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今年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方燕建議:「將產後憂鬱診治費納入生育保險報銷范疇」,瞬間引發網路熱議,「產後憂鬱症」也再度引起大眾的高度關註。該如何避免產後憂鬱症?患上產後憂鬱症該怎麼辦?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崔海松表示,如果孕婦及其家庭能及早了解產後憂鬱的相幹知識,並且重視、關心孕婦的情緒狀態和心理需求,產後憂鬱症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崔醫生表示,想要預防孕婦患上產後憂鬱症,除了孕婦自己,丈夫和家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具體該如何預防,有以下幾個建議:
生孩子,考驗的不只是孕婦,而是整個家庭系統。所以孕前夫妻及家庭最好是有計劃、有準備的生育寶寶,並且學習懷孕、分娩及產褥期相幹知識,了解產後憂鬱症的危害,清除產後憂鬱症就是精神病的錯誤認識,多觀察孕婦的心理變化,如果感覺孕婦情緒出現異常,且持續時間2周或以上時,就要及時到醫院專科門診找醫生咨詢治療。
產後4~6周,是產後憂鬱症的症狀明顯時期,孕婦可能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情緒失控,與老公、父母、公婆吵架,其實這是一種比較失敗的宣泄方法。因為小寶寶的到來,家庭裡每個人的角色其實都發生了改變,家人可能也會有不適應,會有情緒,所以建議孕婦在情緒宣泄時盡量以傾訴的方式向家人敘述自己現在的煩惱和需要的支持,如果覺得這些情緒無法和家人宣泄,也可以找同樣有小寶寶的閨蜜,或者到醫院專科門診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運動可以轉移注意力,並且會讓身體分泌一種多巴胺的快樂物質,使人的情緒處於一種比較容易開心興奮的狀態,所以說,運動對緩解產後憂鬱情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可能因為一些傳統觀念,往往被大家忽視,建議孕婦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出門散散步,做一些如瑜伽等低強度的自己喜歡的運動,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因為新生寶寶的到來,可能會讓很多孕婦的睡眠被剝奪,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情緒就會非常容易失控,所以在這個非常時期,可以請家人或者月嫂等家政人員幫忙,讓自己每周至少有一天可以在餵奶和照顧新生寶寶之外有足夠的睡眠休息時間。另外,千萬不要因為寶寶的到來而忽略了自己,每周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比如出去和朋友們吃個飯,追一部喜歡看的劇,適度地給自己喘口氣,對緩解焦慮、憂鬱、不安的情緒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出現產後憂鬱表現時,要及時干預治療,避免憂鬱加重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崔醫生介紹,一般來說輕度產後憂鬱只需心理治療即可;而中度和重度產後憂鬱則需要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同時進行,但很多孕婦會排斥藥物治療,擔心藥物治療會影響哺乳,所以現在也會採取物理方式進行治療,比如生物反饋、經顱磁刺激,尤其經顱磁刺激治療是一種無創傷、無副作用、無疼痛的物理治療方法,通過不同頻率在不同部位調節大腦左右兩側腦細胞,使其達到正常平衡狀態,使患者憂鬱情緒得到緩解,這種治療方式也不會影響哺乳。
但具體採取哪種治療方式,需要專科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病情進行個體化的評估,如果在心理治療或物理治療無效情況下,可能還是會需要斷奶進行藥物治療的,因此,一旦出現產後憂鬱情況時,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早期及時的進行干預治療,有些媽媽可能就不會走上輕生之路了。
專家簡介
崔海松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擅長焦慮、憂鬱、強迫、失眠、青少年心理問題的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心理治療。工作以來在專業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承擔相幹科研及教學工作。現任上海市醫學會第十屆精神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三屆心身醫學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綜合醫院學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