度餵養會適得其反,容易引起積食,影響新生兒的生長髮育。
新生兒如果餓了肯定會哭,但不是所有的哭鬧都是餓,這就要求寶媽們詳細記錄寶寶的吃奶時間,間隔時間,形陳規律餵養,按需餵養。
新生兒怕撐不怕餓,出現這些表現是積食信號
1)用行為拒絕吃奶
新生兒饑餓的時候,會專註於吃奶,一旦吃飽了,會用行為表現出來。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東張西望,身體左搖右晃,對吃奶沒有興趣,食之無味。
稍大一點的寶寶,會用嘴或手推開奶瓶或者媽媽的身體,不願意繼續進食,開始玩耍胡鬧。這些身體語言,都在告訴寶媽:「我吃多了,我不想吃了。」
…
2)出現嚴重吐奶現象
新生兒輕微吐奶比較常見,大多數寶媽都能做到喂完奶後將寶寶豎抱起來,輕拍後背直到拍出嗝為止,但是有些寶寶在吃完奶後會出現嚴重的吐奶現象,有些呈噴射狀,有些吐出來的是奶瓣。
新手媽媽碰到這種情況肯定非常著急,寶媽不必過於擔心,這都是因為寶寶吃得太多太急,請寶媽用熱毛巾將寶寶的嘴巴和下巴擦拭乾淨,不要再繼續給寶寶餵奶了。
3)夜間無故哭鬧
夜晚寶寶如果吃多了,小小的胃受不了,無法消化,會感到胃脹胃痛,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腸絞痛」。
寶寶不會表達,只會大哭大鬧,怎麼哄都哄不好,這時寶媽一定要理解寶寶,不要亂發脾氣,溫柔的安慰寶寶,輕輕地幫寶寶按揉肚子,幫助他們排氣放屁。
新生兒腸絞痛的發生率極高,寶媽們不用擔心,隨著寶寶慢慢長大,腸胃的消化功能越來越完善,腸絞痛的出現頻次會越來越少,直至消失。
…
4)脹氣打嗝和腹瀉
新生兒頻繁打嗝,也是吃多了的表現。腸胃消化不良,食物停留在胃裡無法下行,寶寶會胃脹氣打嗝,嗝中還有一股難聞的酸臭味道。
出現這種情況寶媽先停止餵食,待寶寶完全消化了,再進行下一餐,如果上頓沒消化下頓又猛塞,就會形成積食。
新生兒吃多了的另一種表現就是腹瀉,大量食物跑到胃裡,造成腸胃功能雜亂,導致腹瀉。一般情況下停止餵奶,讓腸胃得到休息,腹瀉就會停止,隔天大便就會恢復正常。
不懂按需餵養的媽媽,正在逐步「瓦解」寶寶腸道功能,要及時止損
為了避免新生寶寶暴飲暴食,媽媽一定要懂得按需餵養,及時止損。所謂「按需餵養」,顧名思義,就是按照寶寶的需求餵養。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按需餵養絕對不是寶寶一哭鬧就餵奶,而是根據不同寶寶獨特的飲食習慣和生長規律來預測寶寶真正的需求,做到適量的,不多也不少的餵養,並且保證寶寶得到身體所需的營養,高質量的作息和規律的睡眠。
這種方法對寶媽的要求非常高,寶媽需要詳細了解並掌握新生兒的飲食規律,熟知寶寶饑餓和飽腹的各種信號。
…
家庭中夫妻要統一意見,和家中長輩也達成一致,共同決定實施按需餵養。讓寶寶不再積食,我們一起努力。
寶媽們,你家寶寶有過度餵養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新生兒怕撐不怕餓,出現這些表現是積食信號,媽媽要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