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先從幫孩子分清「事實」與「觀點」開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之前在微博上經常聊起過潼潼和小她一歲的小表妹倆人「相愛相殺」的許多小事。

最常見的,就是倆人一人喜歡一件東西或是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喜歡的才是更好的。像是《冰雪奇緣》中的愛莎和安娜姐妹倆,她倆就一個鐘愛一個,誰也說服不了誰,總會鬧得不歡而散。

有一次倆人看電影無敵破壞王,妹妹說閃姐是壞阿姨,潼潼說閃姐不壞,妹妹在電影院撅起小嘴就不高興了。那次潼潼揚起小臉困惑地問我:

「媽媽,好朋友就必須要喜歡一樣的東西嗎?」

電影散場後,我拉著潼潼和小表妹,認真地說起了「事實」與「觀點」的區別。

「你們覺得哪個角色更好、更吸引人,那都只是觀點。而觀點是無法爭出對錯的,它只是某個人的感覺和想法而已。每個人都被允許有不同的觀點,即便是朋友也如此。」

倆人一直聽著沒再說什麼,後來便和好如初了。

對於「事實」與「觀點」的概念,其實潼潼並不陌生。不論是去英美遊學的時候在當地的課堂裡,還是在許多原版英文練習冊中,都會有老師和習題去引導孩子們學會分辨什麼是「fact」,什麼是「opinion」。

分清事實與觀點,對孩子來講是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因為它正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但很遺憾,國內的學校很少見有專門給學生的類似課程。

為什麼國外會如此重視這兩個概念,以至於在每個人幼年就要接受學校專業的課程訓練?我們又該怎麼引導孩子,學會分辨這兩個概念呢?

今天,咱們就一起去補上這門思維課。

01

讓孩子區分「事實」和「觀點」有什麼用?


讓孩子變成行走的「測謊儀」

我想,孩子們未來很大概率會生活在一個資訊比現在更加豐富的時代。

就像我們現在這樣,互聯網、社交媒體爆炸式的資訊量,都讓我們在面對各種事件時,反應前所未有的迅速。各種新聞事件的回顧、剖析、爆料,讓我們對事件的了解更加深入。

但了解越多,就越接近真相嗎?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到底是客觀事實還是主觀判斷?

你會發現,在如洪水般的資訊一齊湧來時,我們一下子很難分辨和思考。很可能,我們用以聊天的談資,就是徹頭徹尾的假新聞。

我們都不希望孩子也活在這樣的困擾之中,我們希望他們能明辨是非,能去相信那些真正應該相信的東西,遠離那些虛假資訊。所以,幫助孩子分清「事實」與「觀點」,才顯得如此重要。

讓孩子遠離「杠精」

「杠精」是什麼?就是不論你說什麼,對方都有一大堆懟你的話在等著你。混網路久了的各位朋友,要想不碰上個「杠精」可能還挺難的。

咳咳,當然對於各位「大v」來說更是如此。

杠精們的吵架邏輯,就特別愛把「事實」和「觀點」混淆。比如:

「我個人還挺喜歡小孩的。」

「你個人就代表全中國哦?」「有病才生小孩呢!」

這種就是,明明我們隻說了個「觀點」,但對方卻當做「事實」來反駁,而且也並沒有什麼依據,無非就是用自己的個人喜好、經歷當做是非真假判斷的標準。

再比如:

「我家小孩5個月就能睡整覺了。」

「能睡整覺了不起啊,得意什麼呀!別拿你自己的個案誤導新手媽媽了!」

這種就是,明明我們只是不帶感情色彩的陳述了個「事實」,卻被對方當做某種「觀點」,並且覺得受到了冒犯,而粗魯的回擊對方。

這樣的「杠精」碰多了,真是傷神傷氣,影響情緒。如果能讓孩子掌握了分清「事實」與「觀點」的能力,就可以一眼識破「杠精」的腦回路,變得更加佛系,不會因為他們影響自己的心情。

讓孩子不再盲目信任權威

你會發現,生活中的權威無處不在。

這種權威可以是學業上的、工作上的、書本裡的,而只要一貼上權威的標簽,就代表了毋庸置疑的可信度。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權威們說的話、做的事就真的這麼讓人信服嗎?

