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崔玉濤的育學園
常見的疾病問題這里都有答案,點上方藍字關注。
小編髮現,只要有了娃,全家變話癆。
小小崔一家也是這樣,餵奶的時候、哄睡的時候、陪玩的時候,只要你能想到的場合,都有家人和小小崔聊天的場景。
不過,這可不是簡單的閒聊,而是件大有好處的事,和寶寶多交流對其日後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還有依戀關係都有不可忽視的正向作用。
今天小編邀請了小小崔媽媽和育學園教育的總監郭艷老師,來和大家聊聊如何和寶寶交流互動的問題。
趕快來看下,這些要點你都get了沒有~
01
—
從寶寶多大開始說話
要等寶寶告別火星文之後麼?
NO!交流從寶寶出生就應該開始了,這點小小崔媽媽很有體會。
小小崔媽媽:「我們真的是從寶寶出生後就開始和他交流了,說實話,剛開始我和爸爸還有點‘手生’,不知道怎麼做,也是跟著爺爺奶奶學的。
爺爺奶奶特別棒,寶寶剛生下來,他們就開始和他交流,完全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奶奶好喜歡和你聊天呀)
後來我和爸爸也開始學著爺爺奶奶的樣子,多和寶寶交流,餵奶的時候、陪他玩的時候都會說,現在越來越熟練了,全家集體變‘話嘮’。」
郭老師點評:
和寶寶說話,越早越好。
有家長認為沒必要和新生兒聊天,孩子又聽不懂,說了也白說。
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在寶寶1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辨別聲音了,在這之前多交流他才能熟悉家人的聲音。
這對日後的語言發育、學習能力、依戀關係的建立都特別有好處。
02
—
和寶寶說點什麼呢
人還真是矛盾,不讓說的時候想說,真要是讓敞開了聊,又不知道說點什麼好了。尤其是這麼小的寶寶,說什麼呢?教他說話嗎?
小小崔媽媽:「教說話我們沒試過,像是‘叫爸爸’‘叫媽媽’之類的都沒有刻意教過,他應該還不會吧,太小了。
其實這事我們沒想那麼複雜,就和咱們平常聊天差不多,自然一點就好。
比如,誰要去陪寶寶幹什麼,就先做個自我介紹,‘現在是爸爸來陪寶寶玩’‘現在是媽媽來哄寶寶睡覺’‘現在是奶奶去陪寶寶做體檢’,把他當成一個獨立、平等的個體去對待。
(現在是爸爸陪寶寶玩)
然後,再和寶寶描述這個過程,比如‘寶寶,今天咱們要做體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陪你,咱們坐車去,路上會看到花,到地方能見到護士阿姨……’。
像流水帳一樣,描述所見所聞,目的就是多說嘛。」
郭老師點評:
多說,隨時隨地做好愛心陪聊。
陪聊的關鍵是說,而不是說得多複雜。對於小寶寶來說,完全可以參考小小崔媽媽的做法。
餵奶的時候可以和寶寶說「寶寶要吃飯啦!準備好了嗎?」
和寶寶玩的時候,可以拿著玩具、看著寶寶,說「這個是小球,很好玩。」
也可以用寶寶的語言和他交流,像是「哦、啊、咿、呀」之類的兒語都可以。
當然,家人也可以將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和寶寶分享,例如,「今天媽媽在外面碰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媽媽給寶寶買了一件漂亮的小衣服」等等。
記住,堅持最重要。
03
—
給寶寶「互動」的機會
和我們大人聊天一樣,和寶寶聊天也要你來我往。
小小崔媽媽:「我們也不會自說自話,寶寶願意表達的時候會給他‘說話’的機會,不過他的話都是嗯嗯啊啊的火星文。
但特別興奮,你去聽他說、回應他,他真是興奮到手舞足蹈,小胖腿踢來踢去特別好玩,有的時候,還會邊說邊往你身邊湊,一個打挺就湊到你面前了,感覺心都化了。
而且不光是和我們互動,寶寶最近迷上了一個鱷魚,也會和它說話。
(小鱷魚,我們來玩吧)
這個鱷魚來回拉的時候,中間的彩虹木板互相碰撞會發出‘嘎啦嘎啦’的聲音,他很喜歡這個聲音,會跟著哼哼哈哈地回應。
