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19年只剩下不到一個星期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奮鬥在各行各業的人們都開始進行年終盤點了:年初定下的考核指標,哪些超額完成了,哪些勉強達標,哪些和目標尚有差距…….而我,也準備對自己這一年的「工作」進行一下盤點和總結。
…
隨著人們育兒觀念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 高,不少媽媽因為生育孩子或孩子太小需要照顧而主動或被動的辭去工作,一心一意在家成為養育孩子的「全職媽媽」。而我,就是全職媽媽大軍中的一員。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我的主要職責就是照顧和培養好孩子,孩子的各項發育(成長)指標就是我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縮寫,又稱「關鍵業績指標」)。若蘭寶貝一個星期之前剛剛過完2周歲生日。所以,我就以2歲孩子應該達到的各項發育指標逐一進行比對。
…
1、身高體重
身高、體重是衡量小兒生長髮育是否正常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很多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真的是操碎了心:
經常看到有家長在問「我的孩子比同齡孩子矮一截是怎麼回事?」或者「父母都不怎麼高,孩子還有機會長高嗎?」,滿滿的都充滿了對孩子身高的擔憂。
在孩子的體重方面,家長通常會問」別人家的孩子都長的胖嘟嘟的,我家孩子咋看起來那麼瘦小,是不是媽媽的奶不夠吃呀(1歲以內的孩子),要不要加奶粉呀?「或者「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飯(1歲以上的孩子),瘦的像豆豆芽似的,有什麼辦法?」
寶寶的身高體重是否達標一直是爸媽關心的問題。在身高方面,家長總是擔心自家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落後」了,更擔心自己的身高拖了孩子的」後腿「。在體重方面,與成年人總擔心「長胖了」不同,家長們(尤其是家裡的老人)總擔心孩子「太瘦了」。
那麼,2歲的孩子到底應該長多高,多重呢?根據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國家衛生部婦社司組織相幹專家,研究制訂了《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該標準已於2009年6月2日由衛生部正式公布。男孩和女孩的發育情況不同,家長可參考以下表格數據,看看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否正常。
…
7歲以下女童身高(長)標準值(cm)
7歲以下女童體重標準值(kg)
說明: 「中位數」,表示處於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數~+1sd」即:中位數上下一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屬於「正常範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數據並非絕對標準,只要孩子的身高體重值在正常範圍內,身體無異常病症,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通過上面的表格可知,2歲女童(若蘭是女寶)的身高在83.8cm~90.7cm之間,體重在10.7kg~13.31kg之間的,都屬於正常範圍。
若蘭寶貝目前的身高是90cm,體重11.5kg,都屬於正常範圍。
在孩子的身高體重的問題上,家長尤其關心的是孩子的身高問題。孩子的身高有70%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其實,我和若蘭爸爸的身高都只能算」中等「,而若蘭寶貝能有一個」中等偏上「的身高,主要是受到了營養、睡眠、運動、生活環境等」後天因素「的影響。遺傳因素無法改變,後天因素則」事在人為「,想要孩子長出」高大個「,家長們可要多多努力哦。
…
