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十萬個小妙招
我是你的生活貼心小棉襖~
01
最近,小編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則新聞,很是吃驚。
美國有一位媽媽,以四個兒子的母親身份,公開向所有女大學生喊話:
不要再穿緊身褲了,因為形同裸體讓人感到害臊。
甚至她還想找條圍巾系在兒子眼睛上,以保護他們不受誘惑!
面對如此匪夷所思的新聞,網友們的評論也是精彩紛呈。
甚至還有人說:為了保護,那位媽媽乾脆把兒子鎖在家裡不讓出門算了。
這些評論,或許話語粗糙,卻是句句在理。
為人父母,不教育自己的孩子,反把過錯都推到旁人身上,可不是強盜邏輯?而這樣的舉動對於孩子,又會有怎樣的影響?
有時候,別把自以為是的深愛,變成了對孩子無法估量的傷害。
02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見過哪些不可理喻的教育方式?
最高讚的回答很簡潔,舉了個事件:迪士尼裡一位打人的媽媽。
在上海迪士尼,一名8歲小男孩,可能不小心摸了一位姑娘的屁股,被說了幾句。
然後男孩的母親就炸了,說該女子言語攻擊她兒子,同行女子也上前指責,聲稱:「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叫喊什麼……」
隨後一起罵人、打人。就在迪士尼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時,男孩的家長繼續肆意辱罵該名女子:「你他X有妄想症吧,你長這樣,還摸你屁股?」
果然每一個有恃無恐的熊孩子背後,往往都站著一個不可理喻的熊家長。孩子養得好不好,首先責任在父母。毀掉一個孩子的原因很多,但能成績孩子的不是學校,只能是父母。
8歲了,還小嗎?
這個年紀,弄明白整個世界或許太過困難,但弄清楚事情的邊界和做人的基本道理,還是不太費力。
小男孩不管是無心還是故意,那位小姐姐只想告訴他,不能隨便觸碰女孩子的身體。媽媽也完全可以順勢而為,給他上一場生動鮮活的性別教育課。
可是呢?那位母親選擇了最為不堪的方法。而這整個過程,就發生在小男孩的身旁,被看在眼裡,記在心底。
真不敢想像,日後他會被母親教育成什麼模樣?
關於熊孩子「作惡」的新聞屢見不鮮,而且他們「作」的花樣,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出來的。
去年,在北京的一家書店,當人們都在安安靜靜地看書時,一個男孩大聲地朗讀英文,嚴重影響了他人。
可是當店員提醒他時,他卻一臉怒氣地質問:「我來那麼多次,別人都不管我,你憑什麼管我,信不信我抽你。」
旁邊的媽媽,完全無視牆角的「請勿大聲喧嘩」,任憑孩子大聲地朗讀。
當孩子對店員出言不遜時,她也完全沒有制止的意思,反而跟店員說「小孩兒,別跟他計較,你忙你的吧」。
《伊索寓言》中,那個被判死刑的小偷,在臨死前都在怨恨他的母親:「我小時候小偷小摸,把偷的東西帶回家時,她不但不懲罰我,還笑著說別讓別人看見,就是因為她,我才落到今天這樣的下場」。
是呀,如果在孩子第一次小偷小摸的時候,嚴厲地制止他,怎麼可能會淪落到「死刑」的下場呢?
知乎上一位媽媽分享過一個「熊孩子」的故事。
姑姑的孫子,一個四年級的熊孩子,竟然用力去推自己懷孕的嫂子,原因是「看到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流產。」
所幸,她用力架住了嫂子,否則後果真的不堪設想啊。
然而,她的姑姑,也就是孩子的奶奶竟然護著自己的孫子,說「他還是個孩子」。
果然應了那句話:每一個有恃無恐的熊孩子背後,往往都站著一個不可理喻的熊家長。
如果熊孩子是一汪污水,那麼熊家長就是毋庸置疑的污水源。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面對那個作惡的熊孩子採取了包庇和縱容,甚至輕飄飄地以一句「他只是個孩子」來做擋箭牌。
他只是個孩子,所以,你的電腦摔了就摔了吧。
他只是個孩子,所以,你的車劃了就劃了吧。
他只是個孩子,所以,你的臉毀了就毀了吧。
他只是個孩子,所以,你的命沒了就沒了吧。
似乎,就因為他只是個孩子,全世界就應該體諒和包容他的一切行為。
如果你有什麼抗告,那就是你不懂事,不懂得「愛幼」。
於是,在大人們「他只是個孩子」的縱容下,一起起熊孩子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作惡」程度一次次刷新我們的想像力。
03
2017年,央視推出過一部紀錄片《鏡子》,深入探討了家庭情感教育。
其中有句臺詞,小編記憶猶新: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去年,鹽城環湖,一場13歲少年弒母的慘案,印證了這句臺詞。
13歲的邵某因不服母親管教,一氣之下拿起了刀,殘忍將母親砍殺致死。
事後,他出奇地冷靜,再沒去上學,花幾塊錢點了杯水,在一家店坐了近40個小時,直到警察將他帶走。
是不是很可怕,讓人難以置信?
