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孩子被欺凌,都是家長的一塊心病,無論欺凌來自大人,還是同齡人。
今天,趙昱鯤老師從孩子成長特點方面,告訴你如何才能讓孩子不易被欺凌。
哪些孩子容易被欺凌?
很多家長預防孩子被欺凌,就讓孩子鍛煉打架能力,別人打你,你就加倍打回去,這樣就沒人敢欺負你了。
其實,這樣會助長孩子的攻擊性,並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凌。相反,研究表明,攻擊性高的孩子,和順從性高的孩子一樣,都更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順從性高的孩子容易被欺凌,大家都好理解,因為他們會逆來順受,但為什麼攻擊性高的孩子反而也會被欺凌呢?這有兩個原因:
一是攻擊性高的孩子會一言不合就拔拳相向,但他並不會每次都打贏。
碰到比他更強壯的孩子或群體,就會吃大虧。就算隻撿比自己弱小的攻擊,出大事也是早晚的事。
二是欺凌並不是只有身體欺凌,語言欺凌和社交欺凌。
身體欺凌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欺凌,壞孩子仗著自己人高馬大,或者人多勢眾來欺負你。
但除此之外呢,還有語言欺凌,就是罵你、嘲笑你、給你取難聽的外號。
另外還有社交欺凌,就是大家聯合起來孤立你、排擠你,不跟你說話,不跟你玩,忽視你的存在。
大部分家長只會注意到身體欺凌和語言欺凌,但社交欺凌對孩子影響更大。
孩子都是特別渴望被同伴接受的,攻擊性高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歡,就非常容易被孤立和排擠,受到社交欺凌最後還有苦說不出。
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
攻擊性和順從性都不好,那我們應該怎麼培養自己的孩子呢?
答案是培養他的肯定性和親和性。
親和性就是對別人友好,經常幫助別人,喜歡跟其他孩子一起玩。這樣的孩子往往朋友更多,別人也更喜歡他,也不太會來欺凌他,因為他有好朋友可以幫忙。
肯定性就是說你能肯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既不退縮,也不咄咄逼人,但是能清晰、堅定地讓對方明白你的意思。
這個說起來很簡單,但你可不要小瞧這項技能:
在美國的學校裡,老師都要專門教學生如何肯定性地表達自己,因為他們認為,肯定性是勇氣的基礎。英文裡勇氣這個詞 Courage,本來的意思就是真誠地講出你的故事。有勇氣的孩子,當然沒人敢欺凌他。
四步讓孩子學會爭取權利
那麼,我們要教孩子肯定性地表達自己,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以「我覺得……」開頭,說出你目前的感受;
然後接上「因為你……」,說出對方什麼行為讓你不能接受;
然後說明:「可是……」,告訴對方這個行為為什麼是錯的;
最後再加上「我希望……」,告訴對方應該怎麼做。
比如,你孩子在公園裡排隊等著滑滑梯,可有個孩子突然跑過來插到他前面,他就可以說:「我覺得不公平,因為你插隊了,可是我都已經排了很久了,插隊是不對的,我希望你到後面去排隊。」
再比如,如果有人給他取難聽的外號,他可以說:「我很生氣,因為你給我取外號,可是這個外號我不喜歡。我希望你以後不要再給我取外號了。」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這麼幾句話有什麼用?那些熊孩子才不會聽呢。其實不然,欺凌者都欺軟怕硬,這個軟不是單指身體弱小,更多的是精神軟弱,就是不敢捍衛自己,有想法和感受也不敢說出來。
肯定性表達,也不僅僅是言辭,還有身體語言的配合,眼睛直視對方、語氣肯定,對方就知道你是認真的。
當然,有時僅僅是肯定性表達還不夠,但這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是在培養孩子勇氣的基礎。就算一時不能奏效,還是應該教孩子肯定性地表達自己,而不是一遇到問題立刻就找大人,那會讓他對於自己解決沖突的能力失去信心,以後遇到大人不在的情況下,就更容易被欺凌。
這四步讓孩子學著做也沒那麼容易。平時在家裡和孩子多練習不可少,經常模擬些生活中的真實場景,比如媽媽玩一個玩具,爸爸忽然過來把玩具搶走了,然後媽媽說:
「我很生氣,因為你把我的玩具搶走了,可是這個玩具是我的,我希望你把它還給我。」
然後讓孩子玩這個玩具,大人來把它搶走,讓他再練習這麼說。
你跟他多模擬幾個場景,把肯定性表達的套路教給他,這樣他就可以自己去應對現實生活中的沖突了。
永不忘記做表率
不說同齡人欺凌,我們大人在孩子發脾氣或惹我們生氣時,也很容易陷入欺凌與被欺凌的模式。
有時輕易退讓,有時用武力或威脅來強迫他,但其實這正好是給他們示范肯定性表達的好機會啊。比如:
我覺得很著急,因為你到現在還不睡覺,可是如果你不睡覺,明天早上就起不來,那不但你會上學遲到,我也會跟著上班遲到。
平時多做肯定性表達,孩子自然就學會既沒有攻擊性、又能明確地說出自己感受和想法。
敢於表達自己,就是勇氣的基礎。◆
當孩子被欺負時,你會用哪些妙招來處理呢?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愛貝睿聯合全球名校的數十位專家聯合研發了一個大型兒童早期發展干預計劃——未來腦計劃。
點個「在看」,分享你的態度👇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