每當孩子和我們強調,「我們老師說了……」、「我們課本裡講了……」,並對那些話不假思考、不加求證就深信不疑時,我們都應該幫助孩子分析一下,那些話裡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如果是「事實」,要怎樣求證真偽;如果是「觀點」,那麼就要允許自己也擁有不同的觀點。

當孩子不再盲從相信權威,勇於挑戰權威,就是他們真正擁有批判性思維的時候。

讓孩子遠離被控制的關係

與朋友、家人、戀人、上司、老師,任何一段關係,都有可能變成被控制的不健康關係。

比如孩子在學校遭到了言語霸凌,被嘲笑、貶損;再比如我們之前曾經寫過的親密關係中的精神操控等等情況,如果我們的孩子可以分辨「事實」與「觀點」,他就能認識到,那些傷害自己的人所說的話大多都是沒法被證實的「觀點」(例如「你很醜、你很膽小」),而並非「事實」。

而那些不能被證實的「觀點」,一點都不可信,我們自然也就不必放在心上。

所以,分清「事實」與「觀點」對於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擁有避免被輕易操縱的能力至關重要。

培養嚴謹的表達習慣

不論是孩子講話,還是寫作,引導他們學會分清「事實」與「觀點」,都會讓他們的表達更加嚴謹。

比如要求孩子寫一篇全球變暖的作文,如果寫「我覺得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加暖和」、「我不用穿羽絨服都覺得一點也不冷」,這就是「觀點」,是個人的感受,並不能證明全球變暖。

如果寫「今年冬天的平均氣溫比去年高1.3℃」、「2019年7月北極海冰面積創下歷史新低,達到759萬平方公里,低於2012年創下的歷史最低紀錄」,那這就是「事實」,可以支持全球變暖。

02

「事實」與「觀點」到底有何不同?

說了這麼多區分「事實」與「觀點」的好處,到底它們有何區別呢?我們首先來分別看看它們的定義。

事實

「事實」,是可以被證明是錯誤或者是對的。

比如「鳥有翅膀」這就是個事實,而「人有翅膀」也是個事實。只是前者我們能證明是正確的,後者則是錯誤的。

觀點

「觀點」,就是一種不能被證明是錯還是對的陳述,它取決於說話人的立場、價值觀、環境、感情等。

比如,「鸚鵡比鴕鳥更適合當寵物」,這就是個觀點,你沒法證明它的對錯。也許有人就喜歡把鴕鳥當做寵物,覺得鸚鵡作為寵物太普通了。

如果這個觀點是基於感覺、判斷而得出的,我們就沒法說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

但是,觀點,可以由事實來支持

就拿剛才鸚鵡和鴕鳥的觀點來舉例,如果我們支持鸚鵡是更好的寵物,我們可以用它小、它吃的少、會學說話這些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這樣的話,我們支持鸚鵡的觀點便得到了證據上的支持。

盡管它依然是個觀點,但是它是有依據的。

事實和觀點的陳述中,有一些關鍵字,可以幫我們識別。

事實 關鍵字

日期、數字、科學、歷史、事件等非虛構的詞語。比如,年度報告確認、科學家最近發現、根據測試結果、調查顯示…

觀點 關鍵字

也許、認為、感覺、相信、喜歡、一些比較級的詞語、一些形容詞(好的、美的、醜的)。

比如,他聲稱、這名官員認為、報告認為、許多科學家懷疑、***是最好的、最美的、最可愛的…

我們再來看一些圖片,試著感受一下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事實:鯨魚寶寶叫幼鯨。

觀點:鯨魚寶寶很可愛。

事實:中國是最大的大蒜種植國家。

觀點:大蒜是一種惡心的食物。

事實:香蕉含有75%的水份。

觀點:在沙冰裡的香蕉味道很好吃。

這樣試試看,是不是就對這兩個概念更清晰了呢?

03

如何從繪本中幫孩子區分事實與觀點?

引導孩子學會區分「事實」與「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親子閱讀中進行。

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幫助孩子掌握這項技能:

1

學會區分「事實」與「觀點」

以《尋找維尼》這本繪本為例。

當我們和孩子共讀完這個故事之後,我們可以和孩子玩「事實vs觀點」的遊戲。將書中涉及的內容以題卡的形式列印出來,在一張大紙上列出事實、觀點兩欄,把題卡分類,貼在對應的位置。

我將以下內容做成了題卡▼

哈裡·科爾伯恩在參戰前是溫尼伯的一名獸醫。

這隻小熊崽有些特別。

所有人都覺得維尼是一隻出色的熊。

熊崽吃了蔬菜,有胡蘿蔔、土豆和豆子。她還吃了蘋果、西紅柿和肉。

維尼熊在動物園裡真的很開心,而且每個人都很喜歡它。

在白河火車站,哈裡·科爾伯恩花20美元從一個獵人手裡買了一隻熊崽。

哈裡·科爾伯恩給熊崽起名溫尼伯,小名叫維尼以紀念他的家鄉。

維尼熊是整個軍隊最好的偵察兵。

維尼熊是加拿大第二步兵旅的吉祥物。

在部隊奉命參戰之前,維尼熊擺出自豪的姿勢和士兵們一起合影。

克裡斯托弗·羅賓·米爾恩經常去動物園探望維尼,然後帶著他的毛絨玩具熊去探險。

小熊維尼成為了最最出名的熊。

潼潼將題卡進行了如下分類▼

2

如何用「事實」證明你的「觀點」?

