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行為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們是不是經常會討論:

2-3個月的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對2-7歲的孩子定義「自私」對嗎?

父母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什麼才是「延遲滿足」實驗的核心?

是誇獎還是鼓勵?有什麼區別?

期望和讚美是否能創造奇跡?

以上幾點我們是不是經常會聽到。但是卻不知道這些定義的依據到底來源哪裡?

俗話說的好:書上讀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那麼全球的兒童心理和兒童行為科學家他們是通過哪些實驗來驗證的呢?讓我們通過事實看本質。

01-印刻效應

其實,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但他總是在模仿學習。

奧地利生物學家勞倫茲(K.Z.Lorenz)在進行這項實驗時,讓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鴨子不先看到母鴨子,而首先看到自己,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小鴨子將勞倫茲當成了自己的母親,總是跟著他。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雞、小鳥等辨認自己母親和同類時,都是通過這一過程實現的,而且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有所發現。一般說來,小雞、小鴨的「母親印刻」的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10~16個小時,而小狗的「母親印刻」關鍵期發現在出生後的3~7周。

研究還發現,動物在關鍵期內,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媽媽發生「母親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媽媽在小動物出生後不久就離開的話,它們也可以對其他動物發生「母親印刻」。

印刻實驗最重要的2點:一是環境對人的影響,「狼孩」「孟母三遷」等等都說明這個道理。二是第一時間印象效應

「印刻效應」提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嬰兒的心理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輕心,不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就很可能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展和健康,甚至貽誤終生。因為,一個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廢品、危險品。

印刻效應也提示我們:如果我們在兒童敏感期某一個確定的階段上沒能學會這種能力,那麼我們過後將經歷可以想像的許許多多的困難。

02-視崖實驗

請不要輕視孩子的認知,以為他什麼都不知道。

視崖,就是視覺懸崖,由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設計首創,是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視崖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

視崖裝置的組成:一張1.2米高的桌子,頂部是一塊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淺灘)是用紅白格圖案組成的結實桌面。另一半是同樣的圖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淵)。在淺灘邊上,圖案垂直降到地面,雖然從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實際上有玻璃貫穿整個桌面。在淺灘和深淵的中間是一塊0.3米寬的中間板。

實驗對象是36名年齡在6-12個月之間的嬰兒。這些嬰兒的母親也參加了實驗。每個嬰兒都被放在視崖的中間板上,先讓母親在深的一側呼喚自己的孩子,然後再在淺的一側呼喚自己的孩子。為了比較人類與小動物的深度知覺能力,對其他種類的動物也進行了視崖實驗。這此動物被放在視崖的中間「地帶」,觀察它們是否能區別淺灘和深淵,以避免摔下「懸崖」。

當把6個月大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他的媽媽在另一邊招呼他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邊,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這似乎說明嬰兒已經具備了深度知覺,但這種深度知覺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在出生後幾個月裡習得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拓展實驗

繼吉布森和沃克之後,Campos等人把年齡在2-5個月之間的嬰兒放在視崖深側的玻璃上,這時所有的嬰兒都表現出心率變慢。這種心率變率是感知接收的信號,而不是恐懼的信號,恐懼應伴隨心率加快。這表明這些嬰兒還沒有習得對落差的害怕。

視崖實驗證明了:2個月的嬰兒已經具有深度知覺,但沒有發展出對視崖的恐懼,而6個月的嬰兒能清楚的感知到深度,並對高度產生懼怕。2-3個月的嬰兒已經對來物具備了「閉目反應」。

例如沒有深度知覺的嬰兒看到任何東西是沒有深淺都是平面的,因此不能預知危險,不曉得床離地面有一定的距離,是不能直接下去的,因此,總是會不經意的掉落床下。


03-三山實驗

這個實驗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之手,也是他最經典的四個實驗之一。

該實驗的設計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實驗時,先讓一個三歲的幼兒坐在一邊,然後將一個布偶娃娃放置在對面。此時實驗者要幼兒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第二個問題是:布偶娃娃看見的三座山是什麼樣子?」

結果發現,幼兒對兩個問題給出同樣的答案,他只會從自身所處的角度看三座山的關係(如兩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後),而不能設身處地從對面娃娃的立場來看問題。皮亞傑以此來證明兒童「自我中心」的特點。

綜合上述實驗證明:自我中心主義是前運算階段(2至7歲)幼兒的認知特征,自我中心主義是指幼兒隻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認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經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應和看法。

因此我們在和這個年齡段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問題,用共情的方式加以引導。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孩子心理行為實驗,顛覆你的育兒觀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