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曾經參加過最強大腦的魏教授曾經說過:智力和智商是兩回事,在《給孩子未來的腦計劃》這本書中曾經這樣說過:在寶寶剛出生的一年中,良性的外界刺激神經元會以每秒700的驚人速度建立新的連接。3歲的時候連接的速度會超過成年人。
一旦某個突觸成功參與到大腦的某個功能 的運作,就會受到強化,如果沒有被用到的就會變弱,甚至會被淘汰掉。
所謂魏教授說神經元越變越少,連接速度越來越快,這個過程就是塑造大腦的過程,後天的學習與經驗,對這樣的塑造過程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孩子的早期經驗與幼年獲得時候的教育能受益一生。
新生兒的腦重只有成年人的四分之一,三歲的時候能夠達到85%,等到5歲的時候基本就是95%了。所以在孩子5歲之前測試孩子智商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
孩子在大腦飛速發展的階段,每隔幾個月智商就會有很大的差距,孩子的童年期是智力的發展關鍵期,比起陪孩子去做智商測試學習如何把握和延長智力發展關鍵期,幫助孩子成為聰明寶寶才是最關鍵的。
在育兒教育界有一個術語叫做「童年期」,童年期越長的孩子成長的就越全面,而孩子接受教育的過程就是延長「童年期」。
家長如何利用好童年期呢?想要讓孩子更聰明就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做起:
1. 給孩子良性的刺激環境
孩子從出生之後就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來探索世界,有的時候「不打擾」就是一種支持。比如說孩子再開始學習自己吃飯的時候,最開始就是用手抓弄得滿臉都是,家長不要因此就限制孩子用手抓飯的行為,更不要覺得孩子會弄得滿臉滿桌子都是食物而親自喂飯,讓孩子失去了探索食物觸感,練習手部精細動作的機會。
對孩子所有沒有威脅到生命或者安全的探索,家長要予以支持,進一步引導孩子去主動感受,幫助孩子觀察面條的形狀,注意觀察面條,感受面條的觸感,手感,味道。這些資訊關聯在一起都是對大腦的一種刺激。而且能夠幫助孩子形成對事物整體的認知,而整個認知的過程也會幫助孩子建立屬於自己的認識系統,適用於其他方面的探索。
…
而在室外同樣的方式也適用,不要害怕孩子摸東西手上會沾上塵土或者是細菌,從而限制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忽略了給孩子豐富外界刺激的機會。
兒童期旅行的意義並不是為孩子創造回憶,而是要讓孩子在外出和旅行的過程中得到成長,旅行中孩子可以接受到更加全面的刺激。這個時候除了他們熟悉的父母,一切都是新鮮的,聲音,味道,環境,視覺,觸覺都在接受著新的資訊。
就是這些新的風土人情,氣候,食物,都能刺激神經元的快速發展,培養孩子的空間認知能力,良性刺激是刺激大腦發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做好保護,避免威脅到安全和健康就夠了。
只要在安全範圍之內,就要放手讓孩子盡情的自己去體驗,去感受,家長不要過度的參與,可以適當的引導和陪伴,但是不要限制孩子的行為。
…
2. 關註敏感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敏感期」,早期的大腦發育有很強的可塑性,需要注意各種敏感期,利用好敏感期能讓孩子各種能力的培養事半功倍,為今後打好堅實的基礎。
錯過了敏感期也沒有關係,要利用孩子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將他們的特長髮揮出來,激發孩子本身已經形成的興趣愛好,加強他們的技能培養。
3. 選擇適當的任務難度
根據孩子不同的敏感時期,選擇偏重培養孩子更適合的敏感能力,在培養過程中難度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難度太難,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進入到一個恐慌和焦慮的情緒中。從而抵抗學習甚至厭學。
而難度太簡單又會讓孩子進入舒適區,停滯不前,喪失學習的意願。
…
4. 反覆練習
家長要幫助孩子將龐雜的技能拆解成簡單的小任務,集中注意力進行反覆練習,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雖然大家都不喜歡題海戰術,但是這種方式卻是很有效的。
家長更要時時在意孩子在訓練過程中的情緒,耐心的陪伴,互動式的引導。以及關註孩子及時反饋。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糾正和引導孩子。
5. 重視反省和復盤的能力
家長有的時候會一味的追求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而忽略了復盤和復習的能力。但其實復習和學習的能力一樣重要。
是影響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能力。擁有強大反省智力的人,就擁有了強大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這才是真正聰明的表現。
家長可以從方面來培養孩子復盤和反省的能力,第一點是鼓勵孩子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第二是培養孩子面對問題積極的態度,第三就是養成孩子自我評估的習慣。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其實並不比大人少。
家長要學會利用生活中的合理事件,來培養孩子的反省能力,是家長格外要重視的問題。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能力是呈現遞減趨勢的,在幼年時期的學習能力最強,抓住孩子學習能力的最佳階段,對人一生的智力發展都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5歲前測試孩子智商沒意義,抓住智力發展關鍵期強化大腦最重要