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在搶玩具就是被搶,要怎麼引導?這個育兒難題要這樣解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們經常會為了一個玩具而爭搶,那時候是年齡小的年齡搶大的,但是有的時候也會是年齡大的搶年齡小的。但是不管誰是被搶的人都會覺得委屈並且嚴重的還會哭鬧。

對於孩子們爭搶玩具,家長們常常抱有兩種極端的態度:

一是讓孩子被搶了玩具就要主動去搶回來。

類的家長會認為孩子被搶玩具是一個很懦弱甚至丟臉的事情,尤其是男孩子家長們常常會教導他們在外面不要隱忍,受了委屈就要用相同的力氣去歸還給他人。

二是認為自己的孩子搶了年齡較小的小朋友的玩具會覺得讓家長們丟臉。

因為他們覺得孩子不懂得謙讓,比如在家庭聚會當中,如果哥哥搶了弟弟的玩具,家裡的長輩通常都會讓哥哥把玩具讓給弟弟,甚至會責罵任性和撒嬌的哥哥。

有些家長還會在外出帶孩子玩耍的時候,當孩子們爭執起來的時候不是扮演”勸架”的角色,而是加入打架的局面,扮演者”助搶者”的角色。

家長們是否反思過,當孩子在爭搶玩具的時候,家長們是否扮演好”示范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呢?首先,家長們就要了解孩子們”搶玩具”的行為,並有一個正確是認識,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對於孩子搶玩具的正確認識

“搶”不等於霸道自私

首先家長要認識到孩子們搶玩具不完全等於霸道自私。

這是要分年齡階段的,當孩子處於1~4歲的時候,孩子們通常爭搶玩具是處於一種手眼協調並且探索物體的時期,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還沒有意識到搶別人的玩具是不正確的

因此家長不能盲目的說孩子們是霸道自私,當孩子兩歲左右,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會進入物權敏感期,即認為所有東西都應該屬於自己的。

但是孩子們不懂得區分物權的歸屬,簡單的說就是認為他眼前的東西觸手可及的東西都是屬於自己的,不管是別人抱著的。但是如果孩子們想要,他也會認為這是自己的,應該拿回來。

雖然在家長看來這種現象可能是一種不謙讓的行為,就是對於兩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他們只是覺得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已。

“被搶”不等於膽小,懦弱

那麼關於”被搶”的孩子,他們也不是說就膽小懦弱。有的家長可能會罵被搶了玩具的孩子,他們太膽小,不敢將自己的東西搶回來。

但是家長們要知道,這可能和孩子們的性格有關,還是你比較溫和的性格,他們通常不願意起過多的沖突,比較謙讓。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性格,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質,不是讓孩子們去搶東西回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家長應該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們如何判斷自己的物權歸屬,對於重要的東西不能忍讓,但是如果是公共的東西,則可以互相謙讓,要讓孩子們感受到這種區別。

比起正確認識孩子們搶玩具的行為,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如何積極的引導孩子們。

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物權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被搶的孩子往往是因為他們對物權歸屬感不強,而且搶玩具的孩子們可能是恰恰相反,他們對於歸屬感有個錯誤的判斷,甚至過於強烈。家長要針對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幫他們建立正確的物權意識。

如何改善孩子”搶”與”被搶”的現象?建立正確的物權意識是關鍵

什麼是”物權意識”?

物權意識就是讓寶寶們明白什麼東西是屬於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屬於他人的;什麼東西是大家可以一起用的。

自己的東西:我有絕對的掌控權,可以選擇與小夥伴一起玩,也可以不給他們玩。

別人的東西:同樣,別人也有捍衛ta的物品的權利。

大家的東西:公共場所的東西屬於大家的,我不能獨占。

這是家長們需要幫助孩子們所建立的物權意識,也是孩子們在玩玩具時起沖突的判斷依據,幫助孩子們自我解決事情矛盾的原則依據。

比如在家裡玩遊戲的時候,家長也可以教育孩子們學會分享,但是如果這個東西是屬於孩子自己的還是不願意分享,家長也不可以強求,當孩子知道別人搶他的玩具,他應該要搶回來的時候家長也不應該過多的阻止。

當孩子們在公共場合玩著公共用品的時候,家長們要教會孩子們學會先來後到的原則,以及輪流玩的規矩。教會孩子學會和小夥伴們用商量的辦法自己確定玩遊戲的先後順序。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物權意識

關註並體會孩子的內心感受

當孩子們發生爭搶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應該關註的是孩子們的感受。

如果孩子們被搶的玩具氣得哇哇大哭,媽媽不能說沒關係,或者你膽子怎麼這麼小,更不能過多的讓孩子一味的去把玩具搶回來,而是允許孩子,教孩子如何”搶回來”。要讓孩子在收了委屈後第一時間獲得的是家長們的安慰和正確的支持而非責罵。

同時家長還要充分的相信自己的有可以完成解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並且待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的時候可以給予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空間和機會。

明確告訴孩子”搶”玩具是不對的

首先家長們要知道,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是不知道搶別人的玩具是不對的,因此,這就需要家長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孩子發生搶玩具的行為的時候,應該第一時間告訴孩子他的不恰當行為,比如,孩子為了 搶別人的玩具而打人,那麼家長在將孩子們分開的時候,應該第一時間告訴孩子”搶屬於別人的玩具”、”打人”都是不對的。

這樣,經過強化後,孩子們在日後再次遇到爭搶玩具的情況就會下意識的自我控制,甚至到了中班的時候孩子們的道德感增強,還會制止其他小夥伴這種爭搶別人玩具的錯誤行為。

引導孩子學會比”搶”更好的解決方法

在明確給孩子”爭搶”是不對的行為後,家長還要教會孩子比”搶”更好的解決方法。孩子之所以搶玩具,百分之八十都是因為孩子喜愛他人手中的玩具,但是家長如果告訴孩子,”搶”不一定能獲得玩具而”說”或者”交換”更可能獲得玩具的話,孩子更願意聽取和接納父母分意見。

更機智一點的媽媽可以幫助孩子設計場景,促成他們一起玩這個玩具,比如利用這個玩具玩個過家家等等。

如果孩子堅持”搶”,千萬不能縱容

大班或者一年級的孩子可能會堅持”搶”玩具,那麼家長一定要做到不能縱容孩子!當家長給孩子講明道理之後孩子如果還是堅持搶他人的玩具,那麼就可以讓孩子暫停玩遊戲的時間,讓孩子在”反思角”裡自我冷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孩子不是在搶玩具就是被搶,要怎麼引導?這個育兒難題要這樣解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