2、語言能力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梁,對於一個人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響。嬰幼兒時期是語言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如果能盡早的培養出孩子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
通常來說,寶寶的語言發展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0~12個月是寶寶的語言準備期。0~3個月寶寶心情愉快時會發出簡單的嘰嘰咕咕聲,通常都是一些單音,比如「啊」;大約在5月齡時,寶寶可以在看到熟悉的人或者玩具時發出象說話一樣的聲音,比如:咿咿呀呀、ma、pa、ba等輔元結合音;7月齡時可以發da-da、ma-ma等聲音,但是無所指;11月齡:會有意識並正確地發出相應的字音,如:爸、媽、拿、走、姨、奶、汪汪等,聽到媽媽說「不動」、「不拿」,會停止拿取的動作;12月齡:會主動地稱呼爸爸或媽媽,聽到媽媽說:「把玩具給我」,可以主動將玩具遞給媽媽,並主動鬆手。
…
13~24個月是寶寶的語言發展期。寶寶的語言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會發出雙音節詞匯,且詞匯量也有所增加,逐漸能夠像成人一樣用簡單的語言交流,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願。
到21個月時,媽媽會驚奇地發現,寶寶詞匯不但在數量上增加迅速,還有了質的突破。以往寶寶所掌握的新詞多是他熟悉的人和物品名稱——名詞,現在寶寶開始掌握名詞以外的詞了,如熱、冷、臟、怕、走、拿、玩、打等。有至少50%的寶寶會說出120~180個詞。
到了這個月齡,有30%以上的寶寶,會把不相似的字詞組合成一句話。接下來,能把相互間沒有相似和連帶關係的幾個字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句話,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我們坐車去商店」、「和爸爸媽媽去公園」、「去爺爺奶奶家」等。
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不斷進步,說話早的可以用語言表達很多日常需要。會告訴媽媽他要吃飯、要喝水、要小便、要睡覺。
24~36個月是寶寶的語言爆發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運用大約500個單詞,認識並說出100張左右圖片名稱,會說簡單的復合句,開始運用「如果」、「和」、「但是」等詞,能夠敘述經歷過的事,會背8~10首兒歌(詩詞),知道一些禮貌用語,如「謝謝」和「請」,並知道何時使用這些禮貌用語。
在1歲左右,若蘭學會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姐姐等稱呼(這也是若蘭的所有近親屬的稱呼),再教其他的,她就不肯再學了,詞匯量積累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大約是在19個月的時候,若蘭寶貝迎來了她的「詞匯爆發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買給她的玩具、卡片上的圖案等,基本上教什麼學什麼,而且教一兩次就記住了,下次看見同樣的東西,就能準去的叫出名字。我沒有統計過若蘭現在能夠說出多少個詞匯,但保守估計,200個左右的詞匯量肯定是有的。
除了詞匯量的快速積累,若蘭寶貝基本上能夠用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了。比如:天氣晴朗的時候,她會跟我說」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呀,你帶我去公園玩好不好?「到了公園,她會明確的跟我說」媽媽,我想玩滑滑梯「或者」媽媽,我想蕩秋千「。
若蘭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給奶奶打電話「。她會用我或者爸爸的手機有模有樣的」撥號「(為避免她亂撥,我們的手機都設置了鎖屏),然後一本正經的說「等一下,電話還沒接通呢」。稍等幾秒鐘,把手機湊到耳朵跟前,開始「表演」:喂,奶奶,我是寶寶。寶寶吃飯了嗎?吃過了。你吃的什麼呀?我吃的面條/米飯/餃子/饃……嗯,好,拜拜!每當我和寶爸看到寶寶一人分飾兩角,還把奶奶的話模仿的那麼形象,就忍俊不禁。
