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那些年,我沒有好好做過的選擇
01
這篇稿子的開頭我從不同角度寫了好幾版,最終決定還是先以一段「自我暴露」作為親子教育話題的鋪墊,請大家先耐心聽一下「老母親」的故事。
我是一枚在魔都土生土長,尚能被稱為青年的85後,求學經歷標準而普通,高考志願選擇的專業是廣播電視新聞學,現在回想主要原因大概是:喜歡讀書看報看電視電影+被光環吸引+離家近,而至於自己將來適合做什麼工作,這個專業關聯的職業有哪些,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工作的具體情況如何,根本不在射程範圍之內。本科四年稀裡糊塗把書念完(編者註:其實作者是胖寶媽的本科同學,所以所謂稀裡糊塗把書念完,有點謙虛啦~),直到開始找工作時,對這些問題仍然很模糊。
實習時感覺媒體工作相當辛苦,前景看起來並不明朗,於是「海投」了一番簡歷,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世界500強央企,一待就是9年多,從秘書到團委再到企業文化管理,我發現一路其實都不是自己的主動選擇,而是在環境的推進下被動完成的職業發展路徑。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上海60強民企,負責文化宣傳,一年後失業。雖然從結果上看這毫無疑問是個失敗的跳槽經歷,但恰恰是這個主動選擇真正開啟了自我探索的道路。
在民企的這一年,因為看到了各種行業各種經歷的人,讓我這個職場傻白甜大開眼界,意識到原來職業發展的路徑如此多元,原來人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千奇百怪。這個過程也啟發我不斷回望自己曾經有過的夢想,並試圖整合盤活這些年工作的積累,所以在意外失業後,我幾乎毫不猶豫地就決定成為自由職業者,以專業的助人者(心理咨詢師)和分享者(撰稿人、培訓師)為職業發展目標。
…
此刻的我並不覺得過去10年多的工作經歷是被浪費的,每一個崗位上都有我喜歡或擅長的部分,也帶給我重要的技能、經驗和資源,但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稱不上是我終其一生想追求的事業。我忍不住疑惑,為什麼這條路走得如此漫長?如果不是計劃外的「失業」,我是不是至今還在既定軌道上極速前進?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自己目前的答案是,因為從小就慣性地,按部就班地學習、工作,遵照著社會時鐘的節奏,一步一步踩在點上,知道什麼是普遍價值觀下的「標準答案」,卻很少問自己我想要什麼,我喜歡什麼,我的生命意義在哪裡,我要如何實現自我價值,即使偶爾問了,然後也就沒有了然後。
突如其來的青年危機
02
可能是我規范人生的急轉彎讓身邊的人摸不著頭腦,這一年有不少小夥伴好奇我的選擇,也和我聊了好多自己的問題,我突然發現不少同齡人的困惑有很多共性,比較典型的狀況大概長這樣:他們的生活看起來不錯,擁有一份體面穩定的工作,已經獨當一面或是擔任領導,家庭方面步步踩準,也沒遇到什麼巨大挫折,但是,偶爾夜深人靜午夜夢回,他們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人生就是這樣了嗎?為什麼我好像很迷茫,覺得不快樂呢?