然而,更多的細節經新聞披露後,你會發現:悲劇並非事發偶然,早已有跡可循。
小邵喜歡寵物,母親卻認為是不務正業耽誤了學習,當著他的面將寵物狗狠狠摔死在地上。
13歲的少年是變成了魔鬼,只因為母親提前讓他看到了魔鬼的模樣,教會了他對生命的不敬畏。
淌血的悲劇背後,隱藏的是令人揪心的緣由。熊孩子和殺人犯之間,往往隻隔著無知的家長!
專業從事犯罪心理、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很多毫無人性的殺人犯,都是生命初期的撫養出了問題。
有忽視教育的家長,就會有誤入歧途的孩子;有三觀不正的母親,就會有走向毀滅的少年。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無論孩子是喜歡抑或討厭父母,都會不自覺地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滲入自己的一生。
這是來自原生家庭的烙印,無法抹除。
04
教育學家洛克寫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後,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讓愛與規矩並存,給孩子一個有教養、有底線的環境。
守住教育的底線,不要無底線地縱容
不久前,一對中國夫妻帶著自己6歲的兒子前往洛杉磯度假……這本身是件高興的事,沒想到最後假沒度成,最後一家三口卻攜手登上了各大新聞。
這一家三口,包括他們年幼的孩子,都被外國海關,用最不客氣的方式攆回了中國,不僅如此,還因為家長在飛機上和其他乘客的暴力廝打,「榮登」國際新聞。
這件事情,帶給所有人的思考,遠不僅僅是一起新聞事件而已。
子女的教育缺失,早晚報復在你的頭上!
這原本是一趟飛往美國洛杉磯的航班,期盼著出國度假的一家三口坐在一個日本籍男子身邊,這家人6歲的小兒子,撲扇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打量著這個不認識的鄰座大哥哥。
下一秒,眼前畫風陡然一轉:
隻見小男孩收起了安靜的打量,開始瘋狂地嘰嘰喳喳,上躥下跳,沒完沒了。
面對一個小孩的無理取鬧,這名乘客起先一直選擇忍耐。直到小男孩一腳猛踢向這個陌生人,並揮起拳頭無停止地打向他,這名乘客終於是有些不悅了。
「打擾了,能管一下你家孩子嗎?」他友好地詢問熊孩子的爸爸。
結果卻慘遭無視,這讓他尷尬無比。
相反地,由於父親的「默許」,小男孩在接下來三個小時的時間內,狂妄的對這名乘客進行拳打腳踢,
終於,這名被打乘客忍無可忍,向孩子的父親破口大罵起來。
哪知,這位父親對自己兒子惹事不管不問,卻對這名乘客的憤怒異常敏感。
我兒子打你怎麼了,他老子也饒不了你!這名父親立刻掐住倒霉乘客的脖子,很快,二人居然在飛機上狂撕起來,場面一度徹底失控。
空乘人員上前調停,特地為這對中國父子換了座位。飛機總算到達目的地,心裡依然對這位「不識相」的乘客耿耿於懷的父親,拉著一臉勝利表情的兒子的手,下了飛機。
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
機場有20多名警察,包括FBI都出動了,將剛下飛機的惹事父子逮個正著。
了解完事情原委後,這個中國一家三口被美警以故意傷害罪禁止入境,並被連夜遣返回國。
關於被遣返可能會有的後果,專業人士的回答是這樣的:
眾所周知,被遣返意味著護照上從此有了不良記錄,
而這個伴隨終生的記錄,會讓幾乎所有國家對你徹底關上大門。
人們往往容易原諒小孩子因為體質脆弱,情緒敏感而造成的哭鬧,但是卻很難容忍公共場合一個半大孩子不停吵嚷,打鬧,上躥下跳,甚至對陌生人拳打腳踢……前者是孩子的天性,後者是家長不加引導或制止的教養缺失。
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往往都站著一個不可理喻的家長。生養出什麼樣的孩子,背後就折射出怎樣的家長形象。
與其說孩子殺了人,不如說是借你們的手變相的殺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
千年流傳的古話,一語中的。為人父母,若是不懂以身作則,何談教育孩子?
記得之前,微博上火了一則泰國的公益廣告。
一位賣鳳梨的普通媽媽,沒有讀過書,想要教導孩子的時候,總是苦於認知不足,講不出道理。
但是,這位媽媽沒有放棄,她選擇了從小事開始,一點點示范給孩子看,讓她模仿自己,總結經驗,從而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影片的最後,孩子很爭氣,順利獲取了本科學位,拿到了獎學金。
媽媽也很欣慰,她說:
「要是有一天我不在她身邊了,我知道她也能過得很好。」
在這對母女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最好的模樣:言傳身教、循循善誘,讓孩子在成才之前,先學會了「成人」。
義大利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提過一個觀點:每個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而這個精神胚胎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
當你憤憤於孩子太過於聽話淘氣時,可有反省過自己的言行是否妥貼?
當你鬱悶於孩子不如別人家小孩時,可有想想自己與別人家父母的差異?
有人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誠然,為人父母是不用考試,但是你的低分,換來的會是孩子人生的差評。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為了孩子,願我們都有刻進骨子裡的教養,有正確得當的三觀,讓孩子在最好的環境下成長,讓優良的品格能夠代代相傳。
/ 每日好貨分享 / 都是大牌原單貨原廠貨海關貨 分享給你們性價比最高的 大牌好貨 掃碼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