經常有家長說「人家誰誰誰家的孩子,那小嘴兒,整天吧啦吧啦說個不停,我們家這位,什麼都能聽懂,就是不張嘴…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說話晚」似乎成為了如今孩子的「通病」。
曾經,遲遲不肯開口說話的孩子,都會被說成是「貴人語遲」。但是,現在的父母基本上都知道根本沒有「貴人語遲」這回事。孩子到了1歲半至2歲,還不肯開口,或者只會叫爸爸媽媽,那就是語言發育遲緩了。
當然,這個「語言發育遲緩」,絕大部分都是「非生理因素」導致的,也就是說寶寶的生理髮育是沒有問題的,只是生活環境導致寶寶的語言發育落後於同齡的孩子。
寶寶掌握的詞匯,都是與其生活經驗密切相幹的。很多家長忙於工作,把孩子扔給老人,而老人本身比較寡言少語,還要忙於生活瑣事,孩子根本就沒有「學說話」的機會,又怎麼會開口呢?父母們就算工作再忙,下班後也要抽時間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說說話,不愁孩子不開口。
…
3、運動能力
寶寶總的運動能力,通常包括「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兩個部分。
先說「大動作」。「一抬頭、二舉胸、三翻、六坐、八爬、周會走。」這句關於寶寶大運動發育的順口溜,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大多數孩子在1歲的時候會走,1歲到15個月寶寶可以獨立行走,是走路進展迅速的一個時期,這個時候家長盡量的保證寶寶安全,因為走路還不是特別穩。可以和寶寶一起玩球撿球,並且讓寶寶一起鍛煉扶手上下樓梯。
18月齡後就能行走自如了,可以在地上和小朋友玩各種遊戲。讓寶寶在獨立行走中完成各種動作,可以讓他推車練習,上下樓梯可以慢慢逗引,先2-3階樓梯,可以一起跑,倒推練習,拖拉玩具。
22-24個月,多數寶寶會跑、跳,能獨立上下樓梯,能踏小三輪車,能從最後一級臺階上跳下來,也能雙腳同時做立定跳遠。寶寶能單腿做金雞獨立了,可以不扶東西單腳站立2秒以上。
…
在「大動作」發育方面,若蘭寶貝是1周歲15天的時候,可以不用借助外力(被大人扶著或者扶著其他物體),獨立行走。1歲3個月左右,開始喜歡上下樓梯,當然,那時候還是需要大人扶著的。20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獨立上下比較平緩的樓梯。
除了「拍皮球」,若蘭寶貝最喜歡的運動是「跳繩」。我的跳繩買回來不久,就被若蘭寶貝「霸占」了。她很喜歡《愛跳繩的霸王龍》這個音樂劇,總是隨著「跟我一起單腳跳,跟我一起雙腳跳」的音樂跳個不停。至於從臺階上跳下來,立定跳遠,金雞獨立……那些都是小case。
現在的小寶寶,從小就是「有車一族」。不過,2歲以內的小寶寶來說,他們的「車」主要還是以家長幫忙「推」為主。但是,過了2歲以後,小寶寶們終於可以獨立「駕駛」自己的「車」了。若蘭寶貝從1歲半左右開始騎「滑滑車」,現在已經可以騎著自己的三輪腳踏車在小區裡的廣場上任意穿梭了。
隨著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寶寶已經不耐煩整天呆在家裡,非常喜歡外出,父母應盡量提供安全、寬敞的場地,可以帶他們到戶外活動,在院子裡、公園或公共幼兒活動場所玩。這樣可以促進他們的大運動能力。
…
再說「精細動作」。人的手是認識客觀世界、與外界交往的一種重要器官,人手能夠完成20多種龐雜動作,如抓、握、伸、屈、托、扭、擰、撕、推、抓、刮、撥、叩、挖、彈、鼓掌、夾、穿、抹、拍、搖、繞、旋轉等。
著名哲學家康德曾說:「手是身體的大腦」。對於嬰幼兒來說,手指的活動,是大腦的體操。活動的是手,得到鍛煉的是大腦。手的動作與人腦的發育有著極為密切和重要的關係,在精細動作中,一方面需要寶寶視。聽、觸覺等多方面感覺的參與;另一方面,手和手指活動能夠使大腦的更多區域得到鍛煉。鍛煉手的精細動作和手的靈巧性,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
6個月到一歲時的寶寶,開始頻繁地用手探索周圍世界,抓的動作有了新的發展,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本能的動作,而是有意識的過渡到三指捏,二指捏。