而當我繼續追問,往往會發現,他們可能一點都不喜歡自己那份「體面穩定的工作」。那為什麼要繼續呢?一般至少能想出5個答案,比如是對所學專業、職業發展路徑的慣性延續,比如穩定/錢多/事少/離家近/做熟了,比如現在經濟形勢不好跳槽風險高,再比如王炸答案之「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不做這個我還能做什麼」。
我翻了下資料,這樣的狀態大約可以稱之為「青年危機」,心理學家艾利克斯·福克(Dr.Alex Fowke)將其定義為20到30多歲,「一段關於職業、人際關係和財務狀況的充滿不安全感、懷疑和失望的時期」。
後來我做了個超級迷你的小調查,問那些小夥伴「你曾經有過哪些夢想?你為什麼選擇大學的專業?你最想做的職業是什麼?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這兩個答案的點擊率很高:」我的夢想?這好像是小學作文題目吧,長大後就再也沒想過了,我好像沒有夢想吧……」以及「大學的專業啊,那個時候不懂的呀,就大人說這個出路寬,好找工作唄「。
「別人家孩子」的「空心病」
03
說完我們的青年危機,再說說下一代的「少年危機」。好幾年前,就有相當多心理、教育專家指出新生代的孩子們物質條件更優渥,自幼生活無憂,所以為什麼還要努力還要奮鬥呢?他們人生要面對的最大挑戰可能就是如何尋找到生活的意義。
我有個好朋友是魔都一所第一梯隊民辦學校的老師,她說在面試小升初時問小朋友的理想是什麼,有一些小朋友的答案是背誦般的:「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然而到底對他們來說什麼是好大學、好工作,他們卻答不上來。她不由地將這樣的情況與一些高中時期成就很不錯的學生在考入心儀大學後卻一潰千里的事例聯繫起來。聽到這些,也讓我想到了曾經看過的「空心病」案例以及當時帶給我的震撼。
在2016年,北京大學副教授,精神科主治醫師徐凱文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特指那些傳統評價體系下的好學生、成功者,因價值觀缺陷導致感覺人生毫無意義。他們感受到孤獨與無意義感,想要自殺,通常會被診斷為憂鬱症,但常用療法效果甚微,因為核心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活下去,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育兒路上,或許我們可以做好這些「小事」
04
我相信教育的終點絕不是考上理想的大學,而是讓孩子擁有終生學習、追求幸福、度過有意義的生活的能力。雖然作為父母,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確實是個很大的命題,甚至是個超綱題,因為我們自己也都還在尋找答案,但至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吧。
在這點上,家長自己成為榜樣,言傳身教當然是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除此之外,我覺得職業教育的啟蒙可能是個不錯的切入。
曾經聽聞日本的職業教育從幼兒時期一直貫穿到大學,每個階段都有不同類型的課程和任務,讓孩子掌握基礎技能,並尋找自己的職業方向。因為並沒有全面地去了解過這個體系的具體情況,所以也不做展開,只是分享一些我受到的啟發。
一是提問。從幼兒期就可以開始持續地問孩子,你的夢想是什麼,今後想要做什麼?我自己的做法是從4,5歲起,在每年生日的時候問這個問題,並記錄下小朋友的答案。這個答案大概率是會一直發生改變的(就像我們這代有多少人小時候想做售票員呀,結果現在都無人售票了),重要的是啟發他們去思考想做什麼,以及為什麼。
家長們對每個答案不評判不指責的態度很重要,每個夢想都是珍貴且值得被傾聽與守護的,如果以成人世界的世俗標準去衡量小朋友的夢想就太可惜了,更何況有誰敢說自己對十多二十年後的世界盡在掌握呢,又有誰能保證自己的想法一定比孩子「正確」呢。但不評判不指責也不代表不引導,這其中分寸的拿捏可能就是教育這件事上最精妙的部分所在。
二是延伸。圍繞每個答案,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再做進一步拓展,低齡的去玩一下職業體驗館,讀一些繪本,了解一些基礎知識;上學的啟發TA圍繞這個答案做相幹學科的積累,發展自己的優勢,明確專業目標;再大些則可以針對這個職業/行業做社會調查、研究報告、實踐實習等等。
我只是簡單列舉一些拋磚引玉,相信大家能發散出許許多多好的方式,在每個年齡段根據孩子的喜好特點,從這些珍貴的答案出發,去做一些小任務,而當答案變化時,那就跟隨新答案繼續陪著孩子去探索和成長。這個過程,我覺得也很美好呢!
職業生涯發展是心理學一個細分的研究領域,而職業教育也是需要社會資源與支持的系統工程,都是非常大的話題,我並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只希望這篇分享或能帶給大家小小的啟發,也願我們和孩子,都有一顆豐盈、充實、柔軟的心。
…
作者簡介:小e,復旦人,前職場螺絲釘,現自由職業者,身兼心理咨詢師、培訓師、撰稿人的斜杠青年。為金融辣媽的忠實讀者,育有一學齡前男娃,非常享受目前的親子關係(好希望等他上學了也仍然享受)。
本文完。本號自2019年10月20日起已經推出了有償征稿活動(需原創首發稿),稿費標準請戳 一個盤了一年的想法,終於可以付諸行動了
近期熱文
>從順風順水到意外失業,我想在育兒路上鋪好這些小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