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孩子在外面被打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這真是一個兩難的抉擇,不還手,擔心孩子養成懦弱的性格,以後總受欺負;還手,擔心孩子變得暴力、不講道理。
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01
別著急下結論,我們先來看一個著名的實驗。
上世紀 90 年代,家庭心理學家傑拉德 R. 帕特森和李察 A. 利特曼做了一個實驗,觀察幼稚園的孩子受到攻擊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以及這些反應最終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記錄了 2583 次幼兒之間的攻擊事件後,實驗者發現這些現象:
☆ 80%的孩子被攻擊後不還手。
他們會哭泣、退讓或者是任由攻擊者搶奪玩具,但不會喊叫或者還擊。
退讓的結果是打人的孩子下次還會繼續攻擊他,而被打的孩子再遭遇攻擊時,會繼續退讓妥協。
☆ 20%的孩子選擇還擊,或找老師/家長幫忙。
這些選擇還擊的孩子又分為3類:反擊成功的、反擊不成功的、找老師/父母解決的。
反擊成功的孩子:打人的孩子之後很少再攻擊他們。
反擊不成功的孩子:下次還會被打人的孩子攻擊,且更頻繁。
找老師/家長解決的孩子:一般打人的孩子會收斂自己的攻擊行為,或轉向他人。
看完這個實驗再來回答文章開頭的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當孩子受到欺負,一定要讓孩子有所還擊,否則就會像觀察實驗中80%不還擊的孩子一樣,繼續遭到攻擊。長此以往,不僅會助長打人孩子的暴力行為,被打的孩子的性格也可能變得軟弱。
02
但很多父母又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無論怎麼鼓勵,孩子都不敢還手,結果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欺負···
「有所回應」並不一定要簡單粗暴的「打回去」。
如果孩子能「打回去」自然不會再被欺負,但現實是如果本身就是不好惹的孩子,不用教他也會本能的打回去。
需要教的孩子,大多數很難教會,就算是打回去,也很可能軟弱無力,因為那個孩子打人的經驗比你家孩子多,孩子害怕打不過,反而會導致更瘋狂的報復,讓孩子吃虧更多。
所以,如果孩子不懂打回去,不要強求,可以換種方式,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學會處理這類沖突的方法。
03
如何引導孩子呢?
1.及時接收孩子的求助資訊。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過會就忘了,因此不大在乎。
3歲以內的孩子確實會因為表達能力不足產生一些肢體摩擦,但這樣的摩擦孩子只會在當時有反應,過後不會再提起。
如果孩子事後提起了,說明這件事對孩子產生了影響,寶爸寶媽就要注意了。
但父母一定要注意:除非孩子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否則通常孩子被欺負,家長不要主動介入。
從未獨立處理過社交沖突的孩子,長大後的競爭力反而會很弱,所以,孩子被欺負,先讓小朋友自己先處理,他處理不了自然會找父母尋求幫助,這時候父母再出手。
2.發現孩子被欺負,先不要急著批評他。
比起被欺負,讓孩子更加難過的是被父母否定。
我的一位朋友回憶起小時候被欺負,說當年欺負自己的小孩都忘了,隻記得他媽那副嫌棄他「不爭氣」的表情。
就算是孩子被打了,也不要說他差勁兒,而是要安慰他,先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了家長的愛撫,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被接納被認同。孩子感受到愛,很快會平靜下來。
平靜下來後,再和孩子談談打人這件事,以及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孩子想要如何做?這時候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寶爸寶媽再根據孩子的回答逐步引導。
3.讓孩子從言語拒絕開始。
很多寶爸寶媽說:我對孩子說了很多遍「你還手啊」,他就是不聽。
事實上,孩子可能不是不聽話,而是不懂,他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有還手的力量,也不知道具體該怎樣還手。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都需要家長給出明確的指導。
寶爸寶媽可以這樣引導孩子:
☆ 首先,受到欺負,教孩子用語言震懾對方。
被打、被欺負,不一定非要打回去,懟回去也是一種有效的回應。
住手!這是我的玩具,不是你的,還給我!
你再打我,我就生氣了!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這樣的語言還是很有震懾力的。
☆ 其次,如果警告不成,教孩子打回去。
「打回去」的指令一定要具體、詳細,比如告訴孩子用「推」或者「跺對方腳尖兒」的動作反擊!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教曾對被欺負的外孫女說:「如果被對方抱起來,可以雙手揪對方耳朵,一拽,他一疼,就把你放下了。」
足夠具體,孩子才知道怎麼做。
☆ 最後,告訴孩子:「打不過就跑」不丟人。
如果打人者比孩子大很多,或者人多勢眾,這時候一定不能硬碰硬。看準時機,撒腿就跑,往人多熱鬧的地方跑。
蔡康永在《奇葩說》裡說:「我們相信還擊是必要的,相比還擊的力量,我們更要培養孩子還擊的智慧。」
父母要告訴孩子,面對欺凌,逃跑也是一種智慧。
孩子的個性有積極有消極,身體發育快有慢,心理承受能力有強有弱,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在受到侵犯的時候能夠還手是不現實的。
如果孩子不懂打回去,也沒關係,教會他其他的處理方式就好。
最後想提醒寶爸寶媽,不要對孩子說:「你現在總被欺負,長大後也沒出息」這種話。
小朋友之間的生存法則,是身體力量起決定作用,誰強壯誰就占上風。但成人世界,拼的是情商智商。這是兩套生存法則。小時候體力不占優勢,和長大有沒有出息沒多大關係,寶爸寶媽平時一定不要這樣暗示孩子。
-End-
*互動時間*
親愛的寶媽,
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負了,
你會如何處理?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
往期推薦閱讀
這件毀掉孩子獨立性的事,幾乎90%的家長都在做
林志穎老婆被逼哭,伊能靜和婆婆處成閨蜜,
都是嫁人,差距為何這麼大?
注意,夏天這樣給寶寶喝水,越喝越傷身!
2招讓我家孩子從」可怕的2歲「變成了」超萌的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