1歲多的寶寶,手部的靈活程度發展很快,寶寶開始喜歡玩塞、摳、揉、撕、捏、擰、搓、切等各種遊戲。
2歲左右寶寶,手部可以開始完成更龐雜與精細的動作,同時喜歡借助於工具來完成難度更高的手部操作動作。例如穿線、夾夾子、扣扣子、系帶子等。
…
在「精細動作」發育方面,若蘭寶貝1歲半左右可以使用敞口杯(就是普通的杯子,不是吸管杯,也不是鴨嘴杯)喝水,使用勺子自己進食連湯帶水的食物,20個月左右可以自己剝雞蛋,剝桔子,用筷子(是的,若蘭20個月左右就可以用筷子了)夾食面條、面片等。
小寶寶都喜歡到處亂塗亂畫,我家若蘭已經畫滿了好幾個小本子了,最近正在練習塗色。若蘭有2套積木,一套是」神仙掌「盆栽,若蘭可以準確無誤的把每一片」葉子「插進對應的小孔。另一套是各種顏色、不同形狀的顆粒,若蘭可以穩穩當當地堆6~8層高。
…
4、情感發育
寶寶最親近的人是媽媽,1~2歲寶寶特別迷戀媽媽。但快到2歲時,除了繼續迷戀媽媽外,也開始親近其他人。經常照顧寶寶生活起居的看護人、爸爸、爺爺、奶奶、奶奶、姥爺,家裡的兄弟姐妹和周圍的小朋友,如果對他表示友好,他會很高興地和周圍人玩耍。
我們沒有和老人一起居住,若蘭平時接觸的人主要是我和寶爸,姑姑會在節假日過來陪她玩。在1歲半之前,若蘭絕大多數時間都會黏著我,但1歲半之後,會主動的說「寶貝要和爸爸玩」,並且會對我說「媽媽,再見」,然後拉著爸爸一起出去玩。每當姑姑過來陪她玩的時候,就連我也「不要了」,就隻黏著姑姑。
從2歲開始,寶寶情緒表達愈發顯著,他開始學會表達愉快、不滿、生氣、恐懼等,並且可以把類似的情緒延伸到對玩具的態度上,如對玩具生氣或宣泄不滿,擁抱或親吻玩具等。寶寶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並且能夠主動向爸爸媽媽表達探索新鮮事物或一起做遊戲的想法。
今年國慶節的時候,西安城市生態公園開園了。我帶若蘭去玩過幾次,後來每到了天氣晴好的時候,若蘭都會說:寶貝(除非有人問名字,平時若蘭都自稱「寶貝」)想去公園玩,寶貝要去草地上玩,寶貝要玩滑滑梯,寶貝想要蕩秋千… …玩過之後,回來的路上,通常會說「寶貝今天玩的很開心」。
此外,寶寶喜歡把「不」掛在嘴邊以表示抗議,但也開始接受家長設定的限制。寶寶可能會對家人的情感波動有所察覺,或許還會根據你的歡樂或哀愁表現得開心或焦慮。
若蘭爸爸的脾氣比較急躁,有時候若蘭調皮不聽話了,爸爸就會板著臉,這時候若蘭最常見的舉動就是往我跟前湊,或者鑽進我懷裡,然後對我說」爸爸生氣了「,一邊說還要一邊偷看爸爸的反應。
如果爸爸忍不住笑了(哪怕只是嘴角忍不住上揚了一下)若蘭就會再鑽進爸爸的懷裡,說」小寶貝很可愛,爸爸不生氣了「。如果爸爸還在生氣,或者」兇「她,若蘭會立馬調整出一副可憐兮兮,委屈巴巴的表情,說」寶寶委屈的很「。試想一下,有幾個爸爸能抵擋得了小寶貝這樣的撒嬌?
…
5、認知發育
認知發育也是寶寶生長中的一個重要過程。寶貝進入1-2歲這個年齡段時,與外界進行溝通和理解外面世界的能力飛速發展。日漸增強的記憶力,在生命的第二年裡為寶貝的各項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包括說話、模仿、假想遊戲等。小家夥們已經能夠記憶更多的內容,記憶內容也能保存更長的時間。這種記憶力讓寶貝漸漸具備了從眾多事物和現象中抽象出基本概念的能力,而抽象思維能力,使寶貝能夠與外在的世界建立起更加龐雜有效的聯繫。1-2歲的寶貝的認知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躍:
第一,寶貝注意到事物的異同。對1歲的寶貝來說,那隻「汪汪」叫的小毛狗和那隻「喵喵」叫的小花貓看起來幾乎是一樣的。到2歲的時候,寶貝就能夠分辨狗和貓的差異,卡車和公共汽車的差異。
若蘭對色彩非常的敏感。她不僅能分辨出紅色、綠色這類差異非常大的顏色,就連紅色和粉色,黃色和橙色,綠色和藍色這種比較接近的顏色,若蘭也能區分的非常清楚。
若蘭有一套交通工具的卡片。每次出去玩的時候,若蘭最喜歡指著馬路上的車,說」這個是黑色的小汽車,那個是綠色的計程車,這個是黃色的腳踏車,那個是紅色的摩托車… …”不管是顏色還是車的類型,從無差錯。
…
第二,寶貝開始為周圍世界中的不同物品分類。寶貝能夠根據物品的用途來給物品配對,比如茶壺和茶壺蓋子是放在一起的,洋娃娃和項鏈是放在一起的。這些都是寶貝認知能力發展的表現,說明寶貝開始為周圍世界中的不同物品分類並根據它們的用途來理解其相互關係。
