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1歲半的寶寶多愛「打人」?是成長規律,媽媽要學會馴養教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他們或活潑、或調皮、或可愛、或暴躁,這些都是他們性格的一面。

如果說她們是一個乖寶寶,那家長自然不會擔憂,有這樣的孩子更是一種福氣;可如果他是一匹兇悍驁不馴的小野馬,那家長肯定會特別頭大,面對這隻小野馬,家長應該如何是好呢?

前段時間參加了社區的一個媽媽幫的調查活動,此次活動主要是面對1-3歲左右的孩子家長,我們調查的主題是:當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是你最擔心的?而這其中有很多的家長較為擔心的是「寶寶愛打人」,覺得孩子有暴力傾向,年齡都在1歲半左右。

看來,這的確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小小的孩子怎麼會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呢?隨後,我們採訪了媽媽幫的幾位媽媽:

  • 1號媽媽:我家裡的寶寶剛剛1歲2個月,是一名小男孩,這個孩子在人多的時候見了人就打,不管是陌生人,還是自己最親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而且現在這個家夥還處於外星人無法溝通的階段,你和他說什麼他都不會聽,我真不知道他是開心才打人還是生氣才打!
  • 2號媽媽:我家孩子一歲半,但是我覺得他現在有嚴重的暴力傾向,有事沒事就愛揮動這小手私處示威,有些時候還會拿起一些東西使勁晃悠,想給別人一些震懾力。看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更加覺得他的脾氣不好,一生氣就發脾氣,拿起什麼扔什麼,我現在孩子是不是有問題?
  • 3號媽媽:我女兒1歲5個月,這個孩子現在特別愛搶別人的東西,每次帶她出去玩,她都把別的小朋友打哭。每次我都教育她不要這個樣子,可是答應好好的,轉眼就和其他孩子打起來,各種方法都用了,感覺教育孩子太失敗了。

聽到這幾位媽媽的話,深知她們內心的痛苦,在漫長的育兒生涯中,孩子愛打人這個東西,確實是所有家長無法逃避的難題。而1-3歲又是孩子的黃金生長期,如果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形成了不良的壞習慣,那勢必會影響一輩子。

而當務之急,我們更應該從事情的根本去了解孩子「愛打人」的原因,今天我們就把孩子愛打人這個問題一究到底!

▶為什麼普遍1歲半左右的寶寶最愛「打人」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不光是媽媽幫的媽媽困惑,有很多的家長都表示自家的孩子有過這樣的行為。比如他們會打最親近的人、還會抓媽媽的臉,甚至將玩具、食物亂扔來發泄自己的憤怒。

其實他們有這樣的行為,並非是他們在真正的「打人」,他們的這些行為並不一定具備攻擊性,而深藏在這些反常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往往是他們在這個階段所發展的新需求。

▎他們在長大,需要滿足自身的生理需求

對於1歲半左右的寶寶來說,他們看似很強的攻擊性行為背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比如:

  • 他們有時候咬人、咬東西有可能是自己的牙床不舒服,而這種行為可以緩解他們長牙的疼痛;
  • 他們有時候會和爸爸媽媽搶東西,沒準是因為他們餓了,希望得到食物;
  • 他們有時候會推人,可能是感覺不希望你在他們面前,或者擠到了他們,希望活動自己所需的空間;
  • 他們有時候打人,或許他們覺得看護人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在發泄他們的情緒。

我們要知道,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攻擊性行為』並沒有實質性,而這些令大人惱火的行為也並非給他人造成本質的傷害,而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生理需求。

▎他們在長大,迫切的探索和觀察這個世界

在這段黃金身體發育的里程碑裡,孩子的大動作發育也是循序漸進,就像我們常說的『三翻六坐七爬爬』一樣,愛打人也是孩子正常發育的一個過程。

當孩子當了一歲多,他們的精細動作正在邁進一個新的階段,而孩子的自我意識也在逐步的形成,他們開始下意識的利用自己的動作,去探索和觀察這個世界,例如:

  • 他們會把玩具扔的滿地都是,觀察他們落地時的樣子;
  • 他們會把認為好吃的東西放在嘴裡嘗一下,品味不同東西的入口感覺;
  • 他們會抓頭髮、抓臉、抓衣服、打人,來觀察被他欺負的人的不同反應;
  • 他們還會利用不同的東西去敲打,探索那些不同東西所發出的不同聲音。