分清事實和觀點是最基礎的一步,接下來還要讓孩子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並且用多個事實證明這個觀點。

這個過程有點像咱們寫議論文,剛開始不用讓孩子寫完整的一篇文章,只要簡短的一段話即可,不會寫字的孩子也可以用說來完成。

話雖短,但結構卻要嚴謹。

表明觀點時,通常用「我認為/在我看來/我的觀點是/我覺得」…「因為」這套短語,然後每一個事實分一個小點,也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來將它們分開,增加條理性。

我們用繪本《喂,小螞蟻》來舉例。這個故事其實是一個可以讓孩子直觀感受如何用事實證明自己的觀點的優秀材料。

書中的小孩有一個觀點,就是這隻螞蟻應該被踩扁;而螞蟻的觀點,自然是自己不應該被踩扁。接著,雙方就自己的觀點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爭論,其中也列舉了不少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共讀之後,我們可以讓孩子說說這個故事中,哪些是觀點、哪些是事實。

比如,「螞蟻被踩到也不會喊一聲哎呦」是事實、螞蟻說「其實咱們倆也很像相」就是觀點;再比如,小孩說「我有家人和房間」是事實,而螞蟻說「我也有自己的夥伴,我和他們一起建設家園」這也是事實。

等孩子搞清楚了故事裡的事實和觀點之後,讓他們談一談自己的觀點:

「你認為,這隻螞蟻該不該踩扁?」請他們用故事中的至少三個事實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比如,孩子可以這樣說:

我認為應該踩扁這隻螞蟻。因為第一,螞蟻只會在地上轉圈,只是人腳下的小黑點。第二,螞蟻會搶走我們的野餐,偷走洋芋片和糕點。第三,螞蟻和人比很小,踩到也不會哎呦一聲叫出聲來。

當然,我們還可以擴展一下,和孩子一起讀一讀有關螞蟻的其他繪本,然後讓孩子多收集一些事實,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這樣的訓練,可以鍛煉孩子們的批判性思維,啟發孩子用更加嚴謹的邏輯去思考問題。

3

識別偏見

區分「事實」和「觀點」,可以幫助孩子們識別故事中的偏見。通常一個有偏見的「觀點」,是因為作者提供了不完整的資訊、為了說服讀者而故意遺漏或忽略資訊或者用自己的個人經歷掩蓋客觀性。

在閱讀中幫助孩子識別偏見,可以借助下面這個小遊戲:

在孩子閱讀一本書之前,先讓他們根據自己以往的閱讀經驗,寫幾個事實和觀點。

以《我遇見了一隻小灰狼》舉例。

在和潼潼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先讓她回想自己曾經聽過的關於狼的故事,說出三個關於狼的事實和觀點。潼潼是這樣回答的:

事實

① 狼吃掉了三隻小豬。

② 狼吃掉了小紅帽

③ 狼經常騙人。

觀點

① 狼是兇猛的。

② 狼是大壞蛋。

③ 狼是令人害怕的。

帶著這樣的事實和觀點,我們一起翻開了書。原來這本無字書裡的狼有點膽小(小狼掉隊後,害怕的哭起來),而且也很忠誠和溫暖,在小女孩累倒在雪地裡時,一直守護在她身邊,還用叫聲把女孩的父親和狗狗吸引來。

讀完故事,再回頭來看潼潼最初的事實與觀點,就不難幫孩子發現其中的「偏見」。

雖然狼會吃其他的小動物、會吃人,但並不代表著他肆意地攻擊人。相反,我們從故事中看到了愛會傳遞這樣的事實,也通過這些不一樣的事實,得出了對狼全新的觀點。

其實,不僅僅是在親子閱讀中,生活中我們也時時能找到與孩子辨別事實與觀點的機會。某個人說的話、聽到的某個新聞,都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分析一下可信度。

當我們幫孩子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也就在無形中幫助他們變成在精神上更加獨立的人,他的未來也會更加澄澈和清醒。

最後,用《沉思錄》裡的那句話來做結尾吧:

「我們所聽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觀點,而非事實。

我們所看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視角,而非真相。」

希望孩子們能通過「事實」與「觀點」的分辨,明白這樣的道理。

-END-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想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先從幫孩子分清「事實」與「觀點」開始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