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學大課堂 初中各科學習必備(海量學習資源) 關注 作者 | 媽隊 來源 | 畫啦啦少兒美術(ID:hualala61) 相信不少媽媽在帶娃路上,都被孩子不愛刷牙的這事兒給難倒過。 好話歹話都說了,威逼利誘都用了,孩子還是不願意刷牙。有時候,我們說了上百遍「快去刷牙」,孩子都好像聽不見似的。
但前段時間,我們的孫儷娘娘發了一條微博,給我們好好上了一課。
原來是她看了一部高糖生活的紀錄片後,靈機一動,讓兩個孩子也看了。
結果,孩子親眼看到了蛀牙的危害和拔牙的恐怖之後,立馬變乖,再也不敢不刷牙了。
許多網友都點了讚,誇孫儷娘娘「人狠話不多」,用一部紀錄片就解決了問題,比他們天天嘮叨都管用!
說實話,帶娃這些年,小編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孩子就不是能講道理的人!我們苦口婆心講的道理,在他們眼里,不是嘮叨就是教訓!
就連小S之前也在節目中說過,她向女兒解釋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時,才10歲出頭的女兒,就覺得小S是在教訓自己。
每當我們的道理講了千萬遍,孩子還是無動於衷不當回事的時候,肯定很多爸媽都跟我一樣,會忍不住罵一句:
「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
但孩子不聽我們的道理,真的是因為他們不聽話嗎?
1
其實,不是我們的孩子不聽話,而是他們聽不懂我們的「語言」。
教育心理學家葉壯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段時間,兒子喜歡撿地上的東西吃,葉壯就教育他:「葉平易,你從地上撿東西吃不衛生哦!以後不可以了!」
結果,同是心理學工作者的妻子笑道:「你兩歲的時候能理解「衛生」是什麼意思嗎?」
我家小寶就曾鬧出過一個笑話,他剛學會自己吃飯時,有一次吃完了,我讓他去擦嘴,小家夥掀起自己的衣服就準備往嘴上擦。
我趕緊制止了,告訴他:「不可以用自己的衣服來擦嘴巴噢。」
沒想到,他想了一下之後,直接靠到了我身上,用我的衣服來擦了!
雖說當時可把全家人都樂壞了,覺得小孩子真是天真可愛,居然還能這樣理解大人的話。
但過後,我想明白了盧梭的一句話:和孩子講道理,是最沒用的教育方式。
之所以沒用,不是我們講的道理不對,而是孩子聽不懂。
道理是大人的道理,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沒有講道理這個概念的。
拿地上撿東西吃這件事兒來說,孩子很難明白什麼叫做不衛生,如果我們想要糾正這個行為,應該和TA說的是:
「寶貝,這個東西掉到了地上變臟了噢,髒東西吃了會肚子疼的!」
肚子痛是TA親身體驗過的經歷,所以TA知道那意味著什麼。我們這樣說,TA才明白那樣做將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想讓孩子聽話,就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他們聽得懂的話來教育。
2
但說到這兒,可能有的家長就會說:
「何必這麼麻煩,道理這個東西,有時候就得發火兇一兇,他們才知道要聽話。」
的確,很多時候只要家長兇一次,孩子就知道做什麼是會令大人生氣的,之後就不會去做那樣的事情。
但這種方法能見效,是建立在「孩子害怕大人生氣」這一前提上的。
如果孩子長大了一點之後,覺得「只要我不說,爸媽就不會知道了」,那TA可能就會明知故犯了。
在第一季《爸爸去哪兒》中,天天對爸爸張亮撒謊,隱瞞了雞蛋被摔破的事實,有網友就評價道:
「天天因為不想讓張亮生氣,所以撒謊了,可惜的是,他只知道父母的脾氣,卻不知道什麼是對錯。」
如果孩子只是覺得某件事「爸媽知道了會生氣,所以不能做」,那TA之後想的可能就是「爸媽不會知道的,所以我可以做」。
另一方面,家長靠發脾氣來讓孩子聽話,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比如港星吳綺莉,在女兒小時候,常使用打罵教育,以為在打和罵中,女兒會明白是非對錯。
結果,女兒剛上中學,有了獨立能力,就頻頻離家出走。成年後,更是遠赴他國,只有在需要錢時,才會主動聯繫母親。
有人說吳綺莉和女兒母女緣淺,但在小編看來,其實是因為她總是帶著情緒教育女兒,最終導致和女兒越來越疏遠。
我們的憤怒,可能會讓孩子暫時聽話。但這種聽話是暫時的,因為我們只是在管束孩子,並沒有在教育孩子。
真正的教育不是讓孩子覺得「那是爸爸媽媽禁止的,所以不能做」,而是讓孩子自己能夠判斷是非對錯,然後自己決定做不做。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能夠自己管理自己。
3
那麼,怎麼樣做到這種「最好的教育」呢?