而這些都是他們在進入1歲後,孩子們發生的動作行為,而他們的真實出發點是為了探索和觀察,並非是我們想的那樣他們有「暴力傾向」。

▎他們也許是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

別看孩子們小,他們的小小的內心世界可是什麼都懂。當家長沒有將視線或者注意力放在他們的身上時,他們總會有一種方法來喚醒你的注意力。

當孩子叫爸爸媽媽的時候,你沒有回應;孩子就會走過來看看你摸摸你,可是你仍然沒有反正,自顧自的玩著手機或者看著電視。

那好,既然你不理我,那我就要採取「暴力行為」了,經過試驗當他打你們的時候,你們自然就會將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於是他們就會將這個習慣保留下來。

這就是他們的聰明之處,當你們無法及時的回應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會採用這個辦法來博取你的關註,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作為家長想一下,是否冷落過他們呢?

▎他們自我意識在逐步的發展

首先,家長們要知道的是:孩子在2歲的時候將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而在這個階段之前,他們的自我意識就開始逐步形成,這也就會讓爸爸媽媽感慨,自己家當初的那個乖巧聽話的寶寶去哪裡了?

孩子從1歲的時候自我意識就開始了,這些現象你有沒有經歷過?

  • 當你和孩子說不能亂扔東西的時候,他們完全不會理睬,仍然會扔的滿地都是,對此他們來觀察扔東西的後果和你的反應;
  • 你告訴她不能打小朋友,不能搶小朋友的玩具,否則就不帶她出去玩,可是每次出去都是犯一樣的錯誤。

有趣的是,孩子們明明知道這些事情不允許做,可他們就是想不斷的挑戰你的權威,觀察你的反應。你也許會覺得無聊,但是孩子卻把這個當成他成長中一項開心的事情。

盡管每一個孩子都是純潔無瑕的天使,但是如果排除以上的因素,孩子依舊具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和攻擊性行為,我們就要考慮事情的嚴重性了。

當孩子有了身體『攻擊性行為』時,比如打、推、撞、踢以及搶奪、損壞物品的現象,而一歲半左右的寶寶多數是因為這兩種原因:

1、家庭因素

現在以老年人為首的帶娃大軍,常常會溺愛孩子,有時候他們會引導孩子揪自己的頭髮,還會以他們會大人「引以為傲」,這種縱容孩子壞習慣的行為就會讓孩子形成愛打人的習慣。

2、環境因素

家庭暴力一直都是一個值得關註的話題,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中有一個具有暴力傾向的家長,那他們勢必會照樣學樣,環境的影響將會大幅度的影響孩子的性格和習慣發展。

如果孩子是因為這些原因而產生暴力行為的話,那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勢必會產生影響。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影響他們正常的人際交往,還會影響整個家庭的氛圍,出現父母與孩子不合的現象,當進入學校、社會後,更會讓他們格格不入,成為性格奇葩者。嚴重的情況還會造成孩子走入違法犯罪的道路

▶媽媽要學會「馴養」倔強,讓寶寶不在愛「打人」

1、媽媽要學會正確的引導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不要著急,要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如果他們打人,想一下是否寶寶需要人陪伴的時候,你沒有顧忌到他們的感受;他們亂扔東西的時候,媽媽也不妨設計一個小遊戲,讓他通過遊戲體會其中的樂趣。

2、媽媽要學會和孩子交心

有些媽媽會說,孩子根本不會聽自己的話,他們也聽不懂。首先不要小瞧他們,媽媽應該在合適的場合和孩子交心,讓他們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如果要是打人,別的小朋友會不喜歡和他一起玩,適當的給與他們一些小小的懲罰,讓他們了解事情的嚴重性。

3、媽媽要學會以身作則

作為媽媽以身作則肯定是必須的,你的一舉一動一個行為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面對孩子這些習慣,媽媽切記不能以暴制暴,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將事情嚴重化,正確的做法以自己作為孩子的榜樣,讓他們在一個有愛、有安全感的家庭成長,同時被愛、被關註。

寶媽們,你家孩子有類似的行為表現嗎?你是如何處置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為什麼1歲半的寶寶多愛「打人」?是成長規律,媽媽要學會馴養教育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