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那天去幼稚園接娃,碰到同班一個娃的奶奶,被一群家長圍在中間,那位奶奶略帶得意的語氣,講著自己孫子回家就自己主動要求看書,算術自己已經能算清楚10以內的加減法,認字也認了百來個,圍著她的家長迫切的追問,「您怎麼教的呢?」
奶奶有些自豪的回答,「我原來就是老師,孫子一直我帶 ,從小就開始教,每天都學一個小時,現在我就發愁,他自己就愛學,也不出門去玩」,”媽呀,這都什麼孩子啊?!”一旁支著耳朵想偷聽到點經驗的我,瞬間感覺跟漫畫書裡的一樣,滿頭都是汗。
…
跟人孫子一樣,我家倆娃也4歲,早早就給報了早教課、英語課、音樂課……,現在晚上想讓念念英語,數一下數,過來不到三分鐘,就開始喊「媽媽,我累了」,接著腦袋就開始左轉右轉,屁股底下跟有針紮似的,轉頭就跑了,我一直想成為雞娃的父母,堅持下去,可娃不配合,扭頭就跑,看來那句話說的對,優秀的,果然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啊。
被別人家的奶奶刺激以後,我又想起了那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難不成真是如此嗎?一直當雞娃父母的我還有戲嗎?被奶奶和人家優秀的孫兒,刺激到的我,立馬就搜索了一下,感情這「3歲看大,7歲看老」還早就有心理學家研究過!
…
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教、教育家本傑明·布魯姆早在上世紀就進行過研究,追蹤過近千名兒童的成長數據(從小監測到成年),布魯姆的研究表明,兒童5歲前為智力迅速增長的時期,如果把人17歲的智力水平看做100%的話,4歲前的兒童就已經達到了50%,在4到7歲之間,又會增長30%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說在7歲以前,孩子就已經完成了80%的智力發育了,而在7歲到17歲之間,只有20%的機會了。
如此看來,3歲看大,7歲看老,絕非只是句傳言啊,看到搜索結果的我,有點瑟瑟發抖,正在上幼稚園中班的我家娃,這就要到5歲了,看來要做不到人家雞娃奶奶那樣,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就成了空談了。
…
我盤算著,娃已經4歲了,3歲之前性格教養那個階段已經基本上過去了,要想再有點作為,只有抓緊上小學前這點時間,培養點好習慣了,也許還有翻盤的機會,可該培養哪些習慣呢?
一、主動閱讀的習慣
這個恐怕是老生常談了,為了讓孩子愛上讀書,我們家基本沒看過電視(可扛不住爺爺奶奶電視育娃啊),我還買了不少的書,放在娃的周圍,打算引導娃自己愛上閱讀。
…
可事實是,我家娃閱讀沒愛上,愛上撕書了,經常新的繪本,稍不注意,一扭身就支離破碎了,可惜了我這老母親的銀錢呦,看來以後還是要頂著嗓子痛的風險,給娃親自陪讀到底了(頭大中……)。
幹家務活的習慣
幹家務活兒這事兒,一是可以促進孩子的發育(比如手眼協調、手部精細動作),二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責任感和自信心有多重要就不多了,反正我家娃自己穿個衣服,也是美到不行的。
…
不是美國有個研究說,但凡家務活乾的好的孩子,長大了都倍兒有責任感,讓家長老省心了嘛,咱也得來試試先。
當日事當日畢的習慣
這幾年,一直想著給娃派個小本本,等娃四五歲了,每天給安排點任務,比如一星期學一首古詩,念一兩個字,數一下數之類的,每天會一點點,自然也不會比園裡的同班同學差了。
可沒想到的事,不是娃沒堅持下來,每次都是我沒堅持,比如娃回來晚了,或者我回家晚了,這些學啊念啊,就都沒堅持下來,直到我買了這東西——兒童成長自律臺歷。這臺歷每天都有記錄孩子的習慣完成情況,如果娃按照要求完成了,就獎勵個貼紙讓娃自己貼上。
這個階段的小孩子,有多喜歡sticker,貼紙這件事,當媽的都懂,我自從給倆娃買了這東西以後,以前天天喊都喊不動的話,一說要往臺歷上貼貼紙了,原本各種磨蹭的娃,立馬就行動起來,妥妥帖帖念書洗臉刷牙去了,真是老母親必備神器啊。
當然,要讓這習慣成自然,建議各位老母親,提前和娃商量好獎勵措施,比如按要求做好了事情,集齊了多少張貼紙,兌換個餅乾啦,冰雪奇緣玩偶,小朋友喜歡的各種東東就好了。
馬上就2020了,期望下次再碰上那位雞娃奶奶,我也有底氣上去秀娃了!
>幼稚園接娃,被「雞娃奶奶」刺激了,培養孩子好習慣,父母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