因為他自己現在還不會推嘛,就會用嗯嗯啊啊的聲音或者用眼神示意我們幫忙推,這也是一種交流吧。」
郭老師點評:
說話的目的是交流,交流最重要的是「你來我往」。
家長要有耐心去理解寶寶的意思、等待他的回應並回應他。即使還不會說話的寶寶,他們咿呀出聲時其實就是在回應。
及時回應並鼓勵寶寶,比如說「寶寶在跟我說話嗎?你好棒哦!」之類的,千萬不要忽視寶寶,不然很可能打擊他交流的興趣。
而且,互動的消失還可能限制大腦學習與儲存知識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單獨把孩子交給電子產品是不可取的。
04
—
借助這些和寶寶交流
小編:「除了說話,還有通過其他方式和寶寶交流嗎?」
小小崔媽媽:「有的,之前會給他看卡片、講卡片,現在是看書。
寶寶最近迷上了布書,就是那種能用手翻動機關,發現新大陸的,按一按、戳一戳也會發出聲音,他會很好奇地用小手去碰。
(輕輕一翻,小手出現)
目前是這樣,等再大一點,就可以再讀一些紙質繪本了吧,這方面我們還沒有特別的經驗,等以後再慢慢和大家分享。」
郭老師點評:
交流可以借助工具,也要尊重寶寶的感受。
在嬰兒時期,可以借助一些視聽工具,比如,有聲書,早教機中播放的故事、兒歌等等和寶寶交流,這些能幫助寶寶廣泛地接觸更多形勢和內容的語言。
注意哦,這里是「借助」,而不是完全依賴這些工具,還是鼓勵家長多和寶寶說話。
另外,也要注意寶寶的興趣和感受。不要強迫寶寶做他完全沒有興趣的事,只有做感興趣的事才能幫寶寶更好地開發大腦,也能讓他的專注力更持久,對日後學習產生幫助。
05
—
大寶寶交流支招
當然啦,除了像小小崔這樣的小寶寶,對於如何與大月齡的寶寶交流,郭老師也給大家支了招。
4-10月齡,重視回應
寶寶開始學習應答,有些寶寶也出現了聽說輪流的傾向,慢慢開始用語調來表達情感了。
當觀察到寶寶進入這個階段時,可以用慢速的、簡單的語言和他交流,讓寶寶覺得自己說出的話得到了反饋。幫他建立交流和對話的概念,為今後的語言溝通和社交生活奠定基礎。
比如,當寶寶看著碗的時候,你就順著寶寶的眼神,指著碗,和他說「碗——」;他看著花的時候,也是要指著花,對他說「花——」。
10-18月齡,意思表達更明確啦
10個月以後的寶寶,已經能夠通過一定語音和動作表情的組合,使他們的語音產生具體的意義了,並通過重復某一動作加上語音和表情來表達個人的意願。
比如,他看著肉說「肉肉」的時候,你要教他說「吃肉肉」,同時示範吃的動作;他要看著球說「球」的時候,不要給他球,而是要引導他說「玩球」。
當然啦,除了做到以上這些,爸爸媽媽還可以通過育學園APP中的「成長測評」隨時隨地了解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做到更有針對性的語言互動。
好啦,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這麼多,記得多和寶寶聊天呀。最後的時間交給大家,快來說說你有哪些和寶寶交流的經驗和心得吧~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當然啦,新手爸媽面臨的挑戰,除了要學會怎麼和寶寶聊天互動,培養他的交流能力,還要能夠解讀寶寶發出的特殊信號,弄懂他的需求。
比如,有時寶寶吃飽了還哭、睡覺總哼唧,很可能就是想說:我不舒服,幫幫我!但是迫於「語言不通」,常難搞清問題具體出在哪里,真讓人著急!
推薦你加入
【崔醫生育兒知識體驗營】
課程由崔醫生親自錄制~
3天解決「吃」和「睡」難題!
參與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免費進入體驗營↓↓↓(原價19.9元,本期限時免費)
【溫馨提示】
-
因同時一時間掃碼人數過多、網路不通等原因,不能成功入營的家長請保存二維碼10分鐘後再掃碼試試
-
入群時間截止至3月29日24點,大家抓緊時間上車啦!
-
已經參加過訓練營的家長不能重復入營哦~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查看訓練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