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置頂兒童心理課堂,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閱讀、看見
作者:楊小陽
圖片:unsplash
1
據央視網新聞報,杭州一40歲、孕37周+的準二胎媽媽,輔導四年級的兒子寫作業,因孩子作業拖拉,訓完孩子後感覺胸悶氣急,自測血壓偏高,起初沒有太在意,過了兩天,情況沒有好轉,到醫院檢查,動態血壓最高達到219/128mmHg,結合其它症狀,診斷為子癇前期,兩天後通過引產順利生下一名健康的小公主。
還好,雖然早產,但母女平安。
可是,有的網友媽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友情提醒:作業有風險,輔導需謹慎。比起肚子里的娃,作業算個什麼。
對於家有小學生的爸媽來講——從網友留言看,主要是媽媽。私以為,能夠且願意輔導娃寫作業的爸爸,對媽媽來說,才是鋼鐵般的真愛。
其它,諸如送花送包送項鏈,不過是錦上添花——以「作業」為三八線,分割出陰陽兩片天: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一時輔導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
據說,目前,八成父母患上了恐輔症。
恐輔症是一種神經症,屬於精神心理疾病。字面解釋為恐懼輔導作業症,是恐懼症的一種。
恐懼症,又稱恐怖症,是患者對某些特定的對象或處境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情緒,而且伴有明顯的焦慮及自主神經症狀,並主動採取回避的方式來解除這種不安。
患者,即母(父)親,或少量爺爺奶奶、哥哥姐姐;
特定的處境,即孩子寫作業時;
明顯的焦慮,即大喊大叫「你怎麼寫的啊?5米長的鑰匙,洗衣機高1公分,15米長的鉛筆……你信不信我抽出40米的大砍刀?」
自主神經症狀,即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手指震顫、過度換氣等;
回避方式,即站起來走動走動、喝口水冷靜一下、點根煙壓壓驚等。
這種病症,只有同病相憐的人才能體會:
沒有孩子的人,只會說話氣人,比如這位:
看右上角的大拇指就知道,說得很有道理,然而,氣到網友不點讚。
誰不想立規矩?誰不想做好姿勢?誰不想給孩子養成好習慣,誰不想做優雅淡定的爸媽?
孩子不允許啊,作業不允許啊,寫作業的孩子不允許啊。如果可以,誰會管自己的孩子叫爸爸?
誰又懂得,從心平氣和到原地爆炸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每一個輔導作業的老母(父)親,都是一只披著羊皮的狼。
當然,在孩子心目中,爸爸媽媽本就不是人類。
其實,輔導作業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可以維持婚姻的穩定。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資深學齡兒童的媽媽,常被孩他爹嘲笑:還搞心理學呢?還看了那麼多育兒書呢?有什麼用?輔導作業還不是沒有我一半的耐心。
確實,我輔導100次,發火80次,他輔導2次,發火1次,我倆輔導作業的比例是50:1。 沒辦法,我三點下班,他六點。
我給他的選項,一是作業、二是家務全包,你選哪一項?他說,我想選一,但只能選二,辛苦我了。好吧,還辛苦他了。我至少知道孩子臉皮厚隨誰了。
對於輔導娃寫作業,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氣定神閒?
原因不外乎有三:
一、潛意識希望孩子是神童。寧願相信基因突變,不願正視孩子的智商隨他爸(如果是爸爸輔導作業,智商隨媽)的現實。
二、對過去有錯誤的認知。總覺得自己小時候聰明又懂事,不能夠客觀冷靜地看待童年的自己。
三、神話自己,以為一切盡在掌控中。卻不曾想,你連自己的脾氣都控制不了,怎麼控制得了一個腦回路與成年人完全不同的孩子寫作業?
最後,請各位謹記,共勉,尤其是肚子里還懷著一個將來也要輔導作業的二寶媽:
再多的期待還是要尊重發展的規律。人生之路注定風雨兼程,感恩孩子伴我們同行。
-END-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歡迎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回復1至5任意數字,查看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