小編認為,有些時候我們不必急著說道理,可以讓孩子去親身體驗一次。
有一個來自泰國的媽媽,面對不想去上學的兒子,她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直接帶著兒子在烈日暴曬的夏日,去到街上撿垃圾。
一天下來,累得筋疲力盡的兒子只賺到了2泰銖,連一個冰淇淋也吃不起。
這時,媽媽問他想工作還是想上學,男孩馬上回答:「我想上學!」
讓孩子親身體驗一次,除了能讓他們明白道理,還能讓他們知道,父母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
今年有一對雙胞胎兄弟,被保送北大和中科院讀博士後,依然去到工地,和媽媽一起打工賺錢。
按理說,這對被保送讀博的雙胞胎,是有一筆豐厚的獎學金的,為什麼還要去做那麼辛苦的工作呢?
面對這樣的疑問,他們說:「賺錢是其次,主要是想感受媽媽的辛苦。」
簡單的一句話,卻讓人看得動容。有時候,我們自己做得太多,讓孩子體驗得太少,以至於他們忽略我們都付出了什麼。
《讓孩子自己走》一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
作為父母,我們有豐富的閱歷和經驗,可以讓孩子避開一些醜陋、恐懼,不好的事物。可與此同時,我們也帶孩子繞開了他自己的體驗和覺知。
而正是這些體驗和覺知,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是非對錯,以及我們對TA的愛和付出。
4
小編知道,「讓孩子親身體驗一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就難在,我們擔心孩子會遇到什麼危險。
連孫儷也在微博上分享過,本想讓不愛洗手的孩子,「自作自受」一次,但一想到流感的猖狂,立馬就心軟了,只能又不停嘮叨讓他們去洗手。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明知該怎麼做,卻總不忍心讓孩子去冒任何一點風險
但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並不會威脅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那何不讓他們自己去體驗領悟呢?
如果孩子不願意自己穿衣服,我們不妨和TA「耗一耗」,等TA因為穿衣服慢而上學遲到了,TA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如果孩子不按時吃飯,我們可以就讓TA繼續玩,等TA餓了就告訴TA,飯菜已經吃完了,餓上半個小時後,TA就知道要按時吃飯;
如果孩子用完的東西亂扔亂放,我們甚至可以把東西偷偷藏起來,等TA找不到東西著急時,TA就知道用完東西要放回原位。
父母一開始這樣做時,孩子可能會哭會鬧,想讓我們去幫忙。這種時候,我們應該記住:
讓孩子自己做一次,勝過道理說千遍。
有時候,不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才能成長。
作者:媽隊。本文原創轉自畫啦啦少兒美術 (ID:hualala61):①免費兒童繪畫課 ②實用幼兒園手工攻略 ③每天分享藝術啟蒙乾貨,寶媽的育兒神器。
友情提示
公眾號改版後
很多孩子及家長朋友找不到我們了
為了方便大家更快地找到我們
獲取更多學習工具和資料
您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
標星我們
安卓手機用戶
請點擊「置頂公眾號」
▼
更多學習資料,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