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一對夫妻從愛情步入婚姻,忽然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小生命,從別人孩子變成別人父母的角色,伴隨著欣喜與手忙腳亂,在夫妻關係之上又多了一層親子關係。隨後,父母要養大這個孩子,然後送他去學校,讓他一步一步在社會上立足,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關愛。
接下來,親子關係挑戰就出現了。
比如孩子愛吃糖,父母卻不想讓孩子多吃糖;
孩子不想去幼稚園,父母堅持送孩子去幼稚園;
孩子想要看動畫片,父母卻想要孩子多看看書;
孩子想買很多很多的玩具,父母卻不能無限滿足孩子的要求;
……
…
那怎麼安全無虞地完成親子關係挑戰呢?
顯然,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親子關係裡不能實行霸權主義。因為孩子還很小,不太了解大人的世界,也不太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所以很多事情上父母都喜歡憑債主觀臆斷來主導孩子的生活,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只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增加壓力與負擔,妨礙親子之間溝通,增加彼此的隔膜,所以,父母不能當一個獨裁者。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溝通,了解,引導,並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是父母的必修課。中國式家長普遍不擅長表達,很多時候,讓孩子聽自己說很容易做到,一邊施加自己的控制欲,一邊美其名曰我是為了你好,你不聽話就是不孝順,諸如此類。
殊不知孩子是一個有靈性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父母習慣性地把孩子當成一個物品,把自己的控制欲,未完成的夢想附加給孩子,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其自私的表現。每個父母都愛孩子,可父母不能把「愛孩子」,當成控制孩子的借口。
…
那麼一旦親子關係出現分歧,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父母應當保持情緒穩定,保持理性,盡量做到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與孩子保持同一高度,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
其次,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武斷地對孩子下命令,指責,攻擊。比如孩子不願意去幼稚園,父母應該耐心地詢問孩子不願意去幼稚園的原因,詢問是否被同學欺負,然後耐心地進行正面引導。比如說去幼稚園我們可以見到很多小朋友,還有很多的玩具等,讓孩子慢慢從心裡面認可,而不是強制命令式的教育。
…
早期父母的語言會在孩子心中形成潛意識,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語言百分之八十來自於對父母的模仿,所以父母說話的語氣,態度,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孩子未來的樣子。
最後,父母要幫助孩子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孩子的表達能力技巧與溝通能力十分重要,對孩子的社會生活也有很大的助力。引導孩子主動說出心裡面的想法,讓孩子自己一點一點去表達,一步一步去成長,而不是過度保護或者是替孩子做了,這會使孩子缺少鍛煉表達能力的機會。
良好的親子溝通是使家庭教育更有效的方式,是父母的必修課,也是永恒的話題。對孩子的成長而言,父母的愛與陪伴才是對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養料。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可父母不能把「愛孩子」,當成控制孩子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