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你是否感覺,自己在親子關係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嘗試與孩子溝通,但是效果卻不理想呢?
你是否苦惱,孩子似乎不再聽你的話,總是叛逆和頂嘴,他與你之間似乎少了點親密的感覺?
你是否困惑,自己學習了很多的親子書籍,也上過親子方面的課程,可是育兒關係還是沒有達到你期望的理想狀態呢?
那麼,現在問問你的內心,你是否真的想改變呢?如果是想的,那麼我們就繼續往下看吧。
…
就從我自己的親身經歷開始吧。實話講,上面的困惑以前我都存在過。在育兒過程中也走了很多的彎路。現在看來,以前在育兒關係的處理上,的確是有些傻,但當時可是感受不到的。
比如說舉幾個例子:
- 孩子為了一個考試準備了很長時間,但是考試成就卻不理想。看到成就,內心實際上是有點失望的,但是還是忍住,說:「我先給你講一講吧,可是如果錯過這個題是你講過的很多遍,但他還是做錯了,你可能會忍不住說,你怎麼這麼笨呢,這麼簡單的題講過這麼多遍還是不會?」
- 孩子做事情做作業都磨磨唧唧的,說了很多遍加快速度,可他還是做不快,一個勁的讓他加快速度,可他就是不聽,忍不住就發火了,本意是為孩子好,怎麼這孩子就是不聽呢?
- 孩子在回家後跟你聊學校遇到一些事情,或者是一些不好的事情回來跟你抱怨,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可是你說了一句話:「好了,我知道了,你知道能處理好的」。你覺得孩子下次還會跟你在聊天嗎?
這些場景是否熟悉?是否很多的家長都有這樣類似的場景呢?
…
我們提到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不得不提到孩子的叛逆。
很多時候我們就能感受到,我們說話孩子不聽,有的時候一些事情,他願意跟你對著幹,你會煩惱,他為什麼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呢?其實很多時候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是出在我們家長自己身上。
我們會看書,比如說《正面管教》,《如何與孩子溝通》這類書籍,事實上我們都會看到一個論點:孩子叛逆行為的背後,實際上是隱藏的某種情緒和需求,他的叛逆、他的大喊大叫,他的跟父母對著幹,很多時候是來源於我們跟他的語言,我們也跟他的相處方式,還有一點,有些孩子真的不知道他該如何去對父母溝通,他也不會控制自己情緒。
孩子的叛逆,對父母而言,會發現孩子突然之間變得有點陌生,你跟他之間似乎隔了一道牆,你不知道該如何去跟他溝通,你的內心是有所崩潰的。
有的時候你會選擇縱容,有的時候你會選擇妥協,當然還有的家長選擇了拳頭,但這些育兒方式,這些對待孩子叛逆的方式是不合適的。
…
對於每個孩子 ,如果我們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不能與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不能找到他真實的訴求,就沒有辦法解決真正的問題。
育兒,我們家長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書中提到:對於一位母親來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孩子感覺她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然後,把這種信任感擴大,直至讓孩子相信,身邊任何事物,都可以找到一種安全邊際。
如果這項工作—獲得孩子的感情、興趣和合作—失敗了,那麼,孩子就很難培養出社會興趣來,也很難對夥伴產生友好之感。
我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終究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到愛,教會孩子什麼是愛,讓孩子的內心充滿富足感,能夠愛別人和接受別人的愛。
…
那麼,為什麼家長都明白這些道理,可育兒方面,還是做不好呢?一起來探討的話,可能是有這麼幾個原因,需要家長去思考是否下面幾點中標了:
- 第1點:明白的大道理再多,不用於日常的生活實踐中,都是沒有多大的意義。
比如:家長看完一本書或學完一本課程,對其中的一個論點特別的是感有感觸,那麼就需要運用到日常與孩子的溝通和對話中去,如果僅僅是想覺著好,但沒有去做,那麼這件事情你只是明白了一個道理,但是卻沒有改變自己。
再比如:你知道跟孩子溝通,特別是學習方面,需要有耐心,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成就不好,他是需要家長給予理解和指導的,而孩子最反感的是家長一遍遍講道理,卻沒有指導意見。那麼家長在做到這種情況下,就要努力去改變原先不正確的方式,按照正確方式去一遍遍的嘗試,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改變。
我們家長如果僅僅是明白大道理,看了很多的理論,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卻沒有用於實踐中,那麼這個道理也僅僅是存在在腦海裡,對你的日常生活的改變是沒有多大用處的。自然而然對於你跟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的建立,也沒有多大的益處。
…
- 第2點:實際上是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的,那就是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一旦還達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狀態,那麼家長就會著急和焦慮,情緒容易出現失控。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每個家長對孩子心目中的成就,都是有一個目標值的,你以為自己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應該在90分以上,如果你的孩子考試成就出現了70分或者60分左右,特別是卷子上還存在很多題是馬虎做錯的,那麼家長的憤怒可想而知,情緒失控是很容易發生的,而劈頭蓋臉的把孩子熊一頓,這種方式對於孩子而言,實際上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不管是《
少年派》還是《小歡喜》,這兩部涉及高考題材的劇,暑期這麼火,也看出孩子的教育對於每個家長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成就,對於家長而言是特別關鍵的一個因素,很多家長也是對孩子的成就提升方面,傾註了很多的心血,希望孩子的學習成就優秀,但這一點上,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達到家長的期望值,那麼,就需要家長在對孩子學習方面的引導上,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而這個理解包容也是很多家長做不到的,或者是家長以為自己做到,但是孩子並沒有理解到。
很多家長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理念強制性灌輸給孩子,讓孩子去遵守,卻不知道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反感和不適,而一旦孩子不聽從家長的想法,家長就會焦慮和煩躁。而選擇更加強制的方法,孩子更煩,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
- 第3點:家長太心急了,總希望孩子在短期後,有大的提升。
現代人似乎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感覺時間就是金錢,什麼事情必須在短時間內就達到一個效果。
對於孩子也是這樣子,希望跟孩子說個事情,讓孩子馬上就做到,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家長太急於求成了,太想要一個好的結果的,但實際上怎麼可能這麼快呈現。
對於親子關係也罷,對於孩子成就提升也罷,很多的問題一旦出現了,想慢慢去彌補,慢慢去修正,都需要一個過程,「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但得到內心的信任和遵從,這個事情卻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親子關係它的修復,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只能慢慢來一步一步的來,而急是沒有任何的作用的。
…
總結:將孩子當成孩子,大人就是大人。
我們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總是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總是將孩子的角色給定義錯了,將孩子當成跟我們一樣的大人,我們總覺得:他們犯的錯誤是不能原諒的,也是不能接受的,實際上我們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有做的比孩子還好、還優秀嗎?我們小時候沒有犯錯嗎?我們自己現在就做的比孩子好了嗎?
我們更多的時候是需要將孩子當成孩子,將我們當成大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一個正確的心態,去與孩子溝通,陪伴他們共同成長。
終歸還是要明白,大人自己成長了,自己進步了,孩子自會跟著一起成長和進步。
…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育兒書、上過那麼多課程,可親子關係還是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