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半夜哭鬧,是夜驚還是夢魘?寶媽寶爸該如何應對?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Q1、老師,我家寶寶睡著之後沒多久就驚醒坐起,神情慌張,無論我們怎麼安撫都沒有效,這是什麼情形?

Q2、我家寶寶常做惡夢怎麼辦?

Q3、小朋友半夜突如其來尖叫大哭,這是怎麼回事?

孩子半夜睡不好、突然驚醒,是許多家長常有的經驗與困擾。在醫學上,通常是兩個常見問題:夜驚與夢魘。

寶寶半夜哭鬧,是夜驚還是夢魘?寶媽寶爸該如何應對? 親子 第2張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夜驚

夜驚多發於4-10歲兒童。睡得好好的,突然眼睛睜得大大的,坐起來尖叫、哭喊,神情緊張、恐懼,且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出汗,對旁人不理不睬,一會兒又繼續入睡。這種就叫夜驚,經常出現就是夜驚症。

夜驚發作的孩童第二天完全記不起前一晚發生什麼事情,也說不出當時在害怕什麼事情。這樣的症狀主要發生在夜晚前二分之一時期,一般在入睡後1到2小時,進入深度睡眠期(睡眠第三期)後才發作,與成年人夢遊的發生時段類似。

夜驚主要自孩童2—3歲後發生,約有1~6%的孩子會有這樣的困擾,男女童夜驚的比例各半,通常持續5—10分鐘,孩子可再度安然恢復到深度睡眠,但有些孩子一個晚上會發生好幾次。

夜驚被推測與深度睡眠期及快速動眼期不正常的切換有關,因為兒童深度睡眠期及快速動眼期兩者占夜晚睡眠的比例皆很長,大腦發育尚未成熟,所以很容易發生。

夜驚通常在睡眠不足、睡前過度疲累、發燒生病身心壓力大、以及睡眠質量不佳時更容易出現,不需要助眠藥物治療。多數孩童隨著成長,睡眠結構趨近成年人後,夜驚的頻率自然會改善消失。

夜驚VS驚跳

需要注意的是,夜驚和驚跳是不一樣的。驚跳一般發生於5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中樞神經受刺激容易引起興奮。驚跳在五個月以內都屬於正常,家長們不用太在意。

夜驚VS睡眠發作的癲癇

有些孩童呈現類似夜驚的症狀,但是可能是睡眠發作的癲癇所造成,有幾點簡單的特徵供家長判斷區分睡眠發作的癲癇與夜驚,包括:癲癇通常會有尖叫與自動化行為(重復的行為表現,好像機器運作一樣),夜驚卻很少如此;睡眠癲癇發作時,若孩童跳下床通常不會自己回床;另外睡眠癲癇發作後通常會醒過來(但發作後通常會有一段時間比較混亂,類似夜驚不理人的表現)。

寶寶半夜哭鬧,是夜驚還是夢魘?寶媽寶爸該如何應對? 親子 第3張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夢魘

夢魘即惡夢,通常發生在睡眠的下半夜,醒來會記得夢境。發生夢魘的孩子常會有心跳、呼吸加速、冒汗等緊張的生理反應,且不似夜驚,做惡夢的孩子會醒來,且清楚地記得可怕的夢境,所以孩子可能會因很強烈的負面情緒難再入睡,或是因為害怕再做惡夢而抗拒入睡。

夢魘在3—5歲的孩子身上發生機率高達10~50%,男女童發生的機率類似。通常從3歲開始會注意到有惡夢的情形,6—10歲則是發生的高峰。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在日間的情緒焦慮緊張、及身心壓力增加的情況下,也特別容易在夜晚做惡夢,因此協助孩子減輕壓力、解除焦慮是家長減少夢魘發生的首要任務。

若孩子被惡夢困擾時,家長可以擁抱孩子提供安全感,提醒他們這是夢,不是真實;也可以在之後陪孩子改編夢境或是把惡夢畫下來,引導孩子將惡夢的情境導引成快樂的結局,以減少孩子累積的壓力與情緒。

但若夢魘發作真的太頻繁,仍應帶孩子去看兒童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專業工作者。

寶寶半夜哭鬧,是夜驚還是夢魘?寶媽寶爸該如何應對? 親子 第4張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大多數的睡眠障礙,都可以通過提前做好睡眠準備來預防。比如布置溫馨的臥室,提前把光線變暗,讓孩子放鬆下來;做一些比較安靜的活動,如閱讀、聽故事等。另外,一定不要讓孩子過度疲勞了再入睡,那樣不僅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也不會好,對孩子發育、情緒都有影響。

良好的睡眠是孩童到成人腦部與身心發育健康很重要的要素,了解孩童常見的睡眠困擾,減少家長自己不必要的焦慮,將讓孩童可以享有更健康快樂的睡眠時光。

寶寶半夜哭鬧,是夜驚還是夢魘?寶媽寶爸該如何應對? 親子 第5張

———end———

覺得本期文章,乾貨滿滿,那就轉發給好友吧!

歡迎寫留言給小編,分享你的哺乳期經歷,一起吐槽緩解壓力吧~~

九月母乳餵養季節,全場滿200減40~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