若蘭最喜歡的玩具是她的積木。除了常規的「蓋幼稚園」(若蘭最喜歡的搭積木方式),若蘭還喜歡把積木進行分類:按照顏色分,相同的顏色排成一排;按照形狀分,同一種形狀擺在一起;按照圖案分,水果是一堆,動物是一堆,蔬菜放一堆,字母放一堆,數字擺一排……不論哪種分法,都基本上不會出錯(蔬菜、水果偶有弄混的)。
第三,寶貝對數量有所知曉。在這個年齡,寶貝能夠區別出少與多,剛開始理解數詞是跟數量相幹的詞語。到2歲的時候,寶貝能夠明白1就是指一個物體,2、3等數詞就表示多個物體,不過真正計數還要到寶貝更大一些才會。
我不知道若蘭是什麼時候學會「數數」的,因為我從來沒有教過她。但是,若蘭能夠很流暢的從1數到10,還能把數字和物體的個數對應起來。和很多小寶寶一樣,若蘭也喜歡拆東西。我給她買了一個帶炫彩輪的椅子,若蘭很喜歡把那個椅子翻過來,撥弄那個輪子玩。那4個輪子是可以拆卸的,若蘭經常把它們拔下來,而且很清楚拔掉了幾個,還剩幾個。
…
6、生活技能
2歲小寶寶的生活技能,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幹簡單的家務的能力。
先說生活自理能力。很多家長都說給孩子「喂飯」很「頭大」,我家若蘭差不多從1歲之後,就開始自己吃飯了。現在勺子、筷子都用的挺順手。
除了自己吃飯,若蘭還會自己洗臉、洗手、洗腳,洗毛巾(洗的乾淨與否另說),穿/脫鞋子、襪子、褲子(分不左右和前後,但只要提示一下穿反了,就會換過來),穿上衣的時候會說「手握拳頭伸胳膊」,主動配合。
再說幹家務活。寶寶喜歡模仿爸爸媽媽的樣子學做家務,如用掃帚掃床掃地板,用拖把拖地,幫媽媽洗菜,爸爸媽媽做的,寶寶都想試一試。我家若蘭也不例外。掃地、擇菜、洗碗,若蘭都會搶著幹(雖然經常幫倒忙)。
吃飯的時候,只要我說「開飯啦」,若蘭就會主動去洗手(抹香皂、沖洗,擦幹,把毛巾掛好這一系列的流程,若蘭全部可以獨立完成),然後幫忙端菜(當然,有湯的或者比較燙的我不會讓她端),吃的時候撒在桌子上的,會自己用紙巾擦乾淨,吃完飯會自己把碗放回廚房。
…
7、社交能力
2歲寶寶特別喜歡和他年紀相當或比他大的孩子們玩,從別的小朋友那裡寶寶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別快,那是從父母那裡學不來的,所以父母應盡量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做遊戲,如和小朋友們玩過家家,和小朋友的扮演各種角色等。
大約是若蘭長得實在是乖巧可愛,每當我帶她出去玩的時候,她總是那個「最受歡迎」的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她玩,玩具、零食都喜歡分享給她。倘若對方是更小一些或者比較靦腆內向的孩子,若蘭就會比較主動,拉拉對方的小手,和對方一起玩。
若蘭很喜歡唱歌(兒歌)、跳舞(還沒接受過專業訓練,胡亂的蹦跳、比劃罷了)。小區門口有一家湘菜館,那個廣告牌是旋轉的霓虹燈的,晚上有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在那個廣告牌在地上的投影裡「跳舞」,若蘭不但自己跳,還會「教」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跳。
…
8、其他方面
我一直認為,3歲之前的孩子,「玩」才是重點。對於背詩,數數,認字這些事情一直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不可以去教,寶貝有興趣、願意學,我也不反對,不回避。
到目前為止,若蘭會大約唱(念)十幾首兒歌(比如:小燕子穿花衣、小白兔白又白、拔蘿蔔、小兔子乖乖、兩隻老虎、我的好媽媽、小老鼠上燈臺等),會背四五首詩詞(比如:詠鵝,呦呦鹿鳴,桃之夭夭等),能從1數到10,會說4、5個英語單詞(比如:hello表示你好,red表示紅色)。
其實,我是一個很「佛系」的媽媽,對寶寶所有的「成長髮育指標」都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不過非常欣慰的是,我家若蘭寶貝的各項指標全都是」優「,這應該是對全職媽媽最好的回報。家有2歲寶寶的媽媽們,你也來對照一下,看看你家寶寶都「達標」了嗎?歡迎各位媽媽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自家寶寶的成長情況,也給自己這一年的育兒工作打個分,評個級。
>一個全職媽媽的2019育兒年終盤點:孩子發育指標全優,付出終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