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議題:家長如何陪孩子面對陌生人?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想談並不是如何鼓勵內向孩子接觸社交,或者不要隨便讓陌生人碰觸,而是走過看似無害的弱勢族群之前,父母的道德情感與價值觀探討。到底應該鼓勵小朋友勇於接觸、關懷及關懷各式各樣的人,又或者拒非我族人於門外不輕易靠近?

我讀過作家番紅花的《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 ?》一書,其中標題為《別用街友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一文,或許最能貼切表達我想探討的問題。也因為近期朋友的孩子遇到了類似狀況,並把他內心的矛盾與恐懼表達出來,才發現他也說出了我自己內心曾有但未經正視的掙紮。

面對街友,我應該友好善良,但就是不想靠近,也壓抑不住有一點點的反感。

育兒的過程中,會發現處理孩子的問題其實很多都是處理父母本身的問題,誠如這裡想解決的,覺得孩子應該和什麼樣的人相處,應該碰觸什麼樣的人,或選擇和誰保持多少距離,都顯示著照顧者的自身的價值觀念,既存在成人內心的矛盾沖突如果不解決,同樣也會呈現在對孩子的引導和示范,可能會造成模仿的人價值觀錯亂,無所依循,也可能帶來不可以挽回的錯誤。

很多研究和文章會表示,大部分的街友都不是自願讓自己變成這樣的,有些可能是長期的失業、有些可能是制度不公、經濟衰退的受害者,過高的居住成本也很容易讓過往只能靠勞力賺取收入的人,年邁之後失去經濟來源,同時又苦無子女陪伴協助只能流浪街頭。也不免常發生家庭發生驟變,妻子兒女車禍過世留下孤身一人因而失志沮喪從此一蹶不振,甚至還有醫生、老師、百萬房仲、作家等看似高貴的職業,因為抵擋不住命運的洪流而被沖入社會的褥瘡之地…這些道不盡背後辛酸和苦悶,都告訴我們,流浪在城市裡的居民,曾經都和我們都是同樣的人。

恐懼的來源,很多時候可能只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不去了解、拒絕了解,所產生的原始情緒。感受更多「他其實和我們一樣」時,可能就是以同理心取代恐懼的時候。


但如果理解仍然帶不走那心底不由自主的反感與卻步呢?

那些被我們大人認為不應該讓孩子靠近的標準究竟在哪裡,有著功成名就的成功企業家卻帶著陰險的自利特質可不可以靠近?穿著破爛散發異味手持回收物的街友卻表現和善的氣質和禮貌的舉止可不可以靠近?

我們希望孩子建立什麼樣的特質就會希望她和什麼人接觸,但經常表面上我們看不出來骨子裡到底是什麼人,即便挖掘出大部分的弱勢者皆出自於非自願因素,但現實可以掩蓋,故事的做作,過期的食物也可以重新包裝成美麗的商品重新上架,想要孩子正確接觸到什麼樣的人真的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嗎?即便是僅存於1%的惡意陌生,一旦發生狀況可能不是用機率算術可以挽回的局面。

生命中來來往往的人這麼多,怎麼有辦法在靠近每個人之前就做好身家調查確保交往的人是正常的不會傷害自己的家人,終究還是得回到最低成本的方式來做判斷,外表仍舊是我們難以割捨的標準作業程序。

不由自主的偏見與心理反應或許不應該被過度自卑所苛責,畢竟那是我們活過數十載所累積出來的價值型態和自我意識,在過度追求道德卓越感之前,認清楚大部分的人仍然符合像由心生的法則。

如果不相信成功的人有其成功的特質和熬過同於大多數人所面臨的困難甚至更坎坷的悲痛才有今日的地位,那那些仍在現實中掙紮,夢想自由的嫩葉終有破土重生的信念之人,可能得開始遭受內心的動搖,轉而接受生而不屈等的命運決定論。

失敗和貧窮究竟是結構性的社會不公,抑或是個人努力不足所造就的結果也絕對不是單一因素可以解釋的龐雜問題。然而呈現在眼前的事實依舊是最明顯的訊號,無論當下的人是善人或者惡人,富人或窮人,決定要不要讓孩子靠近之前,雖然希望孩子擁有樂於分享和獨立思考的人格,我們也必定先保護他們不受到傷害,再來談論這個引發反感之人行為外表背後有多少身不由己的心酸和值得同情的境遇。

那到底該怎麼做呢?

我想就順著每個父母的直覺去做吧,覺得危險就回避,覺得安全就靠近,覺得做錯了就修正,畢竟我們自己也從來無法靠著一瞬間的碰觸就了解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每個人內心的道德與安全尺度也不同,也會隨著時間和理解程度而改變。

選擇當下感到最舒服的方式去傳遞資訊給孩子,畢竟若是你逼著自己的不安讓孩子去靠近看似奇怪的人,孩子同樣能察覺父母怪怪的表情。我們可以給孩子最好的,其實就是面對挫折、困擾、矛盾以及未知的思考和處理態度,而不是那些既有的價值觀、身家、財產。

面對殘破不堪的生命即使畏懼仍要給予充分的尊重,面對光鮮亮麗的潮流即使崇拜仍要給予客觀的思考,我想那應該是為孩子獨立所能給予最適合的愛。

文章禁止任何形式轉載!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育兒議題:家長如何陪孩子面對陌生人?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